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疑问是获得知识的前提条件,有了疑问,才有进一步深入学习的需要,也才可能获得新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调动学生进行积极思维,从而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是全面实施素质育的要求。敢于质疑,善于质疑,才能促使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获得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2.
<正>"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任何思都是从疑开始的,疑问是获得知识的前提条件,有了疑问,才有进一步深入学习的需要,也才可能获得新知。"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经常质疑,可以激活思维。发现问题提出来,则是将思考的内部语言  相似文献   

3.
记得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任何思都是从疑开始的,疑问是获得知识的前提条件,有了疑问,才有进一步深入学习的需要,也才可能获得新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更要注意  相似文献   

4.
<正>古语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任何思都是从疑开始的,疑问是获得知识的前提条件,有了疑问,才有进一步深入学习的需要,也才可能获得新知。质疑问难是探索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疑问"。《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  相似文献   

5.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才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因此,语文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敢想、敢问、善问,发挥创造的潜能。  相似文献   

6.
古人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思之始,思是行之端。没有疑问,就无所谓思考,无所谓创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能力”。在《课标》中,要求“能对课丈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学贵有疑”,人们的进步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的,而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必然前提。自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学生对文本的感悟能力被格外地重视起来,而质疑能力的培养直接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紧密相连。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7.
让学生要乐于学习,必须引发学生深入学习的动机,增强学习的兴趣。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答一个问题更重要。”科学家的发明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任何思都是从疑开始的,疑问是获得知识的前提条件,有了疑问,才有进一步深入学习的需要,也才可能获得新知。  相似文献   

8.
翟新民 《化学教学》2003,(10):16-17
1 质疑能力是创新能力的前提人的思维活动起始于问题 ,有疑问才会去思考。古人云“大疑则大进 ,小疑则小进 ,无疑则不进”。美国的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 ,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有疑问是学习新知识、产生新思想、发现新观点的起点。伟大的物理学家爱  相似文献   

9.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既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经验的继承,也是当今社会培养创新思维的必需。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一、利用教材,设置疑问,提高学生质疑能力第一,以疑激疑。一篇文章,疑隐含于难点处,易错处,关键处。教师应把各处之疑抓出来启发学生思考,引出学生新的疑问来,这就是以疑激疑。  相似文献   

10.
李晓梅 《林区教学》2008,(8):146-146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是教学的一大难点。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设置疑问引导学生自学。设置疑问的方式:一是设置"群龙之首"之疑;二是设置"多米诺骨牌"之疑;三是设置"柳暗花明"之疑。  相似文献   

11.
李飞 《新疆教育》2013,(9):18-18
科学家的发明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任何思都是从疑开始的,疑问是获得知识的前提条件,有了疑问,才有进一步深入学习的需要,也才可能获得新知。“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发现问题提出来,即是思维活动的表现形式,也是思维活动的结果。思维的发展从问题开始。每发现一个小问号,这个小问号就像一个小钩儿勾住学生的好奇心。学习成为一种自觉自愿的心理渴望。“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相似文献   

12.
陈年媛 《广西教育》2012,(29):82-83
人的思维开始于问题。学生的思维也是伴随着层出不穷的问题而展开的。俗话说:“因疑而问,因问而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有疑问才有思考,有思考才有探索,有探索才有创新。培养学生自觉的、敏锐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切入点之一,也是实施问题教学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一、鼓励质疑培养创新意识 古人言:“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开始的,有疑才能促使学生去探索,去创新。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以疑为线索,要热情地巧妙地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提出疑问,每提出一个疑问都是对课文更深一层的理解,也是参与能力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4.
设疑教学法是教师指导学生以设疑解难、激疑促思的方式进行阅读教学的方法。学贵有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火种,思维是阅读能力的核心。设疑法抓住阅读的本质,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对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设疑教学法的基本要领是:  相似文献   

15.
激疑,是指在教学的关键之处,有意识地创设疑问,以激发学生深入思考的一种教学艺术."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发端的火种,是创造的原动力.北宋张载曾说:"有不知,则有知:无不知,则无知.""于无疑处有疑,方是进矣."不难发现,任何知识的取得,能力的培养与形成,需要由有疑到无疑,再由无疑到有疑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正社会的发展需要创造性人才,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发展其创造能力,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究中,教师应变革旧的教学方法、建立新的教学策略,努力为学生创设活动情境,诱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以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一、创设质疑情境,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相似文献   

17.
一、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主动地学习,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教师应努力引发学生深入学习的动机,发展思维,增强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答一个问题蜓重要。”科学家的发明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获得知识的前提条件,有了疑问,才有进一步深入学习的需要,才可能获得新知。发现问题提出来,既是思维活动的表现形式,也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学生每发现一个小问号,这个小问号就像一个小钩儿勾住他们的好奇心,学习就成了一种自觉自愿的心理渴望,学生也就从“要我学”转变为了“我要学”。之后,在教师的调控引导下,学生便进入了“研究者”、“探索者”的角色当中,开始探讨自己提出的问题,并从中收获乐趣。  相似文献   

18.
王庆祝 《广西教育》2010,(10):53-53,58
思考源于疑问,有疑问才有思考。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从培养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入手,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9.
设疑教学法,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课程中的主要内容进行针对性的设置疑问。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更需要教师设置合适的问题来引导学生。通过这些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并给学生的学习指明了方向。那么教师如何更好地在课堂上设置疑问,这是每一个有责任心的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下,教师不断地接受着新的教学理念,采用很多新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较强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今社会,由于知识、信息量的不断增加,每个人都需要不断地学习,更需要走自主创新的学习之路,而培养自主创新的能力对于当代教育来说是刻不容缓的。古人云:"学者有疑,小疑,则大进;大疑,则大进。"这句话告诉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有疑问,才会动脑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