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灾难性事件是媒体报道的重要对象,不同定位媒体对灾难事件报道框架不同,对于国外灾难新闻,中国媒体是如何报道的?不同类型的媒体是怎样报道的?是否存在不同的报道视角?本文采取内容分析方法,以《人民日报》和《南方都市报》为研究对象,对两大媒体报道的内容进行框架分析,发现党报对境外灾难报道旨在国家形象塑造,而都市报更多的是新闻本位主义,满足受众需求。  相似文献   

2.
孟建忠 《东南传播》2011,(9):140-142
灾难新闻报道是考验媒体的新闻能力和职业精神的试金石。从南平电视台对“郑民生事件”、“南平泥石流事件”等灾难新闻的报道,大体可以看出国内地方电视台对灾难新闻报道的基本情况。本文在个案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地方电视台灾难新闻报道的多重维度,旨在为地方电视台做好重大灾难性事件报道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3.
"灾难性新闻"因其"负面性"历来是政府和媒体较为敏感的一个话题,其报道机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颇为薄弱.而在2008年四川汶川"5·12"地震的报道中,其信息的高度公开化、议程设置的多元化、报道指向的人性化、媒介融合的现代化等表征,使其传播效果达到了最大化、最优化,这在国内灾难新闻报道史上是空前的. "5·12汶川地震"报道模式将对国内灾难新闻的报道机制、新闻理论的变革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从《人民日报》玉树地震报道看灾难新闻的舆论引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丽娜 《新闻世界》2010,(7):182-183
青海玉树地震灾害发生后,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本文以灾难新闻的舆论引导为主要研究对象,简要介绍了灾难新闻的涵义及特点,阐述了灾难新闻报道中舆论引导的重要性,并以《人民日报》为例侧重分析了其在玉树地震报道中舆论引导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着重关注媒体在进行灾难性新闻报道时,如何通过构建新闻框架对社会舆论进行引导,对社会风险进行控制。本文采用文本分析法,选取《中国青年报》汶川地震和雅安地震新闻报道为样本,运用新闻框架理论进行分析。分析发现,《中国青年报》等报纸媒体关于灾难性事件报道是一个客观、理性、人本主义的新闻框架,在全方位呈现事实、合理引导舆论和降低社会风险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灾难新闻报道是指对给人类造成灾难事件的报道。因而新闻尤其是灾难新闻报道对人类有着极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纵观中外新闻发展历史,灾难新闻报道一直是新闻活动的焦点,在新闻报道中占有不可或缺的一席之地。从泰坦尼克号撞船到“9·11事件”,从唐山大地震到“非典”流行,正反两方面经验都告诉我们,如果媒体在灾难新闻报道中不能有所作为,那么媒体就失去其本身的功能与作用。当地时间2004年10月23日17时56分左右,日本新潟县发生里氏6.8级地震,截至当地时间24日23时,日本新潟地震已造成22人死亡,2000人受伤,591栋住宅和1000栋建筑受到不同程…  相似文献   

7.
NHK地震报道是新闻专业主义实践的一个范本,在灾难事件的新闻报道中,提供真实、客观、公正以及具有社会责任的信息显得尤为重要,新闻专业主义理念成为衡量突发事件信息报道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NHK作为公共媒体,弥补了政治与市场制约下的关乎公共利益的信息传播不足,其自主性消解了来自权力体系的制约,资金来源消解了新闻消费主义受众...  相似文献   

8.
陈文敏 《当代传播》2008,(6):113-114
“灾难性新闻”因其“负面性”历来是政府和媒体较为敏感的一个话题,其报道机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颇为薄弱。而在2008年四川汶川“5·12”地震的报道中,其信息的高度公开化、议程设置的多元化、报道指向的人性化、媒介融合的现代化等表征,使其传播效果达到了最大化、最优化,这在国内灾难新闻报道史上是空前的。“5·12汶川地震”报道模式将对国内灾难新闻的报道机制、新闻理论的变革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郭亚萍 《今传媒》2014,(6):55-56
灾难事件因其突发性、重要性和冲击性等特点使得灾难报道具有重要的新闻价值,电视媒体在直播报道灾难新闻时更加强调真实、客观、理性和专业精神。我国的电视媒体在报道突发灾难事故时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以雅安地震期间电视媒体的直播报道为例,分析了我国电视媒体灾难报道的痼疾,并强调了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回归。  相似文献   

