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李清照前后期咏物词进行了简要评析,并指出了前后期咏物词在文学风格、语言风范、写作技巧、感情色彩以及创作意境上的异同。  相似文献   

2.
李清照是我国宋代杰出的女词人,对她的词进行研究的文章,不计其数。人们主要从李清照词的自我定位、审美意蕴、心灵历程、人格情操等方面进行论述,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从李清照词体现的人性色彩这方面来看,还有研究的余地。本文将以她的咏花词的多样性、情感外化、女性阴柔美以及易安词与其他词人的咏物词作比较,来探讨李清照词中"花"意象的人性色彩。  相似文献   

3.
咏梅词在李清照、姜夔的咏物词中占很大比重,李清照词中梅花的娇柔艳丽,以及对梅花形神俱似的描绘,与姜夔词中梅花的清冷瘦寒以及遗形取神的写法等恰成对比,反映了两位词家不同的审美趣味。  相似文献   

4.
在宋代咏物词的发展进程中,李清照可说是唯一专力吟咏花卉的词人。她的咏花词不但继承了前人咏物的传统,而且还有所突破,在咏花意识和咏花技法方面有自己的认识深度和艺术高度。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李清照的咏物词、别情词等进行了分析讨论,认为它们在表现方式上极为善变,致使每首词都能给人带来清新隽永的感觉。  相似文献   

6.
刘辰翁是宋末元初辛派遗民词人的代表。在他的咏物词中,可以考订为暮年创作的有10首。这些词代表着辛派遗民咏物词的总体风格,继承了宋词咏物传统审美标准的形神兼备和寄情遥深,但与同时代紧紧追随传统的其他遗民咏物词相比,这些词在寄情方式上打破了对物的依附,入情而忘物,更多地直接抒发悲情;意境关系上并不追求浑化天然,而是大量运用正面抒情、直接议论和借物造境,词作风格情调激楚苍凉、真切明朗。  相似文献   

7.
李清照的《满庭芳·小阁藏春》历来被认为是其早年之作,是一首普通的咏物词。结合李清照的生平经历、个性特征及对词中两处用典的分析,认为该词当为李清照晚年之作。词人咏残梅以自比,是她当时生活、感情的真实写照,并显示了她孤高清傲,不合流俗的性格特征,深沉地表达了其故国之思。  相似文献   

8.
北宋前期词人新题材的开发主要指咏物词、感怀词、和哲理词。这些歌词的主体性逐渐增强。咏物词的价值在于为该类词的艺术发展开辟道路,寿词的意义更在于词史上的传承作用。羁旅行役、感怀、酬唱等歌词为主体情志的抒发开辟了更为广阔的艺术空间。前期某些词作表现了词人对自身生存状态的关怀以及生命本体的思考,使歌词具有了议论化和理性的思致。  相似文献   

9.
辛弃疾是宋代最著名的词人,其咏物词极具特色.本文认为,稼轩以咏物词为"陶写之具",以"气"使物,不同于宋代咏物词审美理想;基于这一审美理想,稼轩咏物词取"俯瞰式"创作姿态,极大地拓展了咏物词的情志内涵,并在具体艺术表现手法上方面做出了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咏物词的界定及宋代咏物词的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咏物词是以自然界或社会生活中的某种具体事物作为吟咏对象的词作,大致可分为两类:形容类咏物词止于摹状事物的体貌特征或形态美,寄托类咏物词则运用比喻或象征手法寄托作的思想感情。宋代咏物诗赋和唐五代咏物词在审题范式及艺术技巧两方面都为宋代咏物词的繁荣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宋代咏物词就是在宋前咏物诗、赋,特别是唐五代咏物词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1.
李清照是我国宋代著名的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人.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其咏物词更是另有一番风格.  相似文献   

