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话,因其具有平等性、互动性、开放性、生成性等特征,旱已涉入教育领域,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形态和有效的教学方式。对话不仅有利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而且有利于促进师生的精神成长。特别是通过“成长日记”、“智多星评价”、“特色角展示”、“主题活动”等方式的对话.可以让教育进入“润物无声”的境界。  相似文献   

2.
“对话”走进教育视界,始于20世纪后期的西方国家。“对话”的引入,促使教育内部发生了变革,深化了课程改革,有利于未来教育朝更具对话精神的方向发展等。  相似文献   

3.
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教育主体关系的核心,它不仅影响到学生的成长,同时也关涉到教师的幸福。于是,建构新型师生关系的时代要求被提上了教育发展的日程。教育各界对此做出了积极的响应,先后提出了“学生主体”、“师生互为主体”,以及“主体间性”等概念和范畴,力图在对话和交往的  相似文献   

4.
“对话教学”是对话时代精神在教学领域的回应,本文作者就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生本对话等几方面进行实践探索,努力做到活跃课堂,闪动灵性,让师生在对话中丰富知识,增长见识,体认自我,达到自主、自由发展的目的,促使学生成长为具有能动性、创造性,富有对话理性的现代人。  相似文献   

5.
对话——涌动生命的灵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莉 《四川教育》2003,(10):34-34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欣喜地感受到“对话”身影无处不在,“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生与本对话”构建了一个多维交叉、相互作用的对话网络。在这个网络中,师生真正地融合成了“学习共同体”,共同对整个生命成长和自我完善负责。它洋溢着生命的色彩,涌动着生命的灵性。下面是一位老师教学《两只鸟蛋》的片  相似文献   

6.
左文 《现代教学》2007,(5):F0002-F0002
多年来,上海市长宁区江苏路第五小学经过执著的实践、探索,从“和谐教育”到“对话式教学”,构建了一种兼顾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对话式教学”课堂教学模式,并在各门学科中形成具有学科特色的“对话式教学”操作实施方案,从而把“蹲下来和孩子对话”的追求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形成一种具有本校特色的课堂教学风格。  相似文献   

7.
新课标要求建立一种“对话、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我们的语文课堂要一改机械化、程序化,要使语文课堂成为师生个性化共同成长舞台,师生关系和谐发展的主阵地,学生学习的乐园。  相似文献   

8.
商谈式教研作为一种新型教研方式,有利于激励教师主动发展、提升教研质量、推动区域课程改革。其活动范式从“选定主题,自学自研”到“集中研讨,对话交流”,再到“总结归纳,跟进研讨”,体现出开放、平等、对话的特点。目前,江苏省常州市已在各个层面广泛应用商谈式教研,形成了多种教研方式,包括教师教学沙龙、区域性主题式“同课异构”等,取得了显著成效,并为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对语文阅读教学重新进行了定位,即语文教学是师生互教互学,共同开发课程和丰富课程的富有个性化的对话过程。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成为“对话者”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渐进成长、逐步成熟的过程,必须依靠“对话型”语文教学的人文环境来熏陶和培植。■一、蓄积对话的“情绪场”语文课程专家认为:语文教学是教师通过与学生的对话激励促成学生与课文作者、与自己及他人进行对话。教师要创设对话情境,让学生自发地感知课文,在感知的过程中激活自身对话欲望,蓄积了…  相似文献   

10.
沙龙活动是学校教师实现个人专业成长的舞台、是教师之间开展对话和交流的平台,是教师之间思想碰撞和展示个性的场所。一直以来,我校把“教科研沙龙”作为学校教科研活动的重点,积极促进教师思想交流和个人专业成长。在学校“教科研沙龙研讨”活动中,我们从教师专业成长需要出发,以“课题研究”、“教学细节”、“案例评析”、“教育叙事”等作为阶段研讨主题,积极开展多种形式、多种层面的沙龙专题研讨。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以下是我校的一次沙龙研讨,大家针对此教学案例发表了各自不同的观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建立在“本体论关系”、“之间”、“相遇”等对话哲学话语基础上的教育管理观,倡导主体的人的生存价值和意义。它认为对话是在教育管理权力制度化的基础上进行,通过管理过程中各主体间的理解与互惠,实现双方共同成长的一种过程。  相似文献   