10.
日本3.11大地震因其震级高、次生灾害多,影响力大,成为我国各级媒体争相报道的一个新闻事件。中国电视媒体在经历了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多次灾难报道的锤炼后,对灾难新闻的报道能力如何?本文通过对央视《东方时空》一个月间的样本进行新闻叙事学的内容分析,归纳出其"平台、悬念、责任"的电视灾难新闻报道理念,"日本3.11地震——一场全人类的灾难"、"日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媒体市场化进程的加快,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为使自身新闻能够实现价值效应最大化,媒体从业人员从事件的各个角度挖掘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与此同时,新闻报道中的伦理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文从灾难新闻报道出发,通过对报道中新闻伦理失范现象的剖析,追寻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探讨新闻伦理与新闻价值在报道中共生的可能性,以期对媒体从业者走出新闻伦理困境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2.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0级特大地震,这次地震“不仅是一次百年不遇的实实在在的重大自然灾害和人间灾难,也是21世纪中国发生的一次罕见的现代媒体事件”。如今,汶川地震已经过去四年,比起灾难爆发期的轰轰烈烈,灾难恢复期是一个持续的、渐变的过程,大众媒体的角色和报道内容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本文关注2009年以来,“人民网”策划的汶川地震的周年专题报道,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对其新闻框架进行分析,探讨媒体框架形成和变化的动态过程,从而透析当前自然灾害恢复期的大众传播媒介反应机制,这样做一方面能够可以提升媒体灾难报道的层次,进而促使媒体更理性、全面地承担社会责任,另一方面也能够为政府在今后应对类似危机事件时提供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3.
灾难性事件因其破坏力、突发性和反常性,成为新闻价值较高的新闻报道题材。本文运用文本分析法,选取获"普利策新闻奖"的"幽灵船"火灾报道和获"中国新闻奖"的天津港爆炸案报道《牺牲》为样本,运用新闻框架理论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我国社会性灾难报道存在问责框架缺失、忽视事故原因探究等问题,并提出完善新闻框架建构、重视直接引语使用、关注灾前预防等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4.
夏婷 《新闻前哨》2014,(10):79-80
灾难性事件包括自然性灾难事件和社会性灾难事件,灾难性事件报道就是通常意义上的"灾难新闻"。以报道灾难性事件为主要特征的灾难新闻,因灾难性事件意外出现具有突然性,冲突剧烈具有震撼性,后果严重具有负面性,影响广泛、久远具有社会性,备受各方的关注。面对灾难性事件,新闻媒体应当坚持及时、准确、客观的新闻报道原则,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提供丰富、连续的新闻信息,尊重和满足受众的知情权;讲究报道的方式和方法,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新闻理念。  相似文献   

15.
灾难报道具有别的新闻题材不可替代的地位,几乎涵盖了新闻价值的所有要素:突发性、显著性、接近性、人情性等等。中国灾难报道近年来发展迅速,地位显著提升。有学者指出,在汶川地震之后,中国灾难报道已经发生变化,进入“后灾难报道时期”。事实果真如此吗?从媒体呈现的报道文本来看,中国灾难报道仍有很多不尽完善的地方,本研究拟以框架理论为基础,以具有典型特征的个案为分析对象,探究“中国特色”灾难报道的特色及框架构建模式。  相似文献   

16.
张强  莫玫瑰 《新闻传播》2012,(9):215-216
本文以《华尔街日报》和《华夏时报》对于吴英案的新闻报道为例,运用新闻框架理论,在新闻材料的选择和材料的运用两个层面上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仅仅就这两篇报道而言,西方媒体倾向于冷静客观的方式来陈述事实和发掘其背后的新闻事件,而中国媒体则停留在案件本身,并未对事件做深层次的解读。  相似文献   

17.
李速丰 《新闻世界》2012,(4):210-211
灾难事件因其灾害性、负面性而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灾难新闻因此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灾难新闻的对外报道更成为提高媒体国际地位及国家形象的重要内容。21世纪以来,我国灾难新闻的对外报道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把21世纪我国灾难新闻的对外报道分成两个阶段进行剖析,并重点阐述第二个阶段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本人关注的问题是8·12天津爆炸事故发生后,国内媒体新闻文本中呈现的新闻框架。将选取国内两家主流媒体《人民日报》和《天津日报》在8月13日至8月20日的196篇新闻报道为样本,以新闻框架理论为依托,运用内容分析法对两家媒体对爆炸事件的报道数量、报道版面、信息来源、报道议题4个方面进行建构分析,从而得出这两家媒体在报道此事件的新闻建构的异同。  相似文献   

19.
徐溦 《新闻世界》2013,(11):163-164
本文分别选取中美两国顶尖的新闻类杂志《时代》和《中国新闻周刊》作为研究对象,以2010年1月发生的海地大地震为案例,对比这两份媒体在大灾难新闻报道中对新闻图片报道的拍摄和选择上的不同,以及在报道程序和报道角度上的不同,分析出中西方媒体面对灾难图片报道的意识差异,并提出值得我国媒体借鉴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4月20日8点02分,四川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灾难发生后数分钟,地震消息已经在微博上流传,随后全国各地新闻网站迅速发布关于灾情的新闻报道。与青海玉树地震、汶川大地震时相比,随着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出现,当前的网络新闻媒体对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不论在速度上还是报道角度上,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和改变。但是速度的追求、激烈的竞争和信息的碎片化,让网络新闻媒体在进行重大灾难新闻报道时忽略了一些新闻本质的东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