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国清 《视听界》2001,(4):24-24,60
1993年5月1日开播的《东方时空》和1994年4月1日开播的《焦点访谈》,不但是中国电视史上新闻杂志型节目和新闻评论类节目的一次重大改革和尝试,而且也成功地推出了一批观众喜爱的新闻类电视节目主持人,如白岩松、水均益、方宏进、敬一丹、王志等。回顾这些如今被观众视为“名人”的主持人所走过的历程,不难发现他们都来自新闻采编  相似文献   

2.
1993年 5月1日开播的《东方时空》和1994年4月1日开播的《焦点访谈》,不但是中国电视史上新闻杂志型节目和新闻评论类节目的一次重大改革和尝试,而且也成功地推出一批观众喜爱的新闻类电视节目主持人,如白岩松、水均益、方宏进、敬一丹、王志等。回眸这些如今被观众视为“名人”的主持人走过的历程,不难发现他们都来自新闻采编工作的一线,有一定的新闻采编工作水平和经验。 应该说,白岩松、水均益、方宏进等一批主持人的成长,离不开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这片良好的土壤。中央台评论部的成立和《焦点访谈》节目的创立,没…  相似文献   

3.
电视谈话节目起始于美国。上个世纪60年代末,CBS的《60分钟》记者的足迹踏遍世界各地,他们关注世界热点问题、焦点人物,聚焦于具有世界意义的社会问题、社会现象。出身于新闻记者的克朗凯特、丹·拉瑟等著名主持人在主持新闻谈话节目时,节目与主持人的个性魅力交相辉映,使得新闻谈话节目日臻成熟。可以说,谈话节目是真正意义上的“主持人的节目”,其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持人的个性化。我国电视谈话类节目应该是始于1993年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这个40分钟的新闻杂志型节目播出伊始就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被誉为是“开了中国电视改革的先河”。1994年《焦点访谈》创办,从此关于各种社会生活题材的访谈节目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观众眼前,如新闻访谈、人物访谈、演播室聊天、情感交流、热线直播等。而这样的谈话类节目也成就了像白岩松、水均益、敬一丹、崔永元等一大批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他们以其具有个性化特色的主持风格,进入了我国寻常百姓家,受到广大电视观众的喜爱和尊敬。[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随着观众对电视节目尤其是电视新闻直播的要求日益提高,特别是随着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新闻1+1”等栏目的开播,一批以采编见长的编辑记者型主持人脱颖而出。他们以对新闻资讯的精心筛选、编排和节目主持能力的有机融合,对电视新闻直播的整体参与和把握,比较好地发挥了电视直播和新闻传播的优势。编辑记者型的新闻主播已经成为新闻直播节目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如何当好编辑记者型的新闻主持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观众对电视节目尤其是电视新闻直播的要求日益提高.特别是随着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新闻1+1"等栏目的开播,一批以采编见长的编辑记者型主持人脱颖而出.他们以对新闻资讯的精心筛选、编排和节目主持能力的有机融合,对电视新闻直播的整体参与和把握,比较好地发挥了电视直播和新闻传播的优势.编辑记者型的新闻主播已经成为新闻直播节目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随着电视新闻节目的激烈竞争和丰富多彩,电视新闻主持人式的节目和新闻节目的主持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电视新闻节目成功与节目的主持人息息相关。如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的主持人白岩松、水均益等不仅是全国观众议论和信任的焦点,同时也是电视新闻界成功的标志。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在给广大观众带来清新、多样、魅力的同时,也给电视新闻工作者带来深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点评是新闻评论类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点评的内容,是主持人对新闻价值的准确把握,是主持人对社会现实情况的深入了解,也是主持人语言个性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点评,重在“点”上,不能层层展开,而是三言两语,点到为是,精辟、到位。如央视《东方时空》原四位主持人——敬一丹、方宏进、水均益、白岩松,作为中国新闻评  相似文献   

