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私观念与公德、私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的公私观念只属于政治哲学范畴,公私关系是对立统一的。传统中国的公私观念则既属于政治哲学范畴,又属于道德哲学范畴,公与私道义上的对立,源于古代中国政治与道德的内在冲突,源于中国的专制政治。了解了这一点,才能有对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以及公德与私德的正确理解,才能明白我国当前道德建设的重心在于社会公德的培育。  相似文献   

2.
当前全球体育治理正在发生变革,具体内容涉及治理问题、治理主体与治理规则的变化。全球体育治理变革是一种渐进且复杂的过程,变革趋势是从国际体育组织自治走向多元主体的协同共治, 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体育治理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导致这种变革的动因有两种,一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体育大国力量崛起对传统国际体育治理体系形成补充和修正方案;二是,欧美国家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这种力量导致国际体育民粹主义兴起,力图扭转和阻碍体育全球化进程。全球体育治理变革带来以下挑战,如全球体育治理议题不断扩展、导致全球体育治理难度加大,国际体育制度复合型要素叠加、使得全球体育治理话语冲突风险加大,国际体育规则和规范的价值共识缺失、导致国际体育治理体系冲突严重,西方国家强权政治、话语霸权盛行,导致全球体育治理秩序变革不确定风险增加。作为全球体育治理的参与者、维护者和建设者,中国应增强国际体育议题设置能力、切实提升全球体育治理话语权,加强国际体育话语平台建设,输出全球体育治理的中国方案,发展全球体育治理伙伴关系,共建国际体育规则规范的价值共识,积极参与全球体育治理体系建设,推动全球体育治理秩序公正合理。  相似文献   

3.
《东方杂志》创刊时期,正值"清末新政"教育变革迅速发展的时期,中国教育正处于从传统向近代的转型过程中。该刊对清末时期近代教育普及思想的传播极为重视,对中国近代教育变革进行了积极的关注和思索,在中国教育近代化转型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从运营方式、产权归属、权责关系等角度看,目前我国学前教育公私合作共有7种实践模式:政府购买幼儿园学位、幼儿园教育券、政府扶持普惠民办园、幼儿园公建民营、民建公办、民建公租、幼儿园委托管理.每一种模式有其独特的出资者、运营者、合作形式、运作过程和运作条件等.总体而言,学前教育公私合作实践呈现出以下特征:参与学前教育的主体多元化;围绕学前教育各环节展开的合作广泛化;各主体参与学前教育的合作方式多样化;政府在学前教育公私合作中起关键作用.为确保学前教育公私合作的长效良性运作,未来应选择的发展路径应为:确立政府主导作用,提升政府的主导能力;培育学前教育市场主体,鼓励社会参与;创新公私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5.
本文试图从变革管理的角度出发,通过对M公司成功应用拉动系统的个案进行深入剖析,揭示了制造型企业在变革过程中值得关注的一些理念与策略,建立了一个制造型企业实施变革管理的一般模型框架,以期为当前中国众多面临结构性转型的制造型企业实施变革管理提供一定的指导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公交公私合作既是缓解财政压力、改善经营管理、推进政府公共管理改革的需要,也是公共物品理论、产权理论以及委托代理理论在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中的应用和实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交公私合作经过初期尝试、探索迈进、改革热潮三个阶段后,出现了“民退国进”的逆民营化现象.国内外成功案例的经验表明,公交公私合作的成败和绩效受到体制环境和制度结构的影响和制约,需要有健全的市场机制和完善的立法、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严格监督、专门的管理机构和专业化人才以及完善的财政补贴制度和风险分担机制.应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提高政府公共管理能力,提升依法监管水平,优化监管方法和手段,完善风险分担机制,以有效推进公交公私合作改革实践.  相似文献   

