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走出体育美学的学科定位之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美学大讨论背景下诞生了中国体育关学学科,"体育美"作为一个核心范畴得到了高度重视.但由于种种原因,学界对于"体育美"的思辨基本停留在了对美学学科"美"范畴的移用.作为体育学和美学的交叉学科,由下而上的美学建构思路之于体育美学具有内在的学理合法性,从体育学自身的学科特性出发,综合方兴未艾的文化研究方法,是体育美学走向深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面对健身气功追求艺术美感的最新走向,以对中国传统美学基本范畴"简""约""文"的阐释为出发点,从健身气功的编创、演练过程、内部机理等角度对其"简约性"进行挖掘整理。研究表明,中国传统美学中的"简约"审美观并非单单以实用为旨归,而是蕴含了"文"的美学范畴,与之相应,健身气功的"简约性"是"简"、"约"、"文"的关系。据此,本研究认为"简约"是健身气功的美学特性,也是其优势所在,应当在艺术审美活动中予以保持和重视。  相似文献   

3.
国际版权公约组织为了推进中国在表演者权方面的维权工作,于2006年12月15日—17日在上海与中国音乐家协会共同主办了“表演者的职业权、社会权和知识产权:聚焦中国”国际研讨会,从会题可以看出,国际上关于表演者的权利已经不仅仅局限在知识产权领域,而是把表演者作为一个社会人所应享受的权利这样的范畴来规范了。与会各国的代表分别介绍了各自的相关组织及在本国  相似文献   

4.
体育电影的视觉存在,首先是因体育运动符合"优美"或"崇高"等美学范畴,受众带着窥视心理,进入电影叙事想象框架的诱导,被人物富有感染力的外观所吸引,最终与电影的主旨不谋而合。肉体之美让受众将窥探与欣赏的目光投注在光鲜的物质实体并忽视社会问题的询问,而这正是国家政治所乐于接受的——一个安乐祥和奋勇拼搏的美好世界。  相似文献   

5.
太极拳的古典美学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术运动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深受中国古典美学的熏陶,展现出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很高的审美价值。易学思想、天人合一思想以及"和"、"气"等范畴在太极拳美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而使太极拳具备了不同于其他运动形式的古典美。  相似文献   

6.
"游"是中国古典美学的范畴之一,它所凝聚的审美内涵与精神实质属于中国古代体育美学思想的一部分。孔子和庄子"游"的体育理念都注重身体的参与和内在情感的渗透,追求的都是身心的和谐与自由。在全民健身时代的今天,人们健身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身心的健康、放松和愉悦,孔子和庄子"游"的体育理念为体育健身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意象是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范畴,而武术是中华民族的国粹。本文从美学视角出发,运用文献资料、比较研究解读武术意象的美学特质。出于武术先人对物象的细致观察,根据自身对象形的抽象概括,使我们感受到了武术的"境象"。武术讲究一种形式美、运动美和自然景观相互统一的完美和谐的共融。习者通过一种观察外物而达到自己"感悟",亦让心与物产生感应交流,再充分表现出一种"意境",从而彰显出中华传统文化的浓郁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8.
“神韵”是中国古典美的一个重要范畴。本文从“神韵”的发展历程,“神韵”的结构解析、“神韵”的审美特征三方面入手,试图从微观角度探讨一下这一范畴的美学内涵在不同的阶段有何微妙变化,继而从宏观角度把握住“神韵”赖以产生的民族文化底蕴,并梳理出几个最本质的美学特征,以期对“神韵”这个富有民族特色的美学范畴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邱伟  刘哲 《精武》2011,(A1):81-81
对美学的研究,古今贯通、中西汇融可谓博大精深。美学的研究对象也是丰富多样,比比皆是。其理论成果也是多角度、多范畴的学科交叉。武术美学是武术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是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美学理论中定位传统武术美学,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接受美学有两种含义:狭义的专指德国的接受美学,广义的则泛指德国接受美学创立以来那种重视读者之接受主体性的理论研究。阅读范式是指在阅读教学中逐渐形成的、大家自觉实践的教学行为程式。高中“新课标”引入广义的接受美学将会带来阅读教学的革命。“新课标”提出:“语文具  相似文献   

