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古镜 《华章》2011,(10):52-52
宋词的发展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晏殊、张先、晏几道、欧阳修等承袭“花间”余绪,为由唐入宋的过渡。代表人物:温庭筠(《望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萍洲。);第二个阶段,柳永、苏轼在形式与内容上所进行的新的开拓以及秦观、赵令畸、贺铸等人的艺术创造,促进宋词出现多种风格竞相发展的繁荣局面;  相似文献   

2.
杨坚 《教师》2008,(13):52-53
宋词作为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出诱人的清香。它是继唐诗之后诗歌发展的又一巅峰。 词在宋代的发展演变可分为北宋与南宋两个历史阶段,综观两个阶段的全宋词,给人最突出、最清晰的印象就是充满浓厚的感伤意蕴,就总的倾向而言,“婉约派”“豪放派”虽然在题材、风格上有不同的特点,但都以感伤为基调,  相似文献   

3.
宋词作为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出诱人的清香。它是继唐诗之后诗歌发展的又一巅峰。词在宋代的发展演变可分为北宋与南宋两个历史阶段,综观两个阶段的全宋词,给人最突出、最清晰的印象就是充满浓厚的感伤意蕴,就总的倾向而言,婉约派豪放派虽然在题材、风格上有不同的特点,但都以感伤为基调,  相似文献   

4.
文章剖析了宋词传播与宋词发展的影响.宋词传播方式的变化影响了宋词的题材、形式和风格的发展.随着宋词传播方式的变化,宋词的题材得到了扩大;形式上突破了音律的约束,出现了诗化和散文化的特点;出现了婉约和豪放两大流派.  相似文献   

5.
<正>宋词是宋代文学的主流,它是由诗歌这种艺术形式发展起来的,在当时就受到了广大市民阶层和士大夫阶层的喜爱。宋朝的词虽然大部分是写给士大夫们看的,但也有大量写给广大普通市民看的。宋代文人当中也有不少人在填词,这就扩大了词作的创作群体。宋词在当时除了受到文士们的认可外,还受到了市民们的喜爱。所以在中国文学史上它有极高地位。宋词和唐诗相比,虽然艺术风格有所不同,但总体上都属于婉约风格;和宋词相比,唐诗更讲究韵律,而宋词更注重语言的音乐性;与元曲相比,宋词更为雅化。  相似文献   

6.
宋代的妓女直接参与了学的创作,她们既演唱人的歌词,又创作自己的作品,形成了独特的艺妓风景,促进了宋词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人与艺妓在当时特殊的历史化背景下,有着密切的联系。艺妓激励了人创作,开拓了宋词的情感境界,影响了词风的变迁。本试从艺妓与人交感关系的角度对宋词的发展进行浅显的论述。  相似文献   

7.
<正>八年级学习的宋词共有七首,分别为上册李清照的《渔家傲》《如梦令》、晏殊的《浣溪沙》、欧阳修的《采桑子》、朱敦儒的《相见欢》,以及下册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和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首先,这些宋词作品都是名家名篇,时间上的跨度涵盖了宋词发展的主要阶段。其次,这些词在情感表达上都丰富饱满:有借歌颂梅花品格表达自己气节的;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在每阶段的"学段目标与内容"中,都指明了对诗词教学的具体要求。我们的唐宋词教学,无论是中年级还是高年级,理应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情境想象。"体验""想象",都启示我们学生的学习必须是主观能动的。唐宋词教学必须关注"学为中心""学生本位"。本文呈现当前唐宋词教学中"学生本位"被忽视或者无视的教学现实;分析唐宋词教学中"学生本位"缺失的主要原因;结合笔者的课堂实践探索,从"先学后教""品评鉴赏""比读启思"三个方面提出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宋词与唐诗、元曲审美趣味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宋词具有婉约柔媚、言尽情深、阐幽发微等审美特质。从文本形式看,宋词的形式是其特定审美情趣生发的客现机制;从创作意图上看,宋词人的创作意图是词审美趣味生发的直接动因;从社会审美心态来看,宋人时代心态(包括审美心态)是其词审美趣味生发的外在氛围。  相似文献   

10.
宋词中的陶渊明意象宋词中有三种情况:直接用到陶渊明形象的本事意象、化用陶渊明诗文的话语意象和由陶渊明演生而采的文化意象,又可以分为归隐、饮酒、赏菊等三个主意象群。宋词中陶渊明意象的运用既与宋人对陶渊明的接受有关.也与词体观念的演变有关。词人在用到陶渊明意象时,或单用,或合用,有继承,有改造,丰富了宋词的艺术表现力。  相似文献   

11.
在教学中引进宋词,以宋词架构宋史符合当前新课改的大背景:教学中引进宋词是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需要;教学中引进宋词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需要;教学中引进宋词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需要。在教学中引进宋词,以宋词架构宋史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以宋词导入新课,能在优雅的意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宋词讲解史实,能深入浅出、化抽象为形象,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在宋词中结束课堂,能起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功效。在教学中引进宋词,以宋词架构宋史需注意的事项:在教学中引进宋词要适量、适当;在教学中引进宋词要注意把握宋词与历史的区别。  相似文献   

