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意义]立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境,探究政府门户网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的内容特征和质量。[方法/过程]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以J省、H省和Y省的政府门户网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专题板块为研究对象;利用开放编码和内容分析法,形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编码,开展描述性统计,探究信息公开的广度和深度并与相关法律法规中的要点进行比较分析,以此评估三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质量。[结果/结论]整体侧重通报类信息的公开,对通知类、服务类、宣传类信息重视不足;信息公开内容的广度、深度均有待提升;基于法律法规的要求,部分公开内容未能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和要求;在回应公众信息需求方面,规范性有待提升。研究为信息公开内容的合理设置、信息的分类组织及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提升信息公开的质量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信息公开工作。深入调查公众个体的政府信息需求有助于政府进一步明确信息公开工作的内容和方式,提高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实施效率。[方法/过程]通过对38位有代表性普通公众的深度访谈,调查其主要的政府信息需求,并以意义建构理论的视角分析个体的政府信息需求成因。[结果/结论]研究发现被访者的政府信息需求主要与教育、生活、工作和兴趣相关。其中,源于外部情境的信息需求成因包括:直接解决问题,间接支持决策,了解一般事实和进行知识积淀;而源于个体状态的信息需求成因包括:个体建构的与政府信息的社会距离、对信息需求认知的清晰程度以及对自我的归类。构建了一个基于意义建构隐喻模型的个体的政府信息需求分析框架,以期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从民众信息需求与信息服务的视角提出政府信息公开效果的评价方法,丰富情报学在政府信息评价中的应用研究。[方法/过程]选取教育、住房、医疗等12个民生相关领域的生活事件,通过不同角度的查询语句模拟人们对上述事件的信息需求。定义匹配率、可见度、覆盖率以及查询平均有效网页数等指标来衡量政府网站公开的信息符合人们需求的情况。结合检索系统和人工筛选共同判断哪些网页符合人们的信息需求。采用全国35个城市政府网站的227万网页数据进行评价实验,评价指标兼顾对内容层面的相关性和评价可操作性的考虑。[结果/结论]本文将信息公开视为政府向民众提供的一种信息服务,根据公开内容所能满足的民众信息需求定义评价指标,衡量信息公开的实际效果。并通过对35个城市政府网站进行不同维度的指标计算得到评价结果,检验了该方法在政府信息公开实际效果评价上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意义]深入探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中话语策略对公众理解与接受信息公开内容的影响,揭示信息公开质量与信息公开效果间的内在作用关系。[方法 /过程]基于结构主义理论思想,混合运用案例、话语分析与文本分析等方法,以新冠疫情期间两例典型信息公开案例为研究对象,探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中话语策略对信息受众的影响,以此为基础,分析揭示信息公开质量与信息公开效果间的内在作用关系。[结果 /结论 ]研究认为:(1)信息内容质量、信息表达质量与公开效果间的影响作用关系呈现双路径特性;(2)作为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公开质量和效果间的中间变量,信息受众情感在两者间发挥着关键性的纽带作用,而信息公开效果的本质是信息受众在信息公开文本系统所传递内容基础上的意义构建结果;(3)由语篇、语用双维度所构成的信息公开中信息表达质量凸显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质量构成的独特属性。  相似文献   

5.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公众信息搜寻行为影响因素探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意义] 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公众对于相关信息需求旺盛,信息搜寻成为公众了解和应对风险的重要途径。面对风险信息,公众对信息搜寻的态度如何塑造其行为?哪些因素会影响公众信息搜寻态度与行为?不同人群间是否具有差异性?解答这些问题有助于为公众提供针对性的信息服务、助力提升个体应对效能、开展有效防疫工作。[方法/过程] 以在线问卷形式调查国内719名受访者,探究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影响公众信息搜寻态度与行为的因素。[结果/结论] 研究表明:不同地区、年龄、学历的公众信息搜寻态度与行为具有显著差异;感知风险、情感反应、信息充分性、信息主观规范与知觉行为控制正向影响公众信息搜寻态度与行为;信息搜寻态度在各因素与信息搜寻行为间起中介作用。基于研究结果,分别从信息发布渠道、信息传播过程与信息搜索平台等角度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信息公开是政府应对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举措之一,对于如何公开、对谁公开、公开程度以及公开时机等关键问题,急需总结经验教训,挖掘有用价值,为提高信息治理效能提供参考。[方法/过程]构建一个疫情信息公开“四阶段—敏感度—可用性”的精准治理三维分析框架,分析存在于疫情信息采集、存储、利用和处理全过程的个人信息保护和公共信息可用性的平衡问题,提出提高疫情信息公开精准治理水平的对策建议。[结果/结论]公众个人敏感信息保护前提下的疫情信息公开是政府应对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正确、重要且有效的举措。在信息公开的不同阶段,应当采取差异化的精准治理策略,在保护个人隐私和维护公共利益的平衡中,整体提升疫情精准防控的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7.
