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会上夺冠,激起了国人爱国“荷尔蒙”的井喷.活在媒介时代的国人,无不沉浸在中国女排夺冠的狂欢中,曾目睹、见证过上世纪80年代女排鼎重荣光的人们,又一次被带入久违的理想主义共振情境中.知情人都明白,没有郎平,不可能有中国女排的今天,因此狂欢中“拥挤”着对这位力挽狂澜的中国女排主教练的礼赞.  相似文献   

2.
中国女排一直是国人关注、世人瞩目的一支世界冠军队伍。她们团结一致、奋力拼搏、勇于创新、夺取冠军、为国争光的精神,一直教育、鼓舞着全国人民。女排精神是国人的骄傲。因此,全国各地媒体在宣传中国女排不同时期、不同赛事中.有着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报道。作为中国女排“娘家人”媒体——《闽南日报》的记者,我以“特殊感情、特殊理解、特殊行动”报道中国女排。20多年来,本人采访、跟踪、报道中国女排的稿件有390多篇33万多字,其中获省级以上新闻奖19篇(次)。中国女排重新夺回世界杯冠军,本人报道中国女排的通讯《陈忠和“综合”出世界冠军》也夺得“冠军”——2003年度福建新闻奖一等奖、中国时事新闻一等奖、中国女记者(编辑)新闻奖一等奖,再次实现本人心愿:女排报道也要拿金牌。  相似文献   

3.
《人民日报》作为我国最有权威的主流媒体,在重大事件的舆论把控上发挥着引领性的作用。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分别从报道地域、版面风格、语言表达、报道体裁、报道对象等几个方面,对《人民日报》2004年雅典奥运会和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报道进行比较,共统计了92篇2004年雅典奥运会期间奥运特刊的报道,283篇2016年里约奥运会期间奥运特刊的报道,以两者的对比来呈现新时期我国体育新闻报道理念的嬗变,这种嬗变大致体现在:从凸显“金牌至上”“赢”等竞争理念向更加注重“全民共享”“欢乐奥运”等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胡蕊 《青年记者》2016,(31):46-47
伴随着中国体育事业的产业化转型,体育新闻报道也随之兴盏.互联网迈入微媒体时代,微博、微信等影响力与日俱增.相对于传统的体育新闻的报道模式,微媒体时代的体育报道以即时性、互动性、伴随性更能引起体育受众的关注和参与,里约奥运女排夺冠的赛事视频微博点击量超过1.1亿人次,传播效果惊人.网络直播平台“花椒”邀请游泳运动员傅园慧直播互动两小时,个人吸金20多万元;专业的体育直播平台(如章鱼TV)邀请前排球国手作为主持人与网友的弹幕共同直播比赛吸引上百万观众……  相似文献   

5.
<正>第三十一届夏季奥运会于2016年8月5日至8月21日在巴西首都里约热内卢举行。历届奥运会不仅是运动员更快更高更强的竞技舞台,也是各媒体间更快、更好、更新颖新闻大战的战场。新华社为保障现场文字、图片安全、高速、可靠传输,同美联、路透等9家通讯社一起参加了里约奥运会VLAN(里约奥运会局域网)小组。1.里约奥运会场馆VLAN情况介绍里约奥组委、Embatel(巴西电信  相似文献   

6.
王聃  黄幸子 《传媒》2023,(14):88-90
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夺冠作为一项具有特殊性,仪式性的媒介事件,承载着中国人的记忆,凝聚着中国人的爱国情怀,在新时代仍然发挥着特殊的作用。用媒介事件理论解读中国女排夺冠这一伟大事件,可以看出它具有媒介事件的理论特征。同时,这一事件也构建了“想象共同体”,对新媒体环境下的群体认同和媒介事件的应用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梅珊珊 《今传媒》2016,(10):31-33
伴随着全民狂欢时代的到来,竞技体育传播过度娱乐化现象愈演愈烈。体育报道的着眼点已不仅仅是体育赛事本身,而是转变为与体育赛事相关的人、事。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体育赛事报道更是将这一传播现象推向新一波高潮。因此本文拟结合里约奥运会的相关报道,分析竞技体育传播的过度娱乐化现状,探究这种现象存在的原因,以期为其未来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会上夺冠那天,我在美国旧金山.晚饭时间我们来到当地一家有名的意大利餐馆,意外的惊喜是电视正在直播女排决赛,因为我们住的酒店没有电视直播,我以为这家餐馆是为了吸引中国游客,但环顾四周,只有我们这一桌是中国人.一边播放的是被视为意大利国宝的帕瓦罗蒂的《我的太阳》《今夜无人入眠》的音乐经典,一边是女排决赛的电视画面,这种混搭再加上在我看来并不怎么对口味的意大利美食,留下的印象十分深刻.当然,我们没有看完这场直播,因为门外排队的食客在提醒我们:吃完就走吧.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选取《人民日报》和台湾地区的《联合报》,对其2012—2016年间的三届奥运会(即伦敦奥运会,索契冬奥会和里约奥运会)期间的奥运报道进行比较研究,力图从中探寻出海峡两岸报纸媒体奥运传播的异同。  相似文献   

