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学课上,老师又把那几个好学生挨个问了一遍,剩下的都不正眼瞧一瞧,更不用说我们这几个被老师视为坏学生的人了。唉,也难怪,谁让咱技不如人呢。但我不明白的是,大家同在一个教室里学习,可为什么老师总是把几个好学生挂在嘴上,好像我们这些人就不是他的学生似的,这也太不公平了。”这是一位学生的日记,它引起了我们的深思。  相似文献   

2.
教育是人的教育。一个不明白世界是人的世界的人,不配当老师;一个不把学生当人来培养的人,更不配当老师。  相似文献   

3.
不重要的人一个老师将做作业的学生分组,十二个人一组,一个学生请求老师让他换组,老师问为什么,这学生说:"因为我很讨厌其中的一个人。"老师就让他换了,并且问他:"其他的组员你也讨厌吗?"学生说:"没有,其他组员我都很喜欢。"老师问:"那你讨厌的这个人在你生命中重不重要?"那个学生答:"一点都不重要。"老师说:"十个好朋友都留不住你,你却为了他一个人离开,你说这个人重不重要呢?"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不少人错误的认为,老师多讲学生多得,老师少讲学生少得,老师不讲学生不得,从而把学生看成了僵死的完全靠老师的讲授而获得知识的容器,抑制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其结果是,老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听得迷  相似文献   

5.
案例:"我把老师杀了!" 一堂语文课上,一位老师正在上小学语文第二册"复习六"中的一篇短文:古时候,一个人背着大包袱骑着毛驴赶路,路边一个人问他:"你怎么不把包袱放在驴背上呢?"那个人说:"我才不会那么傻呢!毛驴驮着我已经够累了,我怎么还能把包袱放在驴背上呢?"这时,上课的老师给孩子们提了一个问题:那人究竟傻不傻?我真没想到.问题刚一提出来,教室里面就像开了锅似的,有的学生大声说那人傻,有的学生更大声的说那人不傻,简直是在比声音大小.这时,这老师灵机一动,既然孩子们有了说话的欲望,何不顺水推舟,让他们来一场辩论赛,正好进行口语训练.  相似文献   

6.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对一件事情产生了兴趣就能投入进去,把这件事情完成好。学习也不例外,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更加投入地学习。本文分析了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方法,促进学生高质量的学习。  相似文献   

7.
老师手拿一只鸡蛋,问学生:"能让这只鸡蛋走起来吗?"鸡蛋没有腿,怎么可能走起来呢?学生们想。老师说,如果能让鸡蛋走起来,这是不是一个奇迹?"当然是一个奇迹,一个让人无法想象的奇迹。"学生们说。老师说:"鸡蛋孵成小鸡,成为小鸡的鸡蛋,不就能走起来了吗?奇迹不就是这样产生的吗?所以,不要把奇迹看成是遥不可及、高不可攀的事,奇迹是每个人都可以创造的。"说完,老师又问学生另一个问题:"一只鸡蛋孵成小鸡,是不是什么情况下都可以做到呢?"  相似文献   

8.
一个学生走近老师,问道:"老师,一个人应有多少朋友——一个还是好多?""一切都很简单,"老师答道,"你瞧,最高的那根树枝上结了个红苹果,你这就去把它摘下来吧。"学生仰头看了看,而后回答说:"可这苹果高挂枝头,老师!我够不着呀。""你去招呼个朋友,让他来帮你。"老师答道。这学生唤来另一名学生,然后站  相似文献   

9.
因体而教     
聆听易理玉老师的课,犹如看清风拂过水面,自然、亲切,宛转成纹。看得出,易老师是一个真正被这篇文章感动的人,一个真心喜欢学生的人,一个把课堂当成自己生命场景的人。易老师自己不"炫技",不"渲染",不"作秀",她只是一个朴实的穿针引线的人,一个以惊喜的语气鼓励学生的人,一个真正"平等的  相似文献   

10.
学生违纪,老师把他带到办公室批评教育,但学生不服且不把批评当一回事。老师心里清楚自己的教育苍白无力但仍想表现得尽心尽力,权当对自己有个交代。过后学生依然故我,老师无奈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内心里却对学生的种种行为很不满且不喜欢他们。我认为这是一种畸形的师生关系——溺而不爱。"溺"是指老师对学生行为的放任甚至放纵;  相似文献   

11.
班主任要面对四十多名学生,怎样才能把握每个人每天的心灵脉搏?跟每个人都当面谈心显然是不可能的,于是,我选择了“联系本”。我们班每个学生都有一个联系本,这个本子是老师、学生、家长进行平等交流的平台。每天早晨,学生把本子交给老师,老师把想对家长、学生说的话写在本子上;下午放学之前老师把本子发给学生,学生再把一天要做的事、作业记在这个本子上,晚上请家长签字;家长想对老师、孩子说的话也写在本子上。因此,这个本子既是联系本,又是三方交流心曲的平台。在这个小小的联系本上,有我对学生的爱、怨、关心、期待,有学生的困惑,有家长…  相似文献   

