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角度一无言之美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庄子讲究“得鱼而忘荃”、“得意而忘言”。这其实都跟费先生所说的“不但文字是多余的,连语言都并不是传达情意的唯一象征体系”有着殊途同归的意思。语言往往是有局限的,但我们要表达的意思却是层次意蕴异常丰富的。我们常常会感觉语言在表情达意上的一种空洞感和乏力感。甚至越是华丽的言辞,越是会把本来的意思扭曲得面目全非。  相似文献   

2.
老子论“有”,“有”的内容总是要靠“名”来指称,但这种“名”不表达一种本质意义上的真实。在“有”的层面上否定“名”的固滞和分化,这一否定过程就不是一种走向非真实之途,而恰恰是向“无”的回归之旅。“有”与“无”都发生在同样一个层面上,在“有”的层面上言“道”,“道”也就是这一层面上的通畅之途。  相似文献   

3.
“道”是老子哲学的核心概念。《老子》一开卷便说: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常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而又玄,众妙之门。(一章) 作为哲学著作的《老子》,在这里没有为“道”这一最基本也是最高的哲学范畴下一个明确的定义。老子先从“无”和“有”这一世界起源的根本问题入手讨论。我们注意到老子对“无”和“有”的解释:“无,名天地之始。”“始”的本义是少女,《说文》:“始,女之初也”。“有,名万物之母”,“母”,《说文》:“从女。象褒子形,一曰  相似文献   

4.
《道德经》(王弼注本)开篇第一句是“道可道,非常道”,著名的“老子”研究者任继愈先生对这两句作了这样的断句和解释:“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译作:“道,说得出的,它就不是永恒的道”。这里显然是把第一个“道”释为“说”。任  相似文献   

5.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意思是说,真理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可以说出来的,就不是永恒不变的真理……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有一颗洞察教育的玲珑剔透的心,应该有一双发现教育问题的慧眼。如果只会听,只会看,而不去思考,那么就会觉得很累,头脑中是一团乱麻。我想应该闭上眼睛,到自己的内心深处去寻找教育的真谛。与先贤对话,与学生对话……你会发现心灵是一座巨大的宝藏,心灵的深处真的蕴藏着很多我们所不曾发现的东西。心灵的宁静能让我们抛开很多纷扰,能让我们把现实工作做得更好。由“藏羚羊下跪”说开去最近,在不同的…  相似文献   

6.
今天的生活,我们的选择多了,却并不意味着我们的心灵更快乐。我们每一个人面临的是心灵的安顿,我们的心到底想要什么呢?我想到觉悟这个词,“觉”下面是一个“见”字,“悟”是“心”旁加一个“吾”,我想它最根本的含义应该是“见我心”,也就是说真正的觉悟是你自己看见自内心的真正愿望。人这一生,有多大眼界就有多大世界。有些人终其一生,有梦想,有使命在肩,有情怀在胸,一直希望在这个世界上建一座城池,能够安顿他人,也能够安顿自己。  相似文献   

7.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是老子《道德经》中开篇的两句话。其中。“道”是指抽象的法则、规律以及实际的规矩,也可以说是学理上或理论上不可变易的原则性的道。语文课的道道本来就不少,但笔者认为。其实教无常规,针对不同特征的文章,根据不同的课型。  相似文献   

8.
《老子》一书对我国古代美学与文艺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挖掘和整理这份美学遗产不仅对理解我国古代美学思想和文艺现象有着极大帮助,而且对建构具有我们民族特色的美学和文艺学体系也颇有裨益。因此,我不揣浅陋,尝试强说,以就教于大方之家。一、“道常无名”与“大音希声”老子哲学的核心是“道”,“道”的最要妙处在于“无”与“常”。依照司马迁的说法,《老子》一书是老子离衰周至关,迫于关令尹请求不得已而写成。因此《道经》开篇就郑重宣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第1  相似文献   

9.
《老子》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老子译语》(杨柳桥著,1958年,古籍出版社)译作。“世俗所谓道,可以管它 叫作道,可不是天地间永恒不变的道;世俗所谓名字,可以管它叫作名字,可 不是天地间永恒不变的名字。” 查:“道”可以叫作“道”,并没有说明什么是“道”?“可”,是不是可以译作  相似文献   

10.
一、“道可道”就是“道可言”吗 老子《道德经》开头有两句很有意思的话:“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今通常把首句解为“道”不可言说,可以言说者即非“常道”之意,释“可道”之“道”为言说。高亨《重订老子正诂》、张松如《老子校读》、任继愈《老子新译》均持此说,实为因袭前人旧注如王弼《道德真经注》魏源《老子本义》等。然而从《道德  相似文献   

11.
“道可道,非常道”是《老子》开篇的话.它的意思是说:如果可以用言辞来表述的话,那么它就不是永恒的道.  相似文献   

12.
明清之际的心学大师孙奇逢,从“一阴一阳”、“乾坤生生”中认识了世界的真正本质:道或太极。由他理论化后概括而成“相反而相交以为用”的普遍规律等,是最完善的道,是对立统一法则准确而朴素的表述形式。  相似文献   