杨菲  高洁 《图书情报工作》2017,61(17):99-107
[目的/意义]政府电子信息服务在互联网时代下成为替代传统政府服务的新兴电子服务方式受到国际推崇。研究政府电子信息服务的公众持续使用意愿对加强政府电子服务建设和改进尤为重要。[方法/过程]借鉴TAM、ECM-ISC、D&M模型,以公众体验为导向,构建政府电子信息服务质量与公众持续使用意愿关系模型,以政府网站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利用结构方程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结论]结果表明,信息质量显著影响公众满意度,满意度是公众持续使用政府电子信息服务的最显著影响因子;信息质量、信息互动体验质量及感知信任均对持续使用意愿产生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意义]以传染病领域为例,深入调研机构用户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类智库的信息需求,为以用户为中心的传染病智库建设提供决策支持.[方法/过程]通过问卷和半结构化访谈,收集政府机构、医疗机构、科研机构、疾控机构和企业机构5类机构用户的信息需求.利用扎根理论逐级编码,构建传染病智库机构用户信息需求模型.[结果/结论]模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 探讨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境下,大学生的信息需求有何变化、不同信息需求类型的重要程度及其被满足的程度(以下简称"满足度"),揭示满足度高和低的信息特征。[方法/过程] 首先通过初步调查,识别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境下大学生的信息需求类型,包括与疾病相关、自身相关、社会相关和学校相关的信息。基于此开展问卷调查,收集556份有效问卷,厘清各层面信息需求所包含的类别。[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大学生优先需要的信息主要涉及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发展、政府应对措施、事件对学习生活的影响;满足度高的信息类型具有数据量化、流程清晰、表述明确、信息源权威、采用声像信息源等特征;满足度低的信息类型多具有不确定性、影响因素复杂、信息笼统、缺乏权威信息源等特征。研究结果一方面有助于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境下更好地为大学生提供更为精准的信息服务;另一方面,也可为政府在疫情信息管理和发布上提供参考,更好地满足大学生的信息需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 探讨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境下,大学生的信息需求有何变化、不同信息需求类型的重要程度及其被满足的程度(以下简称"满足度"),揭示满足度高和低的信息特征。[方法/过程] 首先通过初步调查,识别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境下大学生的信息需求类型,包括与疾病相关、自身相关、社会相关和学校相关的信息。基于此开展问卷调查,收集556份有效问卷,厘清各层面信息需求所包含的类别。[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大学生优先需要的信息主要涉及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发展、政府应对措施、事件对学习生活的影响;满足度高的信息类型具有数据量化、流程清晰、表述明确、信息源权威、采用声像信息源等特征;满足度低的信息类型多具有不确定性、影响因素复杂、信息笼统、缺乏权威信息源等特征。研究结果一方面有助于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境下更好地为大学生提供更为精准的信息服务;另一方面,也可为政府在疫情信息管理和发布上提供参考,更好地满足大学生的信息需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从信息素养视角出发,探索公众虚假信息甄别能力的提升路径,为日益严峻的虚假信息现象提供应对之策。[研究设计/方法]运用网络调研、文献调研、案例分析等方法,系统梳理了全球提升公众虚假信息甄别能力的实践和研究发展历程,列举了新闻传播、健康医疗和社会管理等场景下的虚假信息甄别实践,总结英国、美国、芬兰等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分析当前全球实践与研究中面临的问题,并据此提出我国的发展之策。[结论/发现]虚假信息甄别相关研究不断深入、实践场景不断拓展。发达国家采取的政策、图书馆服务和教育等手段有效提升了公众虚假信息甄别能力。然而纵观全球,仍存在发展失衡、教学资源建设不完善、研究不够充分等问题。我国应尽快完善针对虚假信息现象的信息素养政策,开展图书馆虚假信息甄别服务,将信息素养知识融入义务教育体系。[创新/价值]丰富了信息素养相关理论研究,提出了我国公众虚假信息甄别能力的提升之策。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从任务情境视角阐明青年人网络健康信息资源选择的群体差异,为政府、图书馆以及医疗机构等健康信息服务部门提升健康信息服务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法,以青年人为研究对象,从任务情境、健康信息平台、群体差异的角度出发,对群体差异对网络健康信息资源选择的影响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结论]任务情境会对网络健康信息资源的选择产生影响,在不同健康信息平台下的影响具有差异;任务情境下网络健康信息资源选择的群体差异显著,在不同健康信息平台下的差异性不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梳理信息查询与检索领域挫折相关的研究现状,为挫折应对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过程]从挫折内涵、信息查询挫折、信息检索挫折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等角度分析国内外研究进展,归纳挫折成因。[结果/结论 ]已有文献结合问卷、访谈、实验、日志挖掘等多种研究方法,揭示了挫折产生原因以及用户、任务、信息结果与环境等因素对信息查询与检索挫折的影响。基于这些发现,从挫折理论模型构建、用户挫折感测量、信息素养教育以及信息服务提供等角度提出进一步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信息公开是各国政府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机制,合理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有利于建立智慧共享的疫情防控体系。