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满足国家对建设人才的多元化需求,研究生分类培养的呼声越来越高.相较于广受关注的研究生第一课堂的分类培养,在第二课堂中针对研究生在学期间的不同发展模式进行分类指导的研究与实践尚且不多.作为研究生分类培养的配套措施探索,将对研究生在学期间的发展模式进行分类总结,并提出了在第二课堂中进行分类指导的建议,以促进研究生分类培养...  相似文献   

2.
把握研究生思想状况开展研究生德育创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变和研究生群体结构变化,近年来研究生中理想信念、责任感、诚信、心理等问题有所增加。在此情况下,清华大学进行了研究生德育工作的创新和探索,德育工作以党建为龙头,与就业引导、学风学术建设、导师教书育人、文体素质培养相结合,推动了研究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机械学科作为最具综合性和工程实践特征的学科,创新能力培养在其研究生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第二课堂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对机械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分析了第二课堂活动在机械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提出加强研究生第二课堂建设的措施,促进机械学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4.
在对美国几所著名高校研究生课程设置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围绕我国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基于课程国际化的理念和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核心内容,从知识结构国际化、科研问题国际化和培养方法国际化三方面对学术型研究生课程建设国际化进行了探究,并介绍了华南理工大学在推进学术型研究生课程建设国际化工作中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5.
2005~2006年度清华大学研究生特等奖学金获得者——建筑学院研究生刘晓华,本科期间就曾获得特等奖学金,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文章已有20余篇,参加编写专著4本,获得授权的专利4项,并参与了多项科研项目。她读研期间曾先后担任建筑学院本科生辅导员、校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工作助理、校研究生团委实践部部长、清华大学博士生实践服务团团长,获得过夏安世教授奖学金、蒋南翔奖学金、东芝奖学金、北京市“三好学生”称号、清华大学“十优研究生”称号,并两次提名“航天海鹰杯”学术新秀。这样一位学术成果突出、社会工作出色的刘晓华会是  相似文献   

6.
指出“双一流”建设对研究生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即传授学生语言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提升其专业学术素养与实践应用能力。介绍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在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Outcomes-based Education,OBE)指导下,围绕“双一流”建设开展的一系列研究生学术英语教学改革与探索。实践证明,以OBE理念为指导的研究生学术英语教学模式与“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研究生培养目标相匹配,促进了学生专业学术素养与实践应用能力的发展与提升。  相似文献   

7.
学术软环境建设是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界定了学术软环境的概念范畴,围绕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从机制、文化、精神三个层面,归纳了学术软环境建设的途径与特点。结合清华大学的探索与实践,阐述了学术软环境建设的具体措施与成效,分析了其对于创新人才培养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8.
十年实践结硕果校地携手育英才——清华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十年改革回顾严继昌杨瑞东清华大学于1987年将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正式列为研究生培养的必修环节,作为一项新时期学生培养工作的改革措施,十年来经过不断地探索与创新,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赢得社会各方面的...  相似文献   

9.
认为第二课堂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渠道,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当前高校研究生第二课堂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生第二课堂体系建设的原则、内容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
加强德育助理队伍建设 深化研究生德育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清华大学的工作实践,从建设研究生德育助理队伍的重要意义出发,分析了当前研究生德育助理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研究生德育助理队伍建设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