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政治观是人们关于社会政治制度、政治生活、国家以及各个阶级或社会集团的政治地位,以及相互间的政治关系等问题的观点、理论和态度。它是人们在社会政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是人们观察和分析政治问题的基本出发点。政治观作为维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社会机制,可以从主体层面和高低层面划分为不同的结构。政治观有着独特的社会功能,在社会意识中处于核心地位,对社会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任何社会的政治形态必然存在与之相适应的经济基础。社会的政治发展一方面要受经济、社会、化和意识形态多种因素的限制,特别是经济因素始终起着基础性的制约作用;另一方面,政治形态的要素构成和状态以及表现形式对经济、社会、化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发展又具有强大的整合功能。特别是后发展国家对政治形态中权威性因素的认识与取舍的态度,对国家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政治心理学是一门多学科的交叉学科 ,其发展有赖于各学科的进展。本文首先回顾了政治心理学的历史概况 ,介绍了政治心理学的发展阶段及其研究主题。然后从政治选举的归因模型、新闻报道筛选与权重等方面着手 ,论述了它们的变化对人们态度的影响以及由此而引发的人们对选举的看法 ,并进而论述了人们对这些社会现象的加工过程 ,从而揭示了这一社会现象的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4.
对当代大学生政治观的调研与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大学生的政治观,是指大学生对基本的政治问题即以国家政权为中心的社会政治关系以及政治运行和发展规律的基本看法和态度。政治观是世界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科学的无产阶级政治观是接受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阶级基础和思想前提。因此,从这一意义...  相似文献   

5.
对社会某群体、阶层的政治支持情况的准确把握和分析,无疑是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然而目前对于政治支持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据此,文章首先在文献基础上厘清了政治支持内涵,它是指在政治共同体中,在与具有合法性的政治体系互动过程中,成员依据其政治效能感的程度而对政治体系表达出来的态度和行为。进而提出政治共同体成员、合法性的政治支持对象和态度、行为的表达渠道等三者是政治支持的必不可少的要件。最后,高政治取向、低政治取向和社会人口属性等三因素影响着政治支持。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的政治观是指大学生对基本的政治问题,即以国家政权为中心的社会政治关系、政治运行和发展规律的基本看法和态度,它是大学生观察和分析政治现象和政治问题的基本出发点。[1]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  相似文献   

7.
陈华 《高教探索》2014,(2):146-149
通过对广东省内16所高校的200多位青年教师进行调查显示:他们的政治态度总体上乐观、积极,但对政府的信任度和对社会形势的认识都表现一般;在政治面貌、个人收入、专业背景、职称、有无子女和不同地域方面,其政治态度存在显著差异。分析认为,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脱节、社会快速发展、信息传播、对社会政治活动的参与以及政党组织是影响高校青年教师政治态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略论青年政治观的形成与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年政治观的形成是青年在政治上趋于成熟的表现。加强青年政治观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保持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培养“四有”新人的重要保证。因此,必须认真研究影响青年政治观形成的各种因素,从外在教育与内在认同,世界观决定与价值观引导,政治实践体验与政治情感升华等方面,对青年进行科学政治观的教育与引导,以全面提升其政治素质和政治觉悟,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政治观。  相似文献   

9.
归国留美学生与留日学生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骨干,由于留学国度不同,他们政治见解上也有较大差异:留美留日学生都提倡民主,反对专制,但在中国振兴道路的选择上,留美学生重视实业救国,留日学生重视社会革命;在政治思想上,留美学生信奉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留日学生信仰社会主义;在对留学国的态度上,留美学生多对美采取亲和态度,留日学生则有强烈的反日情绪。这种差异,与清政府的留学政策,留学国对学生的政策以及留学生留学际遇差异有着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0.
伍星 《教书育人》2009,(7):88-89
大学生的政治观是指大学生对基本的政治问题,即以国家政权为中心的社会政治关系、政治运行和发展规律的基本看法和态度,它是大学生观察和分析政治现象和政治问题的基本出发点。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中间的相当一部分人不仅可能成为各条战线的建设骨干,而且可能成为党和各级政府的领导骨干。  相似文献   

