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伟 《记者摇篮》2006,(6):62-62
从电视领域上说,超女首先是一个十分成功的娱乐节目,是一次十分成功的对外来先进的电视传播模式的本土化实验,是电视文化产品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实行整合行销传播的一次有益尝试。作为一个平民选秀类的娱乐节目,超女定位上的大众化、选拔上的无门槛、内容上的贴近性和参与度、结局的不可预知性、包装上的时尚感与个性化等一系列元素,为其创造了极高的收视率。据央视索福瑞对全国31座城市进行的收视调查,超女的收视率的最高值突破10%,也就是说当“超级女声”播放时每100个观众中就有10个在收看这个节目。超女借鉴了美国Fox台的真人秀节目,把当…  相似文献   

2.
张双燕 《东南传播》2010,(11):134-135
电视娱乐节目以其轻松自然的节目样态、搞笑逗趣的节目氛围、丰富多样的节目内容成为当代收视群体集体宣泄情感、释放压力的好途径。电视娱乐节目主持人语言的个性化也成为了推动传播效果的重要手段:在电视娱乐节目备受青睐的今天,盲目追求试听效应和商业利益,也使得盲目追求“主持风格个性化”的现象渐渐进入观众的视野。因此,这就要求主持人在具备语言个性的同时,也要适“度”而止.用适当的语言传播策略引导自己,寻求语言个性与广播电视语言共性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3.
李勇  程前 《现代视听》2013,(5):13-17
江苏卫视娱乐节目《非诚勿扰》首开"海外专场"节目形式,把目光投向海外,与国外媒体合作,率先将触角延伸到世界各地,将国内综艺娱乐节目作为对外传播的节目形式向外推广,并运用"二级传播"策略,提升节目的传播范围和国际影响力。其传播路径和观念的创新为我国广电节目对外传播开辟了一条新道路,给我国媒体的国际传播能力的提升,国家形象的建设以启示。  相似文献   

4.
孙丽萍 《新闻实践》2005,(10):16-16
为几个“超女”和电视台的商业节目忘乎所以不足取,但传统的主流文艺节目确实应当从这档节目火爆一时的现象中吸取经验教训——湖南卫视的娱乐节目《超级女声》似乎火得不明不白,令许多文艺界人士不服气。然而,为什么一个地方电视台的娱乐节目会如此火爆,一些自视正统的文艺节目却“有心栽花花不发”?这的确值得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5.
从一枝独秀的“超女”到蝴蝶效应般的各大“秀”场,2006年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竞争进一步升级和白热化。在国内四档主要的选秀节目结束之际,本文以大量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对2006年中国电视娱乐节目进行了一次全面的盘点,并对娱乐节目未来的竞争格局与趋势作出了分析与预测。  相似文献   

6.
一档电视节目也许难以做到最大众化,但却可以达到相对的大众化。湖南卫视不遗余力推出的娱乐节目《超级女声》以其节目的火爆、观众的狂热和超乎寻常的收视率,创造了娱乐节目大众化追求的奇迹。它实现了节目收视率、盈利能力和综合影响力的多赢,甚至“超女”魅力至今还在扩大开来,“超女”的冲击波至今还在激荡着越来越多的层面,包括观众,包括央视等大小媒体,还包括节目的广告商。“超女”总决赛广告报价11.25万元/15秒,超过央视1套最昂贵黄金时段11万元/15秒的电视剧贴片广告价格,据说一场比赛的短信收入也有上百万、几百万。湖南卫视赢得了大众,也赢得了盆满钵满。这个电视界的“神话”还在继续传说着它的神奇。10月初,超女李宇春还因此登上了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影响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7.
杨丽 《新闻前哨》2006,(10):63-64
《绝对挑战》是央视经济频道在2003年10月改版后推出的一档益智娱乐节目,“帮你找工作,教你找工作”是《绝对挑战》的品牌理念。《绝对挑战》主要由节目的三个环节“压力面试”、“实力作证”、“人在职场”组成。该节目自开播之日起就迅速窜红,吸附着人们的关注视线,已成长为一个强大的娱乐品牌。在历经“幸运6+1”、“超女”、“好男儿”真人秀节目和各式各样娱乐狂潮的冲击后,《绝对挑战》这个介于真人秀和谈话栏目之间的新型人力资源节目,仍然保持高端品位、高收视率及高忠诚度,是值得研究的媒介现象。本从传播心理学角度作一些分析解读。  相似文献   

8.
王冰  杨琼 《今传媒》2013,(6):87-88
在电视娱乐节目充斥荧屏的时候,如何发掘栏目优势,同时又符合电视栏目自身常规的生产、传播规律是一档电视专栏节目需要思考的问题,我们从《非诚勿扰》节目的定位、选题、艺术定位来看电视专栏节目做好做精的原因,来看如何通过节目传达正能量。  相似文献   

