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从何老师提供的案例可以看出.在处理10.584元和12.096元这两个结果时.因为学生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所以学生认为算到“分”、算到“角”、算到“元”这样的状况可以预见。此时,教师必须清楚.作为“积的近似值”这节课,解决“付多少钱”这个问题,只是本节课学习取积的近似值的载体。因此.得到结果并不是学习的真正目的.引导学生研究“截取积的近似值的方法”才是本活动的核心目标。  相似文献   

2.
郑璘玲 《福建教育》2009,(10):53-53
某教师在教学积的近似值时,出了这样一个例题:“一种菜油每千克售价7.56元,王成买1.4千克,李勇买1.6千克。两人各应付多少元钱?”对于答案10.584元和12.096元,学生出现了不同的意见。生:我觉得这两个答案有问题。比如10.584元中的4就4厘,而4厘在生活中是没有的,所以只要算到分就可以了。生:我觉得分都可以不用算,现在买东西都不用分了。  相似文献   

3.
<正>高考中的解析几何问题,有的是压轴题,有时因为它的计算量大,多数学生无法坚持算到最后一步.究竟怎样才能降低运算量,值得我们去探究.通过选修4——4《极坐标与参数方程》,我们可以学到利用极坐标,大大简化计算量.下面举几个例题,来说明极坐标的"美".  相似文献   

4.
正期末,给学生们的工作岗位结算"工资"。我们班的"工资"是"星",我自己去刻了一个"星星"的章,按照学生不同的岗位给他们结算。算到小组长岗位的"工资"了,小组长们工作比较辛苦,每天早晨组内其他人的三四种作业本都交到组长桌上,能摆满满一桌子,小组长要一类类放好,再交到后面作业角处,每天如此。考虑到小组  相似文献   

5.
"二元一次方程组"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一课.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代入消元,有效简化;加减消元,厘清思路;代入加减,深化思维"三个步骤,指导学生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6.
德国综合性大学"双元制"模式与我国本科阶段"卓越计划"模式在培养层次、培养目标、培养方式上有相当程度的类似性。德国综合性大学"双元制"模式的实施机制可以概括为:"政府搭台,学校、企业、行业协会、学生四角唱戏"。我国的"卓越计划"可以借鉴德国综合性大学"双元制"的经验,加强顶层设计,强化"培养标准"的刚性;强化实施环节,改变参与企业的附属地位;实行双向选择,增加学生选择的自由度;改革考核评价方式,强化质量把关。  相似文献   

7.
高考中的解析几何问题,有的是压轴题,有时因为它的计算量大,多数学生无法坚持算到最后一步.究竟怎样才能降低运算量,值得我们去探究.通过选修4——4《极坐标与参数方程》,我们可以学到利用极坐标,大大简化计算量.下面举几个例题,来说明极坐标的“美”.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出现一个新词,叫"开学经济"。有人把电子辞典、英语复读机、电脑甚至名校周边房屋租售都算到"开学经济"里了。那些先都不提,只看看大中小学生最常用的文具销售情况,就能体会到"开学经济"来势之猛。但热闹中却有忧虑,那就是"开学经济"  相似文献   

9.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特点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是指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它可以促进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它有利于学生知识与技能、能力与素质的全面发展.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教学的特点就在于它有一支德才兼备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目前要解决我国高职学院教师队伍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知识老化、实践能力弱等问题,必须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的经验,充实和提高"双师型"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0.
<正>百度搜索"师德滑坡",得到765000个结果;百度搜索"师德建设",得到11200000个结果。据此,是否可以得出这样的结沦:人们对目前的师德现状是不满的,强烈希望有关部门加强师德建设。作为奋战在教育第一线的老兵,作为基层学校管理者,笔者对此有深刻的体会,也有无数的感慨。但这笔账不能单纯算到教育部门身上,因为教育不是独立存在于社会;师德建设有其复杂性。  相似文献   

