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9 毫秒
1.
把文献信息物化成物质文明的总途径是通过读者、用户把文献信息并入生产过程,使之作用于生产力各要素,最后物化成物质文明;其具体途径是观念途径、决策途径、体制和机制途径、素质途径等.  相似文献   

2.
把文献信息物化成物质文明的总途径是通过读者、用户把文献信息并入生产过程,使之作用于生产力各要素,最后物化成物质文明;其具体途径是观念途径、决策途径、体制和机制途径、素质途径等.  相似文献   

3.
随着生产资料市场的发展和信息市场发展,交换手段由物化商品的交换转向非物化商品的交换,即信息要素的交换。《河北省信息市场管理条例》为培育发展全省信息市场提供了法规保障。  相似文献   

4.
论档案馆信息资源社会共享的障碍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丹 《档案学研究》2009,23(5):25-26
信息社会领导决策、人们生活都离不开信息,且需求量也越来越大,档案信息的原生性在信息大家族中具有不可替代性.信息社会共享,不能缺档案信息,档案信息也要积极参与信息共享与交流.但是由于思想、机制、资源和技术上的障碍严重制约了档案信息的整合共享.因此,必须在更新观念,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在加强协作,建立联盟;行政主导,项目带动;优化馆藏,科学管理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5.
《新上海档案》2005,(12):27
张辑哲在2005年第6期《档案学通讯》撰文指出:信息社会最大的信息问题,是信息尤其是由信息技术系统产生的大量物化信息在社会生活中开始具有了独立意义,人类对事物的控制、使用必须首先通过对信息的获取、处理方能间接实现。信息在相当程度上由社会生活的“配角”变成了“主角”。这一问题的“正效应”主要有两点:第一,使人类可同时面对、把握、控制更多的事物(通过信息间接把握),并具有了更高程度的预计性(计划性)、全面性和精细性;第二,大大扩展了人类的认识范围并加深了认识深度,丰富了人类精神生活。  相似文献   

6.
县级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入信息时代,新知识大量涌现并迅速转化为生产力,信息日益成为现代社会中最重要的资源。资源的利用从来就是与资源的开发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开发和服务是信息资源变为物质财富的过程,即知识传递和知识成果物化的过程。县级图书馆如何有效地为社会提供各种信息服务,是县级图书馆面临的一个紧迫课题。  相似文献   

7.
周庆辉 《湖北档案》2012,(11):27-27
"信息意识"即人的信息敏感程度,是人们对自然界和社会的各种现象、行为、理论观点等,从信息角度的理解、感受和评价,是人们捕捉信息、判审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自觉程度和能力表现。"信息意识"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对信息具有特殊的敏锐的感受力;二是对信息有持久的注意力;三是对信息价值具有判断力。信息时代处处蕴藏着各种信息,能否很好地利用信息资料,是人们信息意识强不强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8.
张雪珍 《陕西档案》2013,(5):47-47,46
科技信息流愈及时畅通,对科技工作发展就愈有利。科技档案是潜在的生产力,要使其转化为“物化的智力”要求企业档案工作不能停留在过去的收集、整理、保管、借阅等一般工作,而要用更大的精力熟悉档案信息、捕捉信息需求,形成优质高效的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用户信息行为的特征、以用户为中心的信息整合优化内容和以用户为中心的信息资源整合机制进行逐一分析。依此,指出在信息需求和思想动机的支配下,用户利用网络信息服务系统软件及不同的信息资源整合模式,并运用相应机制进行网络信息检索、选择、交流、发布,以期促进网络化信息服务稳定、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徐莉 《湖北档案》2006,(9):17-18
信息作为客观世界的三大要素之一,正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重视.信息受到人们如此的重视,缘于信息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人类文明和知识构建的巨大作用,而这一作用集中体现在信息的增值作用上.从信息所具有的转换性、传递性、共享性、时效性、无限性等特性中,我们可以看出,信息是可以经感知、认识、加工、处理、传递和转换的,并能够通过深度开发,以供人类社会利用的资源.信息资源具有不断增长、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为人类不断创造价值和社会财富的属性.这种属性可以称之为信息的增值性.  相似文献   

11.
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老年人信息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建立老年人信息需求影响因素解释结构模型,并对影响因素的层级关系及其对老年人信息需求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过程]借鉴老年人信息需求影响因素已有科研成果,通过第一轮专家调查,确定影响老年人信息需求的20个因素,并将其归类。在此基础上,通过第二轮专家调查,确定老年人信息需求影响因素的相互关系,建立邻接矩阵;对邻接矩阵进行运算,得到可达矩阵;分解可达矩阵,将老年人信息需求影响因素划分为5个层级,建立老年人信息需求影响因素解释结构模型,并对影响因素的层级关系及其对老年人信息需求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结论]老年人信息需求影响因素可分为表层因素、中层因素和深层因素。表层因素是影响老年人信息需求最为直接的因素;中层因素是影响老年人信息需求较为直接的因素;深层因素是影响老年人信息需求的根本因素。  相似文献   

