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设计一种用于吊装大型冲压模具的起重平台.采用计算机辅助平台设计,建立相关结构分析模型,用ANSYS仿真分析软件对该整机结构参数进行模拟载荷和分析计算,验证不同工况条件下,门式起重机各主要结构刚度和强度符合性,并判定该大型双梁门式起重平台设计合理性.最终显示,该双梁门式起重机各工况下结构刚度和强度满足需求,其理论开发尺寸满足规划要求,为其结构轻量化提供了计算支撑.  相似文献   

2.
导轨支架是固定导轨的主要部件,导轨支架的强度和刚度对电梯的平稳、安全运行起着至关重要作用。计算作用导轨上力,Cero建立3D模型,用Ansys Workbench分析其应力与变形。通过Design Exploration工具,优化分析材料厚度、长度与应力、变形之间的关系,验证最终设计结果。通过这一系列过程,达到了优化设计,同时也减少了材料应用。  相似文献   

3.
结合宿淮高速主线桥跨京沪高速钢箱梁顶推施工实例,根据现场条件,对钢箱梁顶推施工支架进行设计,并制定相应的顶推施工流程,通过有限元计算软件对顶推施工进行仿真计算分析,得到钢箱梁顶推施工过程最不利顶升支反力。建立顶推支架有限元计算模型,将最不顶升支反力作用在顶推支架上,分析顶推支架的力学行为,经计算:顶推支架在钢箱梁顶推施工中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能够满足实际工程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光伏支架作为太阳能光伏系统的核心支撑结构,其性能优劣决定了系统能否安全高效运维。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原理,利用FLUENT软件对光伏支架风场进行数值模拟,以确定光伏组件所承受的风荷载,并将计算结果与日本经验公式进行了比较验证。通过建立光伏支架的结构有限元模型,对光伏跟踪支架刚度、强度及模态进行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以质量最小化为目标函数、最大应力和变形为约束条件,在HyperStudy中运用全局响应面法对跟踪支架各部件的厚度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在保证结构性能指标的基础上,光伏跟踪支架减重70 kg、轻量化减重率达19.4%。  相似文献   

5.
为了以最少的原材料满足结构强度、刚度要求,通过Pro/E行为建模技术,对受均布载荷变截面矩形悬臂梁进行等强度设计。介绍了通过全局灵敏度分析和可行性研究,在静态分析和载荷的双重作用下,当最大应力小于61.66 MPa时,质量能否达到最小的可行设计目标。该方法为变截面悬臂梁的设计人员提供了一个简单、方便的建模方法和结构优化分析手段,有利于提高悬臂梁的设计质量和效率,缩短设计周期。  相似文献   

6.
0#块现浇支架关乎0#块的顺利安全施工,也关系到连续刚构桥梁施工安全,0#块尺寸和自重最大,现浇支架安全与否至关重要。以某连续刚构桥的0#块现浇支架为例,基于有限元软件,分析了现浇支架各构件的受力情况,并结合规范要求进行了验算。计算结果表明,0#块现浇支架各构件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均满足规范要求,此工程案例计算分析方法,可为类似工程结构的受力分析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Formula Student China, FSC)赛车中,差速器支架作为驱动桥重要的支撑结构之一,其结构强度和重量都会对比赛结果产生影响.因此,在满足强度的情况下,差速器支架越轻越好.本文通过对差速器支架进行受力分析,合理选材;通过拓扑分析优化差速器支架的重量,重量减轻约1 kg;通过ANSYS Workbench的静力学模块对其进行有限元分析,应力在安全范围内.该设计应用于2017年FSC赛车上,整个赛程未出现异常,表明了该设计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为判断某型地铁客车车体结构设计的合理性,以车辆车体结构为研究对象,在Hypermesh软件中建立其有限元模型,根据EN 12663和GB/T 7928标准对其施加工况载荷,利用ANSYS软件对车体的静强度、刚度、模态和疲劳强度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车体在各工况条件下的刚度、静强度、模态和疲劳强度均满足设计要求,进而验证了车体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同时也为后续车体结构的改进和优化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
复合材料由于具有比强度高、比刚度高、可设计性强等优点,因此,在给定工况下,进行结构优化设计来充分发挥其力学性能是十分必要的。以SAMPE碳纤维工字梁为优化对象,依据竞赛图纸要求,综合运用Hyperworks和OptiStruct分析软件对工字梁的铺层、自由尺寸、铺层方向等进行了优化设计,同时,充分考虑碳纤维工字梁制造工艺性要求,确定了碳纤维工字梁优化结构,最终通过试验验证得到该设计的碳纤维工字梁是该赛事以来满足承载以及变形条件中最轻的桥梁。  相似文献   

