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健康促进中大众体育服务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问题的提出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和经济水平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类的体力劳作逐渐减少,加之营养过剩以及不健康生活方式所导致的各种心脏病、脑血管病、肥胖症和糖尿病等所谓的各种“文明病”逐年上升。这些被称作“文明病”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悄然占据  相似文献   

2.
1中国传统武术发展掠影 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原始社会,人们在与自然和野兽的斗争中产生了拳打脚踢、指抓掌击、跳跃翻滚一类的初级攻防手段。进而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了制造和使用石制或木制的工具作为防御野兽进攻的武器,并且产生了一些徒手的和使用器械的搏斗捕杀技能。在我国的古代历史博物馆里可以看到出土的旧石器时代的尖状石器、石球、石手斧、骨角加工的矛,以及新石器时代出现的石斧、石铲、石刀和骨制的鱼叉、箭镞,甚至还有铜钺、铜斧等。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人类搏击行为展开历史学与人类学的考察。研究发现,搏击作为表征人类暴力的身体文化实践形式,在其走向现代化发展历程中,以暴力规训而实现“生活化转向”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和重要枢机。具体表现为:对身体暴力“弱化”的规训,使搏击体育化为一种运动,而参与人们运动与健康生活方式的建构;对身体暴力“泛化”的规训,使得搏击审美化为艺术形式,而参与人们艺术与审美生活方式的建构;对身体暴力“虚化”规训,使得搏击升华、抽象化为一种奋斗拼搏的生活哲学,而参与人们的精神生活方式建构。人类搏击的“生活化转向”,对中国武术的当代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为新时代中国武术现代化发展、中国武术话语体系建构以及国际化传播,带来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司红玉 《中华武术》2006,(10):25-25
约两百万年前到约公元前21世纪,是我国的原始社会。在这一漫长时期,我国境内开始有了人类的生息繁衍,从而揭开了我国历史的序幕。同时,武术也开始萌芽,“在与野兽搏斗的过程。人类赖以求生的本领和生理机能,逐渐摸索出许多的狩猎方法:运用徒手、拳脚、肢体,或拳打脚踢进攻野兽。”……所以“人兽相搏是促成原始格斗技术萌芽的元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搏击运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先人在生产和生活的实践中,演变出来用于防身自卫的格斗技能。随着不断的发展和演变,这种技能逐步形成了各种武术流派,人们可以在格斗中,使用拳法、掌法、腿法、摔法、拿法(反关节技法)及肩、轴、膝、腕、胯等身体的各个部位来攻击对手。习武者,通过训练把其掌握的各种武术流派的攻防动作用于实战技击。这种技击也称“散手”或“散打”。随着冷兵器时代的结束,这种用于徒手格斗和白刃战的格斗技能虽然失去了他往日的光环,但它依然在社会广泛流传。在各国军队和警察的训练中,它更是作为一种实战技能来广泛的运用。  相似文献   

6.
田径运动     
一、田径运动的发生远在上古时代就出现了跑、跳、投掷的练习。这些练习是在人类发展最早的阶段劳动活动过程中发生的。人们为了谋取生存寻找食物,为了猎取野兽和逃避野兽的伤害,就开始奔跑,投掷石头和运用其他的武器。随着文化的发展,劳动条件的改善,才逐渐把这些技能列为运动项目。不难想象,人们彼此之间最先开始进行竞赛的项目,必然是跑、跳、投掷的一些简单的自然的练习。在奴录社会,跑、跳、投掷练习有了极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散手又称为断手、散打、实作。意拳散手就其原始意义,乃是不附加任何条件的徒手搏击。追溯武术发展的南来,乃是人类为了生存在长期与野兽搏斗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只要有人类存在就会有攻防术。武术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是我国古老文化的宝贵遗产。时至今日,武  相似文献   

8.
论生活方式与体育生活方式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现代社会的发展,人类脑力劳动增加同时体力劳动在减少,现代“明病”逐斩增多,人类越来越需要身体锻炼。社会公共体育场馆设施逐渐健全,人类闲暇时间日益增多,体育生活方式便逐渐被人们所接受。政治、经济、化教育、体育运动项目及人本身对体育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具有一定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9.
武术跳跃专门化知觉最佳培养方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叶伟  蔡仲林 《体育科学》2002,22(2):39-42
研究目的:解决武术跳跃等技术结构复杂的封闭性运动技能教学与训练的难点,提高教学效率。研究方法:专家问卷调查法与教学实验法。研究结果和结论:在武术跳跃教学中把握专门化知觉的培养重点,针对不同运动水平的教学对象正确处理“动作焦点”与“意识焦点”的位置关系.并实施电化教学,是武术跳跃这一类技术结构较复杂的封闭性运动技能专门化知觉的最佳培养方式。  相似文献   

10.
“跳跃项目”单元教学设计是否系统科学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结合《课标》和《省纲要》中技能教学目标要求,对三年级“跳跃项目”的单元设计和教学反思进行详细论述,从技能目标的表述、教学要求、单元设计和反思等方面进行论述,使“跳跃项目”单元教学设计更加系统科学,有效促进“跳跃项目”课堂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1.
人类是在“竞技”中成长起来的。在他幼年的时候,就赤身裸体地在大自然中“竞技”。追捕野兽时,必须奔跑、跳跃、在投掷;部落战争中,拳击、摔跤、角斗……拼搏与厮杀的胜利喜悦中,实现自己生存的愿望,同时还享受到作为强者的快适。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日渐进步,人们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再也不需要使用靠体力直接拼搏的简单手段了。然而,它的外在形式却被保留下来,发展为种类日益繁多的娱乐健身方式;它所带来的心理  相似文献   

