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的重要物理量,并且联系着动量、动能等量.在许多绳杆连接体问题中涉及速度的求解,若能正确应用速度投影定理,则会使问题解决变得直观、简便.在此,笔者介绍速度投影定理,并举例说明其应用.  相似文献   

2.
力学问题中常涉及到“轻杆”、“轻绳”模型 ,特别是在中学物理竞赛题中 ,则更是屡见不鲜 .轻杆、轻绳是由各种实际情况中的杆和绳抽象出来的理想物理模型 ,作为这一模型 ,一般情况下 ,“轻”往往是 (相对于其它物体来说 )指其质量可以忽略 ,所受重力可以忽略 ,而杆和绳则往往是其形体在同一直线上且其长度是不发生变化的 .由此导致这一模型在运动学和静力学中都有其特有的规律 .本文拟对此规律及其应用、特别是在解中学物理竞赛题中的应用作一些简单的探讨 .一、杆、绳上任意两点的速度沿其自身方向上的投影值相等这是杆、绳在运动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3.
若干个物体通过一定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就构成了 连接体, 其连接方式一般是通过细绳、轻杆或轻弹簧等 物体来实现的.连接体问题涉及多个物体, 具有较强的 综合性, 是力学中能力考查的重要内容, 在高考中也经 常出现.连接体问题的解题关键是寻找连接体之间的内 在联系.解决连接体问题的有效方法, 除常用的整体法 与隔离法外, 还可利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求解. 一、轻绳连接模型 解答此类问题应注意: 连接体运动过程中, 与绳子 连接的物体沿着绳子方向的速度大小一定相等; 轻绳内 部张力处处相等, 且与运动状态无关.因此, 此类模型中 的单个物体机…  相似文献   

4.
<正>物体与轻绳连接这一模型是高中物理中的一种常见模型,我对这类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变式拓展,下面举例说明。一、思路在进行速度分解时,首先要分清合速度与分速度(合速度就是物体实际运动的速度);其次由物体的实际运动确定其是由哪些分运动合成的,从而找出相应的分速度。一般的分解思路,沿着绳子方向和垂直于绳子方向将实际运动分解即可。另外还可依据速度投影定理。速度投影定理:不可伸长的杆和绳,尽管  相似文献   

5.
蔡同欢 《物理教师》2003,24(2):49-49,52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 ,经常遇到这一类问题 :几个物体的运动存在着某种关系 ,根据其中一个物体的运动速度求其它物体的运动速度 ,这类问题称为相关速度问题 .相关速度问题一般用速度分解法或微元法求解 ,这两种方法对于中学生来说难度较大 ,不易理解和掌握 .笔者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功能角度分析相关速度问题 ,解题过程简捷且容易理解和掌握 .现介绍如下 .1 从能量守恒角度分析相关速度问题图 1由轻绳、轻杆连结的物体 ,由于轻绳、轻杆的质量为零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 ,其中一个物体对轻绳、轻杆的做功功率等于轻绳、轻杆对其它物体做功的功率 .…  相似文献   

6.
滑轮是生活中常见的器具,根据其使用方法有动滑轮与定滑轮,在高考试题中还有它的“变脸”模型,如光滑的凸面(杆、球、瓶口等).两个物体通过轻绳或者滑轮这介质为媒介连接在一起,物理学中称为连接体,连结体问题是物体运动过程较复杂问题,这就是说从连接体的运动特征来看,通过某种相互作用来实现连接的物体,如物体的叠合,连接体常会处于某种相同的运动状态  相似文献   

7.
两个物体通过轻绳或者滑轮等媒介连接在一起,物理学中称为连接体,连结体问题是物体运动过程较复杂问题,从连接体的运动特征来看,通过某种相互作用来实现连接的  相似文献   

8.
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相互连接参与运动的系统称为连接体,它们存在着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物理量的关系.教材中典型的探究牛顿第二定律实验,小车与盘及盘中重物就构成了连接体,它们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关系明了简单.为了发展学生潜能,有人就编成了其他形式的连接  相似文献   

9.
连接体问题按相互连接的物体的运动情况来分有 :不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和在同一直线上运动两种情况 .学生对不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连接体问题普遍感到困难 ,本文结合例题作分析讨论 .1 根据牛顿定律 ,并结合运动学知识求解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连接体运动问题( 1 )求解加速度【求解策略】①对甲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并列出牛顿第二定律方程 ;②对乙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并列出牛顿第二定律方程 ;③依据矢量分解法则 (即依据效果进行分解 ) ,列出两个物体运动加速度间的大小关系 ;④联立上述三个方程求解即可 .例 1 光滑杆上穿两个质量皆为m的小环 ,…  相似文献   

10.
梁树颖 《中学理科》2009,(10):29-32
轻绳连接体问题,由于轻绳的柔软性使问题有了许多的变化,也使题目难度变大.笔者对这类题作了些分析研究.将这类问题大致分为:1.绳端连接的两个物体都静止类问题;2.绳端连接的两个物体一个静止,另一个运动类问题;3.绳端连接的两个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相同,方向不同类问题;4.绳端连接的两个物体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同类问题,下面进行分类说明。  相似文献   

