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通过对体育赛事背景广告与体育主题广告的区别、评价体育赛事背景广告电视直播效果的意义、作用等方面进行理论分析,并针对评价中的关键问题设计了相应的测定方法,从而得出体育赛事背景广告的电视直播效果的研究是可行的结论,以期为体育赛事背景广告方面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阐述体育赛事背景广告曝光参数事后测算和事前预测的必要性、意义和方法,介绍3种预测方法的基本思想、具体做法及其优缺点.鉴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诸多优点及其在诸多领域的成功应用,以及体育赛事的独特性、复杂性和不可替代性,认为:体育赛事背景广告曝光参数的虚拟预测方法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可行性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将虚拟现实技术运用于体育赛事场馆背景广告的设置,构建三维虚拟的体育赛事场馆背景广告设置模拟系统.根据赛事赞助商的数量和级别等信息,在虚拟场馆内完成赞助商背景广告牌的模拟设置及其价值标定.系统根据不同的赞助商对背景广告牌进行价值计算和打包,背景广告牌模拟设置的结果以三维漫游的形式展示给赞助商,使其在赛前能了解未来比赛过程中广告牌在赛场内的空间位置分布及其曝光效果.  相似文献   

4.
采用实验法,对电视观众的体育赛事背景广告识记率与暴露时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广告的暴露时间是影响广告记忆的重要因素,在2-25 s内,背景广告的记忆与暴露时间成正比,背景广告的单次暴露时间达25 S时记忆基本达到饱和;背景广告的记忆效果无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5.
对2010年"激情盛会,和谐亚洲"--健力宝亚运啦啦队全国选拔赛进行了研究,广州亚运会健力宝亚运啦啦队全国选拔赛是竞技体育赛事营销运作的新模式,打破了我国体育赛事营销采用赞助、明星代言、电视转播、广告等传统模式,为我国体育赛事营销模式创新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6.
我国体育广告业现状及其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广告专家曾经预测 ,到 2 0 0 8年北京奥运会的时候 ,中国广告市场的营业额将超过日本 ,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广告市场。本文针对我国体育广告业的现状 ,提出了促进我国体育广告业的进一步发展的合理化建议。1 .体育广告的内涵与作用 :体育广告的内涵是利用体育赛事以及与体育赛事密切相关的媒体和形式向公众传递商品、劳务等信息 ,它是联系体育运动和现代社会生活的“纽带”。体育赞助与体育广告是形影相随的关系 ,赞助体育赛事本身就是利用赞助本身进行广告公关活动。体育广告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1 )树立企业形象 ,提高企业知名…  相似文献   

7.
在娱乐日益影响社会生活的背景下,西方职业体育发展中呈现出一种强劲的体育与娱乐融合共生的“Sportainment”趋向.在分析“Sportainment”的内涵及产生背景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Sportainment”趋向和国外职业体育赛事的运作机制,并探讨了其对我国转变职业体育发展方式的启示:转变对体育及体育传播娱乐性的认识;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发展职业体育;以商业手段挖掘职业体育赛事的娱乐资源;以传媒手段扩大职业体育赛事的娱乐效应.  相似文献   

8.
我国单项体育赛事融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问卷与访谈等方法 ,对我国单项体育赛事融资状况及发展对策进行研究。研究表明 ,现阶段我国体育赛事融资主要依靠赛事广告与赞助 ,融资运作水平不高 ,赛事资金相对短缺 ;存在赛事融资渠道狭窄、赛事融资结构不尽合理、体育赛事中介机构力量薄弱等问题 ;表现为以短期流动资金融资为主、融资额度不大、参与主体有较高的知名度、往往有政府介入等特点。针对体育赛事融资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大型体育赛事赞助合同排他性权利的法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赛事的商业化离不开赞助商的赞助,为吸引赞助商则需要保护赞助商的利益.在大型体育赛事赞助合同中约定适用排他性原则,可保障赞助商在赛事市场开发中享有排他性的独占权利.在对大型体育赛事、体育赛事赞助、体育赛事赞助合同进行分析之后,对大型体育赛事赞助合同中排他性进行解释,继而对大型体育赛事赞助合同中排他性权利的含义和特点进行研究.按照权利的构成要素,对体育赛事赞助排他性权利的构成要素(包括主体、客体和内容)进行分析.最后,在研究排他性权利的法源、排他性权利状态和排他性权利效力的基础上,提出排他性权利的保护策略,以保护赞助商权益,推进体育赞助和体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运用比较、实证分析、抽象概括等方法,从民商事法律关系视角,审视我国体育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形成原因.研究认为,体育赛事是体育赛事主体实施的,以提供竞赛产品及相关服务为目的,能够引起体育赛事主体之间民商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法律行为.根据体育赛事行为的内在特征,体育赛事民商事法律关系可被类型化为:体育赛事组织法律关系、体育赛事参加法律关系、体育赛事赞助法律关系、体育赛事消费法律关系和体育赛事服务保障法律关系.对体育赛事进行民商法学界定及关系分类,目的在于从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角度,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体育赛事法律制度,保护和增强我国体育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陈晨  杨铄  郑芳  卢芬 《浙江体育科学》2020,(2):12-16,67
基于体育产业经济学理论和传播学理论,通过2016年奥运会和英超联赛等赛事最集中的5~10月期间英国观众的数据追踪,结合腾讯体育转播NBA、乐视体育转播中超比赛、啤酒行业投入体育广告、英国诺丁汉法院对盗播案件的仲裁等案例,对新媒体进入体育后,体育转播市场在转播特征、转播方式、转播效果、转播手段等方面发生的变革进行阐述,从体育赛事转播的双边市场着手对新媒体时代赛事转播的上游市场和下游市场的演进进行分析,总结体育赛事双边市场的特征,以及在此基础上指出体育赛事转播市场中存在的盗播、资源紧缺等问题,并为改善这些问题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2.
《Sport Management Review》2016,19(3):319-331
Gambling promotions extensively punctuate contemporary televised sport broadcasts and concerns have been raised about their potential impacts on vulnerable groups. Research suggests advertising can shape individuals’ emotions, or affect, towards a product/brand and can subsequently influence purchasing decisions. Consequently, understanding how promotion of gambling influences sport viewers is an important although sparsely addressed area of research. This paper presents exploratory research on affective responses towards gambling promotions displayed during televised sport. Eight online focus groups were conducted with a sample of regular sports viewers in Queensland, Australia. Participants were exposed to a variety of gambling promotions used in National Rugby League match telecasts. Utilising adaptive theory, themes reflecting affective responses to each promotional technique were identified. A range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ive responses were identified including arousal, joy, anger and worry. A conceptual model representing emergent affective response categories, message delivery techniques and moderating variables is proposed to inform a broader future research agenda examining how gambling promotions during televised sport influence affective response and concomitant gambling intention.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法、教学实验法、问卷调查法以及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大二羽毛球选项课学生进行课内联赛教学实验,以评价课内联赛教学对学生羽毛球选项课教学的影响。结果表明:课内联赛教学,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生在体育技能掌握上有很大程度的提高,有利于大学体育课程目标的达成。  相似文献   

