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前,绝大多数个人用户都是通过电话拨号的方式接入Internet的,按照目前国内网民的平均消费水平来看,使用这种方式上网可以说是既经济又便捷。但这种上网方式也有不尽人意之处,即在整个拨号上网过程中,由于硬件方面或者软件设置方面的原因,造成了拨号不能正确连接或者连接不稳定,如果经常出现这样的问题,势必要影响我们上网的工作效率。为此,有许多上网用户对拨号连接稳定性的关心甚至超过了对计算机速度的关心程度。那么我们上网时,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才能使拨号连接能够稳定工作,以便保证用户能够高效冲浪呢?下面笔者就从连接的稳定性出发,提出几个保证成功拨号的技巧。  相似文献   

2.
计算机从单机到网络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基于Internet的交互式远程教学是通过网络来实现教学的。在Internet上的用户 ,可能通过专线或电话线拨号方式上网来学习新知识 ,学生可以在家里学习 ,师生间可以通过网络提问答疑或进行考试。因而计算机远程教育将成为Internet最有发展的前景之一。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远程教学必将成为远程教育的主流。一、基于网络的远程教学考试的特点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远程考试系统就是利有Web服务具有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凝眸Internet     
人类社会在尽情享受电话、电视、汽车等现代文明的时候 ,又迎来了Internet浪潮。“电子商务”、“网上直播”、“网站”、“网吧”、“网虫”等各种新词儿铺天盖地而来。美国的网络股在疯涨 ,中国的上网资费在下调 ,整个社会在发出“上网”的呐喊。Internet是一种计算机网络。它连接着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计算机 ,遍布着无数的信息资源 ,从天文地理、社会百科到新闻杂志、娱乐休闲 ,它包罗万象 ,无所不有。但它又不是一个单独的网络 ,而是由数百万个网络组成的网络群体。它没有所有者 ,也没有管理者 ,只要遵守必要的规则你…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网络?什么是‘网上聊天’?”这些问题,两年前我还缠着爸爸问东问西。但现在,我敢夸口:我已经是只“网虫”了。 回忆起与网络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我至今记忆犹新。第一次上网是我第一次接触计算机的时候,当时我的心情紧张、兴奋。鼠标在“拨号连接”处只轻轻一点,一会儿,那个表示已连接成功的图标便跃然闪现在屏幕的右下方。但是怎样浏览,对于我这只“菜鸟”来讲有些  相似文献   

5.
傻瓜PC     
怎样使你的猫不发声上网已经成了很多人的习惯,你是否发现经常在拨号连接Inter-net时,Modem总是发出刺耳的拨号音的声音,在“控制面板”的“调制解调器”属性中将“扬声器音量”置于“关”的位置上,但噪音依然如故,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6.
我们平时利用Modem拨号上网时,采用的虽是56Kbps的Modem,但拨号连接时总是让人等得心焦,有没有办法提高上网的接通速度呢?答案是肯定的。可参考如下优化措施。1.打开“我的电脑”窗口中的“拨号网络”,  相似文献   

7.
每次收信都要先拨号上网,再打开Foxmail,真是烦透了!还是设置一下Foxmail,让它自动连接网络收发邮件吧! 启动Foxmail(4.0测试版),单击菜单栏的“选项”—“系统设置”,弹出“设置”对话框,然后打开“网络”标签,选择“自动拨号上网”,如果你有两个拨号连接的话,还要在“使用的连接”中选择  相似文献   

8.
教您上网     
上网安全篇正确看待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涉及到加密与反加密、攻击与反攻击、病毒与反病毒等方方面面。但是,笔者认为,网络安全对于重要的服务器 (如一些网站的服务器 )压倒一切地重要,但是对于普通的上网用户,远没有必要谈“毒”色变。一些对网络安全有着模棱两可认识的初学者,上网时往往瞻前顾后、缩手缩脚、患得患失,该装的软件不敢装,该做的操作不敢做,其实这样只会自己束缚自己的手脚,影响了对网络知识的学习和对网络资源的充分利用。我们只要妥善保管自己的帐号和密码,从不陌生站点下载软件,不运行…  相似文献   

9.
轻松入网     
上一期我们大致了解了什么是Internet,那么如何让自己的计算机连接到Internet上呢?这很简单。首先要有一台计算机,配置如下:CPU486DX100以上(最好是586以上),至少8M内存,真彩显卡,14.4K波特率以上的Modem。如果有声卡、音箱则更好。一部电话,用来拨号上网。 然后到电信局申请帐号,填写一张入网申请表,交一笔很小的费用(100元左右),拿到自己的用户名、密码,就可以回家配置计算机了。注意,填表时要申请PPP方式。 下一步是回家配置计算机。将电话与计算机连接好,安装上网软…  相似文献   