11.
正61,空帕取果表演者持手帕一块,两面展示其前后无物,将其铺于桌上,一手将其中心提起,一手取空盆一只,将手帕在空盆上抖动,就见帕中掉下许多糖果,表演者将之分与众人共尝。62,木棍自升表演者持一寻常木棍,先将棍子与人检视,然后握于手中,表演者向木棍发出指令,命其上升,就见此棍在手中渐升,或快或慢,或升或止,都可听  相似文献   

12.
中西方的美学史上存在着两组对应的美学范畴 :“阴柔·阳刚”与“优美·壮美”。由于中西方艺术渊源各异 ,它们的缘起、发展及其形态各不相同 ,也有不同的情感内涵。优美 (阴柔 )和壮美 (阳刚 )两大部类的美与社会结构、文化、哲学、宗教信仰等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透过中西这一大体对应而又各具特征的美学范畴窥视中西诗学 ,可以深入地把握中西诗学的重要特征和美学精神  相似文献   

13.
金迪 《体育博览》2011,(7X):160-160
竞技健美操的主要目的是运用于比赛。要求表演者能够在音乐的伴奏下,完成连续复杂的高强度动作。竞技健美操成套动作必须包含"动力性力量、静力性力量、跳与越、柔韧与平衡"四个难度动作各一个。因此,进行柔韧训练不仅是为了提高表演者的整体表现力,更是竞技健美操的比赛规则对于动作要求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4.
接受美学原理认为:"作品的美学价值是作者在创造过程中和读者在接受过程中共同创造的。这创造的基础便是作品的空白"。古今中外的艺术佳作无不讲究空白艺术。维纳斯的塑像之所以成为艺术宝库中的珍品,是与其断臂的缺陷空白分不开的。其断臂给无数的艺术家.作品欣赏者产生了许多美好的想像和巧妙的构思。为何空白艺术有如此的艺术魅力呢?  相似文献   

15.
荒诞,是贯穿于整个20世纪西方文学主潮的一个重要文学现象,也是外国文学研究中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本文力图在美学研究的多维视野中来阐释西方文学艺术中的荒诞主题,并进而论证荒诞是美学发展进入20世纪后形成的一个重要范畴。文章分析了荒诞产生的历史根源,荒诞的审美蕴涵,荒诞艺术的审美效应以及“荒诞”范畴在美学史上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6.
妙猜两数     
正1表演:表演者请一位观众在纸上写下一个100以内、不能是1的数,然后要求观众从这个数中减去1,乘以5,再减去2,再乘以2,最后在答数上加一个任意的个位数,表演者请观众报出最后的结果。例如:一位观众写了86,按表演者要求:86-1=85,85×5=425,425-2=423,423×2=846,加上一个任意个位数"7",  相似文献   

17.
武术套路运动“高难度”之审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难度”在武术套路运动中是一个具有广泛意义的美学范畴,它是武术套路运动质与量的统一。“高、难、新、美”是竞技武术特有的美学概念,是武术套路审美不可分割的整体。  相似文献   

18.
中华武术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它的基本审美特征和表现方式也是武术运动自身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侧面。中华武术不仅外观讲究形体美、运动美、气质美和理念美,而且极其讲究"形神兼备",讲究"气"、"韵"、"意"、"神"等概念的蕴含和体现,与中国古典美学的范畴基本一致。习武者要有深沉的自我修养,习武不仅形似,还需神似。东方人感情丰富而内向,神情坚毅而沉默,体  相似文献   

19.
易鸣 《精武》2007,(1):49-49
【节目道具】大铁笼子一个、小孩衣服一件【表演程序】助手们将大铁笼子抬到场中,高大粗壮的表演者随之上场。在表演者的邀请下,数名观众上场,随表演者检验了铁笼子。数名观众用劲猛拉,也难以撼动笼子的铁棍。接着,表演者请一个小孩从铁笼内向外钻,小孩使出吃奶的劲也钻不出来。表演者请观众回到场下,请助手将自己锁在笼中。一切准备就绪后,表演者运气发功,施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武术美学研究的反思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总结了20世纪武术美学研究的成果,分析得出,受中国美学研究的影响,武术美学的研究呈现出一种致力于本民族传统美学,从中国古典美学思想的角度进行研究;另一种运用西方美学范畴,从美的存在形式进行研究两种态势。指出对武术进行美学研究仍应以中国本民族传统美学为主,同时,理性地选择,消化,吸收西方美学的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