12.
艳情和咏物是词体发展中最重要的两种创作类型,在南宋时呈现出交融的创作态势,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以艳笔来咏物,主要体现在咏花之作中。二是借咏物抒发艳情。这类词在表达男女之情尤其是相思离别时,并不直接用艳语而是借咏物来传达,以姜夔咏梅、咏柳词最为典型。三是咏物与艳情交叉重叠。这类词以艳笔咏女性身体、女性物品,或所咏之物与女性活动不可分割。艳情与咏物互相交融的创作倾向,不仅是词体本色特质的反映,同时也是词体雅化的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13.
词本为艳科。苏轼提出"以诗为词"的创作理论,用写诗的态度填词,将词的题材、内容、手法、风格引入词的领域。晁补之,宋代词人,山东巨野县人,"苏门四学士"之一,晁补之词力追苏轼,扩展了词的题材,创作了较多的咏物词。但其咏物词随着人生际遇的变化,风格也在转变之中。早年其咏物词多为应答酬唱之作,后来随着宦海的沉浮,其咏物词便兼具有了抒怀和言志的特点。他的咏物词格调较高,沉咽刚劲,成为北宋咏物词的典范。  相似文献   

14.
李清照的词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这与李清照词的语言运用艺术是密不可分的。李清照词在词语运用上有独特之处,李清照善用叠字,以俗语入词,并喜用色彩词。正是这些独特而出色的语言运用艺术成就了李清照词独特的风格与魅力。  相似文献   

15.
《乐府补题》的出现,标志着咏物词的发展已经进入较为完备的阶段。在此基础上,张翥以贯通南北的词学视野,转益多师式的创作姿态,主动回归姜夔的咏物传统,从而成为元代咏物词创作的集大成者。  相似文献   

16.
李清照的词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这与李清照词的语言运用艺术是密不可分的。李清照词在词语运用上有独特之处,李清照善用叠字,以俗语入词,并喜用色彩词。正是这些独特而出色的语言运用艺术成就了李清照词独特的风格与魅力。  相似文献   

17.
<乐府补题>的出现,标志着咏物词的发展已经进入较为完备的阶段.在此基础上,张翥以贯通南北的词学视野,转益多师式的创作姿态,主动回归姜夔的咏物传统,从而成为元代咏物词创作的集大成者.  相似文献   

18.
周邦彦的咏物词,论数量不足二十首,不及《清真集》的十分之一。与北来的词人相比,他咏物词的数量也不是最多,远比不上苏武和赵长卿,但是它的成就却远远超过他们。在开以咏物为词题的风气,把咏物作为词作的重要内容,显出宋词自己特色的发展流程中,周邦彦的咏物词的成就与影响是不容低估的。所谓咏物词,指的是以自然物为吟咏主要对象的词作。其所咏的物,主要是植物、动物、器具和某些天时节今风物。尽管它们是以自在的客体为吟咏对象,但进入文学作品的自然物,势必带着词人的强烈感情。周邦彦的咏物词,多以植物为吟咏对象,有咏梅…  相似文献   

19.
周邦彦的咏物词,论数量不足二十首,不及《清真集》的十分之一.与北宋的词人相比,他咏物词的数量也不是最多,远比不上苏轼和赵长卿,但是它的成就却远远超过他们.在开以咏物为词题的风气,把咏物作为词作的重要内容,显出宋词自己特色的发展流程中,周邦彦的咏物词的成就与影响是不容低估的.然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对周邦彦的咏物词贬斥颇多:《清真集》“有许多是写景咏物之作.……说明了宫廷词人生活的空虚,只能把  相似文献   

20.
咏物是我国文学史上一种较为古老的题材,姜夔在以词咏物方面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成为咏物词史上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史达祖一方面较好的吸取了姜夔的艺术特点,在创作风格、托物取兴、咏物手法等方面都有所继承,借此来抒发词人的深沉复杂的思想感情,表达自己的理想。另一方面,史达祖又独辟蹊径,,其咏物词在意境创造、创作风格和运用典故等方面有了进一步的突破和发展,形成了其具有自身特色的咏物词风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