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史少荣 《大观周刊》2012,(21):256-256
体育课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物质基础,是德育、智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的前提,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可缺少的内容.它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发展学生的身体机能.为文化课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而且还是调节学生情感融洽师生关系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环节。他不仅有助于达到教学目的.而且能培养学生多方面的优良品质。因此,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在体育课上表现出的思想情感个性特征心理特征行为表现意志品质等.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体育课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是学校体育的组成部分,体育教学作为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把学生地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在当今的新课标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师在新形势下不断探索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白玉峰 《大观周刊》2011,(18):179-179
中学生在体育课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体育教学的任务之一,本文就体育课堂中如何让学生学会自主锻炼.学会自主学习进行了研究,研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3.
丁杰 《大观周刊》2012,(45):406-406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体育课如何吸引学生,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课题。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要不断探索如何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充分体验运动的快乐,把快乐带人课堂,以快乐教学为宗旨.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让学生喜欢上体育课,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一总结我多年的体育教学实践,有以下几方面的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4.
赵月典 《大观周刊》2011,(23):230-230
多媒体教学的新方法和新手段,在现代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体育课利用多媒体教学已落后于其他学科,然而体育课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实效性和必要性却远剩于其他学科。它更能充分显示多媒体所具有的直观性、连贯性、完整性和完美性、高效率和艺术感染力,是比较复杂的动作简单化、明了化,也解决了教师示范不尽完美的问题。通过直观性的看,还能培养学生的兴趣,愉悦学生的心情,提高体育课的质量,为学生的自我锻炼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韩秀英 《大观周刊》2012,(21):267-268
针对“学生喜欢体育运动.但不喜欢体育课”的说法众说纷纭.但是作为教学一线的一名普通体育教师.如何能让学生喜欢你的课,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才是根本,十几年来我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做起。收到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李林 《大观周刊》2011,(20):150-150
近年来.在素质教育的导向下.各门文化课教学中都有学生厌学的问题.甚至在体育课上同样有“厌学”的现象。从理论和实践上讲,小学生应该是最喜欢体育的人群。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在体育游戏中小学生是那样情不自禁地全力投入。  相似文献   

7.
王辉 《大观周刊》2012,(32):253-253
准备活动在体育课上有很重要的作用.体育课教学过程是由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四个基本环节构成,它们相互联系,相辅相承.无论是什么样的课堂结构教学模式,都离不开准备部分。它是一堂课的引子和前奏。在教学中有些教师往往忽略了准备活动,准备活动可以使学生不易受伤,在愉快中学知识,在愉快中锻炼身体。让学生认识准备活动的重要性,热爱身体,并要教会学生一、二种锻炼身体的方法、手段,使学生提高对准备活动的重视。所以,我们可以想象准备活动的重大意义之所在。  相似文献   

8.
吴毅毅 《大观周刊》2012,(27):309-309
众多家长认为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与体育课有关。体育老师如何兼顾学生的体质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引导,室内体育课将是一次身体与心理健康相结合的教育课程。本文将从奥运精神与武术指导展开室内体育课,引导学生劳逸结合达到身心健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王健 《大观周刊》2013,(3):238-239
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适应新课标的要求,所以需要我们教师拓展思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为终极目标,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体育课真正达到强健体魄、陶冶情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向虎山 《大观周刊》2011,(52):226-226
良言一句三冬暖。教师那优美的语言.可以在课堂上形成极大的磁场。体育教学中优美动听的语言也能为体育教学增添无穷的魅力。规范、启发性和鼓励性的语言.是体育教师必备的基本功。教学中语言艺术的运用,能改善体育教学存在的单调乏味的感觉,把体育课上得健康、活泼、有趣.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素质的发展,让学生真正享受到体育课应有的娱乐功能,最大限度地领悟体育的无限魅力。体育教师的语言具有“思想性”、“规范性”、“针对性”、“鼓励性”、“启发性”等。  相似文献   

11.
向长武 《大观周刊》2011,(52):224-224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强健的体质,一切都如镜中月、水中花。所以,体育教育在初中教育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能增强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能.增强学生体质.而且对学生的智力、心里发展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同时真正上好体育课,对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进取精神.以及克服困难的精神,锻炼顽强的意志,培养团结友爱的团队意识.增强班级凝聚力等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也是其他学科所不能代替的。  相似文献   

12.
陈刚 《大观周刊》2011,(47):195-195
在体育课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上好每一节体育课,这是我们每一名体育教育者值得关注问题。因此,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当注意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3.
付军 《大观周刊》2011,(36):130-130
现在的学生特贪耍,这是多数教师的共识,而且这种耍是有广度没有深度,就像蜻蜓点水,一沾即飞。在体育教学中就是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一字之差而已,本质却有天差之别。体育是活动类型,体育课是一节课。换句话说,现在的学生多喜欢耍而不喜欢上课,但他们又极度反对老师占体育课,其它的任何课都可以占,体育课,不行!  相似文献   

14.
王海 《大观周刊》2011,(33):259-259,257
随着生活水下的普遍提高,部分学生娇生惯养,同.有怕苦怕累的思想,缺少克服困难,拼搏向上的意志品质,对体育课和体育锻炼失去了积极性、主动性和兴趣。尤其是在我们北方的冬季气候寒冷.场地坚硬且室外温度有时达到零下30度,  相似文献   

15.
周邦伟 《大观周刊》2013,(6):291-291
体育课的特点是不停学习与不停的实践的反复循环。老师一味的口令指挥学生进行学练.久而久之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使学生失去兴趣。教师的适时参与、有目的的有声引导,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我认为教师在一定是环境下要放下架子、勇敢地投入到学生的练习中去,  相似文献   

16.
李玉芳 《大观周刊》2012,(27):308-308
体育课的准备活动是一个布容忽视的部分,也是我们能否顺利完成一节体育课的保障。体育课准备活动的目的是;使学生在身体和心理上,对将要开始学习的内容做好充分准备。准备活动的好坏直接影响体育课的质量和效果。尤其是寒冷的冬天如何做好准备活动,对我们能否完成教学目标,起差决定性作用。下面我结合实际谈谈对冬天体育课准备活动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王保英 《大观周刊》2013,(6):293-293
中学体育教学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师则是通过体育教学去实现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艰苦使命的。做为体育教育者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更为突出.中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和形成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中.他们的心理特征表现更加明显.如运动.好表现自己等等.体育课的特点是在不断活动中进行,这就为我们提供良好的时机,  相似文献   

18.
朱玉成 《大观周刊》2013,(6):292-292
《体育与健康》不在单纯的让学生学习运动技能,而是在运动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如何运动使自己更健康.并在运动中培养学生的良好意志品质、道德品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增强组织纪律性,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进取精神”可见,在体育课中渗透德育教育实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丁向阳 《大观周刊》2011,(44):138-138
“活动单导学”是指以“活动单”为媒介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记录学生过程与结果,分析得出结论并自我反馈的“菜单”化设计。体育课采用“活动单”教学具有很多优点,让学生在“活动单”的引领下去探究、去有目的有方向地锻炼,让体育课也具有实效性。在体育课堂的各个环节贯串“有目的的活动”的思想、贯串期待的心理,体育课,让学生想到的不再是只是无聊地在那儿随便玩玩而已。  相似文献   

20.
刘小花 《大观周刊》2013,(2):211-211
“留白”是关于艺术作品审美欣赏的概念.它是作品留给读者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读者可以凭借自身的文化素养展开思维去思考.从而获得对作品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留白是艺术家的技艺,同样也是教育的艺术。把留白运用到体育课中,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