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对我国关于民族教育概念述评的基础上,提出我国民族教育的具体内涵,主要包括六个方面:民族教育的层次性、民族教育的主体、民族教育的客体、民族教育的目的、民族教育的内容和民族教育的形式。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散杂居少数民族工作出现了民族政策不易普及、优惠政策过时、民族习俗得不到充分尊重等问题。要大力推进民族工作就必须强化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完善民族权益保障立法、创新民族工作体制、健全民族工作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国家凝聚力的四大功能:在国家目标统一下的力量聚合功能、对国家多重文化的主导与融合功能、在国家面临内外压力时的定向转化功能、在国家实现稳定和谐发展过程中的促进功能;并且提出了国家凝聚力的五大构成:国家精神凝聚力、国家物质凝聚力、国家政治凝聚力、国家文化凝聚力和国家安全凝聚力。  相似文献   

4.
隐性课程的潜在性与民族团结教育渗透性需求是一脉相承的。民族预科教育基地隐性课程在教师的民族文化素养、学生的民族文化风俗、民族红色文化等方面都蕴藏着丰富的民族团结教育资源。重视基地文化环境建设、挖掘师生民族文化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加强基地制度管理等实践是民族预科教育基地隐性课程中的民族团结教育资源发挥效能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高校国防教育作为全民国防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国防素质的重要途径。在当代,高校国防教育要与民族精神培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实践中相得益彰,在交互作用中凸显制导与激发的功能取向。  相似文献   

6.
民主革命时期,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实现民族独立、国家统一,中国共产党在列宁民族国家理论的指导下,根据不同历史时期所面临的主要任务,从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具体国情出发,经过以民族自决为基础的联邦制国家构想和以民族区域自治为主导的联邦制建国模式的艰难探索后。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最终创造性地提出了在单一制国家结构内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国家建构模式。  相似文献   

7.
非传统国家文化安全是一种基于文明的安全形态。由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创新能力直接影响和规定了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认同和发展,因此,关于国家文化安全的界定和认知,就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以"意识形态"为唯一内容的狭义的国家文化安全和衡量标准,而是一个包括意识形态在内的、广泛涉及一个国家文明传承、国家发展和文化认同的国家文化安全,因而是一个"基于国家文明传承和文化创新"的国家文化安全。中国的文化发展正在进入一个以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双重历史任务"的战略发展新阶段,"复兴—崛起困境"构成了中国国家文化安全研究的新范式。不直接以国家安全为目的的而涉及整个人类安全的"安全域"——既非传统、也非非传统安全——正在构成"第三种安全"。  相似文献   

8.
在美国从殖民地走向独立的过程中,政治领袖们常常将教育视为国家进步的工具之一.学校和学院成为培养国家认同感和民族统一的理想场所,教育的"功用"与对国家繁荣、安全、和谐的追求紧密结合.美国革命初期,民族领袖们就教育与国家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提议.其中,他们着重考虑了国立大学的提议--即建立一所确保美国立于世界开化国家之列的研究生教育机构.每一个关于国立大学的提案中都包含追求国家独立与清楚认识美国与欧洲的持续联系的深层矛盾.一些人认为欧洲能提供最好的高等教育机会,另一些人则警示国人有可能遭受来自海外的政治和学术"污染".因此.美国独立战争后主要的矛盾就在于留学海外的可知风险.本文认为,1780~1800年间,阻止未来的领导者留学海外的希望是推动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9.
在一个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进程中,精神文化对促进民族认同具有重要作用,具体地说,就是民族情感、民族心理、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等精神文化要素促进民族性格的形成和巩固,推动民族自身的持续发展。民族情感和民族心理塑造民族性格,民族意识和民族观念促进民族认同,民族精神构筑民族的灵魂。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实际上就是对民族精神文化的认同、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要破解普通高校国防教育面临的问题,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识到普通高校国防教育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普通高校国防教育就是增强国防实力.因此,普通高校国防教育的第一要义是发展;以人为本是高校国防教育发展的核心,不仅要把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国防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还要充分认识到广大国防教育教师在国防教育事业中的...  相似文献   

11.
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是不断发展的,如何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可以说是孙中山始终在思考的一个问题。他提出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发展等思想,对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民族关系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2.
The link between formal education and the formation of national attachment is widely acknowledged. Yet, research on teachers’ national attachment is still relatively rare. Based on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survey data obtained from 281 Berlin and London state secondary school head teachers, this paper proposes a multivariate model in which notions of national identity, levels of national pride and levels of supranational attachment represent predictors of national attachment. The respective statistical analyses reveal striking cross‐national similarities in terms of the individual and joint explanatory impact of these predictors. Other findings concern correlations between different notions of Britishness/Germanness and levels of national attachmen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ational and supranational attachment, and associations between national pride and national attachment.  相似文献   

13.
民族团结精神,在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在国家综合国力提升和国际竞争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大学生民族团结精神,对全社会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当前大学生民族团结精神的教育与践行,要坚定民族团结精神的信念,在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弘扬民族团结精神要勇于探索和创新。民族团结精神培育和践行,在民族、民系地区高校具有独特的教育意义,在其他类别的大学也具有普适性的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14.
思南地属云贵高原乌江流域、黔湘渝鄂交界的武陵山区,民族发展状况脱离不开中国历史进程的大轨迹,具备中华民族发展的共性,由于远离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具备本地区民族发展的独特性。本文从源流、融合、管理、特征等方面梳理了思南的民族发展历史,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武陵山地区的民族情况,加强民族团结,加快民族发展。  相似文献   

15.
当今世界包括中国在内的绝大多数国家都是多民族国家。这就存在着与单一民族国家不同的国家疆界与民族边界的异质性,也导致了多民族国家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并不总是一致,甚至还会有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的矛盾。试从利益的角度来分析研究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并认为利益和认同之间存在辩证关系,即基于利益可以产生和深化认同,又由认同来兑现利益。  相似文献   

16.
国家安全是国家的核心利益,维护国家安全是一个国家对内和对外政策的首要目标和出发点。大学生是未来中国国家安全的捍卫者。在国家安全问题越来越复杂的今天,大学生必须了解国家安全,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切实维护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17.
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价值就是它能够产生和增强民族凝聚力。追问民族精神凝聚功能的产生缘由,阐明民族精神产生和增强民族凝聚力的表现,探寻在实践中有效发挥民族精神凝聚作用的途径,对于增进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世纪后期到近代早期英国民族语言和民族意识概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民族语言是伴随着英国王权的强化而形成并发展的,王权把追求民族语言作为激发民族意识的一种手段。民族语言一直反映、体现和促进着民族意识的增强,反之,民族意识也一直对民族语言的演变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特的民族风俗习惯 ,塑造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复杂的民族观。少数民族大学生具有强烈的中华民族认同感 ,明显的民族价值取向的学习动机 ,传统的中华民族凝聚力等特点。正确认识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观的局限性 ,用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来指导正确的民族观教育。  相似文献   

20.
与传统的国家安全观相比,新国家安全观更凸显出对国家安全的综合性、共同性、普遍性和合作性的关注。当前我国高校对大学生的国防意识培育与新国家安全观的要求存在脱节的现象。以新国家安全观引领、创新大学生国防意识培育工作,需要将学生的国防素质纳入到综合素质培养体系中去,需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师资、规章制度建设等多方面进行改革,需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防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