12.
论信息研究的层次性及其演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勇 《图书情报工作》2001,45(1):38-40,33
认为当前信息的范围日益广泛,信息的内涵和外延都已相当复杂,信息研究在其发展之中呈现出明显的层次性。具体地说,在内涵上,信息研究是语法、语义、语用逐层演进的;在外延上,信息研究是静态观、动态观、系统观、资源观和环境观或生态观逐层演进的。  相似文献   

13.
陶颖  邹纯龙  周莉 《图书情报工作》2016,60(17):110-115
[目的/意义] 建立农民工信息寻求影响因素理论框架,帮助农民工提升信息能力,加快农民工群体的市民化进程。[方法/过程] 通过对30位农民工的深度访谈,运用扎根理论的方法研究农民工信息寻求影响因素,认为农民工信息寻求影响因素分为个体因素、客体因素和环境因素。个体因素分为农民工本身原因和信息寻求渠道;客体因素体现为信息源;环境因素为信息寻求保障体系。[结果/结论] 个体因素、客体因素和环境因素三者之间彼此会发生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农民工的信息寻求,三个因素中的任何一个因素发生积极的变化都会相应推动另外两个因素随之产生积极改变,当三者之间出现良性互动时,农民工的信息寻求能力将会得到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4.
马捷  孙梦瑶  尹爽  韩朝 《图书情报工作》2012,56(18):73-77,81
指出微博信息生态链的构成要素包括信息内容、信息人和传播路径。认为信息人分为信息生产者、信息传播者、信息组织者、信息消费者和信息分解者。信息人角色在微博信息生态链中频繁转换,并构成节点之间强关系、弱关系。论述微博信息生态链的形成受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的影响,构建微博信息生态链的形成机理图。  相似文献   

15.
信息研究的立体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勇 《情报学报》2002,21(1):97-103
当前理论界所从事的信息研究是沿着 3个不同的角度开展的。这 3个不同的研究角度刚好构成三维坐标的纵轴、横轴和垂轴。从纵轴来看 ,信息研究的历史进程可以划分为感性认识、理性启蒙、理论形成、科学创建和学科群研究五大阶段 ;从横轴来看 ,信息研究这个平面可以划分为哲学研究、横断科学研究和具体学科研究三大部分 ,其中具体学科的信息研究又可进一步分为生物信息论、信息物理学、通讯信息论、信息传播论、信息管理论、信息经济论、信息社会论等领域 ;从垂轴来看 ,信息研究是在内涵与外延 2个方面逐层深入开展的。在内涵层次 ,信息研究是沿着语法 (语真 )、语义、语用逐层递进的。在外延层次上 ,信息研究则是历经静态观研究、动态观研究、系统观研究、资源观研究、环境观 (生态观 )研究五大层次而不断扩展的。从整体上把握信息研究的发展历程、发展方向以及发展特点 ,将有助于我们高屋建瓴地深入开展信息研究 ,这是弄清信息研究的立体透视的意义 ,也是本文的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16.
姜祎  赵苹 《图书情报工作》2014,58(19):45-52
根据信息价值运动过程,可将一个完整的信息生命周期划分为价值形成、价值激活和增值、价值实现、价值消亡等4个阶段。当信息脱离原有生态链、被松散链接的多条信息生态链利用,其价值出现多次无规律、不相关的增值,这种现象可以被称为信息生命周期交叠,从信息主体行为的角度可将周期交叠分为互利共赢型、以我为主型和损人利己型。进一步地,当前的泛在信息环境以用户为核心的网状信息传播模式,促进了信息生命周期交叠的发生,引起信息价值的巨大波动,增加了信息传播过程中的风险,给信息管理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肖勇 《图书情报工作》2001,45(7):16-19,62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信息研究的整个演进历程进行探讨,指出信息研究发展到当前的现代信息科学,经历了感性认识、理性启蒙、理论形成、科学创建和学科群研究5个发展阶段。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对历史的准确把握有助于推动当前信息研究的开展。  相似文献   

18.
信息法结构模型分析(英文)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中国信息化建设发展为背景,分析信息化发展产生的信息矛盾和与信息法关联信息的各种不同立法需求,从不同角度分析各类信息拥有者时信息立法的态度,以此为基础,勾画了信息法的三维框架结构,并提出完善信息法制建设的应对策略和目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科研协同的效应取决于信息完整、正确、有效地流动,而在信息流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信息故意失真行为,即通过伪造、隐瞒和逃避等来操纵信息等行为.研究科研协同的信息操纵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科研机构掌握信息操纵行为的特征,制定信息治理策略,提升协同效应.[方法/过程]基于扎根理论,对111位科研人员进行深度访谈...  相似文献   

20.
龙小同 《情报学报》2002,21(1):89-96
价值属性是信息的本质属性 ,是传递的动力 ,若客观实用性所有因子都真实 ,传递结果产生正反馈价值 ;若其中有一个以上因子为假 ,则信息为假 ,本文主要论述人为假信息所造成的负反馈价值 ,分析它的发生机理、数学模型及其危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