13.
作为近几年文学理论与批评界的热点,“审美意识形态”论争的核心似乎在于为文学寻找一个“本质”,或者为这“本质”寻找一个“科学”的表述:究竟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还是一种具有“意识形态”意味的“审美意识”?这两种表述都建立在八十年代以来“审美自律”前提上,而这一前提也仅在反拨文学的工具论上有其历史意义。所以论争的意义不过在于进一步彰显了各种政治与反政治权力对文学“本质”表述的介入。  相似文献   

14.
古代语言的表现力,多因词汇少而体现在模糊或玄虚上,即以含义扑朔迷离的词来表达令人费解的思想,如英语中的“one”和“sameness”,汉语中的“玄之又玄”和“妙”筹。为了增强语言的表达力,人们只好放弃直陈,而喻之、状之。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道德经》)就表现了古时人们对宇宙间万物无法尽  相似文献   

15.
顺其自然 ,这个词实在听得太多 ,多得人们已毫不在意它 ,就像不在意春天的草绿和秋天的叶黄。可最近重读“庖丁解牛” ,让我对这个词有了深刻的理解。曹础基先生在《灵性 :分析与体验》一书中谈到对“庖丁解牛”的理解 ,他说 ,这个故事寓意深刻 ,不同的人有不同层面的理解。我们最容易理解的是最表面的那层意思即解牛的技巧 ,而文惠君从中悟到了养生之道。其实 ,庖丁真正想表达的是“道” ,他说 :“臣之所好者道也 ,进乎技矣。”所谓“道可道 ,非常道” ,大道无形 ,大道是很难言明的 ,所以 ,他借助一个非常具象的活动、一个具体的技艺来表达…  相似文献   

16.
“觉悟”是一词对每一个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来说并不陌生,但深究“觉悟”本质涵义的人却寥寥无几,在现实中,人们常常以“口头禅”的形式对“觉悟”一词加以引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对觉悟概念的模糊把握,导致人们经常把与觉悟密切相关的几个范畴误认为就是觉悟,从而不顾人的觉悟规律,抹杀人的认识规律,使思想政治工作踏入“误区”,久久不见成效!本试图从“觉悟”的原始含义入手,通过对觉悟与思想政治工作关系的分析阐述,准确诠明觉悟的概念及其内在规律性,使政治工作更加明确觉悟的概念,觉悟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及提高觉悟的途径,从而使政治工作更有成效,更加科学。  相似文献   

17.
本文是拙著「老子,其人,其书及其朴素的辩证唯物论」一书的第二,第三两节。全书近二十万言。本文只说明三点: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二,论证道的本质是唯物的;三,给道下一定义。——作者誌 (一) 老子的道本来是自然的,也就是物资的。但后来的学者,从庄周到梁啓超,都把老子的道弄成神秘而不可理解的东西。庄周说:「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他又从反面说:「无思无虑始知道,无处无服始安道,无从无道始得道。」(莊子,知北游)梁啓超则以佛学解释老子的道,认为老子的道是本体,是「真空妙有」,是  相似文献   

18.
《老子》(五章)被选入人教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然而师生们阅读后普遍感叹晦涩费解,味同嚼蜡。“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不可道之道,不可名之名,便是永恒之道和永恒之名,老子似乎在忽悠我们,“道”犹如水中月,“名”好像镜中花。研究《论语》的日本学者涩泽荣一说:“我敢断定《论语》并不是一种深奥的学问,它原来是为众生写的,是浅显易懂的。只因后来的学者故弄玄虚,把它  相似文献   

19.
“先王之道”在荀子思想中具有突出的地位,构成了荀子思想的鲜明特征。荀子言“先王之道”不仅是将“道”作为恒常的标准,且肯定“道”具有动态的开放性,能够“宗原应变”,与时俱进。只有在“常”与“变”的矛盾交织中才能准确地把握荀子所言“先王之道”的本质。在荀子,所谓“道”之“常”意味着“道”具有贯穿古今、虽久同理的特征,此“道”能够在一个动荡和变革的时代中为人们提供精神上的形式指引和稳定的有价值意义的方向感;所谓“道”之“变”意味着道依其宗原应变、以义应变的特征能够因应一个急遽变化的时代,因而“道”不是“范例”给了我们,而是有待于我们去开拓、制作。可以看出,在先秦的古今之争中,荀子既不是一个复古主义者,也不是一个无根的革新论者,而是主张在继承先王历史智慧的同时,通过人们的主动创制以实现“应待万变然后可”。  相似文献   

20.
道德是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社会现象。“道”和“德”二字在先秦古籍《论语》《老子》《孟子》等中就有表述。所谓“道者,路也”,后来引申为“规范、规矩”;所谓“德者,得也”,从“心”“直”,后被引申为内心“品质”“自我觉悟”。战国后期儒家代表人物苟子把“道”“德”二个字合起来使用:“故学至平礼衙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宋代理学家朱赢也有关于“道德”的注解:“无乎不在之谓道,自其所得之谓德,道者,人之所共由;德者,人之所自得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