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1 毫秒
1.
“知识即美德”出自苏格拉底,是道德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命题。不过,当下学界对其的研究更多地是从现代知识观出发的,从而曲解了命题的原本涵义。从亚氏对“知识即美德”所具有的包容性分析来看,这一命题可从二方面切入:实践之智即美德,默观即美德。  相似文献   

2.
在19世纪到20世纪间,诞生了无数璀璨的哲学意识。其中,巴赫金批判了当代占据主导地位的唯物理性主义哲学,把负责任道德主体哲学当作第一哲学看待,其研究对象主要为统一而唯一存在的事件,将事物的实际行动、行为作为道德哲学的主要研究目标。提倡个体通过负责任道德主体哲学的行为规范参与到生活中,从现实生活中具体的方方面面里积极体现自己的"位置",重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并主张积极对话和沟通,要求在多元化、多形式的话语交流和丰富的主体精神世界当中,做到道德哲学色彩体现。  相似文献   

3.
一个严肃的伦理学家,总是要构建体现自己个性和时代要求的伦理学方法体系。完整的伦理学方法体系由其哲学方法和研究方法两部分组成。王海明也不例外,他在《新伦理学》所创建的伦理学哲学方法即是当代新功利主义,它的实质内容就是由优良道德之价值体系、目的体系、标准体系、道德原则体系、规则体系和行为类型学说六部分内容整合生成的道德哲学。其具体的研究方法即是发现方法、证明方法、证实方法和建构方法。在这一研究方法体系中,发现方法是获得伦理学知识的基础方法,证明方法是对伦理学知识的真理性的理论的或逻辑的论证方法,证实方法是对伦理学知识的真理性的实践的检验方法。建构法是将通过证明或证实而得来的各种各样的伦理学知识(包括概念、判断、命题)予以创造性整合而构建出伦理学概念体系、理论体系、思想体系的构建方法。  相似文献   

4.
被誉为西方伦理学奠基人的苏格拉底一生经历了希腊的兴与衰,所以他的语言也是希腊社会思想的侧面反映,苏格拉底曾提出一条让哲学界从古至今依旧共同探寻的命题"美德即知识",就是这区区的五个字却蕴涵了深刻的希腊社会背景与人生智慧,美德即智慧,知识是一种公正统治国家的智慧真理,唯有理性才能做到,从而达到善的最高境界。其实"无知即罪恶"并不是苏格拉底提出的而是后人从中引出的,目的是能够进一步阐述恶的源头。  相似文献   

5.
牟宗三着力于传统儒学的专研 ,谋求儒家哲学与康德哲学的融通 ,并力图重建儒家的“道德的形上学”。《心体与性体》这本书就是牟宗三运用宋、明儒学的心性之学通过康德道德哲学的套路 ,构建其道德的形上学的典型之例。  相似文献   

6.
作为正义问题以及政治哲学和道德哲学争论的主角之一,诺齐克赞同正义的首要性,他主张正义在于权利,而权利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本文主要从权利的角度阐述了诺齐克的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7.
阿多诺放弃了卢卡奇那种积极入世态度的"革命"浪漫主义哲学,从同一性哲学转向了"非同一性"哲学,而剖析其批判指向我们不难发现,他的哲学仍是一种反对革命总体性主体后的个体性主体的浪漫主义,其实质只不过从"彼"浪漫主义转向"此"浪漫主义。  相似文献   

8.
王阳明扬弃朱学、自创新说之后,在修身工夫诸环节中一直是将"诚意"置于优先地位的。他提出了"意之所在便是物"的命题,将"意"的感应机制视为人与现实世界关联的一种重要方式。在批评"务外遗内"的朱学和"是内遣外"的禅学之同时,坚持以超越内与外、整合心与物的"合内外"作为自己新的哲学立场。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一个具有纲领性的建设方针,又表现为一个带有哲学性的命题。说它是具有纲领性的建设方针,是因为它为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明确的方向和基本原则;说它是带有哲学性的命题,是因为它体现了特殊性与普遍性的辩证法,反映了从个别到一般、又从一般到个别的认识规律。它把建设方针与哲学命题形式统一起来,以哲学命题的形式表述建设方针,使建设方针建立在哲学认识论的基础上。它的提出,不仅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而且具有深刻的认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0.
解读"举国体制"和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将竞技体育"举国体制"从纵向上大致区分为三个阶段:1949年至1979年计划模式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创建成型期";1979年至2008年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市场成分逐步增加的"转轨前期";2008年以后的"转轨后期"。本着这样的划分,从:"举国体制"和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解读(性质、特点、形成过程和功绩);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在转轨前期遭遇的挑战和对策;转轨后期竞技体育"举国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和举措等三个方面阐述"坚持和完善竞技体育‘举国体制’"这一命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的大背景下论述了转轨后期模式转换的基本思路与对策,并列举了七大系统的完善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1.
孔子提倡仁义,推行礼教,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人伦礼数与和谐思想。"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同时,为了实现社会整体的和谐和有序发展,孔子也认为,社会成员必须遵守"礼"。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同时传统人文价值体系也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唯利是图、道德冷漠、诚信缺失、利己主义、功利主义等一些现代文明的衍生物像毒瘤一样,不断侵蚀着我们正常的社会秩序。对传统文化精华的传承和弘扬,对矫治当代社会的一些弊病,有着积极的意义。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有必要对孔子"仁"、"礼"思想中的积极价值加以总结和利用。  相似文献   