9.
电视     
《视听界》2006,(4):105-106
娱乐节目红不过一两年“生命期”越来越短,央视新闻频道“变脸”做出所有新闻的民生性,吴宗宪;大陆选秀节目太糟,超女收视率远低于央视世界杯,“超女”将进入北美地区电视网络[编按]  相似文献   

10.
审视传媒泛娱乐化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致力于愉悦感官的娱乐节目充斥荧屏:各家电视台都将娱乐节目当作大事来抓,随时可见的娱乐"大餐"、无休无止的选秀节目,超女快男、红楼海选不一而足。甚至连像法制类本该严肃的节目都掺进娱乐化的元素,用暧昧的性暗示、血腥暴力来捕捉受众的眼球。报纸、网站的娱乐化也大行其道。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当下某些文艺广播娱乐节目创作中存在的"对形式的追求大过对内容的追求,对节目表面状态的追求大过对节目内涵的追求"的失衡现象,提出娱乐节目的信息意识概念,从传播理论、娱乐节目创作定位、受众接受几方面,分析、阐释节目信息意识的必要性,并以北京文艺广播《娱乐72变》节目为例,说明节目创作中如何实现"娱乐"与"信息"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2.
前言在电视媒体的传播中,娱乐节目的竞争日趋激烈,作为娱乐休闲定位的电视节目形式,娱乐节目的主持特色对形成节目的传播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在当前媒介市场化环境下,电视娱乐节目为提升传播效果、形成节目的竞争优势,在节  相似文献   

13.
陆军  汪湘陵 《传媒》2006,(10):27-28
目前2006年的<超级女声>决赛马上开始,尽管尚未最后决赛,但单就超女启动时赞助商远高于去年的投入,就可知今年"超女"节目的收入远高于去年.<超级女声>能在两年时间内创造如此辉煌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从传播力的角度看,原因有三: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由于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以下简称“超女”)和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以下简称“春晚”)等电视娱乐节目的成功运作,使娱乐性节目的广告收入,成为电视台不可小觑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据《浙江日报》载:湖南卫视这档节目的各利益方直接总收益约为7.66亿元。按照上、下游产业链间倍乘的经济规律分析,“超女”对社会经济的总贡  相似文献   

15.
吴君静 《传媒》2014,(3):44-45
正当今是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也是影像主导语言模式的时代。在电视媒体的传播行为中,娱乐节目的竞争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视觉媒体开始把娱乐节目的制作和受众的心理充分结合起来,越来越重视受众心理需求对节目传播效果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在当下稍显浮躁的电视市场环境下,娱乐节目为了优化节目内容品质,提升传播效果,也在不断地进行探索和改进。  相似文献   

16.
郑天放 《新闻世界》2013,(7):219-220
【摘要】《我是歌手》成为2013年获得高收视率、高经济效益和高社会效益的一档电视娱乐节目,湖南卫视通过购买海外版权再进行本土化加工,为其创造了丰厚的利润。《我是歌手》成功背后的传播策略主要体现在其独特的节目定位,创新的比赛规则,悬念的制造,新意见领袖的助推,多渠道营销传播,多种形式的广告收入和构建资本高壁垒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自2018年全国广播电视与网络视听文艺节目管理工作会强调"各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机构要大力扶持‘公益、文化、原创’节目,让好节目进入好时段"以来,公益节目受到更广泛关注。2019年第二季度在腾讯视频上线的《忘不了餐厅》,突破以往综艺类公益节目的壁垒,创新节目形式,获得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本文以《忘不了餐厅》为研究对象,通过节目分析,剖析公益娱乐节目的创新传播策略,为如何做好公益传播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8.
解读《超级女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持人的话:《超级女声》在2005年着实“火”了一把;在街头巷尾都在热谈“超女”的胜负时,传播学界对“超女”现象的关注和研讨也在进行中。《超级女声》究竟是电视娱乐节目模式的积极开拓,还是盲目追求收视率的低俗的化娱乐节目?传媒专家的观点也是大相径庭。这里,我们选编了四位在较的硕士、博士生的稿件,他们清新独特的视角或许会给读不同的启发。  相似文献   

19.
李晓林 《今传媒》2010,18(9):150-151
在电视娱乐节目中,身体成为影像消费的主要形象和娱乐产品。文章探讨了娱乐节目对"身体消费"建构的四种方式,并对身体娱乐传播的五种现象进行了梳理和反思。  相似文献   

20.
李晓林 《报刊之友》2010,(9):150-151
在电视娱乐节目中,身体成为影像消费的主要形象和娱乐产品。文章探讨了娱乐节目对"身体消费"建构的四种方式,并对身体娱乐传播的五种现象进行了梳理和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