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从产业化经营这个角度考察了农村合作组织的功用及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与农业产业化的相互关系,认为两者都是市场农业发展的客观产物,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这种内生型的产业化经营方式是更为理想的模式,要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发展农业合作经济组织.  相似文献   

2.
发展村(嘎查)集体经济对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对赤峰市村(嘎查)现有的各类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从实践上探讨村(嘎查)集体经济由统一经营转向合作经营的客观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那曲镇门地办事处22村奶制品加工销售示范点为典型案例,简要介绍了22村以牧民合作经济组织为依托,发展牧业产业化的基本概况,在此基础上主要阐述了以牧民合作经济组织为依托,加快牧业产业化进程对22村畜牧业经济发展的作用与重要意义,并对22村发展以牧民合作经济组织为依托,推进牧业产业化进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在大胆借鉴国内外成功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合理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民作为弱小而分散的市场主体,为抗衡占优势地位的市场主体,保卫自身利益而组织起来的一种经济组织形式。发展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不仅有利于稳定家庭承包经营,更是农民参与市场竞争以及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需要,有利于全球化时代政府对农业的扶持和调控。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内外农业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动农业的产业化进程,已成为我国当前农业工作的重点之一.江门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在新形势下,突显了不少问题和矛盾.从江门市农业专业组织的发展现状出发,提出了若干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建议,以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带动农业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如何发展农业,保护农民利益,维护农村稳定,真正做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是解决这些问题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7.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民作为弱小而分散的市场主体 ,为抗衡占优势地位的市场主体 ,保卫自身利益而组织起来的一种经济组织形式。发展农业合作经济组织 ,不仅有利于稳定家庭承包经营 ,更是农民参与市场竞争以及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需要 ,有利于全球化时代政府对农业的扶持和调控  相似文献   

8.
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尤其是农产品购销逐步市场化以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我国的广大农村得以长足发展,并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避免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促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方面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从外部政府政策影响的角度来研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问题,旨在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有所补益。  相似文献   

9.
大力发展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对于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及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意义重大。针对当前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所面临的法律困境,应从完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法律体系、明确界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法律地位及规范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内部治理结构三方面加以破解。  相似文献   

10.
十六大报告把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组织化程度,作为新时期农村全面推进小康建设的一条好路子。如何使分散的千家万户的小生产顺利走向统一的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根据闽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组建形式与现状,通过调查,提出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一要确立法律地位;二要以合作化推进产业化;三要积极引导和服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发展牧民合作经济组织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提高牧民组织化程度、增加牧民收入、推进畜牧业产业化进程、草原生态环保以及新农村牧区和和谐社会的建设。近几年,内蒙古牧民合作经济组织有了明显的发展,但发展总体上处于初始阶段,需要各级政府采取措施,大力支持,包括: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为牧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提供保障;提高认识,加大扶持力度;加强引导,促进牧民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加强培训教育,提高牧民科学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12.
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必由之路。各级政府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应转变职能,增强服务意识,通过示范带动农业结构调整,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促进农业由分散走向集中的重要生产经营组织形式,是促进"三农"发展的重要载体。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等方面都起了重要作用。安徽是农业大省,也是全国较早建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省份之一。近30年来,尤其是2007年正式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以来,安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有了较快发展,但与山东、河南等省相比,总体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农户参加的比例也不高。通过对合肥、淮南、巢湖、滁州等地的调研,对安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基本情况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对存在的问题作认真细致地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粗浅而非全面地阐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产生发展的理论依据和进一步规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农业: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在哪里?──中国农业产业化的突破口在哪里?──文化贫血症:农业产业化的症结──奇迹与自然,中外现代化进程的比较和发现──两难选择:现实和愿望之间的悖论  相似文献   

15.
农业: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在哪里?--中国农业产业化的突破口在哪里?--文化贫血症:农业产业化的症结--奇迹与自然,中外现代化进程的比较和发现--两难选择:现实和愿望之间的悖论。  相似文献   

16.
纵观国际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模式,实际上走的就是农业产业化的道路。国际现代化农业中产业化经营的成功以验,对于促进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思路是:完善双层经营体制,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农业产业纵向联合;围绕市场发展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依据比较优势原则,围绕出口产品,发展农业产业化。  相似文献   

17.
订单农业的履约困难与违约风险,很大程度上根源于居于主体地位的"公司+农户"产业化经营组织所存在的固有制度缺陷.为了克服传统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所存在的制度缺陷,必须通过提高分散农户的组织化程度,建立"公司+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新的组织模式,提升农户与企业订单交易中的谈判地位,并借助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订单农业履约中的作用,不断完善订单农业的履约机制.  相似文献   

18.
十六大报告把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组织化程度,作为新时期农村全面推进小康建设的一条好路子.如何使分散的千家万户的小生产顺利走向统一的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根据闽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组建形式与现状,通过调查,提出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一要确立法律地位;二要以合作化推进产业化;三要积极引导和服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国“三农”问题由来已久,近些年来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研究了我国以往农业生产组织条件演变对农业经济的重要影响,同时论证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推进农业经济变革的一种新的生产组织条件,它为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产业化,解决“三农”问题,开辟了一条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20.
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通过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方式,不但成功解决了"三农"问题,而且使农民成为农业市场的竞争主体.德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规模之大、实力之强、组织之严密,在发达国家中居于领先水平.像德国这样高度发达的工业化国家,还能保持农业的强势,离不开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功劳.研究和借鉴德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对我国发展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培育农产品市场竞争主体有着现实和长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