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三种除草剂微核效应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应用除草剂新农乐、高盖、骠马对蚕豆根尖细胞进行微核诱变试验.结果表明.随着3种除草剂浓度的增加诱发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增高;对其进行剂量和时间效应测定,结果表现良好的剂量和时间效应关系。显示了3种除草剂均具有一定程度的诱变活性。  相似文献   

2.
主要探讨了除草剂噻吩磺隆的合成工艺,以丙烯腈为原料经氯化反应得1,2-二氯丙腈,以巯基乙酸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跟甲醇反应生成巯基乙酸甲酯,1,2-二氯丙腈、巯基乙酸甲酯在甲醇钠作用下环合制得氨基噻吩,氨基噻吩经重氮化、氯磺化、氨化制得3-氨基磺酰基噻吩-2-甲酸甲酯,3-氨基磺酰基噻吩-2-甲酸甲酯跟光气反应生成异氰酸酯后与均三嗪缩合,经处理制得噻吩磺隆。实验结果表明,该工艺路线反应收率高,可达90%左右(以三嗪计),含量为96%,易于控制和处理且三废少。  相似文献   

3.
采用不同浓度的氯化镉溶液处理龙葵根尖,通过常规染色体压片技术,观察其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情况及染色体的变化.结果表明,随氯化镉溶液浓度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其根尖生长速度和有丝分裂指数降低,并能引起染色体畸变和微核现象.说明氯化镉对龙葵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具有一定的遗传毒性效应.  相似文献   

4.
以蚕豆为实验材料,研究了铽的遗传毒性、细胞毒性.1.蚕豆微核试验、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显示:硝酸铽能诱发蚕豆根尖细胞产生微核以及诱发染色体畸变,且在3~24μg/mL浓度范围内呈剂量-效应关系,说明稀土元素铽对蚕豆根尖具有一定的遗传毒性.2.有丝分裂指数(MI)试验结果显示:低浓度下(3~12μg/mL)的硝酸铽能促进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MI升高;但随着浓度的升高,MI下降.说明稀土元素铽对蚕豆根尖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硒镉联合作用对番茄根尖细胞遗传学效应,用不同硒浓度和100μmol/L镉联合处理番茄根尖24 h、48 h、72 h、96 h,统计有丝分裂指数、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结果表明:单一镉处理时番茄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下降,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增加,且随时间的延长而毒害加深.硒镉处理时,硒浓度低于1.0μmol/L时番茄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增加,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下降,高于1.0μmol/L时番茄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下降,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升高,但浓度过高时,微核率随着镉处理时间的延长反而有所降低,表现出低浓度硒对镉的毒害有缓解作用,高浓度硒与镉协同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D-饱和最优回归设计,运用水培法测定小麦芽长,计算各种药剂混配后对小麦芽长的抑制率,依据试验结果建立以抑制效果为目标函数的数学模型综合分析得出氯嘧磺隆和精喹禾灵2种药剂混配的最佳配比为氯嘧磺隆0.05 g/L+精喹禾灵0.07 g/L,并对单因素效应和互作效应进行了分析.氯嘧磺隆、精喹禾灵单剂对小麦芽长的最高抑制率...  相似文献   

7.
以蚕豆根尖为材料,研究洗手液对蚕豆根尖细胞的致畸效应,采用蚕豆根尖细胞的微核试验方法和染色体畸变试验方法,以不同浓度的洗手液为诱变剂,测定蚕豆根尖细胞的微核率、有丝分裂指数和染色体畸变率.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洗手液能诱发较高频率的微核,还能诱导染色体产生多种类型的染色体畸变.结论是洗手液具有一定的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8.
小麦返青期喷洒75%苯磺隆19.5g~22.5g/hm2或15%噻吩磺隆195g~225g/hm2,对麦田大龄阔叶杂草有较好的防除效果,药后30d株防效39.5%~45.7%,鲜重防效73.3%~77.6%,株高防效77.2%~80.5%,对小麦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
稀土钇离子溶液对蚕豆根尖细胞的遗传毒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硝酸钇溶液对蚕豆根尖细胞的微核率(FMN)、染色体畸变率(CAF)、分裂指数(MI)及核异常变化的影响。研究表明,钇离子诱导了蚕豆根尖细胞FMN、CAF的升高,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呈现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0.25mg.L-1~16mg.L-1,rFMN=0.938,p<0.05;0.25mg.L-1~4mg.L-1,rCAF=0.918);低剂量硝酸钇(≤0.5mg.L-1)可促进根尖生长(MI升高),高剂量则抑制生长(MI降低)并诱导核异常现象。结果表明,MI对FMN和CAF具有一定的影响,FMN和CAF实验应该在适宜的剂量范围内进行。结果提示,钇离子对蚕豆根尖细胞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10.
实验以三组不同浓度(80mg/L、120mg/L和160mg/L)的苯磺隆溶液处理斑马鱼胚胎,研究苯磺隆对斑马鱼胚胎孵化情况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苯磺隆溶液浓度升高,斑马鱼胚胎的孵化率逐渐降低,而且胚胎发育过程随之变缓.  相似文献   

