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受众与媒介人物建立起来的情感关系即准社会关系,这一关系会影响受众的媒介使用行为.从情感的视角研究受众行为,是受众心理研究的新视阂.本文梳理了西方准社会关系的研究历史,总结出西方对准社会关系研究所经历的三个阶段,希望能有效地促进我国准社会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阴军莉 《新闻界》2013,(14):35-38
准社会关系主要用以说明受众与媒介人物之间的关系,是受众对媒介人物所产生的一种情感依恋,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的一种想象的人际关系。作者通过梳理已有研究成果,发现在准社会关系概念研究的三个阶段中,形成了有代表性的测量工具,分别是准社会交往量表、受众-媒介人物关系量表和准社会关系的过程量表。本研究通过对三类量表的建构过程及其特点的介绍,希望能为我国本土研究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3.
对准社会交往的概念、效果及影响因素进行文献回顾。目前关于准社会交往尚未形成明确的统一的定义,对准社会交往与准社会关系存在不同程度的混用;社会交往对传播效果影响广泛;准社会交往会受到孤独、吸引、媒介需求以及性别等因素的影响。最后研究认为,准社会交往对于预测娱乐教育节目的传播效果具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4.
程博 《东南传播》2022,(1):111-114
在这个每个人都有机会成名的时代,准社会互动和准社会关系愈发频繁地被用于解释广泛的媒体曝光现象,并探讨媒介人物以及媒介用户的特征同准社会交往的关系,以及由准社会现象中介或影响的效果.相比于现有研究对准社会交往外延的拓展,本文更倾向于以一种元视角探析准社会现象的非互惠本质,并认为新媒体为名人所带来的同粉丝的积极互动,不过是...  相似文献   

5.
张平 《东南传播》2014,(6):97-98
本文从准社会关系营造的视角出发,以受众对春晚的心理需求、2014央视春晚的行动和受众对马年春晚品评三方面为主要着手点,对马年央视春晚的创新和突破进行了分析。同时,受众使用媒介是为了满足自身需求,春晚作为一台全民观看的节日文艺晚会,要使其能够更好地满足受众视听和情感需求,获得媒介使用满足感,对于各方主创人员来说,努力去探索受众情感需求,着力营造与受众的准社会关系,是值得思考的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6.
准社会关系的理论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精神病学研究领域。随后,这个理论被引入到大众传播视野。半个多世纪以来,围绕这一理论所进行的研究不断深入并拓展。从研究内容上来看,该理论指涉的是受众与电视之间的虚拟性、单向性和即时性关系;其理论基础来源于"使用与满足"理论;在研究方法上,普遍采用实证量化策略。对于中国而言,引进该理论将有助于拓展学术视野,从新的视角和微观层面探讨受众与媒介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准社会交往是受众心理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首先对准社会交往的两种理论解释进行了综述,然后以杭州市老年人为样本、以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为主要研究方法,考察了老年人的媒介接触与准社会交往。结果表明,老年人的准社会交往跟年龄不相关,但跟大众媒介接触时间呈正相关,跟老年人对电视的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准社会交往是受众对大众媒介人物十分常见的心理活动,是大众媒介传媒效果的重要心理机制。本文编制了测量受众准社会交往的李克特量表和顾特曼量表,并以杭州市老年人和外来务工者为对象,进行了准社会交往测量,研究表明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相似文献   

9.
董鹤雅 《东南传播》2021,(2):104-107
社交媒体时代,粉丝在自由地组建网络社群、建构参与式文化体系,社群给予粉丝最大化表达个人情感的空间。本研究基于准社会关系的影响力,分析社交媒体中粉丝与偶像的交往行为,探讨准社会关系在社交媒体中产生的新特征,揭示粉丝社群活动的本质。最后,本文分析了粉丝社群现存的问题与不足,提出合理性规范建议,为进一步研究粉丝社群中的准社会关系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大量调查数据为基础,对青少年明星崇拜作了深入分析.研究表明,媒介制造的明星成为青少年偶像崇拜的首选,追星已成普遍现象,偏执追星是一种病理性准社会交往.加强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是对病理性准社会交往进行干预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朱秀凌 《新闻界》2014,(4):45-49
准社会交往是西方受众研究的重要内容,该领域研究对改进大众传播效果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依恋理论是研究受众与电视人物准社会交往的一种人际关系理论。相比以往的准社会交往研究多是以成年人为研究对象,本研究通过576名未成年人的调查发现:在电视媒介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父母对未成年人的影响依然最大,其次为同伴,电视人物的影响相对有限;未成年人的不同依恋类型可以预测收视目的;收视时间越长,准社会交往越强烈;安全型依恋的未成年人,准社会交往程度较非安全型高。  相似文献   

