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新闻语言是指专门用于表达新闻事实的特殊语言,而与文学语言、外交语言、科学语言等行业语言有所区别。它既有普通语言的共性,又有新闻语言自身的个性。与此同时,新闻语言本身也是包含多种类型、多种语体色彩的。然而,作为一种实用的语言,它首先应当能达到一定的预定目的——具体到新闻领域,就是要向受众传达准确有效的新闻信息:其次,单从语言文字的角度出发,它还应当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具有语言的美感。简而言之,新闻语言应当力求功能与美感并重才能最有效地发挥传播信息的功能。而在当前,似乎新闻语言的美感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雷文明 《新闻窗》2010,(4):76-77
新闻作品能否具有“亲和力”.关键在于语言。如果新闻作品板起面孔高高在上,大话套话空洞无物,让人读不懂甚至不愿读.自然就拉开了与受众的距离。所以,新闻作品的“亲和力”来自于新闻语言的“亲和力”。  相似文献   

3.
邱星翔 《东南传播》2020,(12):127-128
人物专访类视听新闻作品是采访者和受访者在一定的空间内就某一具有新闻价值的主题进行交流讨论的视听语言作品。此类作品可分为访人、访事、访观点三类,但不管哪一类人物专访作品,都可将作品的语言表达分为镜头语言、采访者语言和受访者语言表达。通过这三种语言表达的融合,共同构成了人物专访类视听新闻作品,且能够进一步呈现和升华作品的主题。  相似文献   

4.
所有的新闻作品最后都靠语言体现。语言创优关系到所有新闻类作品创优。语言问题,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新闻类作品使用的语言统称新闻语言。  相似文献   

5.
新闻语言指“新闻作品的语言”。一篇好的新闻作品,不但要选好主题、体裁,有一个清晰、完整的思路和充实的内容,正确地运用或使用语言文字,尤其是新闻语言更是至关重要。判断新闻作品使用语言文字是否正确,是否恰当,主要看文字的运用是否符合新闻写作的要求。经过长期新闻写作的实践,新闻作品所使用的语言,  相似文献   

6.
摄影技术的不断发展使人们对图像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与普通摄影作品相比,新闻摄影作品具有语言特性,所塑造的客观事实常常以强烈的冲击造成情感共鸣。本文通过概述新闻摄影,对新闻摄影语言的纪实性、情感性以及形象性等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以期为研究新闻摄影语言特性的人们提供参考,促进新闻摄影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所有的新闻作品最后都靠语言体现。语言创优关系到所有新闻类作品创优。语言问题,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新闻类作品使用的语言统称新闻语言。  相似文献   

8.
把握新闻作品的语言特色,是记者表达写作主题、展示文字功力的最直接的手段,新闻语言的明快、准确和丰富多彩,毫无疑问会为作品增色添彩,而新闻语言的内在力量则更能增加作品的感染力和阅读快感,使新闻作品体现出决不逊色于文学作品的独特的语言魅力。 当然,也许有人会认为,新闻作品重在表达主题,最忌语言华丽、雕琢,新闻语言似乎和枯燥、呆板划等号,谈何魁力?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误区。一般来说,新闻作品因需要快速切人实质内容,所以语言自然要简洁,不需过多修饰,但这决不是要放弃对语言的推敲、对语言意境的营造,而是要用…  相似文献   

9.
二、语体与描述对象影响语体选择的第二个因素是新闻作品所描述的人物和环境。成功的语体选择应当是既符合新闻人物的性别、年龄、身份等特征,又能渲染出新闻发生的特定环境,这就使新闻更有个性特征。这一点在人物新闻和人物通讯中尤为重要。同是写当代先进人物或英雄模范,写工人就应当选择符合工人口吻又和工业生产环境相匹配的语言,写农  相似文献   

10.
理性之美:新闻语言的不懈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语言是新闻报道的物质外壳,它是“通过新闻媒介,向人们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传播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时所使用的语言。”它肩负着向受众表述新闻事实、传递新闻信息的特殊使命。新闻以再现事实为主,但有许多新闻作品又离不开说理,因此新闻语言就自然而然地呈现出一种理性的色  相似文献   

11.
都市类报纸运用方言的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有自己特定的语言——新闻语言,即“通过新闻媒介,向人们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传播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时所使用的语言”①。我们通常理解的新闻语言是新闻作品的语言,是以普通话为基础规范化的语言,包括适量的方言土语。  相似文献   

12.
《今传媒》2002,(6)
消息语言是一种有自身规律与鲜明特色的语言。是新闻语言大家庭中有别于通讯语言、评论语言的一员。一种语言,其打动人者,除了它固有的内涵带给人们的功用外,它本身所具有的美感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纵观古今中外新闻名篇,重要的新闻事实固然不可或缺,语言具有各式各样的美感也是一大特色。很难想像一篇语言蹩脚、晦涩、浮华的新闻作品能够称得上佳作,能够传世。对于一向认为不能如其它新闻体  相似文献   

