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历史文学是文学创作的重要类型,其题材来源于历史,此类作品通常涉及许多大众所熟悉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真实是历史文学审美的重要向度,不同视阈下的两种真实,以及历史文学创作中两种真实间的平衡把握,分析了历史文学中的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  相似文献   

2.
《水西悲歌》是一部优秀的长篇历史小说。作以蕴于心灵的爱,热情赞美了水西人民在抗击吴三桂镇压的英勇战斗中,一系列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出色地描绘出黔西北大地奇特的生态地貌和生动感人的故事情节;并塑造出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给人以关感,感人以深。  相似文献   

3.
《拉格泰姆时代》是多克特罗的一部代表作品,他借助了上个世界初在美国纽约发生的一系列历史重要事件,在创作中虚构了一些故事场景并融入到真实的历史画面中,为小说丰富了细节与多元因素,也是历史叙事表达张力的显现。本文结合笔者多克特罗《拉格泰姆时代》的阅读与研究,探讨其历史的真实性,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水浒传》中的石秀,是众所周知的"拼命三郎",但现代作家施蛰存在现代的叙述视角与话语中,运用心理分析的手法,将石秀塑造为一个迥异于大众心目中的一个世俗化英雄,还历史的另一种"真实的石秀。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意识流”代表作家弗吉尼亚·沃尔芙的艺术真实观 ,揭示了她的艺术真实观与传统真实观的差异性及其独特性、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土改运动的震撼性影响及其历史意义,要比随后的合作化运动更为剧烈和深刻,但在新中国文学的视野中却被不自觉地淡漠了。这更凸显出《暴风骤雨》的文学史意义。它在关于土改运动过程的反映方面显示了无可替代的认识价值;这一“过程真实”的实绩,得益于作家“真实反映”的文学观和对真实性的重视。其不足之处也具有文学史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7.
《水浒传》中的石秀,是众所周知的拼命三郎,但现代作家施蛰存在现代的叙述视角与话语中,运用心理分析的手法,将石秀塑造为一个迥异于大众心目中的一个世俗化英雄,还历史另一种真实——一个真实的石秀。  相似文献   

8.
真实性追求,或者说趋向真实是近年大陆影视创作的一个内在追求和动力,在历史加革命色彩突出的作品中表现的尤为突出,以期收获文学作品欣赏和真实性教育的功效。在这方面李幼斌主演的电视剧是典型代表。本文通过对李幼斌主演的三部电视剧《亮剑》、《闯关东》和《红日》的人物形象考察,分析和论证李幼斌作品中体现和传达的话语真实、形象真实和事件真实。  相似文献   

9.
真实文本广泛应用于交际法语言教学课堂,本文从与真实文本相对应的简化文本,教材的版面设计,相关教具在课堂环境下的使用,真实语境再现几个方面,进一步讨论真实文本真实性的实现问题。  相似文献   

10.
11.
文学语言的“溢恶”,是文学语言独特的表现形式,它提供了感知世界的一种新方式它有着历史的渊源和自身哲学的、美学的和语言学的基础。语言“溢恶”,在文学作品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脚色,在丑陋的语言的映衬下,美丑显示了对立状态,审美力混合了相反的特质;“丑恶”的语言不仅仅以辅衬的角色进入作品,它也从自身获取审美价值,并以独立的地位进入作品。作家对文学语言“溢恶”的表现,还必须把握一个度的问题。即语言的“溢恶”必须在审美理想的观照下,真实地揭示语言丑的形态及其内在本质,达到高度的艺术真实;作家必须将语言典型化、艺术化,对丑的客体做出比较准确的审美评价。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新生代散文”在世界汉语文学界掀起新的散文气象。相较于此前的散文话语言说方式,它呈现出比较鲜明的特征。核心点就是写作主体在意识与书写中继承现代汉语散文“真实”性传统的同时,对其内涵的突围与拓展。  相似文献   

13.
“形”与“神”是中国传统美学的两个重要理论范畴。“以形写神”涉及到艺术真实和生活真实的关系、艺术审美评价标准等文艺理论问题,约略追溯“形似”与“神似”这对术语的产生和发展,探讨一下形神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对艺术的真实性有较为深入的理解,对艺术的审美评价标准有更为准确的把握。  相似文献   

14.
刘晓红 《美育学刊》2020,11(1):39-44
2004年赵汀阳在《读书》杂志上发表了题为《可可西里的最后一枪》的一篇影评,文中提出,如何使艺术作品呈现出"真实"并"有力量"的美,这一点很重要,它触及了这个时代一个重要的美学观点问题。在美术领域,蒋兆和的《流民图》等作品,也阐释了"真实""公共性""力量""卓越"等艺术批评关键词。结合这些作品的分析,可以说,艺术作品要观照生活、关注人类命运,摒弃表面的琐屑和虚饰,揭示生活本质真实,通过"真实"获得"公共性",从而获得"力量",进而追求艺术作品的"卓越"品质,使这种力量外化为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15.
《红与黑》中于连形象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甘居人下的思想使于连在上层社会中一次次使用"虚伪"的手段并获得了初步的成功。但于连并未完全失去人的本性:真、纯。于是当人的社会性和本性发生矛盾时,他选择了后者,也就选择了灭亡。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期权的内涵及在并购中的应用,以使人们能正确认识并购的价值。本文首先从期权的内涵出发,对并购中的真实期权进行了规范与分类;重点研究真实期权的价值评估;最后阐述了并购期权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参加第六届全运会举重决赛的运动员83名的皮纹图型研究表明:优秀举重运动员尺箕出现率低(P<0.05),斗纹出现率高(P<0.05),尤其在中指、环指和小指(P<0.01)。并且大于8的斗形纹个数也比一般人群多;未见有弓形纹大于7个的个体,而且,指纹系数,总指纹嵴数与取得名次同步。其次I_3、I_4区真实花纹出现率高;而Th/I_1、Hy区真实花纹出现率则低于一般人。这些特征可提供在少儿时期,进行挑选举重运动员时参考。  相似文献   

18.
职业教育的应用文写作教材建设应为实现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为根本任务,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教材内容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学生的生活、未来的发展等"真实"需求,教材编写的体系要遵循学生学习、写作、工作的"真实"情境,教材呈现方式要符合信息化、智能化的"真实"趋势。  相似文献   

19.
电视真人秀是当今中国电视界最炙手可热的节目形式,甚至成了很多年轻人生活的一部分,从诸多方面影响着广大受众的价值观. 它所呈现的媒介奇观现象值得我们思考:它是如何形成的? 有何特点? 有哪些社会文化影响? 本文在总结中国内地真人秀模式发展变迁的基础上,分析阐释了真人秀现象的特点,同时对其进行了一定的反思.  相似文献   

20.
《秦妇吟》的纪实性使具有了诗史的特质。该诗的纪实性主要表现:突出亲身经历的所见所闻:“纪当时事,皆有据依”;反映现实的真实广阔;诗人当时感情的真实流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