12.
二十世纪后半期是中国文学研究一个相对辉煌的时期,表现在宋代词学的研究领域,无论是宏观的把握还是微观的探讨,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尤其是进入九十年代后,各种论文、专著、文学史齐头并进,内容广泛涉及词学研究的方方面面。本文立足于从宏观上把握宋词研究的最新学术动态,从宋词的分期及其发展流变、宋词的风格及流派、宋词的审美、宋词的艺术形式等四个主要方面,对1990-2000年间关于宋词宏观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果进行了一次述评。  相似文献   

13.
顾晓莉 《文教资料》2011,(36):192-194
词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体裁,产生于唐五代,在宋朝得到了发展与兴盛。宋词作为文学史上的一朵亮丽的奇葩.总是无时不在散发出它独特的魅力。豪放词,给人一种“大江东去,浪淘尽”的雄壮气势;婉约词.又给人一种“凄凄惨惨戚戚”让人听之欲断肠的凄美之情。无论哪首宋词,细细品味,都能品出其中的情、意、境,那不仅是一种艺术视觉、听觉上的关.更是一种思想境界上告白雷槭暑一种心暴的威动。  相似文献   

14.
唐诗、宋词、元曲是三个不同时代而又紧密相连的不同的文学样式,它们之间的相承关系自然存在.唐诗与宋词的关系,论者已多;而宋词与元曲的关系,则论者颇少。即使有论者不是否定宋词与元曲的相承关系,就是认为元曲为宋词所演变,即所谓“词余”。此皆一偏之见,不能反映两者关系真实情况,而且与文学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不相符合。社会生活的各种事物是互相制约、互相渗透、互相影响的,这是一条规律。根据这一条规律,说宋词与元曲毫无相承关系是不符合历史情况的.社会历史事物的发展是具有辩证性、多样性、复杂性和曲折性的,因此后一种事物接受前一种事物的影响是有选择的,这是一条规律。根据这一条  相似文献   

15.
宋词作为一宗巨大的文化产品,在当时和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宋词阴柔特质特别适合歌妓演唱,因此歌妓在宋词传播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就歌妓成为宋词传播媒介的原因、歌妓作为传播媒介的特点、歌妓作为传播媒介在宋词发展史上的作用三方面来探讨作为宋词传播媒介的歌妓。  相似文献   

16.
基于对《全宋词》中第二位到第一百位的99个高频词的统计分析,揭示了宋词文体的显著特征:宋词偏好描写自然现象和自然景物,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反映出宋词表达含蓄的特点;宋词倾向于表达离愁别绪,以及对人生、前途、命运等问题的忧思;宋词中关于时间概念的描述大多涉及过去和现在,与未来有关的描述较少。  相似文献   

17.
宋词诗化论     
词的诗化,开拓了题材领域,创新了艺术风格,促进了词的雅化,并表现在标题、小序、自注、次韵、联章、叙事、议论等诸多方面。宋词的诗化,经历了酝酿、奠基、高原、延续四个阶段。宋词诗化的动因,主要在于社会变革,在于作者社会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18.
顾云鹏 《语文天地》2011,(21):59-60
唐诗过后是宋词,好诗在唐代就已经写尽了,所以宋人在词这种文学样式上,使之趋于完善,臻于完美,达到了空前繁荣,成为我们诗歌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一、"花间"到宋词的过渡晏殊、张先、晏几道、欧阳修等承袭"花间"余绪,为唐入宋的过渡。在这一阶段,晏殊,欧  相似文献   

19.
丁昊 《文教资料》2008,(34):7-8
初盛唐是词史的初始阶段.初盛唐文人词的发展为中晚唐文人词乃至宋词的全面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因此,晚唐词体的完备.离不开早期文人词词体的积淀与贡献.本文试图从标题形式、词的形体、句武句法等三个方面阐述初盛唐文人词的体制特征.并对刘扬忠先生关于早期文人词体制的观点及论述进行了评说.  相似文献   

20.
在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学史上,有豪放派与婉约派之分,当提到豪放派时,我们会不由自主想到两个人苏轼与辛弃疾,他们是豪放派的大家,都满怀慷慨豪迈的情怀,奔放热烈的情感,开创并奠定了豪放词派,树立了他们在宋词历史上的地位,大大推动了宋词的发展,后人称他们二者为“苏辛”。二者作为豪放派的代表,都有着很高的造诣,有着很高的艺术水准,在词坛上独树一帜,生活在北宋时期的苏轼开创了豪放词派,生活在南宋时期的辛弃疾则奠定了豪放词派,宋词在前仆后继的推动之下达到顶峰,但是两位词人由于生活的时代背景,性格特点,人生经历等的不同,豪放词的风格也有许多不同之处,本文将主要探讨和分析苏轼和辛弃疾豪放词词风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