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测量酸碱指示剂水溶液电离平衡体系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酸式与碱式最大吸收峰严重重叠。高斯多峰拟合技术实现酸式和碱式重叠峰的分峰拟合,给出2个吸收峰的积分强度及相应最大吸收波长等光谱参数,进而计算指示剂水溶液酸离解常数pKa。模拟计算结果还证实:随着pH值增加,指示剂碱式峰和酸式峰分别发生显著蓝移和红移,讨论了由此引起的系统测量误差。改进的pKa分光光度测量方法测量步骤和数据处理过程更简单、更具有普适性,结果也更可靠。  相似文献   

2.
荧光猝灭法对中药水提取液与BSA相互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血清白蛋白(BSA)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与其荧光强度以及位于280 nm处的吸光度呈线性相关;中药白头翁和半枝莲的水提取液自身在BSA荧光发射峰位置的荧光强度比较弱,但在BSA的紫外吸收区域吸收峰范围广泛且吸收值很强;两种中药中含有某些可使BSA荧光猝灭的物质,且当中药与BSA共存时,体系的紫外吸收光谱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表明两种中药与BSA发生了相互作用,且这种作用是在分子水平上的.  相似文献   

3.
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25±0.5)℃的条件下,选择290nm为分析波长,测定水杨酸在不同pH条件下的吸光度,结合作图法找出lg([A-]/[HA])-pH的线性方程,从而求得水杨酸的电离常数(pKa).结果测得水杨酸在25℃下的电离常数pKa为3.115,RSD为0.23%.  相似文献   

4.
若干多肉植物提取液的紫外吸收光谱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超声萃取法提取十余种多肉植物中的有效防晒成分,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各种提取液的紫外吸收光谱,将各种提取液的最大吸收峰及吸光度从三种(UVA、UVB、UVC)紫外线波长范围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不同种多肉植物对紫外光均具有一定程度的吸收,不过吸收的紫外光情况存在很大差异.芦荟等植物主要吸收的是UVB波段的紫外线,天使之泪等多肉植物主要吸收U VA波段的紫外线,红日等多肉植物主要吸收U VC波段的紫外线.这些数据可为研制天然防晒剂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β—环糊精与香精包合物的制备及紫外光谱和差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伟  张宁 《天中学刊》2000,15(5):16-19
制备了β-环糊精与薄荷、玫瑰等7种香精的包合物,在紫外区有吸收峰的香精,其紫外光谱与包合物水溶液的紫外光谱的峰形一致,保持香精浓度不变,β-环糊精的加入对最大吸收的波长和吸光度的影响很小,香精包合物的差热分析表明,除玫瑰和菠萝香精包合物外,其他5种香精的包合物在温度低于230℃的条件下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6.
酸碱指示剂甲基橙本身是一种弱的有机酸,弱酸或弱碱在水溶液中都存在电离平衡,利用手持数字化仪器色度计,双波长法测量甲基橙溶液的吸光度数值,根据朗伯比尔定律计算相关数据,最终获得甲基橙的电离平衡常数.用比色法测量酸碱指示剂的电离平衡常数,不仅加深学生对指示剂原理和电离平衡理论的认识,还提升学生科学探究和证据推理能力,发展学...  相似文献   

7.
选择新鲜芦荟为研究对象,运用超声波萃取法提取芦荟中的防晒成分,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芦荟不同生长部位的紫外吸收光谱图.通过分析比较最大波长值以及光谱图中吸收峰的吸光度情况,了解芦荟本体中蒽醌类物质的分布情况.实验测得:生长时间较短的芦荟叶皮中,蒽醌类物质含量较高;同株芦荟中,蒽醌类物质主要集中在叶皮的尖端与边缘部分.此外,不同品种的芦荟本体中,蒽醌类物质的具体成分及含量也存在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1 指导思想 1.1 要充分认识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表现 电解质溶于水,是完全电离还是部分电离甚至分步电离,是否存在相关的平衡,情况各异.如盐中的弱碱阳离子或弱酸根离子的水解平衡、酸式弱酸根离子的水解平衡和电离平衡以及水的电离平衡.  相似文献   

9.
在酸性条件下,阿魏酸荧光强度随pH值的升高而增大,荧光峰的最大激发和发射波长分别为310 nm和415 nm。在碱性条件下,最大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红移到350 nm和460 nm处。随着pH值的升高,其荧光强度逐渐增大,当pH值大于10.0时,其荧光强度达到最大值且趋于稳定。阿魏酸的荧光光谱随pH值的变化是由于其分子中羧基和羟基质子的离解。以硫酸奎宁为参比,测得阿魏酸水溶液的荧光量子产率为0.006 1。  相似文献   