10.
王贞 《北京档案》2020,(2):57-58
2019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在阅兵式后的花车巡游环节中出现了令全体中国人惊喜的一幕,刚刚在世界杯女子排球大赛中夺得冠军的中国女排,在郎平指导的带领下登上最后一辆“祖国万岁”的花车,手持鲜花向观众致意。他们展现了新一代中国女排朝气蓬勃、团结向上的精神风貌。看到这一幕,人们很快会想起几天前女排姑娘们以十一连胜完美夺冠的精彩瞬间,以及郎平指导赛后说的一段令人动容的话:“在最困难的时候,我们靠着集体的力量相互支撑,实现了年初的既定目标。我们做到了不忘初心,有始有终,但是我们的目标还在前面,眼下只是阶段性胜利”。  相似文献   

11.
1980年出任主教练,开“女排五连冠”先河,率队夺得了1981年日本世界杯、1982年秘鲁世锦赛、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三大冠军,“女排精神”由此而来。  相似文献   

12.
由于中美文化背景的不同,在体育新闻传播方面存在着新闻观念、新闻技巧等诸多方面的差异,这些因素也会影响体育传播的效果.本文以"里约奥运中国女排"事件为例,选取新华社、《人民日报》《环球时报》、美联社、NBC等中美主流媒体的报道,从新闻观念、体育体制、体育文化观、文化背景和新闻文体分类这五个方面来看中美体育赛事报道的差异,以为我国体育赛事报道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如果说,女排夺冠于中国体育只不过是单一的价值,则其全方位的使用价值在于——“精神”。就此而言,中国女排此次收获的不单单是久违了的世界冠军  相似文献   

14.
李欢 《新闻世界》2014,(4):231-233
中国排球在20世纪80年代为我们带来了不少惊喜,尤其是从1981年起中国女排创造的“五连冠”佳绩成为了体育界的一段佳话,“女排精神”更成为激励几代人的历史丰碑。随着排球运动成绩的波动和其他体育项目的崛起,排球报道的数量和质量都呈现出了起伏,但对于《中国体育报》这样的专业性媒体来讲,排球仍然是其报道的重镇。在报道题材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对于排球报道版面的增加和完善以及制度上的配合,《中国体育报》为培养排球专项记者提供了一片沃土。  相似文献   

15.
图片唱主角     
新华社《体育快报》主办的《奥运快报》在奥运报道中,特别注重选用视角独特、文字与图片相匹配的照片。 头版图片强调视觉冲击力。报纸的头版犹如一个人的脸面,是读者最先注意到的地方,因此头版的图片有重大新闻价值、画面精彩、构图独特。在实践中,我们选取的头版图片以中国冠军为主,突出人物性格,不惜版面,大篇幅,大气势,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感召力和震撼力。  相似文献   

16.
我到晚报当体育记者时,中国女排已经誉满天下,连夺世界杯、世界锦标赛冠军,“铁榔头”郎平更是家喻户晓、路人皆知。象我这样的小记者,要采访郎平确实也是很难的。大约是1983年元旦,体育部的领导让我跑排球项目。于是,从那时起,我就开始写一些有关排球的文章。说来也怪,那几年,中国女排征战南北,在电视上频频露面。由于条件的限制,我们只能对着荧屏写一些球评。承蒙资深的体育报记者颜世雄的指点,久而久之,我的排球报道也开始有了点名气。有许多人总以为我对排球很熟,跟中国女排关系亦不错。其实,说来可笑,直到1984年中国女排奥运会归来,我甚至  相似文献   

17.
“给力”上了《人民日报》的头条,李娜法网夺冠图登上了《人民日报》的头版,央视女主播身着牛仔外套播报新闻,央媒“接力”14天密集炮轰高房价,有关入托难、择校乱收费、阶梯电价、车船税、楼市调控等普通百姓关注的老大难问题,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中央媒体先后都密集报道,并通过不同视角展开深入分析,发出铿锵有力的评论。  相似文献   

18.
王星晨 《青年记者》2017,(11):100-101
在里约奥运会开始前,可口可乐就率先打出了名为《此刻是金》的奥运主题微电影广告,可口可乐淡化了金牌、成绩,把重点放在感情的表达上.为了配合《此刻是金》微电影广告的发布,可口可乐公司推出了“金牌点赞瓶”的奥运主题营销战略.本文主要分析可口可乐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期间投放的《此刻是金》微电影广告,研究广告的叙事手法,并分析品牌商的营销手段.  相似文献   

19.
2016年里约奥运会期间,虚拟现实(VR)技术第一次应用于奥运会报道,这种创新性的报道形式吸引了世界范围内观众的关注. NBC与三星公司的创新合作 2016年6月底,美国国家广播公司奥运频道(NBC Olympics)宣布与三星公司合作,在里约奥运会期间为观众提供虚拟现实节目.观众只要拥有一部三星智能手机、一部三星Gear虚拟现实头盔,下载国家广播公司体育应用程序(NBCSports APP),就可观看其虚拟现实节目.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随着传媒数字化进程不断加深,以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新技术渗透到专业机构新闻生产的各个环节,移动媒体时代新闻生产流程中的内容分发环节正在发生变革.新闻生产流程再造是指“媒体机构以一种首尾相接、完整的整合过程改变过去被不同介质割裂、不同部门管理造成的支离破碎的局面”.① 2014年,《人民日报》打造的“中央厨房”全媒体平台,进行过一系列新闻生产流程模式的探索.就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期间,《人民日报》微信号推出“微信冠军红包为奥运加油”系列红包,这种开放式的新闻生产,无疑是“中央厨房”新闻生产模式的延伸,也给传统媒体新闻生产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