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少宜共勉     
有位新闻学教授在报上写了篇《中国人与中国文》,用几个病句说明青年编辑、记者在语言基本功方面素质差。教授对青年的关心溢于言表,对维护汉语的规范,也是至诚的。然而,我认真拜读后,发现千把字中,可能由于疏忽,病句竟也有几处。这不禁使我怀疑他所举的那些病句全出自青年笔下,抑或也有“非青年”的疏忽。限于篇幅,仅举两例。一,“须知报刊、广播、电视的语言,本来应当是规范化的,足以为人表率。”“语言”怎么能“为人表率”呢!二,“让这些同志当报社编辑,只能是贻误众生。”  相似文献   

2.
去年11月5日《中国报刊报》发表甘惜分教授题为《中国人与中国文》的短文。文章写道:我们中国人是十分讲究语言之道的。经过千百年浪淘沙流传下来的文章,都写得清新流畅,令人百读不厌。口语呢?我们天天同普通人谈白话,很少听到不通的语言。可是我们的报刊和广播电视上,却时不时露出几句不通的话语,很倒人的胃口。须知报刊、广播、电视的语言,本来应当是规范化的,足以为人表率。它们的文章和口语不通,也会被学去当作榜样的。比如说“亲眼目  相似文献   

3.
知难而后成     
好几部电影里有这样的话:“他精通英语”,“他精通三门外语”,让人听了忍俊不禁。不妨问问英国人,有几个敢拍着胸脯说他精通英语的。基本掌握母语已属不易,更何况是外语。翻译是个体劳动,个人学识有限;译一部几十万字的书,不论怎样认真,也会有疏忽,有错漏。我的这种翻译错误难免论是为严肃认真的译者辩解,而非替把文字工作当儿戏的游戏翻译者开脱。10多年前,有个《真理与方法》的中译本,原书495页,译本275页,书中序义称,与其十年磨一剑,倒不如放手先翻译,有胜于无。一位买了此书的教授大喊上当,另一位教授告诉我,没有一句句  相似文献   

4.
王选的赠言     
《出版史料》2006,(2):79-79
被人们誉为“当代毕?”的中国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创始人、两院院士王选教授在2000年1月5日给友人的题词是这样写的:“献身科学就没有权利再像普通人那样活法,必然会失掉常人所能享受的不少乐趣,但也会得到常人享受不到的很多乐趣。”这是王选的苦乐观和人生观,也是他几十年攀登科学高峰、为人淡泊名利的自我写照。王选的赠言  相似文献   

5.
《新民晚报》3月20日发表章培恒教授一篇文章,题为《〈中国文学史〉琐谈》。作者说,我和骆玉明教授联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不料竟成了热销书,这固然使我欢喜和感激,同时也颇为惶恐;因为书中有待进一步提高和需要改正之处想来并不会少。若说此书有什么使人注意之处,我认为主要在于它为中国文学发展所勾勒出的轮廓与其他文学史著作的有所不同,从而也许会引起若干思考。 这种不同的形成,首先是由于对文学性质的理解存在着差异,近几十年来,“文学是以语言为工具的、对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之类的定义,在文学教科书中触处可见。我们并不反对这种说法,但认为在这定义中还应加上“以感情来打动人的”这样一层意思。换言之,作家自己必须具有强烈的感动和高度的技  相似文献   

6.
没看懂     
国际数学家大会第一天,中国青年数学家田刚在会上作一小时报告。大会名誉主席、92岁的陈省身教授坐在轮椅上听完了这个报告,当记者问及他对此“有何评价”时,这位国际知名的数学大师老老实实地朗声答道:“我没听懂。”  相似文献   

7.
做编辑工作,经常遇到不合语法的病句,一边加以改正,一边摘录下来,几年工夫居然摘录了几百条。《中国出版》“编校园地”主持人若谷先生得知此事,嘱我分类整理。于是,我将其中一些较典型、出现率较高的语法错误分类整理,略加分析,找出其错误之处及出错原因,并且予  相似文献   

8.
商恺同志是老一辈的新闻工作者,是我的老师,也是我的老领导。没有想到,具有这样“三老”身份的长辈竟然要我这个晚辈为他的新作《致青年记者的60封信》一书写一篇序言!当他提出这个希望的时候,我开始是有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但是我深知他的为人,很快就理解了他的真心实意,便没有再做什么过多的推辞,就欣然应允了。  相似文献   

9.
德国“第一先生”“在家是我说了算”德国总理默克尔的丈夫绍尔.为人严肃认真.在学术领域颇有成就。但他平日沉默寡言,不喜欢在公众场合露面,对媒体采访也是敬而远之。  相似文献   

10.
近来,有个爱好新闻写作的青年朋友问我:“为什么我写的稿子难得采用,你写的稿采用的多,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我说:“这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还是把稿子拿来看一看再说。”稿子拿来后,我粗略看了一下,立意还可以,角度也比较新,就是语言不够精练,内容有些重复。我对他说:“你这篇稿子是为电台写的,电台早新闻节目只  相似文献   

