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学林教授     
刘学林教授刘学林教授,1933年生,陕西咸阳人。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7年毕业于西安师范学院中文系,曾先后担任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主任、辞书编纂研究室主任、辞书编纂研究所所长等,兼任中国辞书学会理事、陕西省社会科学联合会理事、陕...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出土墓志·江苏贰南京》的出版对研究南京历史、文化、艺术、民俗、宗教以及语言文字等均具有重要意义。墓志文献对大型辞书编纂亦具重要的参考价值,《汉语大词典》由于对墓志语料利用不足,诸多已经出现于中国出土墓志中的词语,《汉语大词典》却未能合理利用,而造成了一些疏漏和不足。文章以《新中国出土墓志·江苏贰南京》中的语词为研究对象,以《汉语大词典》为参照系,对部分条目进行了有益的补证,以期有助于《汉语大词典》的修订和大型辞书的编纂。  相似文献   

3.
陕西师范大学词典编写组编纂的《常用文言虚词词典》今年四月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第一次印六万册,不敷需要,现又第二次印刷。《常用文言虚词词典》是一部普及性  相似文献   

4.
由陕西师大词典编写组编写的《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是国家《一九七五年至一九八五年编写出一百六十种中外语文词典规划》(草案)中的一种,已由陕西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它是一部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中型工具书,可供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读者阅读、整理、研究古代典籍使用。该书的出版发行,对我国辞书编纂工作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词典是收集词语,加以解释,供人查阅的工具书。作为一部有价值的词典,就要求它具有收集词语的广泛性,释义的科学性和查阅的实用性,而《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正体现了这三个方面的要求,为词书编纂工作创出了一条新路子。  相似文献   

5.
贾二强,1954年8月出生于北京市,汉族。1982年元月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1983年考入陕西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师从著名中国古代史暨古文献专家黄永年教授,攻读历史文献学专业,1986年7月获历史学硕士学位,留校工作至今。1988年评为讲师,1994年晋升副教授,1999年晋升教授。1995年起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2001年遴选为博士生导师。1993年担任陕西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副所长,2000年任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2001年兼任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2005年任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兼任陕西省历史学会常务理事,西安唐代文化史学会会长等。在从事学术活动…  相似文献   

6.
赵吉惠教授     
赵吉惠,男,满族,1934年生于黑龙江省宁安县,1655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1956年结业于教育部主办的哲学研究班。先后在西北师范学院、陕西师范大学任教。现任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陕西师范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国际中国哲学会学术顾问、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副会长、陕西省老子研究会副会长等职。赵吉惠长期从事中国思想文化史与史学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先后为硕士研究生、本科生讲授“中国古代思想史”、“中国思想史文献学”、“中国儒学史”、“先秦名学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学术研讨会于1996年10月17日至21日在我校举行。这是由我校中文系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中外文化文艺理论学会联合举办的一次学术盛会。钱中文、霍松林、张少康、杜书瀛、陆贵山、蔡钟翔等来自全国各地的40多名文艺理论界知名学者与会,共同就如何理解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处境,如何看待传统以及如何实现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当代文论等重要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会议收到论文30多篇。本刊将从本期起陆续选发其中的部分优秀论作,交流此次会议的研究成果,以推动这一问题的研究不断走向深入。本刊也欢迎全国文艺理论界的学者惠赐探讨这一问题的论作。来稿请直寄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文艺组  相似文献   

8.
郑子瑜新著《唐宋八大家古文修辞偶疏举要》简介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郑子瑜教授新著《唐宋八大家古文修辞偶疏举要》一书,系从清人沈德潜所编纂的《唐宋八大家古文》中选出151篇,逐篇指出其修辞偶疏之处。郑氏在该书序文里说:"沈氏所纂八大家文,计精选韩愈...  相似文献   

9.
陕西师范大学中外文化研究交流中心位于千年古都西安。其宗旨在于发挥西安作为中国古文明发祥地和中外文化交汇枢纽的独特优势,团结协调各种学术力量,通过对中外文化的系统研究,比较并揭示中国文化与世界各国、各地区文化的异同,为中国的现代化事业提供借鉴;同时展开金方位、多层次的中外文化交流活动,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相互了解和认识。陕西师范大学中外文化研究交流中心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直属的综合性高等学府——陕西师范大学。该大学由十五个系、八个研究所及数十个研究室构成。拥有雄厚的教学研究力量,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各类学生(本专科生、  相似文献   