12.
试论太极拳运动的精、气、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太极拳作为内家拳种,注重在演练中精、气、神与动作协调一致。从理解内涵、把握特点、形神兼备的角度对太极拳精、气、神的外现与修炼进行阐释,并分别就太极拳对精、气、神的内炼功效进行研究,最后指出太极拳运动精、气、神的内炼与外现是矛盾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道德人格教育是中国传统教育的重要内容。先秦诸子在道德人格教育的目标上各有追求。其中,儒家以培养“德业兼备”之才为己任,墨家推举“厚乎德性”之兼士,道家尚崇“被褐怀玉”之圣人,法家主张塑造“法治”之士。先秦诸子的这些思想对我国道德教育的传承,对当今社会人才的培养有着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在儿童的道德教育中,“利他”是德育教育的主流.能够“遵守规则”是儿童道德发展中的一个阶段,于是一旦发生冲突,“利己”与“利他”似乎成为一对不可避免的矛盾体.发生冲突时,儿童在道德与权利之间如何做出抉择,通过对权利争夺现象的分析发现,当暴力被禁止时,儿童在对他人行使权利或者是保护自己的自治权时会有策略地使用“规则”,在道德的辖区内微妙地解决了“利己”与“利他”的矛盾,由此可见,孩子处理冲突的能力超出成人的想象.  相似文献   

15.
陆九渊在充分吸收、借鉴孟子、二程以及佛教思想的基础上建立心学,其心学的直接思想来源是孟子.“心”具有认知功能和伦理道德属性,且“心”被陆九渊创造性地提升为道德本体,实现了认知之心与道德本体之心的高度合一.陆九渊心学中“理”的内涵与朱熹理学中“理”的内涵基本一致但又存有差异,真正原因在于其宇宙观不同.“心即理”的提出具有超出这一命题本身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柳宗元“文以明道”的文学思想历来被学人看重,从诗词文赋各个方面来研究,但很少有从寓言角度研究的。而寓言这一文体也是到了柳宗元这里才真正成熟,从寓言的视角我们能看到不同的东西,首先,寓言本身是柳宗元“文以明道”思想的最好体现。其次,我们从寓言的丰富性和多样化中也可看到“文以明道”之“道”其实也可作“诗言志”之“志”来解。而且,我们在对《三戒》等寓言的解读中也能更好的理解“文以明道”。  相似文献   

17.
微博、微信作为新兴的网络传播社交媒体,以其超高的人气推动着"微时代"的到来,"微时代"下的人际交往具有交往时空扩展、交往对象多样等特征,使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变得更加快捷、自由,同时也产生了诸如信任危机、道德失范等不良影响。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既要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道德和法制教育,又要构建和谐的人文环境和网络人际交往规范,指导大学生合理运用各类社交通讯软件,促进自身社会化和人格的健全发展。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德育回归生活"理论的产生背景、内涵以及体育院校学生生活特点的分析,指出深入挖掘体育运动的道德教育价值是体育院校实现在"生活中进行道德教育"的良好途径,并对其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跆拳道"礼仪"文化及武德内涵的比较阐释,认为学校武术中武德礼仪教育存在着多种"缺位",是学校武术武德礼仪教育改革的羁绊。制订一套武德礼仪规范并在学校武术武德教育中严格施行,是当代武术武德教育改革的时代诉求。  相似文献   

20.
戴震在其思考中表达了对作为意识形态的程朱理学的反抗以及对个体生命深切的关怀,本文试图通过对"以情挈情"的分析,去感受与揭示处于"前近代"中的儒者在面对道德上自我主宰与政治上个人绝对不受侵犯的纠缠时所作的应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