14.
我国男子排球后备力量调查及北京奥运战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文献资料调研、调查访谈、体育测量和统计等方法对我国男子排球后备力量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不缺乏男子青少年排球后备人才的生源,排球后备人才的梯队建设已初见端倪并正在不断地完善。建议以青少年运动员为主,挑选组建第29届奥运会集训队伍,进行针对性训练。  相似文献   

15.
王烨 《体育科研》2016,(6):93-96
通过比赛现场统计法、比赛录像统计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对上海男排在2013—2014年的全国男排联赛上22场比赛和2014—2015年全国男排联赛上的24场比赛进行技战术的统计分析,找出上海男排在近两届联赛赛中技战术上的优势和不足,并提出改进策略,为上海男排更有针对性的训练和备战2015—2016年全国联赛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阐述了体育生活化以及生活方式的概念极其涵义,通过观察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与逻辑分析法等,以湖北科技学院的学生为例,对体育生活化背景下大学生生活方式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得出:大学生由于健身意识淡薄,体育能力较差,学习压力过大等等原因,促使他们更多的业余时间用于应对学习考试和网络游戏,用于体育健身的时间很少.文章试图通过这些调查与分析找出引导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有效途径,使大学生在校期间能形成一种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体育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7.
体育广告策划探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目的:根据体育的特点研究体育和广告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体育和体育广告的发展出谋划策。方法:本文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用生动的广告实例,诠释体育广告的相关原理,使论文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可读性。结论:对体育广告作了精辟的定义,为体育广告的发展提出了九条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中国棒球联赛职业化进程的审视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法和统计法,对中国棒球联赛职业化的形成与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分析。文章认为:(1)走商业化与职业化的途径,是提高我国棒球运动整体水平的必由之路;(2)协调好新闻宣传、竞赛管理、市场运作等方面之间的关系,是保证中国棒球联赛经久不衰的重要手段;(3)以中国棒球联赛为依托,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实现普及与提高中国棒球运动整体水平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9.
主要运用数理统计、文献资料调研等研究方法,对2008年在北京举办的第29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运动员的组成结构以及分省(市)、项目、性别等交叉分析及获得的金牌和奖牌数量进行统计。研究认为,参加第29届奥运会的中国体育代表团是一支年轻、富有朝气的队伍,运动员学历层次普遍较高,运动员形态普遍高大、壮实;经济发展对奥运奖牌数呈现正相关,以省(市)GDP总量为自变量,把奖牌数(人次)作为应变量,得出每增加1 000亿元的GDP,奥运会奖牌数量(以人次计算)增加0.487块;"阴盛阳衰"现象单纯从取得奖牌或者金牌以项目为单位统计表现得有所改善,但以获得奖牌数量以运动员人数统计,这个现象还依然很严重;获得金牌和奖牌的项目主要集中在以技能主导类为主的我国传统优势项目上,而在田径、游泳和三大球等集体项目上竞技水平依然很低。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安徽省高校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了解2008北京奥运会对大学生体育思想及体育行为的影响。结论认为:2008北京奥运会对安徽省大学生体育思想的影响是积极有利的:但有76.6%的大学生认为2008北京奥运会对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影响不大,其因素主要有:对奥林匹克运动缺乏全面、系统的了解,学校没有良好的奥林匹克文化氛围,体育教师引导不够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