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加强研究生科研管理提高科研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实验室研究生科研管理,对于提高科研效益和研究生良好科研作风的培养非常重要.结合我国高校实验室研究生科研管理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了如何加强高校实验室研究生科研管理的方法和建议.对于促进高校实验室加强研究生科研管理,提高科研效益,促进研究生培养体系建设及研究生管理改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科研型实验室是高等院校进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地方的重要基地,一支稳定的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至关重要。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实验技术人员在研究生科研素质和能力培养、学位课题顺利开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安全教育等方面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导师、研究生及实验室领导应高度重视实验技术人员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和价值,加强人员队伍建设,促进绩效分配改革,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专业优势和"传、帮、带"作用。  相似文献   

3.
基础医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关乎国家医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力。省重点实验室通过营造科研创新氛围,创设学术交流平台,并加强导师对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通过培养研究生职业道德、思想意识和人文精神,提高身心素质,加强团结协作精神,使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4.
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是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研究生大类平台课程是保障和提高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基础环节。在"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大类平台课程的建设过程中,整合教学资源和相关课程,注重研究生科研素养和能力的培养,促进了研究型教学学术团队的培育。  相似文献   

5.
重点实验室是高校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学家、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也是体现一所高校的教学科研水平、展示其办学实力的重要标志。"十三五"期间,高校要按照"优化布局、促进融合、提升能力"的原则,面向科学发展前沿,努力发挥高校重点实验室在基础应用研究领域的引领作用,服务好高校教师和研究生的科研工作。高校要按照"十三五"期间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和教育部打造"升级版"重点研究平台的新要求,及时制定出科学严谨的重点实验室改革目标,同时按照改革目标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创新指导思想,牢牢抓住改革中的关键问题,提出符合高校自身特色的具体改革方案,进而巩固和加强高校重点实验室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现代医学发展迅速,对研究生提出了更高的培养要求。医学实验室是研究生培养的科研实践平台,加强实验室建设将为培养高水平的医学研究生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本文阐述医学实验室管理机制和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为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对研究生实验室建设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论述了研究生实验室的建设应发挥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双重作用,有效支撑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实施。提出要将研究生实验室对实践能力的"面上培养"和科研条件的"点上提高"有机结合起来。根据实践能力的分类,可将研究生实验室体系规划为专业课程实验室、大型综合实验室、虚拟拓展实验室三种类型,并采取不同方式进行建设和管理。  相似文献   

8.
临床医学研究生的科研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研能力是研究生的一项最重要的素质.加强临床医学研究生的科研训练,有利于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优秀的医疗和科技人才,促进实验室和学科的发展.实践表明:制定和严格执行切实可行的科研训练计划,能减轻临床研究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9.
研究生的科研能力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和科技竞争力。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科研能力构成要素研究、科研能力影响因素研究、科研能力现状研究和科研能力培养方法研究几个方面。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国外研究主要集中在能力构成研究,以及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研究方面。经过综合分析,提出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需要加强导师指导,增加学术训练,促进学风教育等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0.
地方高校在研究生招生面临巨大压力的局面下,应借助优势学科和重点实验室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突出自身特色,进而吸引更多的优秀生源。通过利用重点实验室先进的实验平台、设备、仪器,整合重点实验室的协同创新中心、国际研究中心等资源,并将最新的科研成果提炼引入实验教学,建立包括基础实验、专题实验、创新实验的多层次研究生实验教学体系。实验教学强化自主性、开放性,教学方法多样化,从而促进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和科研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