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陶行知的教育创新思想建立在对现代化社会、科学和教育等深刻认识的基础上,超过一般性的以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的现代化观念,实际上已经明确提出了中国教育现代化必须是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心理习惯和人的整体全面现代化转型的理论。其认识的精髓是鼓励探究与创新,促进儿童的发展。为此,陶行知对儿童的创造性、科学方法在教育上的应用以及初等教育阶段良好习惯培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环境保护问题是人类面临的三大问题(人口、能源、环境)之一。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发表的《人类环境宣言》指出:“环境确实是关系到人类生死存亡的问题,必须对年轻一代和成人进行环境问题的教育。”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经济获得了有目共睹的巨大发展,但是环境问题也十分严重,突出表现在城市环境污染使大气质量严重下降、水环境质量恶化、自然生态破坏等方面。开展环保教育的目的是借助教育手段使人们认识和了解环境问题,获得有关治理环境污染和防止新的环境问题所产生的知识,并在人与环境的问题上采取正确的态度,共同…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必然面临着重重困难,如我国人均土地资源相对较少;农业人口存量巨大;城市化水平低且城市存在着大量失业、下岗人员;农业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等诸多问题。中国农业要想走出困境,摆脱目前的不利局面,惟有将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化农业,这才是中国农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从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区别、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困难、成因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分析出发,论述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必要性和任务的艰巨性,促使更多的人对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进行大胆探索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环境教育:一个日益重要的教育领域──评介《国际环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诸惠芳环境问题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正对人类的生存构成严重威胁。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和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的日益加深,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环境教育对培养人的环境保护意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城市发展是个科学问题,研究城市科学,就是要总结我国和世界各国城市发展的经验和教训,认识城市发展的内在矛盾,探讨城市发展的规律,总结解决矛盾的方法,以提高我们工作的水平,加快中国的城市化建设。本文是探讨教育对城市发展的作用。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力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力源是教育。人们接受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等),提高了素质与水平之后,便谋求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要求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创造更好的前途。根据时代的要求和本人的特点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不同方面进行自己的努力,由于在奋斗中需要社会的合作,人…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的认识及改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教育是一种生存教育,我国中小学开展环境教育存在认识问题、教材问题、师资问题以及应试教育问题等,并对存在的相应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7.
从美国经验看我国解决农民工子弟就学问题的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逐渐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走向城镇,从此开始了中国历史上史无前例的快速而又规模宏大的城市化进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已经遇到了四大教育难题。第一是农民工子弟不能享受城市子弟同等教育问题;第二是今天的农村基础教育未能培养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明天的城市居民和劳动力;第三是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为了获得第一份工作而进行的教育培训问题;第四就是目前在城镇已经有一亿人之多的有了工作的农民工的继续教育问题。很快就会产生第五个难题,那些在城市里但却是在与城市主流社会教育机会不均等的环境中长大的农民工子弟的教育程度与他们城市同龄人的巨大差异所产生的社会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8.
通过关于“学生对臭氧层空洞和全球变暖问题的认识”的调查,可知学生中有相当比例的人对全球性环境问题认识肤浅或模糊,因此在教学尤其是化学教学中应加强环保教育。  相似文献   