10.
日本计算机网络的先驱———村井纯杨蓉译立日校“Internet”这个词没有一天不在这里、那里和各处的大众媒体中出现。对“什么是Internet”这样一个明显问题的简单答复是“它是计算机网络中的一种全球网络”。但对所有的相关问题,从Internet系统...  相似文献   

11.
基于Web 的MMS 集成通信系统(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敏捷制造的发展需要网络的支持.为彻底解决“自动化孤岛”问题,需要将CIMS局域网造成的“信息孤岛”通过Internet 和Web 有效地集成起来.本文简要地介绍了MMS协议和当前热门的Web 技术.提出了一种将CIMS局域网扩展到Internet/Intranet 环境中的方法,详细阐述其工作原理并讨论了其优缺点,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一个原型系统———基于Web 的MMS集成监控系统.  相似文献   

12.
随着校园网规模逐步扩大,网络安全管理被提到重要日程,其中网络接入管理是必要环节。探讨使用RADIUS和扩展的802.1x或VPN的网络接入,并设计和实现基于统一身份认证方式的校园网AAA系统,介绍帐号管理、用户认证、用户授权、记帐管理、上网记录查询、IP管理、事件记录与查询等功能,介绍系统的设计和访问控制的实现,及安全分析。  相似文献   

13.
闸北教育城域网建设始于1996年初,历经8年,经过三次飞跃性发展。第一次飞跃是从无到有,在市教委“建网、建库、建队伍”的号召下,1996年9月,闸北区率先开通了以电话拨号为主要上网形式的连接全区24所中小幼学校的区域教育信息网,后又改用ISDN拨号连接,连接的学校数扩大到99所,同时添加了30B D设备,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Linux的透明代理提出了一种用户上网和内部IP地址的服务器在因特网上提供服务的解决方案,利用双网卡实现内部网和外部网的物理隔离,用户主机通过透明代理连接外部网络,实现内部地址的Internet服务器给外部网络提供服务,解决了用户主机通过合法域名访问与自己同一网段的内部Internet服务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八爪鱼: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说不定哪一天你的爱机就会因为诸如病毒、程序错误等原因而罢工。束手无策时你可能会选择重装系统或恢复系统,可装完系统后想上网、听音乐、看新闻时却发现原来的ADSL拨号连接图标不见了。难道还要再请电信或网通的工作人员辛苦一次吗?再说他们也不一定会立刻上门服务哦!还是让我们自力更生一次吧!“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嘿嘿,那就开始吧!  相似文献   

16.
建设适合国情的信息网络周祝华一、INTERNET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国利用Internet资源的早期阶段约为1987—1993年,当时国内一些科研部门开展了与Internet联网的科研课题,通过拨号X25实现与Internet电子邮件转发...  相似文献   

17.
《云南教育》2000,(11):45-46
新世纪的开端 ,学习和教育成为全人类关注的焦点。只有率先认识到信息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用它解决教育中的问题 ,把它作为现代教育的基本工具 ,才能在全球教育竞赛中立于不败之地。教育部提出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有力地说明了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地位。“跨世纪园丁工程”、“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国家创新工程”等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Internet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使Internet成为整个信息产业的核心。校园网作为学校的信息基础设施 ,和Internet连接后所形成的网络成为整个社…  相似文献   

18.
热点速递     
《作文与考试》2023,(29):20-21
<正>帐号改账号是小题大做?被媒体披露的网络平台错用“帐号”表述,很快有了回馈,用户发现很多平台已经修改成“账号”。对于“帐号”改“账号”,网友反应不一,有网友觉得“帐号”已经使用多年,可以将错就错,当作通假字来看待;有网友认为此举属小题大做,不值得大张旗鼓地讨论,更不值得上热搜;当然也有网友说这个明显的错误有必要纠正,此次改错是个学习以及强化正确使用“账号”的好机会。  相似文献   

19.
肖凯 《华章》2010,(34)
随着Internet网络急剧扩大和上网用户迅速增加,网络丰富的信息资源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同时也给上网用户带来了安全问题.本文主要针对网络安全问题,对当前所使用的一些主流安全技术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结合Internet技术和Client/Server技术开发MIS系统”的观点,并结合“广东工业大学教职工电话号码和Email地址WWW查询子系统”,讲述了Oracle7如何通过OracleWebserver2.0在Internet上公布和共享数据库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