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下一代互联网校园学习生活交流平台"是2008年下一代互联网业务试商用及设备产业化专项"教育科研基础设施IPv6技术升级和应用示范项目"20个应用项目之一,项目名称为"下一代互联网校园学习生活交流平台应用示范"项目.项目的技术基础为CERNET认证和资源共享平台.  相似文献   

2.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校园无线网络在高校信息化建设中显得越来越重要,校园无线网络的普及也引发了在不同高校间进行无线漫游的需求。本文介绍了笔者单位在发改委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研发、产业化和规模商用专项项目"基于IPv6的下一代绿色无线智慧校园应用示范"的支撑下,WAPI无线网络在高校中的建设方案以及利用WAPI在不同高校间进行无线漫游的实践。  相似文献   

3.
《现代教育技术》2009,19(6):90-90
<正>各有关高校、单位:经过"十五"期间建设,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现已成为我国研究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开发重大应用、推动产业发展的关键性网络基础设施。2008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已经组织实施了下一代互联网试商用和产业化专项,积极推进下  相似文献   

4.
《中国教育网络》2008,(10):42-42
CNGI高校驻地网的建设完成,扩大了我国下一代互联网覆盖的范围,配合开展以IPv6为核心下一代互联网技术试验和应用示范,支持一批国家、地方立项的关于下一代互联网研究项目。包括首次利用IPv6技术所搭建的IPv6奥运官方网站,  相似文献   

5.
建成100所学校IPv6全面覆盖的校园网,IPv6用户超过200万,规模应用IPv6网络支撑系统,建成20个IPv6重大示范应用。本刊讯国家发改委组织实施"2008年下一代互联网业务试商用及产业化专项"的最大项目"教育科研基础设施IPv6升级和应用示范"2012年12月25日通过了项目验收,标志着我国下一代互联网应用已经成功走完了第一步,为下一步在全国大规模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下一代互联网将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2015年将完成全面商用部署。  相似文献   

6.
基于跨校身份认证技术共享数字化教学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际间共享数字化教学资源已成为高校发展必然趋势,而在第三方资源平台集中共享或完全开放地共享数字化教学资源均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在“下一代互联网教师教育创新支持系统应用示范”系统中,通过跨校身份认证技术构建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联盟,将参与共享的各网络教学平台无缝连接,实现了不同平台上资源的统一访问,减少了资源重复建设或迁移所带来困难和成本,提高了教学效率并保护了资源建设者的权益.  相似文献   

7.
在高速接入CERNET和CNGI-CERNET2的基础上,各高校校园网升级到下一代互联网,建立安全、可控、可管和可运营的下一代校园网试商用环境,实现校园网用户IPv6的普遍访问和校园网信息资源的IPv6普遍服务,使其成为学校新一代先进的教学和科研信息基础设施,继续支持下一代互联网的技术试验和应用示范,为我国下一代互联网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2012年12月25日,国家发改委组织实施的"2008年下一代互联网业务试商用及产业化专项"的最大项目"教育科研基础设施IPv6升级和应用示范"通过了项目验收,标志着我国下一代互联网应用已经成功走完了第一步,为下一步全国大规模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下一代互联网将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2015年将完成全面商用部署。2003  相似文献   

9.
从2003年开始,由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等八部委组织的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项目,目前已经取得了阶段性重要成果。在这一项目的部署和实施过程中,高等院校和CERNET发挥了技术领先、示范应用的带头作用。在教育部领导的支持下,全国百所高校共同努力,于2004年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纯IPv6主干网CNGI-CERNET2;2005年建成了CNGI互联中心;2008年建成了100个CNGI高校驻地网,并向全球首次提供了IPv6奥运官方网站服务。项目实施近十年来,下一代互联网技术伴随中国教育信息化建设,从实验到成熟,共同走出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IPv4地址已分配完毕,全球各发达国家纷纷出台下一代互联网过渡计划与时间表。我国积极应对互联网发展的新形式,由国务院主持召开专门会议,确定了加快发展下一代互联网产业的路线图。2008年,由国家发改委等8部委联合组织实施了"2008年下一代互联网业务试商用及产业化专项"。作为专项中规模最大而且是第一个启动的项目,"教育科研基础设施IPv6升级和应用示范"项目由教育部领导,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组织协调,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100所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IPv4地址已分配完毕,全球各发达国家纷纷出台下一代互联网过渡计划与时间表.我国积极应对互联网发展的新形式,由国务院主持召开专门会议,确定了加快发展下一代互联网产业的路线图.2008年,由国家发改委等8部委联合组织实施了"2008年下一代互联网业务试商用及产业化专项".作为专项中规模最大而且是第一个启动的项目,"教育科研基础设施IPv6升级和应用示范"项目由教育部领导,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组织协调,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100所学校承担建设.  相似文献   

