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体,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两者均离不开想象教育。阅读教学可利用"再造想象":创设形象、形成画画、进入意境、扮演角色。作文教学可利用"创造想象":续写文章、学写童话、展望未来。  相似文献   

2.
作文教学中的积累与思维训练须厚积薄发,阅读和生活的积累,引导学生读大作家,品小作文,激活想象、联想能力,开放思维之花,使学生作文达到水道渠成的境界.  相似文献   

3.
语文学习是一种思维和情感十分活跃的创造性劳动,既需要通过观察去获取材料,通过想象去丰富认知,又需要通过构思,运用一定的表达技巧去总结积累。但无论观察、想象、构思还是表达,都离不开思维。因此,要提高中学生的语文能力,必须将思维训练贯穿于作文教学的全过程,按照思维发展的规律,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到创造思维循序渐进地训练。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和科学事业的不断发展,从“教学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四个现代化”这个角度来看,培养学生具有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想象和联想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小学三年级是学生学习语言的重大转折点。从学生的思维特点来说,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转为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作文作为一种思维的训练,使不少刚进入这一阶段的学生望而却步。如何抓好三年级的作文教学呢?我认为:一、结合课文插图,进行观察训练观察是作文的先导,也是作文的基本功,指导学生作文,首先要从观察开始,加强观察训练。我们的小学语文课本图文并茂,课文的插图尤其是“看图学文”的图画,是课文内容的形象表现,而课文又叙述了图上的  相似文献   

6.
想象力是形成和产生新事物形象的能力。用心理学的观点看是指对已有的表像进行加工、改造而建立的新形象的过程。从事生产劳动,科学实验,艺术创作等社会活动,人都必须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想象力的丰富与匮乏,是检验一个人素质的重要方面。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注重课内与课外结合,在培养中学生想象能力方面,做了以下尝试:第一,训练学生的观察力。经过认真细致观察,学生能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可以给想象提供必要的条件。因为想象不是虚空产生的,它是在“已有表像”的基础上,产生再造想象,继而才能产生创造…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的历史教学中,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日益受到广大历史教师的高度重视,加强学生联想思维的训练是培养历史思维能力的中心环节之一。本文拟就联想思维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做一些初步论述,并进而探讨发展联想思维的途径与方法。 一、联想思维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 所谓联想思维,是指借助于联想来反映和把握客观事物一种思维方式,具有广泛性和客观性等基本特征。联想思维不同于想象思维,想象思维侧重于运用语言、想象等方式重现历史画面,而联想思维则重于运用相似、相关、或相反的知识来反映和把握客观事物。历史教学中的联想思维也不同于文学艺术  相似文献   

8.
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体,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两者均离不开情感教育.阅读教学可从"朗读寄情""语言激情""想象生情""朗读出情"等四个方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作文教学应从"抓热门话题""创设情境""作文批改"三个方面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9.
联想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一种形式,它是从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或者从事物的一方面想到另一方面的思维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展开由引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的联想思维,以突破思维定势,达到知识迁移和能力迁移的目的,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联想思维有相似联想、对比联想,类比联想、因果联想等多种方式;从思维方向说,联想思维又可分为单向联想(正向、反向)及双向联想(可逆).本文考虑到教学的可操作性,仅从题型角度出发,浅述初中教学联想思维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0.
语文新课标对初中作文的定位是:"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通过写作能力的训练,不但能够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能够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思维、记忆等能力。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作文教学往往耗时多、见效慢,当前的作文教学状况并不尽如人意。如何提高初中作文教学的效率呢?以下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的几点经验。一、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作文是学生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  相似文献   

11.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化,在作文教学中克服随意性和盲目性,从思维训练入手,进行记叙文序列训练,无疑也是一个重要课题.写作的思维过程是“接受——理解——创造”这么一个过程,它决定作文的框架不应该是作文理论框架的再现,也不应该是没有具体规划的放任自流的敷衍成章,而应该是有步骤、有系统地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顺序系统,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学生的作文知识点,使作文活动真正建立一个由浅入深的序列.那么如何才能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学生的作文知识点呢?在记叙文训练中,我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的:  相似文献   

