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黑河小学创建于2007年9月。学校成立三年来,以“成长比成功更重要”的办学理念为引领,积极探索小班化的办学模式,将澡求师生的全面自由发展当作师生管理的终极目标,牢周树立文化立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的办学思路,从抓“四力”入手,提升学校内涵建设。  相似文献   

2.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面世了,她孕育着中国教育的希望,在"公平"和"质量"两大目标背后,寄予的是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愿。学校作为教育工作的主要载体,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这个核心,立足自身办学优势,以"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用思想办学,用文化理校,积极构建和谐的现代乐园,促进师生幸福成长。  相似文献   

3.
李瑞娟 《河北教育》2014,(10):32-32
2006年4月,挢西区第一中学的历史翻开了新篇章。当时的学校,人心散,班子乱,集体上访蔚然成风,教学设施破烂不堪,整体工作处于瘫痪状态。韩桂书临危受命负责学校全面工作,面对困难,她并没有望而却步,而是带领师生,立足校情,查找原因,开拓创新,仅一个月时间就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学校发展的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4.
马楠于2009年考入辽宁科技学院,环境工程专业,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她担任系学生会副主席一职,在班级任学委一职,她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完成老师交代下来的任务,多次组织策划院系里的活动,工作中一丝不苟,在学习中,她也是名列前茅。在大学四年学习生活中,她获得过省优秀学生干部、校优秀毕业生、校一等奖学金,并且多次获得校优秀学生、校优秀学生干部、校优秀学生标兵等称号。  相似文献   

5.
《中国教育学刊》2021,(3):I0002-I0002
北京市育英学校于1948年诞生于西柏坡,1949年春迁入北京。73年来,在一代代育英人的努力下,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涵盖小学、初中、高中的九年一贯、十二年一体,拥有"一校四址"和"四个分校"的优质集团化学校。作为一所与新中国一起走来的学校,学校党组织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抓好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学校文化建设和师生的发展成长开展活动。  相似文献   

6.
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冰心曾说:“有了爱便有了一切”,学校有了爱,便能使师生的人格得到尊重,身心健康愉悦,潜能得到发挥,从而使校内形成一种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并以此为基础,人人战胜自我,奉献自我,形成高尚的人格,最终实现全面提高师生素质,使学校工作得到全面发展。可以说,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关爱教育的内涵主要是指对学生施以国爱、师爱、母爱为一体的爱,关心学生的成长、成才,热爱每一个学生,热爱学生的每一个侧面,关爱教师的成功和发展。因此,学校的一切工作应该以“关爱”为前提,“关爱”应该成为学校的校魂,关爱的内核是热爱祖国,热爱教育事业。  相似文献   

7.
文章了吉林广播电视大学直属校校长金彩善的感人事迹。她把政治思想工作当作治校之本,耐心细微地做师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使直属校的同志始终保持旺盛的革命精神;她把办学质量当做学校的生命线,使直属校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受到社会好评;她不断创新,永不满足,使直属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效益不断提高,其工作业绩有目共睹,她不愧是一位光荣的电大开拓者。  相似文献   

8.
在山高林深的平江县西江公社,人们每天都可以看到一个中年女教师,出没于丛山峻岭、羊肠小道之间。十五个春秋过去了,路旁的小树已经长成材,辛勤的园丁培育出来的学生,已经奔向祖国各地。然而她,却仍然不知疲倦地每天翻山越岭,走村串户,把辛勤的汗水献给祖国的未来。这位教师叫黄谅明。她先后在西江公社四所学校工作过。一九六七年,黄谅明来到地处深山窝里的大洞大队教书。她了解到在离校五里多远的四个山头上,各有一名学龄儿童因为山高路远,野兽出没,未能入学,便为这四个孩子设立了两个教学点。每逢星期日和星期二、六放学后,她不顾  相似文献   

9.
近日,钟祥市磷矿镇联合小学校园里来了四名“不速之客”,一进校同,其中两人便开始用照相机扪照、用摄像机拍摄,另外两人则在¨卫室查阅门卫管理资料。这是钟祥市教育局“校校行”活动工作专班检查学校日常管理工作的一个剪影。  相似文献   

10.
深圳外国语学校宝安学校是秉承深圳外国语学校先进办学理念锐意课改教改的新生学校.新校致力以师生为本、以课堂为主战场、以学校新文化建设为旨归,在充分体现深外总校"好课堂"原则和精神的基础上,进一步明晰课堂建设基本内容,以有序、有趣、有效、有用等"四有"为"好课堂"建构的指标体系,全面启动"四有好课堂"系统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1.
严建春 《教书育人》2013,(17):39-40
作为一校之长,我不想简单地走以奖惩制度管理学校的老路,也不想走只抓分数的老路。因为校长死抓死干,学生难有未来。2008年9月,苏州学府中学的前身苏州学府实验学校刚创办时,我便提出以"我梦想我快速我热情"作为校训,并且以此来凝聚人心、推动工作、促进发展。校训是一所学校的思想、灵魂,应该引领师生的健康发展,为师生自觉接受并且能够促进师生共同进步。校训不  相似文献   

