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辉煌的"南岳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岳自然存在的秀丽远不如她的社会存在、历史存在的辉煌,她积淀下几千年的历史人文,代表着一种深厚的文化。湖湘文化的起点在南岳,鼎盛期也在南岳.因此南岳文化内容比起湖湘文化来要宽得多。此外,她还有道教文化、佛教文化,特别是禅宗文化、荆楚的俗文化等等。中国历史上的四次南渡是其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南岳文化是南岳旅游建设的灵魂。  相似文献   

2.
道教音乐是道教法事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南岳全真道教早晚课的流程紧凑,音乐舒缓平稳,字正腔圆.具有中国古代审美中所追求的阴柔之美.南岳正一道教的音乐主要体现在香火会或是法事之中,使用法器较多,音乐音域广,线条起伏大,因以营利为目的,音乐为百姓喜闻乐见的,声音尖锐,场面热闹.道教音乐历史悠久,结合了许多传统元素以及地方色彩,其韵之美更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南岳正一道教是常年活跃在湖南省南岳地区的道教团体,属火居道体系。科仪音乐神秘且独特,其经韵吸收和糅杂当地民间音乐的素材,体现出浓郁的地方韵特色。正一道教科仪音乐曲调起伏连绵,婉转曲折,速度比较缓慢,音乐比较庄严华丽。经韵大多是一字多音,一唱多叹,腔多字少等特点,具有重要的保护与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4.
南岳正一道是活跃在湖南省南岳地区,平时务农,有法事活动时组织起来的道士群体,属火居道体系。南岳正一道科仪活动纷繁庞杂程度,其科仪音乐保存的完整程度较高,旋律具有明显的地方韵特色。  相似文献   

5.
王夫之的《南岳赋》共3376字,它涉及到南岳衡山的形胜分野、历史人文、动物植物、山泉瀑潭、坛洞石窟、景观建筑、宗教传说等诸多方面,涵盖了南岳衡山的自然与文化的全部。其中有关南岳宗教的文字295字,基本上叙述了古代南岳衡山佛道二教的宗教典故,可以说是一部南岳宗教简史。  相似文献   

6.
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很容易将“音乐鉴赏”课上成“音乐欣赏”课,从而失去了“音乐鉴赏”课程本身的重要价值。这与音乐教师对“音乐鉴赏”一词内涵的理解不够深刻有关,将“音乐鉴赏”简单地等同于了“音乐欣赏”。对这组词语的深刻辨析,有助于我们走出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的误区,真正发挥鉴赏教学对学生音乐素质的养成作用。  相似文献   

7.
20世纪初,随着欧美音乐进入中国市场,中国民族音乐便与它在不同程度上相互融合,跨界音乐的出现使世界不同民族、不同形式、不同类别的音乐相互包容与渗透,最终成为了独立于传统音乐、现代音乐、流行音乐之外的音乐形式。在这一音乐风潮的影响下,许多音乐人也开始了以民歌、戏曲艺等为载体的大胆尝试。本文以十三月文化公司旗下的音乐厂牌"新乐府"为切入点,从民族音乐学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个案研究并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国内外大学生音乐素质对比,介绍了国外先进的音乐素质教育理念,针对目前国内普通高校大学生音乐素质普遍偏低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即推行"大学音乐"课程教育,从而促进大学生在智力和情感上平衡发展、健康成才,促进整个人类社会的和谐、进步.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评析了学术界对"新音乐运动"的评价存在的争论,认为争议是由对"新音乐运动"的认识混乱造成,并就如何解决争议提出了建议,以期能够使人们正确评价"新音乐运动"、正确认识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音乐是人创造出来的一种文化.音乐起源之始,其审美功能特征便被各种事象所突显出来,随着人的实践认识不断深化,后来又表现出更多的功能特征和表现形式,如教育、娱乐、祭祀、交际、劳作、人生礼仪、通神感神等,这些因素自觉或不自觉地逐一被激活的同时,音乐与其它各种人类的行为相结合发生作用.将音乐作为一门学科理论--音乐学来研究,从其诞生至今,学科研究领域中已经积累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方法,借鉴了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宗教学、美学等众多学科的研究方法精髓.  相似文献   

12.
南岳衡山位于湖南省中部,是我国五岳之一,总面积约600km2,其范围涉及3个县级行政区。南岳衡山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在旅游需求和旅游产业大发展的新形势下,衡阳市要充分利用南岳衡山所具有的大资源、大交通、大区位、大市场优势,尽早建设大南岳旅游圈。大南岳旅游圈建设要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开发和保护,以全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综合性文化生态旅游基地。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阐明"四夷之乐"音名的由来、含义,进而对《旧唐书·音乐志》、《新唐书·礼乐志》所载"四夷之乐"的状况进行具体分析,从而窥探唐朝大力吸纳周边诸国之乐的状况.  相似文献   

14.
在音乐教学中结合新课标要求,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追求的不是音乐本身,而是通过音乐去寻找心灵中可贵的东西.把音乐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让每个孩子都乐于参与音乐活动,做到节奏为主导,注重综合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5.
唐代"景教"音乐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朝(618-907年)从贞观到开元的一百多年是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国力最强盛的时期.唐朝统治者在文化艺术方面采用了兼收并蓄的政策,宗教信仰自由,为不同地区的音乐提供了自由的空间.这时期传入我国的基督教(即"景教"),经历了从兴旺到衰落的第一个阶段.  相似文献   

16.
将"新史学"与音乐人类学的方法结合运用于中国本土化的音乐美学学科建设中不失为补充应对中国音乐美学不断出现的学科自身困境与外部其他各种学说的挑战.面对中国音乐美学学科自身发展的出路问题,本文在梳理学科的基础上,将最开始出现于历史领域的'新史学'研究方法与音乐人类学方法引入与借鉴到中国音乐美学的学科发展中,不仅有利于学科自身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启发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的方法联系与交流,从而实现学科互融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印度音乐是世界艺术之林中一个耀眼的部分,神秘的印度音乐文化给人一种轻歌曼舞无尽时的浪漫感.中国和印度作为两大文明古国,历史上的音乐文化交流密切,再加上近年来很多中国学生和学者在印度的留学与研究,中印之间的音乐文化对彼此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从印度音乐的独特魅力中,笔者受到了很多启发.  相似文献   

18.
“新潮音乐”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发生的音乐现象之一,对于这一有着特殊意味的文化现象,文章将从1、“新潮音乐”与大众的关系;2、“新潮音乐”与传统音乐结合的情况;3、“新潮音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发展态势这三个方面进行剖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9.
文章针对当前中小学音乐审美教育实践中音乐“双基”教学的一些错误认识提出个人看法,指出要树立正确的音乐“双基”教学观就必须结合素质教育这个时代背景才能正确把握,也必须在深刻理解音乐审美教育的特殊规律基础上才能真正领略。  相似文献   

20.
<音乐课程标准>的基础理念提出:"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位置."在教学内容、形式、结构上第一次作了最大程度的补充,由原来的<音乐欣赏>单一型教材扩充为由音乐欣赏、歌唱、演奏、音乐与戏剧表演、创作等六个模块构成的立体综合型教材.如何让学生积极参与,调动师生的互动,是摆在我们音乐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