12.
在图形创意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力非常重要。教学中,如果善于打破学生所习惯的单一的"逻辑思维"方式,让学生们在游戏与童心状态下进行创作,并在课堂上更多地鼓励学生大胆创造,就有利于打开学生思维的枷锁。另外,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提高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和综合创造能力也是锻炼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
课堂教学中的美学问题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值得认真探讨的新问题.语文教学是一门高级艺术,它不是供人欣赏与娱乐的艺术,而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将文字变为形象或逻辑思维,联想出一个个美丽的画面或现实的生活图景,使学生能在课堂上咀嚼、品味、鉴赏,创造性地应用各种写作方法描绘生活中的美.这种美感作用,能如磁石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获得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下面从四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感受与探讨.  相似文献   

14.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质训练的主要阵地,也是学生把自己的知识、体验、情感外化的一种表现,是学生知识重组、创新的过程。因此,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沃土。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特别重视鼓励自由表达,放开种种束缚,在写作中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针对当今的作文教学状况,如何引导学生的作文别具一格,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呢?下面我谈谈几点肤浅认识。一、利用想象,获取灵感当前,学生的作文模式化特别严重。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的学生缺少想像力,特别是缺少创造…  相似文献   

15.
作文是人们系统地表达知识和经验,思想和感情的书面语言形式。作文又是一种具有高度综合性、创造性的语言活动。它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又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学生作文又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因为作文能力是学生语文水平的综合体现。但在语文教学中写作训练无论从时间上还是数量上相对来说都较少,而且收效甚微。笔者从事语文教学,深感存在着一些弊病,  相似文献   

16.
引导发现法教学和创造思维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引导发现法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一种教学方法。本文通过引导发现法教学实例探讨了培养创造思维的三个重要环节 :发现和提出问题 ,想象和联想 ,归纳和演绎  相似文献   

17.
在语文新课改中,个性化写作越来越受到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普遍认为个性化写作是突破当前中小学作文教学瓶颈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引导学生体验与感受生活、加强个性化思维训练、提高教师素养和完善评价机制等,可以有效地提高中小学学生个性化写作能力,并达到培养良好个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想象力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思维活动,是在头脑中创造出过去没有遇到过的事物的形象,或者将来才能实现的事实的形象思维的活动。因而我们说想象是创造力,一切创造活动都离不开想象。我们要根据儿童爱想象,尤爱幻想的特点,引导学生将抽象的语言文字化为具体可感的“活”的形象。让儿童从形象入手,触发感情,在感情的陶冶中展开想象,启动思维,促进联想,开拓创造的空间,发掘创新的潜能。让儿童在课堂上经历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尽情地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展  相似文献   

19.
正 确的思维方法指导是我们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士其说 :“只有具备了正确的思维方法 ,培养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才能把所学的知识和技术活化地运用到生活实际和客观世界的改造之中去。”(钱学森主编《关于思维科学的序言》)为了培养高素质人才 ,我们探索培养学生正确思维的方法 ,是具有深远意义的。现就语文教学指导思维方法谈几点尝试。一、由已知形象想象联想 ,与作者情感交融教材中的课文多是名家名作。无论是记人叙事 ,还是议论抒情 ,都饱含着作者深厚的感情 ,从不同角度歌颂美好事物、抨击丑恶的东西。要接受…  相似文献   

20.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整个语文教学的质量问题。作文教学与讲读教学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讲读教学是作文教学的前提和基础,作文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综合训练,同、时也是一种严格的思维训练,它的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是在讲读范文的过程中形成的,讲读教学是让学生吸收语言材料和技巧的过程,学生的作文能力,是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