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针对电子数据取证课程特点,分析了实训教学环节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设计了一套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科研能力为目标的综合性实训平台。该平台基于虚拟仿真技术,整合了电子数据取证课程中的基础性实验,开发了具有创新实践特点的综合探究性实训项目。除了满足日常教学需要,实训平台应用于学生科研创新,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为有效支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本研究分析了开放式电子系统工程实践教学平台的设计要求,提出了基于虚拟演播室的电子工程实践教学平台设计方案,并以此为基础开设了电子系统工程实践课程。该教学平台兼具技术先进性和实用性等特点,嵌入了探究性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课程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注重学习与实践的过程考核。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3.
针对船舶电工学系列课程中电力电子功率变换技术基础知识的自主学习和创新实践,开发出一套开放式功率开关变换技术实验平台。该实验平台由主电路模块、采样及驱动模块、控制系统模块、仿真系统模块等构成,可用于变换器的升降压斩波实验、功率器件特性实验、负载特性实验和创新型实验等实验项目,具有自主学习现代电力电子功率开关变换技术、微处理器技术及自动控制原理的实践教学功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创新思维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与进步,电类专业大学生的电子设计水平与实践动手能力亟待加强。电力电子课程设计是一门以实践为主的设计性课程。首先介绍了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课程内容等信息,然后详细讲述了该课程实践平台的设计思路,最后以反激电源为例给出了该实践平台的教学成果,并展示了优秀学生作品。实践证明,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电子设计的思路与流程,掌握电源设计及调试的一般方法,大大提高电子电路设计水平和动手能力,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将仿真技术引入电子类课程教学的意义,教学实践内容,并对这种教学效果进行了总结。实践表明,应用仿真技术进行电子类课程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设计能力,对提高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效果和效率及对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都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结合教学实践,对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系列课程立体化建设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从理论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体系、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探讨了系列课程的立体化建设,旨在加强系列课程中各门课程间的联系,在理论教学内容和工程能力训练上保持较强的连续性,使各门课程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实践表明,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系列课程立体化建设为培养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学生在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方向创新意识及工程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包装机械是包装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但包装机械授课内容抽象、理论性强,教与学的难度和复杂程度都较高。基于网络教学理念,本文构建了《包装机械》网上教学平台,包括课程简介、电子课件、多媒体、视频动画以及教学参考、常见习题和互动学习等。在理论和实践教学中,实时网络资源共享,供学生参考创新包装机构设计,全面提升教学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8.
创新人才培养是当前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实训平台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实训课程也正是为了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按照电工电子实训课程建设的要求,学校工程训练中心对微电子技术实训平台的建设目标、体系构成、功能分区、教学运行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旨在构建创新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工程实践教学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将地方高校专项实验室建设成果受惠于学生,利用校园网课程资源,共享教学与实践平台,开设了面向全校工科类学生的实践类公共选修课。实践类公选课的教学建设从课程内容、实验软件及硬件条件建设入手,注重课程的开放性,注重教学团队建设和青年教师培养。教材建设强化了理论教学水平;教学视频建设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实践案例说明,实践类公共选修课的教学建设,提高了实验的先进性和教学效果;提供了学生电子竞赛及创新活动的平台,使学生工程训练和创新创业能力、对科学现象的探索能力得到了提高,使科学研究更直观有效。同时,推动了教材建设、培养了青年教师、组建了课程教学团队。  相似文献   

10.
针对电力电子技术课程传统教学过程中偏理论而轻实践、强调主电路而忽视控制电路分析,从而造成学生创新意识不高、创新能力差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引入仿真和创新意识拓展的必要性,并提出在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引入系统级电力电子仿真软件PLECS进行辅助教学的新方法。通过在斩波电路的应用实例,说明该方法能灵活应用于仿真教学,加深学生对电力电子控制技术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