10.
以商用车空气悬架C型梁为研究对象,采用材料替换并结合拓扑和尺寸优化的方法进行轻量化设计。基于变密度法,以结构刚度最大化为目标进行拓扑优化,获得结构初始构型。在拓扑优化结果的基础上,综合考虑3种工况,以板件厚度为设计变量,各工况下的应力和变形为约束条件,质量最小化为目标,进一步进行尺寸优化。优化结果表明,设计方案满足结构刚强度要求,降低了结构的质量,达到了轻量化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谈“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政策含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教育发展应该奉行的一个基准,需要有比较具体的政策含义。"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求基本教育机会的供给,主要指义务教育入学机会的供给让人民感到满意;教育资源的配置,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配置的体制设计和机制的实施让人民感到满意;教育的结果能够达到一定的水平和标准,即教育的质量能够基本符合人民的期望和要求。  相似文献   

12.
通过社会经济发展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分析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与市场和客户需求不甚契合的原因,设想在课程结构中应用敏捷供应链技术,构建需求驱动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3.
单元设计被视为落实素养目标的重要载体,其实质是知识的整合,这种整合意味着需要统整地设计学习活动,即以大的学习任务来统领小的学习活动。核心学习任务能满足这样的要求,它以学生为认识主体,架构单元学习活动,注重真实的整合性学习,使得教学与评价紧扣目标,教学与评价一体化。究其本质,核心学习任务是体现目标-教学-评价一致性的基本单位。在一致性视角下,它具有三方面特征:整体架构了单元教学、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实现评价与教学一体化。设计核心学习任务可采用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程序,它要求教师在设计过程中研读课程标准、明确大概念、系统化任务设计。  相似文献   

14.
数控机床结构影响加工质量,因此在机床机构设计中应满足静刚度及其动态特性。介绍利用Pro/E建立有限元模型并通过ANSYS分析整机固有频率、振型及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十字路口的交通指挥系统,采用可编程控制器中的梯形图编程设计、SFC语句编程设计、仿STL指令编程设计等不同的设计方法来满足系统要求。几种不同的设计方法适用于不同的设计人员和硬件条件,编程人员可根据自己对可编程控制器的熟悉情况并结合现场控制要求选择不同的编程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6.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中优化分析模块,对潜艇后段壳体的关键尺寸进行优化.在满足强度、刚度、稳定性和工艺等条件下,以减少其变形量及体积,使壳体的各项性能得以提高.通过有限元分析给出圆柱壳体的变形和应力分布图,从应力分布图中可以明显的看到设计中较弱的部位以及传力不好的部位,设计人员可对应力分布图中显示较弱的部位进行局部加强或使结构受力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7.
以"蒲城清洁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渭北煤化工园区厂外供水净化工程"项目中的"HPS澄清池"的结构形式优化为背景,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Gen分别建立原方案和优化后方案HPS澄清池的结构模型,结合澄清池特殊的工艺要求和其结构所受荷载情况,分析比较两种模型静力和动力特征,总结在静力、动力作用下结构的受力特性、应力和变形的分布规律,为该工程结构计算与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先分别建立数控钻床的主要部件的实体模型,再通过组装命令建立起整机的实体模型,最后对钻床进行有限元静力分析,通过静力分析虚拟检验机床的静刚度及钻床的主要加工性能指标,为机床的虚拟设计提供了一种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19.
Dynamic visualizations have the potential to make abstract scientific phenomena more accessible and visible to students, but they can also be confusing and difficult to comprehend. This research investigates how dynamic visualizations, compared to static illustrations, can support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developing an integrated understanding of energy in photosynthesis. Two hundred 7th‐grade student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either a dynamic or a static condition and completed a web‐based inquiry unit that encourages students to make connections among energy concepts in photosynthesis. While working on the inquiry unit, students in the dynamic condition interacted with a dynamic visualization of energy transformation, whereas students in the static condition interacted with a series of static illustrations of the same concep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tudents in both conditions added new, scientific ideas about energy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ed a more coherent understanding of energy in photosynthesis. However, when comparing the two conditions, we found a significant advantage of dynamic visualization over static illustrations. Students in the dynamic condition were significantly more successful in articulating the process of energy transformation in the context of chemical reactions during photosynthesis. Students in the dynamic condition also demonstrated a more integrated understanding of energy in photosynthesis by linking their ideas about energy transformation to other energy ideas and observable phenomena of photosynthesis than those students in the static condition. This study, consistent with other research, shows that dynamic visualizations can more effectively improve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abstract concepts of molecular processes than static illustration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also suggest that with appropriate instructional support, such as making predictions and distinguishing among ideas, both dynamic visualizations and static illustrations can benefit students. This study underscores the importance of curriculum design in ensuring that dynamic visualizations add value to science instructional materials. © 2012 Wiley Periodicals, Inc. J Res Sci Teach 49: 218–243, 2012  相似文献   

20.
精心设计实习内容提高认识实习教学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精心选择实习生产车间,满足认识实习以化工单元操作为主的教学要求,确保实习的教学效果;精心设计实习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生产技术相联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改革实习的考核方法,采用"动态"与"静态"考核相结合的模式,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努力提高认识实习的教学质量;在实习中还注重体现绿色化工的时代特色,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环境友好的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