12.
以怀化市五中为圆心,以 2公里为半径,画一个大圆,那么,在这个圆内,另有两所省重点中学、一所市重点中学和两所企业学校。在这样的区域内,作为曾经是一所薄弱学校的怀化市五中,别说是求发展,就是求生存也是件难上加难的事。然而,怀化市五中的学校领导和师生们不甘落后,卧薪尝胆,大胆改革,只用了四五年时间,硬是甩掉了薄弱学校的帽子。目前,在校师生已有 2000多人,仅去年学校获得的各种集体荣誉就达 33项。 校衰我耻,校兴我荣。校领导虚心讨教,众师生献计献策,一条改革求发展的路子被拓宽了   有那么一段时期,怀化人谈…  相似文献   

13.
最近,在全市职工和干部业余学校中热烈开展的评模运动已经胜利结束了。我们特此向五千多位模范师生致敬,向一切热心致力业余教育工作的同志们致敬,并特别向全市六位特等模范教师致敬。这次评模工作的目的是属了要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地检查业校工作,总结业校经验、培养教学上的骨干、树立师生中的旗帜,以激发全体师生及全市干部工人之教学熟情,为今后进一步巩固提高及开展工作打下基础。这次运动的进行情况是非常良好的,广泛性和深入性是这次运动的基本特点,全市七万多师生都认真而热烈地捲入了这个运动,在运动中教育了自己又教育了  相似文献   

14.
学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丰义建设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我们经过几年来“学校党团队工作的深化研究”课题的实验应用,总结出学校要形成树人为本,德育工作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必须以校党组织为核心,以校团队教师为骨干力量,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学校德育工作队伍,让“爱心”成为构建师生和谐关系的桥梁,用情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所“四校合一”的新校,山东省胶州市三里河小学通过强化“党心暖童心”党建品牌建设,以党建为“红色引擎”,全面实施“树好旗帜”“走进家庭”“讲好故事”“活动育人”等工作策略,用党心聚师心、暖童心、架心桥,服务于师生和家长,让红色基因根植于师生和家长的内心,引领学校走过“合起来—好起来—强起来”的发展历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胜利路东侧的邮政路北端,有所创办于清光绪末年的百年名校——邮政路小学。这是一所“德育示范校、教改实验校、电教窗口校、环境花园校”;也是一所老校,她上下横跨近3个世纪,一直以良好的教书育人业绩屡获盛名。如今,更是“老树勃发新枝”,全校3100多名师生以一流的工作、一流的业绩和一流的形象创建了以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为中心的新型品牌学校。优良的要素配置、积极的工作状态,  相似文献   

17.
巍巍龙山脚下,悠悠便江之畔,矗立着一所古老而弥新的三湘名校,她就是永兴县第一中学。永兴一中历史悠久,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其前身系1912年建立的“湖南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1983年被增选为全国学联单位,1997年被确认为湖南省重点中学。学校饱经风雨沧桑,倍受炮火洗礼,在九十余年的办学历史中铸成了薪火相传的校魂———秉承传统,与时俱进,自强不息。正是这脉校魂的激励,永兴一中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具的办学特色:狠抓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着力凸现体育特色。重视体育是学校的一大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18.
一、参加师生日常活动——校长有“份” 作为学校管理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校长的教育实践必须深深扎根于学校和课堂,校长的办学思想必须紧紧围绕教师和学生。全程参与师生的日常活动,全面了解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有助于校长及时了解、发现并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有效实施学校管理理念和管理策略。基于这种认识,我要求自己在处理好繁杂的日常事务之余,坚持“四进四同”,做到学校的每一项活动校长有“份”。  相似文献   

19.
1961年11月初我厅曾派工作組去黑山北关实驗学校,对該校的工作进行了了解。現将了解到的一些情况介紹如下。一、主要情况 1.改制和教学試驗根据学制試驗的規划,該校1961年秋新学年开始,对原有的試驗班按照十年制的敎学要求分別改为十年制的相应年級,其中除三年一班是春季入学,实际上学习了二年半外,其他各年級都与实际学习年限相吻合。目前該校試驗十年制的有一、二、三年級各四个班,四年級两个班。按十二年制进行敎学工作的有四年級一个班,五、六年級各三个班,初中一、二年級各两个班。全校共有25个班級。从这学期起試驗十年制的班級均按照人  相似文献   

20.
北京市日坛中学是朝阳区的一所市级示范校。在区域教育发展的背景下,学校于2001年兼并一所小学的校舍;2002年,合并了一所职业高中,形成一校两址的格局;2003年,学校承办了一所新建小区配套学校,又变为一校三址;2004年,学校改造扩建,原有高中部分年级和初中年级迁到其它两个校址,形成了一校四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