7.
依据"动力变革、效率变革、质量变革"建立中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和23个三级指标。以某市2015-2017年体育产业统计数据为例,采用熵权法对构建的中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该市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评价维度中,质量变革权重最大,动力变革权重次之,效率变革权重最小。该市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为该市体育产业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该市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当务之急是要进一步推动体育产业效率变革。评价结果基本符合该市体育产业实际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8.
宋元两代是中国山水画发展史上的最重要时期,特别是元代山水画之变不仅是绘画史上的艺术变革,也是我国美学史上的一次思想深化;这次变革确立了中国山水画在画坛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9.
在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就新中国体育对外交往的60年历史,进行了基本梳理。同时对60年中国体育对外交往的历史过程,进行了“一条主线”、“两个阶段”和“三种战略”的基本归纳,并由此对今后中国体育的对外交往活动策略,提出了四点建议:第一,在国际体育社会中争取到更多的中国话语权,以实现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转变;第二,在继续维护国家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的同时,更多关注体育对外关系中的中国文化战略问题;第三,在和平、发展、合作的国际潮流中,继续以建立各种各样的国家间伙伴关系为特色,以实现全方位的体育双边和多边外交;第四,在不断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的基础上,继续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体育交往。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以及法律等领域进行了程度不同的变革,法律文化也随之经历了一个变迁过程,体现和影响着中国法治建设的进度、广度和深度。理性评析法律文化的变迁特征,探寻法律文化现代化的实现途径,对中国法治建设乃至政治、经济及文化等诸多领域变革的进一步深入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指导下,中国基础教育课堂教学变革也得到了进一步深化,广大教师以高度的职业精神和探索性实践,在不同程度上改变着基础教育教学的整体形象。当代中国课堂教学变革主要表现在教学时间的变革、教学空间的拓展、教学媒体的现代化、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教师和学生的相互合作等诸方面。这些变革尽管还不尽完善,不少教师也不太适应,还有待摸索和专家指导,但毕竟在总体上改变着中小学课堂和广大师生的教学与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2.
因"珠三角社会转型期成人教育机构的适应性变革研究——以东莞为例"课题研究的需要,对宁波大学成人教育学院的转型发展进行了考察,他们在中国成人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形成了自己特色鲜明的转型发展之路,这对于珠三角成人教育机构的适应性变革有着良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2004年10月1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这标志着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已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在此分析了现阶段中俄关系的特点,阐明了中俄关系的发展前景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4.
谭嗣同是清末杰出的社会改革家 ,面临中华民族亡国灭种的危机时局 ,提出了“大变、快变、全变”的激进变革观。谭氏过激的变革思想并不能改造中国 ,流于破产 ,最终以身殉法。它的不可行性值得后人去探析 ,对今天的中国深化改革是一种历史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上海与汉堡尽管相隔千里,但相互间的伙伴关系却源远流长、生机勃发.如此成功的伙伴关系源自于双方诸多共同的特性,源自于我们卓越的经济合作,源自于彼此间的关注和钟情.  相似文献   

16.
王建华在《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第1期撰文指出,现代大学作为与政府、企业并立的第三部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制度安排由于受政府制度以及企业制度环境的消极影响,一直以公私两分的形式存在,远离了第三部门制度架构的规范性要求。近年来,随着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现代大学制度无论在所有权、管理权、资金来源和法律程序上,都已经具备了超越公私两分的可能。  相似文献   

17.
国术是近代中国武术的代名词,在“新旧”“中西”之争的近代社会语境中,肩负着中国体育从传统走向现代的使命。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国术的现代化转换进行研究,以期对今后中国体育改革提供参考。近代“天下”观念逐渐消亡而国家意识勃兴,民族主义、文化冲突等因素使传统体育变革面临前所未有的挣扎。伴随新文化运动开启了“土洋体育之争”,在处理中国传统体育与西方体育发展关系以及中国体育变与不变等问题上,改造出兼备中西文化特征的体育共识。近代国术向现代体育的转向既是一种自救的变革,也是区隔过去、抗争西化,从传统武艺向现代体育的转换。内嵌到历史发展的国术变革,不断被注入新的意义,并展示出与近代国家民族命运的同步性。  相似文献   

18.
教育乃一个国家发展之大计,中国的教育制度与形式从古至今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在晚清时期,面对西方的冲击和清末的"衰世",维新派掀起了一场疾风暴雨式的政治变革。这场政治变革中同时伴随着教育的变革,维新派始终认为教育改革是一个国家崛起的基础,培养适时的人才则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关键。因此,维新派始终以教育改革为主线,试图以教育变革带动政治变革,在此思想的指导之下于1898年维新派发起"戊戌变法"并把变革教育推向高潮。  相似文献   

19.
中国普通高校体育制度是在社会需求与高校体育自身发展需要的共同作用下逐步发展成熟的产物。结合社会背景的变革与高校体育自身的发展,探讨了建国以来中国普通高校体育制度的演变历程;描述了高校体育制度在各个历史阶段的特征,对了解中国建国以来中国普通高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学前体育课程的发展经历了蒙养院制度、蒙养园和幼稚园制度、幼儿园制度三个时期,并伴随中外教育交流,分别在清末、20世纪20和30年代、20世纪50年代、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现了四次大的课程变革。其发展历程对我们的启示是观念的变革是学前体育课程变革的先导与前提;学前体育课程是学前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容忽视;身体锻炼是学前体育课程的核心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