11.
探讨硬脂酸锌对氢氧化镁阻燃剂的改性效果。考察了工艺条件对氢氧化镁阻燃剂表面改性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改性工艺条件:改性时间30 min,改性温度85℃,改性剂用量4%。  相似文献   

12.
以断乳小鼠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采食不同剂量的蛋黄粉的断乳小鼠的心、肾重量和指数,HE染色后对其心脏和肾脏的病理切片观察和肾脏功能的血肌酐的检测。结果发现,采食蛋黄粉没有对小鼠心脏构成病理影响;而采食高剂量的蛋黄粉引起了小鼠肾脏的病理变化,并且也导致了血肌酐浓度的升高。  相似文献   

13.
氮肥缓释剂对水稻土壤脲酶活性、氮素转化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研究水田使用尿素和生物肥料时,配加脲醇抑制剂以缓解尿素的集中水解,减少氨挥发和硝态氮的淋失,达到减少氮素损失的目的.试验结果表明:脲醇抑制剂对脲醇活性抑制持续时间及其尿素水解速度,随其用量增加而延长,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脲醇活性逐渐提高.当施用生物肥料时,由于土壤微生物数量大幅度增加,土壤脲醇活性增强,其抑制率略低于不施生物肥料,其它规律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4.
枇杷花中三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索氏提取和超声波提取对枇杷花中的三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应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枇杷花样品的测定波长、显色剂用量、显色时间和显色温度等进行选择,确定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为:测定波长504nm,显色时间10—90min,显色剂用量0.60—1.00mL,5%香草醛-冰醋酸溶液用量0.70mL,显色温度30—80℃。结果表明,采用索氏提取对枇杷花中的三萜类化合物的提取更彻底,晚钟枇杷花中三萜类化合物含量比早钟要高。  相似文献   

15.
探讨在矿物的铜渣中氰化条件对金银浸出率影响的原因,提出其提高金银浸出率的最佳氰化条件,为工业提取金银生产实践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浸铜渣中NaCN用量为10 kg/t,液固比为2.5,运用炭浸法(CIL),氰化时间为16 h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采用混凝——微滤组合工艺处理电镀含镍废水,考察了酸碱度、混凝剂用量、过滤速度、停留时间对去除效果的影响,确定较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pH 9.5,较合适混凝剂投加量为800mg/L;较合适过流速度为90ml/min;较合适停留时间为10min,去除率达97%以上.在上述工艺条件下,实际工业废水的去除率为81.36%,说明本工艺对含镍废水处理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不同反应条件下光催化氧化法对甲苯废气的降解性能,以4%BDO(1,4-丁二醇)作为不同流速甲苯气体的吸收液,对甲苯吸收液进行了光催化氧化处理,研究了吸收液中甲苯浓度、TiO2投加量、反应时间、灯管功率对甲苯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甲苯进气流速在0.20.8L/min时,甲苯吸收浓度与吸光度呈线性关系;光催化氧化最优条件为甲苯浓度9.2mg/L,TiO2投加量3g,反应时间40min,灯管功率300W;各因素对光催化影响程度为TiO2投加量>灯管功率>甲苯浓度>反应时间。  相似文献   

18.
植物灭螺现已成为人们竞相研究的热点。本文采取当地盛产的白果树的白果外种皮,配制成不同浓度粗制剂,分别利用WHO"杀螺剂实验室终筛方法"中的浸杀法观察室内灭螺效果、湿地喷洒法观察室外环境的灭螺效果,并设置了氯硝柳胺、水的对照组,初步探索出白果外种皮粗制剂系列剂量随时间的杀灭钉螺效果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白果外种皮粗制剂有较好的灭螺效果,具有高效、低毒的特点,有进一步配伍或复合成灭螺药物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9.
在农药普尔泰的正常使用浓度范围内,用不同浓度的普尔泰分别处理蚕豆根尖细胞4h和8h,监测其细胞微核诱变情况。结果表明,普尔泰对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的诱变,随着处理液浓度的增加、处理时间自延长,具有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用蒸馏水作对照处理,经t检验,差异极显著,说明普尔泰对蚕豆根尖细胞有明显的诱变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