11.
“竹林七贤”是曹魏中后期的一个饮酒清谈的文人群体 ,得名于“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 ,肆意酣畅”。本文考察和阐述“竹林七贤”的主要活动时间 ,他们的政治倾向、人生态度等的相似之处 ,以及后来在司马氏强权统治下政治态度、处事作风的分化等几个问题 ,以明“竹林七贤”之“贤”与“不贤”。  相似文献   

12.
孙乃龙 《德州学院学报》2011,27(1):17-20,54
"主体"最初的意蕴就是"根据",这符合希腊人最初寻求自身存在根据的意向。希腊人最初诉诸自然,在本体论思维方式的指引下将自然实体看作主体。其后,希腊人诉诸认识自身,将目光转向自身,"关心自己"也就成为最重要的命题。它包含两个命题即"认识自己"和"照顾自己",此时主体被界定为自然神或城邦共同体。  相似文献   

13.
苏轼对待变法的态度存在着前后不一的“矛盾”。从仁宗朝的锐于进取,到神宗朝的敛退保守,苏轼的变法思想经历了一个起伏不定的过程。苏轼认为,变法是一项渐进的事业,必须贯彻“相济”思想和采取“持中”策略;变法必须崇“礼”重“德”,“任人”重于“任法”。苏轼变法思想体现了“尽其自然”的“任情理”宗旨,也有着“自信则惑”的意气用事。苏轼对变法思想的论述,透露着鲜明的文士习气。  相似文献   

14.
东汉末年的大姓名士是魏晋士族的前身,但并不是所有的大姓名士都能成为士族。比较汉末颍川地区的荀、陈、钟三家的三代代表人物,分析他们朋友、师生、婚姻等不同层面的关系,并从家风、家学、政治权力等的演变来看,三家士族形成的道路及特点:早期服膺儒学,反对外戚宦官专政的政治态度相同;其后,师生、婚姻等关系沟通加强了他们之间的政治联合,文化的传承,学术的熏陶,权力的把握及政治制度的保障,共同促成了汉末名士向魏晋士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在整合的政治化和学社群的理念支配下,20世纪20年代新学社团流派的生成,应该是一种复杂的化场效应。比如,学研究会:社与会组织形态的政治理念;创造社与派的人心态的政治态度;新月社:自由与独立兼容并包的政治立场。重新清理和缕析他们在政治化心理影响下聚散组合的化内涵、政治化的学群体意识、独特视域里的生命群体形态,指在还原一种“场的互动结构”里,他们作为学社群个案的存在。  相似文献   

16.
论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女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在当今时代有不少影响她们成长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加强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中世纪是逻辑学发展的重要时期,指代理论是中世纪独具特色的理论,指代理论是讨论命题中的词项与其所指对象关系的理论,它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语言分析途径和方式。奥卡姆的指代理论是中世纪指代理论中颇具代表性的理论,它表明直言命题中的主项和谓项都具有指代的性质,指代对判定单称命题、特称命题、全称命题、不定命题、过去时和将来时的命题、模态命题的真值起到重要作用,从而得出指代对把握命题真值起到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18.
明确地批判改良派而鼓吹革命理念的言论,在1903年前后大量出现。作为新的革命派主力的留日学生,在日本形成了一个具有政治热情的知识阶层,并且大多持激进的政治态度。被奴化的恐怖及民族主义立场的坚执,是留日学生创办刊物的共同之处。其爱国激情给国人以血脉贲张的强烈刺激,但这种“激烈”因其以绝望为底色,也根本性地摒弃了政治智慧的可能。凡此种种,于此时小说创作多有反映,文学实绩亦随之增减。  相似文献   

19.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是古今中外人民的美好追求。面对单边主义横行的国际大环境和中国转型社会时期的经济超常规发展,必须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要理解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六个基本特征和六个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20.
最高统治者的政见和政治倾向、统治集团的思想、各种政治习俗和政治惯例的理据、官方学说、统治阶级思想家的思想、占统治地位或影响广泛的社会政治思潮、现行制度与政策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社会大众普遍认同的政治观念乃至政治信仰等都是统治思想的重要载体。中国古代统治思想研究必须综合考察统治思想各种重要的存在形式及其相互关系。这就需要适度淡化学派概念,并将制度、惯例、政策、方略、心态、行为的研究纳入视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