12.
道德是生命在与世界、与他人的交融、对话中赖以成长的内在精神支柱,是与“生活”、“心灵”、“体验”、“自我”等词语密切相连的。然而,反观我们的德育现状,却不得不让人为之忧心:生活积淀的缺欠,心灵疆域的迷失,使得德育离生活越来越远,离体验越来越远,离自我越来越远……  相似文献   

13.
为推动小学英语对话教学改革,提高小学英语教学的育人价值,需要借助现象学理念让课堂对话回归鲜活的现实。现象学的基本理念是“回到事情本身”,是逾越经验意见并到达本质观念。基于现象学教育学分析小学英语对话教学可以发现,小学英语对话教学中存在对话缺乏真实性,形式单一、方式刻板等亟待克服的问题。为此,通过对话内容生活化、场景真实化、形式多样化、体验具身化等方面改革,重构小学英语对话教学,突出师生、生生对话的本真、认同、平等、创新,回归语言的交际价值与跨文化理解,有利于培育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并激发办学活力。  相似文献   

14.
90后青少年存在学习压力大、代淘;中突频、网络沉迷重、性征体相烦、不良习惯多、责任能力弱、逆反意识强、负面心态多等心理问题。本文基于家庭教育的视角对“90后”青少年心理问题的产生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改进家庭教育的基本策略:携手走过青春期“沼泽地”,蹲下身子和孩子对话交流,换一种眼光看待孩子的问题,善于倾听孩子成长的“声音”,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学习成长。  相似文献   

15.
“同课异构”——校本教研的尝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同课异构”产生的背景 1.新的教材观 新课程理念下,教材更具开放性,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开发课程资源,有利于对话,也有利于实践和探索。  相似文献   

16.
人终其一生都在对话,教学活动原本就是形形色色的对话,“三案六模块”、“全优课堂”模式教学践行了对话教学的全新理念,学习案引导生本对话,小组合作体现生生对话平台,交流展示尽显师生对话的魅力。创造性的学生是在民主、平等、自由和开放的对话课堂中成长起来的。  相似文献   

17.
认为对话共同体是研究生教育的新取向,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场域.对对话共同体的内涵、理念诉求进行了阐述,说明了对话共同体构建的方法,指出对话共同体有利于增强研究生的归属感和满足研究生合群特性的深层需求,激发人际之间的相互信任、合作和友情等关系.  相似文献   

18.
“对话”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形式,既是对“独白式”传统教学的解构,也是对新型课堂教学范式的重构。究其本质而言,体现的仍是对话主体双方在平等互动基础上的自我建构。与传统的“独白式”教学相比,对话教学形式更灵活,师生关系更融洽,使学生具有更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19.
在园本“超市课程”实施过程中,无锡市梅村中心幼儿园开发了课程评价工具——“小护照”。“小护照”评价主要是依靠教师与儿童对话实现,本质上是协商对话、互动发展的过程。“小护照”评价贯穿园本课程实施的整个过程.具有评价主体的多元性、评价双方的对话性、评价过程的伴生性等特征。实施“小护照”评价,有效促进了儿童的学习、教师的成长和课程的生发。  相似文献   

20.
作文教学需要教师运用教学智慧,依据具体的情境,在学生习作中,和学生“对话”,消除困惑,解决疑问,以求得学生自身获得进步、发展和成长。这种“对话”,一般从内容入手,作中交流。“对话”的目的重在激发兴趣,开拓思路,调动积蓄,使人人想写,并找到自己要写的内容。教师在开放的、动态的“对话”过程中,要善于随时抓住问题和需要等契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