10.
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是适应当前高校教学科研体制改革形势,由陕西师范大学与西北大学两校进行横肉向联系和协作,于1986年共同创办的,所址现设在陕西师范大学。该所现有专职研究人员7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人,历史地理专业毕业的史学博史2人,另有历史地理专业硕士、博士生82 。研究所所长由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创始人之一、陕西师范大学史念海教授担任,西北大学李之勤教授和陕西师范大学上官鸿南副教授担任副所长。该所人员的研究范围,涉及到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各个领域,已出版专著10余种,累计发表论文200余篇,是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中心之一。史念海教授主编的《中国历史  相似文献   

11.
赵文润教授     
赵文润教授陕西师范大学学者赵文润教授,满族,辽宁大连人,1936年生。1960年中国人民大学毕业。曾在西北政法学院任教,讲授中国通史等课程。1972年起在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从事中国古代史的教学与研究,并任中国古代史教研室主任、硕士生导师、校重点学科中...  相似文献   

12.
翻开古藉,我们常常发现许多字形体虽一,但由于属兼类词,词性不同,含义也各异;还有些字,虽不属兼类,但由于词义的引申、假借、通假,加之随时代变迁而出现的词义演变等,从而产生多义现象,为人们阅读古书带来诸多不便,甚至会因为对一个字在句子中的意思把握不准,而影响到对段义,乃至篇义的正确理解。如何解决这一问题?除了反复阅读体会原文之外,就要借助于工具书来解惑释疑。由陕西师范大学辞书编纂研究室刘学林和迟铎先生主编,刘天泽先生审校的《大中学生古汉语常用多义字词典》(以下简称《多义字词典》,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正是应这一需要而编的实用而又颇具特色的工具书。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与八大的政治路线张广信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历史正处在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建设转变的关键时刻,为了迎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促进生产力的进步一发展,党中央和毛泽东向全国人民提出探索一...  相似文献   

14.
寇效信教授     
寇效信教授,中共党员,陕西耀县人,生于1933年。他是新中国培养的学者,1955年毕业于西安师范学院中文系,留校任教。1978年在陕西师范大学由助教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87年又升为教授。去世前,任我校中文系主任,中国古代文论学会理事,曾任《陕西师大学报》编委、中国作家协会陕西分会常务理事。  相似文献   

15.
中国宏观经济管理教育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2 0 0 3年 10月中旬在陕西师范大学举行。来自全国18所高等院校的 4 3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议主办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特邀《管理世界》、《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学术月刊》、《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有关专家与会。会议就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宏观经济管理、中国经济转型、可持续发展与突发事件应急机制问题以及全球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展开学术交流和热烈的讨论。一、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分析著名金融学家、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相似文献   

16.
史载明代保定方志共组织过7次编纂,现存仅弘治《保定郡志》和万历《保定府志》两部。通过对7次编纂成书和刊行流传情况的考察,可见明代保定方志分别在永乐、成化年间各成书1次。弘治年间增补成化志1次,合刊为弘治《保定郡志》。正德到嘉靖间,组织过2次编纂,仅有1次成书。隆庆间编纂成书1次,万历年间续修隆庆志1次,合刊为万历《保定府志》。系统梳理明代保定方志的成书与传播过程,有助于揭示出中国古代方志编纂之不易,并在总结前人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推动当代保定方志的编纂、研究和利用。  相似文献   

17.
以北魏墓志文献中的词汇为研究对象,运用词汇学、词典学的相关知识,对《汉语大词典》部分条目的例证进行有益的补充,同时还可以为大型辞书编纂和汉语词汇史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建国初期文化转型与八大社会主义文化观的确立葛星鸣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文化转型,即文化向新形态跃迁的过程。建国初期,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深刻变动,文化亦逐步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型。1956年中共八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  相似文献   

19.
由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历史系李清凌教授主编的《中国文化史》一书 ,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目前我国高校《中国文化史》教材中内容比较宽泛 ,体系比较庞大而又结构谨严 ,叙述清晰 ,文字简洁、流畅、生动、优美的一部新作。它从物质文化、心态文化、制度文化和风俗文化 4方面 ,分远古、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夏金元、明清前期及民国 8个历史阶段 ,全面系统地叙述了中国文化发生、发展的过程及重大文化现象。具体地说 ,绪论部分叙述了本书的研究对象、意义和目的 ,中国文化的特点和基本精神 ,以及《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20.
博见而贯一剀切而厚重——评寇效信先生遗著《文心雕龙美学范畴研究》并兼及其他郭德茂寇效信先生是陕西师范大学知名教授,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研究领域的重镇之一,在学术界有着广泛的重要的影响。他集多年心血而成的研究成果《文心雕龙美学范畴研究》,在他辞世7年后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