8.
20年来,中国电视主持人节目已从开始的小桥流水或日常生活为主要题材,延伸到了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等各个领域,而对于主持节目的人来说,电视却始终是一种苛刻的镜头艺术,观众会通过直觉的观形、察神、闻声等审美观照,判断他们眼中的主持人。“不愿人夸声色好,愿留心音在人间”。混个脸熟当然不是主持人追求的最终目的,多年来,大多数节目主持人更愿意用他们的声音去打动观众,用热情去感染观众,用思想去启发观众。山东电视台《乡村季风》栏目创办于1997年,开播当年便获得中国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各电视台为丰富节目内容,纷纷推出一批游戏类的节目。如湖南台的《快乐大本营》、北京台的《欢乐总动员》、中央台的《城市之间》、上海台的《幸福快车》等。这些节目,以其热闹、轻松、健康、活泼,形式别具一格,在观众中叫好叫座,收视率颇高。 伴随着游戏类节目的开播,这类节目的主持人便应运而生。由于这类节目的个性所决定,主持人的风格既不同于新闻类节目主持人,也有别于综艺类节目主持人。这类节目主持人,以其强烈的参与意识,溶入整个节目之中,与节目浑然一体,融洽协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成功民生新闻的经验总结可以发现,主持人荧幕形象塑造得当,会极大提高节目的质量。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荧幕形象的定位,应牢牢把握住"亲民化"这一原则。外在形象亲民化2002年1月1日,《南京零距离》在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正式开播,也由此开创了中国民生新闻的先河。《南京零距离》将镜头聚集百姓,以衣食住行、看病就医等与百姓息息相关的寻常事件作为焦点,充分体现了对寻常百姓的关注与关怀。《南京零距离》一经推出便获得广泛好评,一时间成为南京百姓生活的一部分,在茶余饭后观看节目也成了南京百姓的  相似文献   

11.
1993年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开播,这个40分钟的新闻杂志型节目播出伊始就产生了广泛影响,被誉为是 "开创了中国电视改革的先河"。1994年《焦点访谈》创办,从此关于各种社会生活题材的访谈节目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在观众眼前,如新闻访谈、人物访谈、演播室聊天、情感交流、热线直播等。  相似文献   

12.
自中国电视荧屏上的第一个英语新闻类节目上海电视台《英语新闻》于1986年10月开播以来,电视英语新闻已经在中国走过了整整20个年头。紧接着,中央电视台以及各地方电视台也先后开播了英语频道:1986年12月,中央电视台开播《英语新闻节目》;1993年武汉电视台对外部成立同时亮相《英语新闻》,1996年4月1日英语频道开播,现更名为双语频道;2000年5月厦门电视台又一档全日制新闻节目《英语新闻》正式与观众见面;2000年9月25日CCTV—9在经过多年的风风雨雨之后,正式开播。  相似文献   

13.
孙慧 《新闻实践》2014,(6):99-100
一、中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发展与现状我国最早的电视新闻评论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1994年《焦点访谈》的开播,标志着中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走向成熟。目前电视评论节目形式多样,有电视述评结合型,如《焦点访谈》、《新闻1+1》、《新闻深一度》;谈话类评论型,如《郎眼财经》、《锵锵三人行》、《今日谈》;主持人评论型,如《新闻周刊》、《有报天天读》、《新闻深呼吸》等多种形式。这些评论节目各具特色,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但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它们在观众心目中的地位也日渐式微。  相似文献   

14.
1980年7月12日中央电视台 开播的《观察与思考》,首次打出了“主持人的字幕,以此为发端,我国的电视传媒进入了“主持人时代”。电视节目主持人作为一个新生的具有鲜明特色的独立工种已得到业内乃至社会的认可,节目主持人队伍发展到数万人。在实际工作中,节目主持人和同行密切合作办出了一个又一个好的节目,受到观众喜爱和欢迎。然而随着电视节目不  相似文献   

15.
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最早出现于美国。它的出现打破了以往电视新闻节目由播音员播报的形式.由新闻节目主持人主持的新闻节目增大了新闻信息量,注重深度报道。新闻背景介绍,贴近生活,贴近观众,深受观众欢迎。目前在一些电视事业发达的国家里都普遍采用“电视新闻主持人”这一模式。在我国,也出现了具有很大影响的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如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新闻节目中开始由记者自己来担任的节目主持人,表明我国电视新闻正在走向世界,意味着中国电视传播形式顺应了世界潮流,这是电视新闻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电…  相似文献   