12.
论搏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搏击也叫技击 ,是世界各种武技的本质属性。通过研究怎样在搏击中克敌制胜就形成了搏击术。搏击可分为广义搏击和狭义搏击两种。1 广义搏击与狭义搏击广义搏击是指在一定条件限制下的技击对抗。一般以一对一的形式出现。比如拳击、散手、跆拳道、击剑等都属于广义搏击范畴。对实战的各种限制可能是有关组织规定的 ,也可能是搏击双方私下临时商定的。总之 ,广义搏击是在一定时空条件限制下 ,使用人体 (本文不讨论动物搏击 )不同部位进行攻防实战所形成的技击格斗形式 ,它是以武技攻防这种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 ,并考虑参与者的安全因素 ,来达…  相似文献   

13.
体操动作源于生活,与生产、生活有密切联系,学会体操技能,不仅可以增强体质,同时还可以纠正身体不良姿态,如:常见的“豆茅型”和“驼背”,可以说体操是全面锻炼身体的一个很好的运动项目。从去年的全国优质课评比和各省、市优质课评比的上课内容来看,体操课有回归的迹象,特别是一些难度动作,在以前的体育课中几乎绝迹,我们欣喜地看到有老师敢于站出来上了。基于上述原因,本刊将陆续推出高质量的体操教案,包括基本体操、技巧、支撑跳跃、单杠、双杠等。  相似文献   

14.
一、舞狮起源于汉代的“象人” 关于我国舞狮的起源,有各种说法,至今尚未有定论。 在距今约三千年前的唐尧时代有一个叫做夔的音乐家,他曾打击石制的乐器使“百兽率舞”(见《尚书》)。据后人考证:在那个时代,夔决没有现代的驯兽技术,而“百兽”也不是“野兽”,那些“兽”是由人戴着绘有野兽面容的面具跳舞。至于“百兽”中有无狮子,  相似文献   

15.
搏击技艺的基本要素有三:即搏击招法、基本素质和战术意识。一搏击招法招法就是方法,它是功力深浅的表现。搏击的招法练习和其它技能的学习和实践一样,首先要符合规格(包括基本功和具体招法)。规格就是要符合力学原理和解剖特点,要横平、竖直,要弄清园圈、角度、直线、点的概念,严格要求“意、气、力”的配合,“善园能走化,抢角占上风,发须循直线,一点见真功”。心意气力皆为一体,这就是规矩。规格  相似文献   

16.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游戏是幼儿园最基本的活动方式”。纸盒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生活用品,无论是在幼儿集体游戏还是自主游戏中都经常用到,是幼儿喜欢的游戏材料之一。幼儿通过教师设计的游戏或者自主探索各类纸盒的游戏,能够较好地练习跳跃动作,以达到协调性、灵敏、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的提升以及促进平衡能力和身体移动能力。因此,根据幼儿的兴趣点设计了“百变纸盒”的大班体育游戏,通过对各种跳跃的练习提升幼儿的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7.
“大跳”,是指艺术体操中的那些具有各种舞姿造型的跳跃动作,如:各种跨跳、鹿跳、结环跳、剪式跳转体180度等等。它要求运动员跳出高度和一定的远度,并且在空间有美的舞姿造型。跳跃技术在艺术体操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本文仅就“大跳”的动作要素及掌握它所需具备的基本能力作一粗浅的分析。“大跳”的技术构成艺术体操中的“大跳”和舞蹈艺术中的“大跳”一样,由起跳——控制(或飞行)——落地三个环节构成。助跑“起跳”就是用脚蹬地的力  相似文献   

18.
<正>根据George Graham等将动作分为3类,即位移性运动技能、操作性运动技能和非操作性运动技能([1]),非操作性运动技能亦称为非位移性动作(原地动作)。由于本期研讨的重点是位移性动作技能,本文只对位移性动作技能进行分析。从研讨提纲提出的立定跳远案例来看,有"感知跳跃时身体的变化、跳跃方向的控制、认知身体的运动轨迹、跳跃时的身体控制、不同条件的立定跳远"等几个技能主题,所要完成的任务则不同,如,"跳跃方向的控  相似文献   

19.
沈诚 《健与美》2023,(1):52-55
<正>在世界版图上,每个国家都有独特的体育文化和民间热衷的传统项目,其中,搏击运动的发展历史和普遍水平更是代表着其国民尚武程度和性格特征。从本期开始,本刊将陆续介绍世界各大搏击运动强国的“拳力知识”,以点带面,综述人类格斗发展简史。世界杯期间,绿茵场上一抹黄绿让人心潮澎湃,巴西队用矫健的身姿,  相似文献   

20.
罗彭  胡亦彤 《中华武术》2006,(12):28-28
原始社会时期,朝鲜民族的人们大部分过着以农业为主的农耕生活,辅以狩猎为主。为了获得食物、抗击外来势力的入侵和抗御野兽的袭击,人们在反复的实践中逐渐发现了一些锻炼身体和参与战斗的方法,这些有目的、有意识的斗技活动,形成了古代跆拳道的雏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