11.
连接体是指在所研究的问题中涉及到的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如叠放在一起;并排挤放在一起;用轻绳、轻杆联系在一起)解决连接体问题的方法是隔离法和整体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在学习了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后,我们经常会碰到涉及相互关联的物体的速度求解.几个物体或直接接触、相互挤压,或借助其它媒介(如轻绳、细杆)等发生相互作用.在运动过程中常常具有不同的速度表现,但它们的速度却是有联系的,我们称之为“关联”速度.解决“关联”速度问题的关键有两点:一是物体的实际运动是合运动,分速度的方向要按实际运动效果分解,二是沿着相互作用的方向(如沿绳、沿杆)的分速度大小相等.  相似文献   

13.
王芳 《物理之友》2020,(4):47-49
从学生做的两个速度关联的形似错题出发,根据刚体、轻绳(杆)不能形变和储存能量的特点,从系统内部机械能传递的角度,总结出速度关联问题的本质特征是刚体(质点)沿弹力方向上的分速度必须相等。根据弹力的类型将速度关联问题归纳为轻绳连接、轻杆连接和直接接触三类模型并进行实例分析,最后对学生在两个形似题上错误的原因进行剖析,并给出正确解答。  相似文献   

14.
高中力学中,轻绳是一类重要的力学约束模型,其特点是质量不计、不可伸长,物体间通过它的连接可发生相互作用,称之为轻绳连接体.以轻绳连接体模型为背景可考查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知识、圆周运动的临界问题、等效碰撞问题及功能关系的综合应用.  相似文献   

15.
受约束的物体系统,在运动过程中的任一时刻,物体的速度大小之间一定存在着确定的数量关系,建立这种关系通常是分析问题的难点所在,本文将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根据物体间的约束关系进行速度分解,建立物体速度间的关系,而不是首先寻找分速度(或分运动)方向。 1 物体受到绳或杆的约束我们所研究的绳或杆一般都不考虑它们的形变,用绳或杆约束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虽然在同一时刻速度一般不同,然而在不考虑绳和杆形变的条件下,物体沿绳或杆方向的分速度大小在同一时刻总是相等的,方向总是相同的,这就是绳与杆约束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6.
罗绪凯 《物理教学》2022,(2):56-59+62
本文以一道轻绳连接体典型例题为载体,首先对两牵连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了定性分析;然后结合动力学和能量守恒定律定量计算出两物体的速度、加速度以及轻绳中拉力随角度变化的具体表达式,并借助MATLAB软件对质量相等情况下两物体速度、加速度以及轻绳中拉力随角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通过改变两物体的质量比例,分析了不同质量比例下,两物体的加速度随角度的变化关系,并利用Origin软件作图加以形象描述使得结果更加直观具体。  相似文献   

17.
汪飞 《物理教师》2014,(1):88-89
如图1所示的两幅图为一类常见的以轻绳或轻杆为连接物构成的牵连物系模型,图1(a)中以轻绳为连接物,图1(b)中以轻杆为连接物.虽然两幅图中的连接物不同,但它们具有共同的特征:在运动过程中,A、B物体间的距离保持不变且连接物不发生弯曲.故此将运动过程中连接物(轻绳、轻杆)不发生弯曲的牵连物系归为一类. 在以此类牵连物系为背景的力学题中物体常做复杂的变加速度运动,对物体加速度的分析是此类问题的难点.笔者在对此类问题的思考中发现,通过转换参考系,可得出一条有用的结论:若以牵连物系中某一物体A为参考系,则另一物体B将相对于A物体做圆周运动.应用此结论可将复杂的变加速度运动转化成熟悉的圆周运动,给问题的分析带来方便.下面首先对这条结论进行简要的证明,再通过几道相关的例题来呈现此结论在分析问题中的巧妙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刚体平面运动速度投影定理的内容进行了补充,利用补充后的速度投影定理,不仅能求解刚体平面运动时任意点的速度,而且还能求解刚体平面运动时的角速度.  相似文献   

19.
所谓连接体是指两个(或多个)物体直接接触,或者通过轻绳细杆弹簧等连接起来形成的系统.连接体问题在高考命题中由来已久,考查考生综合分析能力,起初是多以平衡态下的连接体的题呈现在卷面上,随着高考对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近几年加强了对非平衡态下连接体的考查力度,如具有共同加速度的连接体问题.做这类型题的关键是研究对象的选取方法,即隔离法与整体法.还有就是搞清楚内力还是外力.一、内力和外力  相似文献   

20.
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相互连接参与运动的系统称为连接体.以平衡态或非平衡态下的连接体问题拟题屡次在高考中呈现,是考生备考的难点之一.在用整体法与隔离法处理连接体问题时,所研究的问题涉及的是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系统中各物体的加速度相同时,可以把系统中的所有物体看成一个整体,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加速度,这种思维方法叫整体法;为了研究问题方便,常把某个物体从系统中“隔离”出来,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列出方程求出答案,这种思维方法被称为隔离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