16.
近两年,全国广播电视界形成了一股“民生新闻”热潮。这些民生新闻中极具个性的主持人形象也直接冲击着人们对新闻节目播音员、主持人的固有印象,引发了业界对新闻节目主持人风格定位“平民化”的全面探索,以及对新闻节目主持人表达语态“多样性”的全新思考。2003年底,全国省级电台第一家民生新闻——河北电台经济频道《百姓三十分》顺利开播,笔者有幸承担了节目领办和主持人的工作。下面结合这两年的工作体验和大家共同探讨“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个性化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电视荧屏上第一次打出“主持人”这三个字是在1980年。至今,电视节目主持人数量迅猛增长,近乎饱和。在此期间,开播于1993年的《东方时空》和1996年的《实话实说》以及紧随其后的一批名牌栏目培养了一批时至今日仍然难以被后来者超越的、在全国影响力极大的节目主持人,如白岩松、水均益、敬一丹、崔永元、何炅、汪涵等。在中国的广大受众心目中,他们是同行中的佼佼者,是非常出色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同时,由于他们在电视媒体中出头露脸、带有显著的公众性这一特性,使得他们不可避免的带有了明星色彩,成为璀璨的电视节目主持明星。最近几年,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电视媒体一统天下的格局,受众被分流,媒体格局和媒介生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适应时代和传媒格局的变化,电视媒体进行了深入的改革,在市场驱动与“受众本位”观念的引领下,电视媒体纷纷将重心转向了追求高收视率、吸引更多广告投入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上来。而在电视媒体追求高收视率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当中,打造、包装和推出属于自己的明星节目主持人无疑是一个有效且能够实现媒体和主持人双赢的策略。拥有属于自己的明星主持人可以使媒体的影响力大大提升,而明星主持人独特的品牌价值同样能够提升媒体本身的品牌形象与价值。当提到光头孟非时,江苏卫视自然而然就跃入了人们的脑海。孟非独特的形象俨然就是江苏卫视的门脸,孟非的影响力极大地提升了江苏卫视的影响力;提及华少这位有着“中国好舌头”美誉的主持人,人们自然不能不想到《我爱记歌词》和《中国好声音》以及其东家--浙江卫视。华少在主持节目时的出色表现不仅使他在国内尽人皆知,其声名更是远播海外华人圈。作为一个明星主持人,他的影响力无疑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18.
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战地记者水均益说过这样一段话:"在演播室里我是主持人,但我依然还要采访,所以我身上更多的是记者的色彩。在新闻领域,很多时候是二者合一的。一个好主持人必定是一个好记者,一个好记者也具备着好主持人的特点。从我个人内心来讲,我还是希望也相信自己更适合做一个合格甚至是好的记者。把这个工作做好,我可能就是一个好主持人。"水均益这段话体现的正是主持人在电视新闻采访中必须具有记者的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19.
于松明 《视听界》2011,(3):95-96
央视于2008年3月24日推出的惟一的时事新闻评论直播节目《新闻1+1》,开播三年来赢得观众普遍好评,影响力、收视率不断上升,除了受益于其形式、内容、主持人等因素,节目选题也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20.
1991年元旦,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台播部从对台宣传的实际情况出发,率先开办了由徐曼主持的《空中之友》节目,并很快获得了成功。从此,在中国广播史上,徐曼成为第一个节目主持人,《空中之友》成为第一个主持人形式的节目。1983年,中央电视台《为您服务》正式开播,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从此,在中国电视史上,沈力成为中国荧屏第一人,并且是主持人兼编导的真正意义上的节目主持人。之后,主持人队伍的扩大与主持人节目的发展便在中国一发不可收拾,掀起了全国性的热潮。回顾这近二十年的历程,我们欣喜地看到主持人与主持人节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