12.
社交机器人越来越多出现在社交网络中,用户与社交机器人的交往日益频繁,这种准社会交往行为会让人变得更孤独吗?本文研究准社会交往、媒介依赖如何对孤独感产生影响.采集并分析微软小冰用户数据(N=2886)的结果显示:媒介依赖在准社会交往和孤独感之间有显著的遮掩效应.在准社会交往的认知、情感、行为三个维度上,社交机器人用户的准社会交往程度对孤独感的直接效应均是负向影响,但通过媒介依赖路径后的效应是显著正向影响,正向影响远大于负向影响,遮掩效应显著,即用户与社交机器人的准社会交往程度越高,越会对社交机器人产生媒介依赖,而这种媒介依赖会加深用户的孤独感.研究者认为,尽管准社会交往普遍存在于人的媒介使用中,但它可能并不是"原子化的个体"减少孤独感的有效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3.
马燕 《东南传播》2014,(11):18-19
以微博为代表的虚拟社交应用已经成为受众与媒介人物产生准社会交往的重要途径。以准社会交往理论为视角,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按照经典的"环境认知——价值形成——社会行为"传播效果层次研究模型,分析青年群体虚拟社交行为的传播效果。结果显示,受众对媒介人物有较高的价值认同,容易造成"晕轮效应",但准社会交往关系依然比较脆弱。对青年群体而言,只有加强媒介素养的培养,才能保障健康的准社会交往。  相似文献   

14.
祝培茜 《东南传播》2021,(3):113-115
偶像与粉丝之间的交往关系一直是当下的热门话题,在"准社会交往"视角下学界更多偏向于对于青少年狂热追星的病态心理探究,而基于此视角探寻明星媒介形象传播的文章较少.本文选用更具特色的养成系偶像TFBOYS为研究对象,发现粉丝与偶像的"准社会交往"关系为促进明星的媒介形象建构做出了贡献.在粉丝团"养成"满足感的不断提升过程中,起到了支持、维护、保障偶像形象的作用,也为偶像的未来塑造之路提供了新的介入力量.  相似文献   

15.
张建平 《东南传播》2011,(10):66-68
蚁族是优化中国社会结构的主力军,是中产阶级的后备军,是保障社会稳定的阶层基础。作者将针对蚁族的研究提前到他们在高校读书的阶段一准蚁族阶段,发现新闻传播领域针对大学生弱势群体媒介素养研究相对匮乏,之后运用布尔迪厄的资本理论解释准蚁族媒介素养不平等现象,并提出建议,即以多方努力为前提,各司其职为保证,物质条件为基础,学校教...  相似文献   

16.
"准社会交往(Parasocial Interaction)"是传播心理学中的一个名词,是霍顿和沃尔在1956年提出的。霍顿和沃尔"探讨了大众传媒受众跟传媒中出现的人类表征之间交互作用的方式,在该交互作用中将产生一种准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17.
日本动画的弹幕评论分析:一种准社会交往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弹幕视频网站是以动画受众为主要群体的社交平台。根据准社会交往的理论框架,本研究通过内容分析法对受众在"哔哩哔哩"弹幕视频网站上的弹幕评论进行分析,以个案的形式来讨论日本动画对受众的影响及受众对动画角色的准社会交往表达。发现在"英雄—反派"为故事叙述结构下的日本动画片中,受众对不同类型角色的态度倾向存在显著差异,弹幕长度会因角色类型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态度倾向越积极弹幕评论长度越长,准社会表达类型与弹幕评论长度显著相关。本研究不仅对即时状态下的准社会交往测量进行了尝试,同时也为准社会交往及准社会关系的线性发展观点提供了佐证。除此之外,本研究尝试用工具变量的方法讨论了受众互动对受众表达的影响,并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可供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丁云亮 《今传媒》2012,(3):16-19
伯明翰学派的媒介批评,是其文化研究的组成部分,在媒介批评理论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在媒介与社会关系方面,强调技术的社会意向及二者的互动关系;媒介的运作机制和文本形式,拥有独特的意义产制模式,背后隐含着意识形态逻辑;受众接受是一个积极的选择过程。这些立场,改写了精英主义对大众文化的偏见。  相似文献   

19.
伯明翰学派的媒介批评,是其文化研究的组成部分,在媒介批评理论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在媒介与社会关系方面,强调技术的社会意向及二者的互动关系;媒介的运作机制和文本形式,拥有独特的意义产制模式,背后隐含着意识形态逻辑;受众接受是一个积极的选择过程。这些立场,改写了精英主义对大众文化的偏见。  相似文献   

20.
虚拟偶像越来越多地流行于社交网络中,借助语音合成、3D视觉呈现、深度学习等技术实现与用户的类人化交往。这种准社会交往是否会让用户变得更加孤独?本文对643名虚拟偶像用户进行了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虚拟偶像用户的准社会交往和孤独感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但媒介依赖在准社会交往和孤独感之间具有遮掩效应。同时,虚拟偶像是代表“互联网+文化”的新形态偶像,其在发展过程中伴生的用户沉湎、资本收割、监管缺失等多重风险因素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