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华桦 《湖北体育科技》2010,29(6):624-626
研究目的:通过对湖北省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社会因素研究,以便更好地了解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大学生;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依据;从而达到提高湖北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教育质量。研究方法:问卷调查、二手资料分析、实地调查、统计资料分析。研究结果与结论:对湖北省民族传统体育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社会因素进行研究表明:基础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学校课程设置创新、基础理论课老师中有创新能力老师数量不多的问题是较突出影响湖北省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2.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北京5所高校856名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创新心理素质进行研究,旨在了解高校大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的现状,分析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的区别,寻找体育专业大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的特征,为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体育院校专项理论与实践课程内容更新与培养模式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项理论与实践课是体育院校体育专业的主干课程,对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贡献率最大。通过回顾我国体育专业专项理论与实践课的历史发展过程,函调全国大部分体育专业院校体育专业专项理论与实践课开设的现状,梳理出该课程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课程内容更新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进行了讨论,提出体育院校体育专业应将更新课程内容和创新培养模式作为改革专项理论与实践课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4.
体育院校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目前开设休闲体育专业的7所体育院校休闲体育人才培养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体育院校休闲体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学科设置、课程体系和教学过程.认为:在通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下,强化市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创新是休闲体育专业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等教育形势的发展,体育教育专业面临着严峻挑战。该研究对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研究,从构建人才与市场"一体化"融合模式;从业余体校、中专教育到博士生教育"一条龙"连通模式;从以教学技能创新研究为基本内容的"数字化"授课模式,以及以现代教育理念为先导的"实践创新型"学习模式四个方面,进行了理论创新和实证研究,力求优化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过程。  相似文献   

6.
“校企协同”培养人才是当下体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为探究江苏省高校“校企协同”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本文运用调查法、文献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归纳协同理论内涵与校企协同特点,从国家、高校、企业、大学生自身等角度出发,分析出当前高校培养体育人才出现的问题,即:高校体育人才培养的内驱力不够、高校培养体育人才相关制度守旧、校企合作深度缺乏、思想意识有待提高、高校体育专业设定不合理等。建议:在江苏省体育事业高速发展背景下,通过完善校企协同的政策机制、构建与规范校企合作平台、创新“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构建“校企协同”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以此促进江苏高校与企业深度合作培养人才,完善江苏省高校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体育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7.
运动心肺功能状况的良好程度与健康密切相关,并且能够反映人体机能储备和运动能力,是衡量一个人的体质状况的重要生理机能指标。近几年,许多体育科研工作者对大学生体质状况及动态进行了大量研究,从不同层次和方面阐述了研究的结果。对改善大学生的体质现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作为培养体育师资队伍的特殊群体,同样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学者们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主观专业思想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对体育教育专业的大学生的体质状况研究却非常少。故本文以太原理工大学体育教育专业2009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其一年级和三年级的时候进行运动心肺功能的追踪测试,揭示太原理工大学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体质现状,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目前开设体育专业的国内44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方向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现状进行分析.研究认为,高职院校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质量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还没有从根本上走出传统本科压缩、三段式的办学模式,必须从根本上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改变人才培养模式,走与用人单位深度合作、单位全过程、全方位参与的“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道路,并就“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方案、主要内容和创新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基于体育专业"平台 模块"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结合2005年全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基本功大赛总冠军的实践检验,对体育专业大学生个性发展,复合性人才培养,以及多元化人才市场需求等问题进行研究。针对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从推动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进行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平台 模块"的人才培养模式较适合现阶段体育人才的的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高专体育教育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行的高专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模式无法提供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所需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21世纪大学教育人才观、质量观的核心问题,是培养和造就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此,我们必须转变以往以继承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深化教学改革,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1.
体育院校创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采用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揭示了体育院校创新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其对体育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不利影响;从强化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改革课程、考评体系和教师的授课方式,加强教师自身创新精神的提高,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等方面,论述了体育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高校创新型体育师资的现状及特征,提出创新型体育师资培养的对策:优化创新型体育教师培养的物质、文化、制度环境;转变体育教师主体意识,全面提升个人能力素质;激发体育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提高科研能力和水平;强化人才评价的激励作用,将创新作为体育教育评价体系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实施体育教学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体育教学创新内涵的具体分析,提出了“把学生的健康(心理、生理、社会适应能力)作为首要位置”作为体育教学创新的目标;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素质”作为体育教学创新的主要内容;“把良好的教风、学风和宽松融洽民主的教学氛围”作为体育教学创新的教学环境,以及围绕体育教学创新建立相应的评价标准等。  相似文献   

14.
面对21世纪的机遇和挑战,努力选拔和培养一大批具有蓬勃创新精神和能力的科技创新人才是目前体育专业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任务。对如何将体育专业研究生刨新素质培养的实施工作落到实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为体育专业研究生创新素质培养实施工作的对策包括转变人才培养观念、构建培养机制、强化培养力度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为了适应我国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必须培养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以及融入社会能力的体育应用型专门人才。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个案访谈法等研究方法,试图分析体育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中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就创新体育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中加强实践教学提出建议:全面投入,夯实校内实训基地;挖掘社会资源,拓展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强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实践教学水平;完善实习实训奖惩制度,创新实践教学的考核方式;成立由各方代表组成的专业建设顾问委员会,加强专业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研究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对新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存在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地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教师观念更新缓慢,缺乏对创新教育理念系统的认识和学习;课程设置没有突破性进展,缺乏对体育创新性教学理论和实践进行总结的系统研究;教学形式和内容陈旧,一些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还未被广泛应用于教学实践;体育创新教育的教学评价制度和体系还没有建立。  相似文献   

17.
论21世纪体育教学的创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21世纪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体育必须实施创新教育。体育教学的创新是体育教师的根本任务之一,倡导学生的质疑精神是实施创新教育的突破口,创建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8.
高校创新型体育教师的知识、能力结构及培养途径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现代高校体育教学特征进行了分析,揭示了高校创新型体育教师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并对其培养途径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9.
试述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阐述了创新教学的基本原则 ,并从为学生创造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提供创新的机会以及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观等方面 ,就高校体育教学如何开展创新教育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林小兵 《湖北体育科技》2006,25(5):595-596,599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问法、调查法等方法,详尽在分析了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激发和培养.通过实施创新教学的方法,力求改变传统教学观、改变课堂结构的方法,达到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