12.
虽说时代呼唤着平等的师生关系,老师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在意师道尊严。但相信任何一个老师听说学生骂自己时,都不会心平气和。做老师做到被学生骂的地步,不也太叫人伤心了吗?武老师挨了学生的骂后,却非常理智。正是因为理智,他才化腐朽为神奇,把挨骂事件变成了一次良好的教育契机。  相似文献   

13.
正让课堂活跃起来,是每个老师的渴求,但很难把握,可能有的人认为活跃就是乱,否。活跃,是让学生积极的思维,随时把自己的看法,想法表达出来,既培养了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可谓一箭双雕。在课堂上,学生不活跃,死气沉沉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老师平常太严肃,学生不敢说话,二是(也可能是重要原因)学生没学会,对所学的知识不理解。所以我们老师平常要做到严肃、活泼,这样就能使你的课堂变得活而不乱。但  相似文献   

14.
教育的尴尬     
现在的学生,不像以前。他们多是独生子女,大多是任性、自私,心胸狭窄,唯我独尊,经受不了一点点的挫折,是温室里培育出来的带刺的嫩瓜。一个班七八十人,只要有两三个给你顽皮点,给你任性点,你上课的质量就大打折扣。教师是人不是神,在课堂里要一个一个去对付令人头疼的学生几乎不可能。个别学生在课堂上不遵守纪律,绝对影响到教师的情绪,影响到其他学生的情绪,影响到教师的威信。哪个老师不想把书教好?哪个老师不想把班级管好?但是,老师就是没有办法管好,没有办法教好。学生故意迟到了,你让他站在门口反思,家长说这是违法的;如果当着学生的面…  相似文献   

15.
一、游戏激趣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小小的礼物。(学生个个伸长脖子看着老师手里鼓鼓的黑包,当看到老师抓出一把小桔子时,又失望了。)师:我们来做个传桔子的游戏,把这些礼品送到每个人手中。(学生的兴趣又来了,人人坐直身子,跃  相似文献   

16.
有一位老师对学生们说:“数学是不容怀疑的。”接着,她就举了一个例子,“例如,一个人建造一间房屋需要12天,如果12个人一齐动手的话,这间房子一天就可以建成了。”学生们也就模仿着老师的样子推理道:“如果228个人一齐动手的话,那么一个小时就可以把一间房子盖好;如果17280个人一齐动手的话,那么一分钟就可以把一间房子盖好;如果1036800个人一齐动手的话,那么一秒钟就可以把一间房子盖好。”有一位学生继续推理说:“照这样推算,一艘轮船横渡大西洋要6天,如果6艘轮船一齐开航,一天就可以横渡大西洋了。老师说了,数学是不容怀疑的嘛!”不容怀…  相似文献   

17.
孩子们的生活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当他们有了苦恼的时候,他们需要朋友的关怀,需要父母、老师的引导,可是在我们调查的200余位11——12岁的学生中,只有7个人愿意把自己的心里话告诉父母和老师,更多的学生选择的是和朋友诉说或独自面对。让我们听听孩子们的心声。  相似文献   

18.
话语     
《河南教育》2011,(3):3-3
人才,就是不被社会和自己毁掉的学生;良师,就是不把学生毁掉的老师。——易中天称中国教育“毁人不倦”  相似文献   

19.
我不喜欢什么样的学生?这不是个问题,因为作为一名教师,在大学里接受相关教育理念的时候,我们已经被告知:爱你的学生———爱都爱了,还能不喜欢吗?尽管没有爱与不爱的权利,但还可以在心里选择喜欢的市场分配份额。在一般人看来,老师总是以分数为衡量标准来区分自己的喜厌之情,其实不然。有些学生学习成绩很好,可是情感很冷漠,老师上课的时候自己做自己的东西,看别的书籍,根本就不理会老师所讲的内容,自以为是,不把老师当回事。他认为自己所取得的一切成绩都是因为自己的天才,而并非老师的教育,并自恃成绩好,故意和老师唱对台戏,刁难老师,以…  相似文献   

20.
人生如玉     
从前有一位智者收了很多学生。其中有个学生向他请教:“老师,我有时感到前途茫然,不知道自己的价值,你能讲讲我的价值吗?”老师从口袋里拿出一块光溜溜的石头,对他说:“你先帮我做件事情,我再告诉你人生的价值。你把这块石头拿到集市上去卖,但是无论别人出多少钱你都不能卖。”学生拿着老师的石头到集市上叫卖,有人看这块石头光溜溜的,就愿意出2元钱买这块石头。这个人刚出完价,又来了一些人,大家都纷纷说这块石头真光,都开始抬价,一直把这块石头抬到10元钱,就没有人再愿意出价了。学生高兴地回去对老师说:“老师,这块石头居然能卖10元钱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