10.
稀H2SO4介质中,痕量铬(Ⅵ)对KBrO3氧化中性红和孔雀石绿褪色的反应具有较强的催化作用,通过测量530 nm和620 nm下.非催化体系和催化体系吸光度的变化,计算△A值,建立了双指示剂双波长动力学光度分析法测定痕量铬(Ⅵ)的新方法.在优化条件下,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2×10-8~2.6×10-6g/mL,检出限为7.8×10-9g/mL.  相似文献   

11.
研究酞菁铁Ⅱ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测定了二者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分析表明,随着酞菁铁Ⅱ浓度的增加,后者在345 nm处荧光有规律的发生猝灭现象.根据Stern-Vo Lmer方程可以计算得到两者相互作用的猝灭常数为1.25×104,结合位点数为1.由紫外可见光谱可知,随着酞菁铁Ⅱ浓度的增加,牛血清白蛋白在210 nm处吸光度有所上升,峰位发生红移.  相似文献   

12.
利用动力学分光光度法测定钼的方法并不多见[1—2]。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钼的方法。在酸性条件下,钼(VI)能催化氯酸钾氧化对硝酸基苯肼成偶氮离子继与变色酸偶联生成红色偶氮化合物(λ_(max)=515nm)。钼(VI)含量在0—0.06ug/ml范围内与吸光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1为1.1×10~6。应用于豆类植物中钼的测定,结果较满意。  相似文献   

13.
紫外光度法测定芹菜中的亚硝酸根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绿色蔬菜加工后,随时间的不同,亚硝酸根含量不同。本以芹菜为材料进行测试,研究了指示剂中性红与亚硝酸根在酸性介质中的亚硝化反应,亚硝化产物在近紫外区有一灵敏吸收,其最大吸收波长为360nm,据此建立一个测定亚硝酸根的新紫外光度法。用此法测定芹菜中亚硝酸根的含量,测定结果与经典的盐酸萘乙二胺比色法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4.
对黄柏黄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柏黄色素的最大吸收波长λm ax=335 nm,最适宜的提取剂为乙醇,最佳的提取条件为:提取剂浓度为60%,提取剂pH值为3~7,提取温度为60℃.该色素耐光、耐热性强,常用的食品添加剂以及金属离子Na+、Cu2+、Mg2+、Ca2+等对色素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在HAc-NaAc缓冲溶液中,研究了溴甲酚紫与烟碱的相互作用,烟碱-溴甲酚紫-Co2+三元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λmax=436 nm,摩尔吸光系数κ=6.473 5 L·μmol-1·cm-1,烟碱浓度在0.20~100.00μmol·L-1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线性回归方程Y=0.647 4X+0.009 4,相关系数R=0.999 6.根据信噪比确定检测限(S/N=3,n=7)为0.10μmol·L-1,该方法准确度、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特别适合于中、小型企业快速、大批量地分析烟草样品中的烟碱.  相似文献   

16.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在B3LYP/6-31G*水平上计算研究氯取代含氧亚甲基和亚胺桥键化合物分子的几何结构,原子电荷,前线轨道能量和电子吸收光谱等性质。在此基础上使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方法计算了分子第一激发态的电子垂直跃迁能,得到最大吸收波长λmax。计算表明,取代基氯的引入导致最大吸收波长红移。  相似文献   

17.
对钝项螺旋藻完整藻胆体与解离藻胆体吸收光谱进行了比较研究.随着藻胆体的逐渐解离,其吸收光谱表现出如下变化特点:在紫外光区,吸收峰始终位于355nm,尖形峰逐渐变成钝形峰;在红光区,都有很强的吸收,吸收峰呈平顶状,其半带宽逐渐变小;紫外光区与红光区相对吸收强度的比值逐渐变小;四级导数吸收光谱的小峰数目越来越少.室温荧光发射光谱表明,藻胆体在低于0.9mol/L的磷酸缓冲液中变得不稳定,并开始逐渐解离,解离的藻胆体与完整的藻胆体相比,其荧光发射峰波长逐渐变短.  相似文献   

18.
从实验和理论上研究了中药白芍水萃取液在紫外光激励下的吸收光谱及其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白芍水萃取液在275 nm处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吸收峰。分析了其产生的机理,发现其最大吸光度与白芍水萃取液的体积分数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为检测白芍有效成分含量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研究有机染料茜素红S(alizarin red S,ARS)与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人血清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HSA)的结合反应,选择实验的最佳条件:PH=5.10的B—R缓冲溶液3.00mL,4.00mL5.0×10-4mol/L茜素红S溶液.反应20min后,体系的吸光度很稳定,在入λ=420nm处有最大吸收峰,并且随着牛血清白蛋白(BSA),人血清白蛋白(HSA)的加入,茜素红S的吸收峰下降.因此以茜素红S为标记物,根据其在波长420nm处吸收峰下降的程度,可用于定量测定BSA和HSA.测量BSA的线性响应范围为0~32.0μg/mL,相关系数为0.9987,测量BSA的线性响应范围为0~28.0μg/mL,相关系数为0.9968.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用于实际试样分析,实验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