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1 毫秒
1.
戴卫平  于红 《现代语文》2007,(12):48-49
翻开任何一部词典,我们都会发现每一个词条下面都罗列着几个甚至几十个含义.这些词义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这些有联系的词义构成这一词的意义范畴.最基本、最先产生的是中心义项,其它义项由于与基本义项具有某种关联(例如隐喻关系)而成为同一词的义项.隐喻意义丰富的词经常是基本范畴的词.汉语词汇中的多义词数量非常大.越是基本、常用的词汇,它的义项就越多,由本义引申出的喻义就越丰富.  相似文献   

2.
宋代李清照词<如梦令·常记溪事日暮>中"争渡"的"争",词义多有分歧,中学语文教材对它的解释也游移不定,李词中的"争"的确切词义是"抢时间、赶快",而这一词义<辞源>、<辞海>等工具书都未作为一个义项明确列出.<汉语大词典>虽然将其列为一个义项,但书证年代嫌晚.  相似文献   

3.
表示词义的单义义项在语言实际中的应用表现在各个方面。多义词在具体语境中一般只使用一个具体的义项,同义词、反义词一般是指一组词的某个义项之间的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词库词、词典词、应用词中的义项各不相同。义项在词汇量测量、词频统计及语言教学中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和《现代汉语学习词典》都将"媳"字条目下"媳妇"与"媳妇儿"当作两个截然不同的词进行注解,分别有两个词条共四个义项。然而,通过对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文学作品的考察发现,"媳妇"与"媳妇儿"在语义和用法上完全一致,二者其实是一个词,儿化并没有区别词义的作用,其词义只有三个义项:儿子的妻子、妻子和泛指已婚的年轻妇女。  相似文献   

5.
释"勋"     
孟丽 《现代语文》2006,(9):116-117
"勋"在现代汉语中几乎不能单用,它只能和与之同意相受的词语组成双音节词,而且这类词有较重的书面语色彩,如:功勋、勋劳、勋业等.《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1]列出了"勋"的两个义项:①功勋;②勋章.本文旨在梳理"勋"词义的源流,使人们更加了解"勋"这个明显带有古汉语意味的词语.  相似文献   

6.
反义同词现象是指一个词的词义系统中包含两个意义相反或相对的义项。汉、英两种语言在这一现象上具有多相似性,本文以此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条理性分析。  相似文献   

7.
"物日东西"虽然由来已久,但"东西"一词的起源却一直没有有理而且有据的说法.本文指出:常见于五代两宋的"动使"一词与"东西"词义相近,读音相仿,兴替时间相接,很可能是"东西"一词的先源.  相似文献   

8.
小议"炮灰"     
"炮灰"作为当代人广泛使用的一个流行词语,已经深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本文从"炮灰"一词的起源入手,追溯了这个流行词语语义演化的整个过程,探究了各个义项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也注意到词语功能在泛化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揭示了隐喻机制在促进词义泛化过程中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原型范畴理论和隐喻认知机制为基础,分析对比英文"bed"和中文"床"的语义,发现该词的义项在两种语言中基本一致,是人类认知共性的反映和体现.其词义演变方式呈辐射和连锁相交叉的趋势,而且各义项以隐喻方式为主要纽带,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其原型意义通过隐喻性认知产生出了新的含义,组成了一张复杂的语义网.该基本范畴词的多项语义...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32个常用单音颜色词词义演变模式的梳理,我们发现在隐喻和转喻思维的作用下,32个常用单音颜色词从色彩义出发,引申出分属八大范畴的200个义项,各范畴的意义与色彩意义之间有或远或近的语义关联,在此基础上以家族相似性为特征构成了颜色词的词义系统.“色彩认知模式”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一个重要模式.  相似文献   

11.
《世说新语·文学》篇中"领略"一词,诸辞书及各类注本多以动词"领会"义解之.实际上,此处之"领略"是名词,犹"要领"、"关键".这本是六朝时的一个常见意义,由于人们未曾理清"领略"的词义演变轨迹而多有误解.本文细作分疏,匡正了相关失误,并揭示出辞书遗漏的"领略"义项.  相似文献   

12.
一词一义的形成过程是词的制造者为一个意义选配一个“词的语音形式”的过程。一词多义的形成过程是新的词义与旧的词音相结合的过程。多义词中本义之后的义项都是由本义直接或间接地“引进”到同一个“词的语音形式”之中的。词的本义不能“产生出”或“带出”词的新义, 故词义不可“引申”而出。“词义引申”说未能真实反映多义词中本义之后的义项进入同一词中的客观过程。古汉语中的多义词皆词义引进所致。词义引进表现为“一义一进”和“一义多进”。  相似文献   

13.
“龙钟”一词有多个义项。本文试图找出“龙钟”的核心词义,理清“龙钟”众多词义之间的联系和引申脉络。  相似文献   

14.
"东西"是个日常用语,其中"东"读阴平声,"西"读轻声,有两个意义:一是泛指各种具体的或抽象的事物;二是特指人或动物(多含厌恶或喜欢的感情色彩)。人们常说的"买东西",骂人时讲的"老东西",称赞小孩时的"小东西"就属上述两义。那么,"东西"一词使用了修辞吗?  相似文献   

15.
1.绪论 "时时"和"不时"是现代汉语里常见的两个频率副词.由于"时时"和"不时"两个词的词义基本相同,当留学生先后学习了这两个词之后,就会对如何正确运用它们感到困难.所以,我们有必要对这两个词进行辨析. 有关这两个词的解释在几部主要的现代汉语虚词词典中可以找到.  相似文献   

16.
对"小姐"与"madam"词义嬗变的社会语言学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汉语中"小姐"一词的词义曾贬褒交替,不少媒体对此进行过激烈争辩.无独有偶,英文中"madam"一词也经历了类似的词义演变.文章透过激烈争辩的语言表象,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对两词的词义嬗变进行了理性分析,笔者认为,两词的词义演变反映了语言的发展规律,即反映了言语社区的地域分布特征;语言和经济的互动关系和称呼言语行为之性别差异.因此,不必要对两词的词义挫折莫名惊诧,因为它们符合语言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7.
有的词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义项,而且不同义项之间具有一定联系,这就是多义词。多义词的翻译要联系上下文、篇章等具体的语境因素,只有这样,多义词的多个义项才能固定在句子所要体现的一个义项之上。  相似文献   

18.
单义词意义的演变可以分为词义的深化、扩大、缩小和转移四种类型,多义同意义的演变可以分为义项的增多和义项的减少两种类型.义项增多的结果,有的单义词变成了多义词,有的义项分化,各自独立成词,有的新义项变成常用义,旧义项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19.
雷冬平 《天中学刊》2007,22(6):99-100
"小姐"一词有"女神"、"女巫"义,此义项常被忽略。它是从"小姐"表"称缙绅仕宦家的青年女子"义引申而来。同时,这一词义的引申也受到"先生"一词词义引申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历时的角度考察现代汉语"不定"形容词和副词两个义项的由来,认为形容词义项的"不定"是由动词结构演化为形容词结构,之后在高频使用下粘合成词.成词后又发生进一步粘合,从而"不定"成为"说不定"等词的词内成分.副词义项的"不定"并不是形容词"不定"语法转化而来的,而是由表否定义语素"不"与表必然义的语素"定"直接通过构词法组合而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