9.
城市化释义     
21世纪是“城市世纪”。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成正比,呈现高速发展趋势。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现代文明标志及创新的载体,是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信息中心,具有集聚、规模和辐射等功能效应。2000余年来,城市内涵随历史发展不断丰富。城市化一词的出现至今也有百余年历史,不同学科对城市化理解不同。其实质是一个以人为中心、受众多因素影响的复杂多变的软硬件系统化过程,是从传统向现代全面转型和变迁过程。不仅是农业人口向非农、并向城镇的聚集,而且是城镇在空间数量、区域规模、功能作用诸方面的扩大,以及城市经济关系、居民生活方式改变的过程。城市化与城镇化、农村城市化、农村城镇化及城乡一体化等相关新概念有所区别。从区位论、结构论、人口迁移论、非均衡增长论到生态学派论,从梯度推移、增长极与地域生产综合论到产业集群论的演进,体现了城市化发展理论的深化。不同学者对城市化动力机制认识不同,但在“推拉”机制上形成共识。不同阶段和同一发展阶段的不同地区,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相异,而其相同点包括:农业工业化推动、比较利益驱动、农业剩余贡献和制度变迁促进等。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西藏自治区农业教育现状的分析,明确了目前自治区在农业教育结构、教育条件和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均存在着一些问题,教育效果不理想。如果采取调整教育结构、优化教育环境、实施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的教育方针和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则可使自治区的农业教育持续、稳步、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人生活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学生的成长更离不开环境,尤其是生活在城市里享受着现代生活的学生们。中国社会正在经历一场快速的城市化过程,城市的聚集效应刺激着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也改变着人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从而给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12.
教师个体的教育观念,受其知识结构、教学实践经验以及社会环境、文化背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任教于城市与任教于乡镇学校的中小学教师,他们的教育观念在某些维度上具有差异性。要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一方面必须尽快改善农村中小学的教育条件,改革考试制度,提高教师培训效果;另一方面要引导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加深对新教育的理解与认识。一、引言教育观念属于人们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主体性认识,及由此产生的某些行为意向。每个人都可以有也必然有属于自己的对教育的认识。教师个体的教育观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其内…  相似文献   

13.
在新世纪中,环境教育无论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了新的进展,表现在注重使受教育者认识地球环境的整体性、持续性、共同性,注重培养人的生态型思维,并通过对公民的能力培训、鼓励参与和寻求合作来解决社会——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4.
衡阳市民环境意识现状调查分析与提升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市民环境素质不仅关系到一个城市的形象和竞争力,更关系到社会经济事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因此,提高衡阳市民环境素质和环境意识对衡阳旅游业的发展、城市的对外形象以及城市自身环境质量等方面具有直接的作用。当前衡阳市民对环境方面的认识存在着环境意识不强、环境知识严重不足、环境师资力量缺乏、市委市政府在环境方面的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因此必须制订出提高市民环境素质的有关措施和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15.
环境保护是当今世界共同关心的社会、经济问题。在职高专业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环境教育,使学生认清环境保护的重大意义,对我国经济建设、保护环境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一、环境教育的内容1.认识生态环境的教育。使学生了解环境教育的目的、重要性。通过了解城乡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懂得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人能利用、调控与改造环境,创造美好的社会生活。2.科学利用环境资源的教育。对可更新资源(如水、森林等)的维持和保护;对不可更新资源(如矿产、能源等)的开发、利用与珍惜。3.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6.
农业中专开展创业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它既符合世界经济及中国经济发展趋势,也符合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也利于解决就业难等问题。而开展创业教育必须在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方法、师资建设等方面实施深度改革。  相似文献   

17.
一部中国近代史,充满着血与火的斗争,是中国人民所走道路的记载。对中学生进行中国近代史教学,无疑是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教学中,我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围绕认识帝国主义的罪恶、认识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局限、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是时代的要求、认识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历臾选择等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深层次思想教育,做了多方面积极的探索。一、教学中紧紧把握深层次思想教育的主要问题学生深层次的思想问题,主要是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共产党的信念问题。同时,还涉及如何认识过去和现在,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等.为了使…  相似文献   

18.
如何认识当前中国教育发展的宏观背景?中国教育发展的关键领域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中国教育体制与制度改革该在何处着力?在“2020教育发展战略及规划研究论坛”上,多位资深专家和学者围绕教育发展环境、教育发展战略与目标、教育发展的重点领域、教育改革利制度建设等方面的若干突出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时代,工业造成大气污染,农业造成生物中毒,捕杀造成生态不平衡,科学的生物、生命链正在遭到破坏。环境问题已成为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环境问题大多数与物质、化学过程有一定关系。掌握化学知识是认识这些环境问题的基础。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注意渗透环境意识教育,结合教学内容使工农业生产伴随的化学过程在教学中得以反映,并就其对环境问题可能产生的影响加以深入分析,能使学生在接受化学知识的同时,增强环境意识。  相似文献   

20.
面对一批又一批内地新疆班学生从相对偏远的西北边陲来到经济高速发展的内地城市,我们的教育面临新的问题和考验。综观新疆班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诸方面,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刻苦学习、勤于思考,令人感到欣慰。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的变化,内地新疆班学生的思想、认识和行为也在不断地改变。实践促使我们从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两个方面去审视新疆班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