11.
付辉 《中国德育》2014,(20):62-63
正最近,江西省某中学学生小辉颇为苦恼,因为班里出台了一条规定:违反班规要罚款。班主任是这样规定的:迟到10分钟罚5元,未交作业罚5元,没带校牌罚5元,教室玩牌罚20元,带手机进入学校罚50元……我们知道,班规即班级管理的规章制度。为了维护班级的正常秩序,每个班级都需要班规"保驾护航"。制定上面的班规,按照校方的说法,是为了"规范学生的言行"。这是可以理解的。如果班主任将罚款作为教育手段,创造性地激励学生  相似文献   

12.
<正>解析几何题是历年来高考的重点、难点.其内容丰富,计算要求高,学生不易想到解题思路,想到思路却又不易算到结果.这部分内容向来是高中数学学习中一块难啃的"骨头",学习起来倍感吃力.而过定点问题更是难上加难,学生往往望而生畏,遇到与之相关的题型,往往弃之不做或做而不全,难以得高分.这里,笔者以一道模拟题为例,抛砖引玉,谈谈过定点问题中一些常用的处理方法.一、深入思考探究思路  相似文献   

13.
<正>我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句话,"妈妈解放"的启示:在襁褓中的孩子让当妈的最累,只有当孩子可以独立"吃饭和行走"时,妈妈才意味着得到了解放。看到这句话我深受启发,我们课堂的学生正如我们的孩子,只有他们的主动性、创新性被充分的开发了,我们这些老师才真正得到解放。"五元模式"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自主的平台,我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让"五元模式"运用得更好,让学生们独立"吃饭和行走"。下面就谈谈我在探索"五元"教学模式、创建高效课堂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主流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基于能力本位原则,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将这种方法应用到高职电子类专业教学中,可以从教学设计、项目开发、方法运用、学习评价等方面入手进行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5.
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课堂上只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苏教版"元角分"一课中,在面对学生不认识"1分、2分、5分、2角、2元"这样的币值和不明白选择"5元12角"还是"6元2角"时,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做出正确的引导。  相似文献   

16.
<正>多元问题是高中数学中较难处理的问题.但因为通过多元问题可以较好地考察新课程标准中提及的学生的抽象概括、推理论证、数据处理、化归转化等能力,所以一直备受出题者的青睐,常以填空题、压轴题的形式出现.因为含有多个元,所以学生常常找不到解题的切入点.多元问题最大难点就是"元"多,我们为何不从这个特征出发,化多元为两  相似文献   

17.
态度     
《大学生》2012,(19):46-47
晚睡宿舍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的新生最近在网上注册时发现,他们不仅可以选择"4人间(1300元/年/人)"或"2人间(2500元/年/人)"的宿舍类型,还可以选择"早睡(23:00前)"或"晚睡(23:00后)"的作息习惯。(中国青年报)一味人性化可能会让学生的"合群"能力下降。其实我们走到哪里都要学会适应环境,  相似文献   

18.
小学学习"小数"分两个阶段进行.一是三年级小数的初步认识,二是四年级小数的意义.在教学实践中,三年级的老师经常抱怨:"小数的初步认识"不知道怎么上,上得太深,怕上成"小数的意义",上得太浅又感觉即使不学习学生也知道"3.25元表示3元2角5分,或者3元2角5分可以写成3.25元",不知道如何把握教学的"度",有"深一脚浅一脚"的感觉.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是"消元",通过消元把二元一次方程组化为一元一次方程,主要方法有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可往往很多学生在解答与二元一次方程组有关的题目的过程中,只按照老师教的方法算出得数,殊不知,很多题目用类比迁移的方法去创造新的解法,这样可以让解题思路大开,提高自身驭驾知识的能力.一、类比"消元",消"常数"  相似文献   

20.
<正>看到所谓"神一样"的学生作文,我想谈谈我的看法。捡到4张500元还可以理解,尽管看起来也有些假,但没有常识错误和逻辑错误。在广东就常见500元面值的澳币和港币在市场上直接流通。但是,捡到一亿元可惊为天人了,单层叠放10元面值的一亿元可以叠1000米高,倒下来会压死人的。走过小学的我,其实也发生过很多这样的笑话。但是,当看到为了写一篇作文不惜让亲人"被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