[方法/过程]本文拟对政府网站信息公开工作进行数据采集,通过相关政策内容分析拟定指标。采用变异系数的方法来对所选取的疫情信息公开指标进行权重的计算并验证其合理性。最后,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对中国30个省政府网站数据进行综合评价。[局限]对于一些较为优秀的县级市缺少评价,在数据量采集和指标选取上还具有一些的局限和欠缺。[结果/结论]本文弥补了政府信息公开与能绩评价结合研究的匮乏,构建了多维度的危机信息公开能绩评价指标模型,深入探究政府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事件的信息公开现状及现存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公众的情绪问题尤为复杂.探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情绪在公众信息行为中扮演的角色,有助于相关部门了解公众情绪变化特点及情绪与信息行为间的交互作用,以期提高对该类危机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减缓疫情对公众的心理危害.[方法/过程]通过对32名公众的半结构化访谈,利用主题分析法提炼出新冠疫情期间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本研究以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为背景,针对疫情期间老年人的信息感知与保护性行动决策过程展开研究,综合梳理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老年人身为利益相关者时做出保护行动决策的影响因素,可以为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面向老年人群体的应急信息管理体系提供参考[方法/过程]文章利用网络爬虫技术获取微信公众号平台中反映疫情期间相关预警信息的文章数据,结合关键词提取技术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疫情预警信息,并挖掘疫情不同时期的典型老年人保护行为;同时,在保护性行动决策模型分析框架内,通过问卷调研获取老年人群体疫情期间的信息感知与保护行动决策过程的情况,进而应用老年人健康信息与健康行为理论,总结归纳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同生命周期中老年人信息感知与保护性行动决策的阶段性特征:[结果/结论]在信息感知过程中,预警信息的内容是影响老年人风险感知与保护行动决策的关键因素;疫情的不同生命周期内,老年人对风险程度的评估易产生较大波动;进行保护性行动决策时,老年人更容易因利益相关问题风险感知产生偏离,进而做出情绪化的非理性行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对公众的医疗健康信息源选择行为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不仅有助于为国内医疗健康信息资源建设提供针对性依据,也有助于对公众的医疗健康信息获取提供高效服务。[方法/过程]运用扎根理论方法,对38名普通个体的医疗健康信息源选择行为的访谈文本进行分析,包括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及理论模型构建4个阶段。[结果/结论]研究发现个体的医疗健康信息源选择行为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个体状态-动机因素、感知质量因素、关系结构因素以及信息源运行水平因素,最终构建了一个综合的个体医疗健康信息源选择行为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18.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公众响应情况调查报告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此次调查以了解公众对政府信息公开的响应情况为目的,其调查对象涉及十多个省市各地区各阶层的广大公众。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大致了解了公众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整体了解情况及所持态度,影响公众对政府信息公开了解及支持的主要因素,以及政府信息公开产生的主观影响等情况,并据此得出一些结论,望其能对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进一步展开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9.
以经典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为基础,结合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特点,阐述政府信息公开公众满意度的内涵,讨论政府信息公开公众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然后构建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公众满意度指数模型,最后通过实证研究检验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 探索搜索引擎、网络健康社区、问答社区、社交软件四类健康信息平台下,人格特质对青年人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的影响,以期能够改善国内健康信息服务,为青年用户提供有效的健康信息支持。[目的/意义] 以青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了391位用户的数据,并选取30位用户进行访谈,利用相关统计方法,对不同健康信息平台下用户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的人格特质差异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 研究结果发现,人格特质对青年人健康信息搜寻行为具有显著影响,并且不同人格特质对不同平台健康信息搜寻的影响效应大小各异;用户在不同健康信息平台下的健康信息搜寻行为具有差异性,其中,搜寻引擎的使用经验最为丰富,而网络健康社区的经验最为匮乏,并且对PC端与移动端的健康信息平台的使用偏好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