12.
下一代互联网医学教学科研平台的建设是以基于IPv6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在CNGI-CERNET2主干网和校园网上建设支持我国医学科学教学和科研的信息服务平台,利用IPv6及移动IPv6的优势为所有支持IPv6的高校用户、广大临床医护人员和医药界人士提供最新最全的医学资讯信息、专业便捷的信息交流平台、丰富生动的医学科普知识,逐步使其建设成为我国医学教育与科研信息资源的权威发布平台和资源共享平台,服务于中国医学事业,为人类健康生活贡献力量.同时通过应用示范,验证并推动IPv6技术在我国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2008年9月25日,由教育部主持召开的“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示范网络高校驻地网建设项目(以下简称CNGI高校驻地网项目)验收会”存清华大学顺利召开?该项目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教育部主管,中同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网络中心组织协调,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100所高校建设完  相似文献   

14.
本报讯6月2日,为期两天的“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技术论坛CNGI-ETF2007”在京召开,这是自2003年CNGI项目实施以来,包括技术试验、应用示范和产业化项目在内的所有项目首次大规模集体亮相。有关方面也想借此举办固定的关于  相似文献   

15.
智慧校园建设的飞速进程中,师生对于校园一卡通的应用功能提出了的新诉求,实物校园卡在即时服务、线上交互及数据呈现方面缺乏“智能”性。微信校园卡的推出,能够更加迅速、开放和高效地提供身份识别、消费支付及信息推送等个性化服务,完成一卡通向一码通的转变。微信校园卡的漫游认证系统将基于eduroanl无线联盟技术建立跨校身份认证,在全国范围内实现高校间的互联互通,由校内一码通升级为校际一码通。  相似文献   

16.
在高校的信息化过程中,数字校园的建立是一个重要的标志。而统一的身份认证平台是整个数字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统一的身份认证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数字校园各种应用的资源共享。建立统一身份认证平台需要建立统一身份认证服务系统、统一分级授权系统等。  相似文献   

17.
随着校园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和发展,校园网已经成为高校信息化建设必不可缺的基础设施,同时,校园网在学校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以及科研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随着IPv4资源地不断枯竭以及IPv6技术的成熟,由教育部组织的下一代互联网业务试商用及设备产业化项目——教育科研基础设施IPv6技术升级和应用示范,已经在全国100多所高校实施,争取到2010年底前,在接入CERNET和CNGI—CERNET2的基础上,将校园网升级到下一代互联网,建立安全、可控、  相似文献   

18.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术视频平台将学术活动直播和特色视频点播作为中央音乐学院网上信息服务的一个亮点。 系统建设初衷及建设目标 在CNGI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二期项目实施之初,针对中央音乐学院作为专业艺术院校用户规模有限、硬件平台建设周期相对较短的特点,我们在完成IPv6网络基础平台建设之后,即把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项目校园IPv6升级建设重点转移到特色资源建设和对基于IPv6应用的开即好探索上。  相似文献   

19.
从2003年开始,由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等八部委组织的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项目,目前已经取得了阶段性重要成果.在这一项目的部署和实施过程中,高等院校和CERNET发挥了技术领先、示范应用的带头作用.在教育部领导的支持下,全国百所高校共同努力,于2004年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纯IPv6主干网CNGICERNET2;2005年建成了CNGI互联中心;2008年建成了100个CNGI高校驻地网,并向全球首次提供了IPv6奥运官方网站服务.  相似文献   

20.
北京昊海融星技术有限公司成功推出新一代的校园一卡通系统平台:HX SSC 2008,该系统平台基于高校信息建设社会集成理念大的框架下,实现统一身份认证、电子证书、网上支付、行业集成,实现用户自我建设、自我优化、自我扩展,在技术上实现"一体化、开放型、标准化、精细化、高性能"五大特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