13.
杨卓光 《新闻窗》2006,(1):54-54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基本工具。新闻报道中的人物语言能反映人物的内心和思想境界,是最具感情色彩的东西。新闻作品的语言运用好了,读者就喜欢看,反之,则不会吸引人。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和具有独特语言特色的地区进行新闻采访报道时,如果能汲取一些独特的语言对话,并将之准确地反映和把握,无疑会让其新闻作品添色生香。因此,在新闻写作中提高驾驭语言的本领,是写好新闻的一个关键。笔者在长期的新闻采编实践中,经过推敲归纳后发现,准确把握新闻报道中的语言运用,会大大增强新闻作品的魅力,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辛红 《记者摇篮》2012,(8):25-26
让自己的作品更加具有生命力,就要在新闻写作上下功夫。新闻语言不仅要准确,符合事实原貌,又要使语言鲜活生动,有所创新,具有时代感。新闻语言要突破定式。诚然,新闻语言要遵守语言的基本规范,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变化,新闻语言也要随之变化。在新闻语言的使用上,我们更要有所突破,否则我们就很容易犯"假、大、空"的弊病,尤其是在正面宣传典型的报道中,新闻语言的把握和创新就显得至关重要。有些记者经常把先进人物写成是不管家庭,不顾身  相似文献   

15.
风格作为个人使用语言特点的综合,具有一定 的独特性,代表着与众不同、不可取代的个人存在和精神个性特色。在长期的新闻工作实践中,艾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成为艾丰作品经久魅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准确、简约、洗练是艾丰新闻作品语言的第一  相似文献   

16.
一、新闻作品著作权保护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新闻作品著作权的保护既要体现对作者智力劳动和独创性的尊重,又要最大限度地保障公众知情权,实现媒体的社会责任与功能。因此,对新闻作品著作权的保护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原则之一:除个别例外,新闻作品原则上具有著作权著作权法所保护的作品应具备如下几方面条件:1.应当是事实、思想、感情的表现。只保护表现形式,不保护被表达的思想或情感,这是著作权法律制度的一项基本理论。同样的思想或情感,人们都有权以自己的方式加以表现和利用。文章或作品,就是一种表现或曰形式。2.应当具有独创…  相似文献   

17.
虽然制作者声称洋葱新闻是假新闻,但本文通过实际分析可知洋葱新闻具有寄生性、模仿性、独创性的特点,是以讽刺现实、娱乐消遣为目的的戏仿作品。但由于其在形式、风格上与专业的新闻作品高度相似,在传播过程中离开了原始的传播语境,民众对洋葱新闻中借用的新闻背景或原新闻不了解等原因,常常使洋葱新闻被误以为真。为了规避洋葱新闻被误认为是"新闻"的风险,制作者应当采取以下策略:对专业新闻写作风格的模仿要适度,内容应当突显出夸张、戏谑的特性,每篇洋葱新闻中要提示其内容"不真实"。  相似文献   

18.
李玫 《新闻知识》2012,(3):106-107
新闻语言肩负着向受众表达新闻事实、传递新闻信息的特殊使命。新闻作品的可读性、耐读性与新闻语言的运用密切相关。富有时代气息的、饱含个性魅力的、充满理性光辉的、饶有情趣的语言表达技巧可以使新闻作品词采斐然,情味兼备。  相似文献   

19.
民间语言是指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所使用的语言。主要包括口头语言、诗歌、顺口溜、成语典故、俗语谚语、歇后语等。民间语言通俗易懂,脍炙人口,比如毛泽东引用“孙猴子钻进铁扇公主肚子里”的典故来形容对敌斗争,形象而生动。《官场现形记》引用“杀鸡骇猴”的俗语,比喻惩罚一个人以警告其他人,生动且有力。民间语言源远流长,举不胜举,我们在新闻写作中,巧妙地运用这些民间语言,可令文章增辉,可以增强新闻作品的可读性和生动性,从而写活新闻作品。在新闻写作中巧妙地运用民间语言,可以增强新闻作品的感染力、说服力,使作品显得生动,有情…  相似文献   

20.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基本工具。新闻报道中的人物语言能反映人物的内心和思想境界,是最具感情色彩的东西。新闻作品的语言运用好了,读者就喜欢看,反之,则不会吸引人。特别是在具有独特语言特色的地区进行新闻采访报道时,如果能汲取一些独特的语言对话,并将之准确地反映和把握,无疑会让新闻作品添色生香。因此,在新闻写作中提高驾驭语言的本领,是写好新闻的一个关键。笔者通过对近两年《农村新报》标题制作的研究,经过推敲归纳后发现,在标题中应用一定的方言土语,会大大增强新闻作品的魅力,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