11.
有一次,与几位青年编辑交谈,他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才能做一个好编辑.能否说出个一二三四来。事后,这个题目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里,促使我开始回忆我的编辑生涯,试图能从切身编辑实践中概括出几条来。我琢磨了好长时间,方觉得有点眉目,才拿起笔来写这篇文章,题目就叫《做个好编辑的一二三四》,即一“职”、二“像”、三“心”、四“会”,期望对青年编辑能有所启示。一“职”:多编好书多编好书,是一个编辑的主要“职责”,也可以说是一种“天职”,必须永记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甘惜分教授的百岁华诞。很感谢《新闻爱好者》为此编发专辑并向我约稿。甘老是我的硕博导师郑保卫教授和博士后导师童兵教授的导师,按受教辈分,他是我的“师爷”。甘老的经历,各位读者通过一些论著想必都已有所了解,本期专辑中童兵老师等的文章中也有介绍,所以本文不再赘述。《新闻爱好者》编辑部主任施宇在向我约稿时,希望我结合自己与甘老的交往经历,谈谈一个青年学子心目中的前辈。这正合吾意。  相似文献   

13.
吉人不吉     
《今传媒》1997,(7)
吉人不吉文/辛民清代有个青年名叫吉jí人,他刚刚结识了一个朋友,彼此通报了姓名。过了几天,朋友给他来信写成了“击jī人”。等到再见面时,这个青年笑着说:“我连缚鸡的本领也没有,怎么会‘击人’呢?”我的名字是“大吉的‘吉’。”又过了几天,朋友又来了信,...  相似文献   

14.
惜“自贱”     
不提那些影响不大的小报了。平时我看报常常会发出叹惜:怎么这些人都成了版面的座上常客?我既为版面的编辑叹惜,也为这些报纸叹惜。我们就来谈谈现象:比如随便为人开设专栏,现在好像阿王阿张都可当“专栏作家”。还有随便为人提供作品研讨的版面,我有时好事,会问别人“某某人你们听说过否”,结果得到“勿晓得”的回答往往居多。另外,报纸常有相当平庸的美术书法作品,用脚丫叉夹毛笔写字、双手左右开弓写字之类杂耍式的野狐禅,居然也会成版面新闻。再有,就是一些词汇含金量的贬值,如动不动就是“著名作家”、“杰出教授”(此头…  相似文献   

15.
1月31日是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主办的2015年第一期、总排序第六十九期“强素质,作表率”主题读书讲坛活动读书活动办公室为大家特别邀请到享誉国内外的中国发展问题研究专家张维为教授作为演讲嘉宾张维为先生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曾担任邓小平同志和其他中国领导人的英文翻译,后任日内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等外职.  相似文献   

16.
有一种观点认为,语言表达不重要,天天练发音也没必要,甚至认为播音、主持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职业,节目主持人只能来自优秀的记者和编辑.这种观点是将有声语言当做了“思维的附属品”,对有声语言创作过程缺乏正确的认识.事实上无论一个播音员、主持人主持什么节目,运用了哪些技巧,能力有多强、素质有多高、思维品质有多好,最终呈现给受众的都要落实到有声语言的表现上,没有语言表达,思维也没有实际的意义.中国播音学的奠基人张颂教授不断强调“语言功力”的重要性,并指出:语言功力并非只是“语言”的功力,它包括运用语言所必须的功底,和运用语言所涵盖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王明春 《大观周刊》2012,(38):291-291
小学语文高段教材中直接出现有关修改病句的内容,在教辅书籍中也常有显露。因此.重视病句的检查和修改的教学.让学生初步具有辨识病句、修改病句的能力,对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必将大有裨益。我们在阅读和写作时,尤其是教师在修改作文时.往往会发现有些病句并不那么单一。它既有语法上的毛病又有逻辑方面的问题.或者两者毛病兼而有之.因此.应对病句全面的分析和检测,然后加以改正。那么.怎么检查和修改病句呢?我认为应该从语法上和逻辑上两方面来进修训练。  相似文献   

18.
有句俗语,叫“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我接触过不少青年记者和通讯员,深感他们思维方法不同,主观努力不同,进步快慢也就不同。有几个人给我的印象很深。一次,一个青年记者和我们一起,去采访某地区在农村建立科技推广网的问题。我起草后,让那个青年记者过目。这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接过我的稿子后说:“我还要看你的原稿,看你是咋修改的。”我听了猛然一惊。因为过去从来没人向我索要过原稿,他是第一个。这个青年人肯动脑子,敢于追根探底,主观能动性强,很有希望。连着采  相似文献   

19.
《新闻实践》2011,(7):21-21
“基本青壮、基本男性、基本有文化、基本从业八年,老巢基本在北上广,流窜范围基本不定,基本收入低、基本不满意、基本作息乱。善打听也善爆料,善协作也善拉锯。我不是传声筒,我是调查记者,我挖掘事实,我接近真相”。这是两位青年传播学者用“凡客体”概括的中国调查记者的群像。  相似文献   

20.
某报辟一栏目,叫“案例集锦”,从来只听说有“新闻”、“名言”、“警句”的“集锦”,如今又发明一个“案例集锦”,不免叫人瞠目。报刊进行法制宣传本是职责之一。剖析一些典型案例,是为了人们能从中吸取教训,不再重蹈覆辙。但硬要冠之以“锦”,未免有些生搬硬套。“集锦”应是集“美好之事物”。强奸、凶杀、抢劫……何“锦”之有? 如果说,“案例集锦”是出于编辑的疏忽,而一些刊物掀起的“案风”却令人担忧。近日翻了几本青年刊物,只见除带头几篇撑门面的文章之外,与“案”有关的都在十篇左右。说句公道话,这还是较少的,多的甚至占三分之二篇幅。我国的法制还不够健全,对法的普及宣传应该加强,而不是削弱,问题是从何种角度、以何种形式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