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散文作家的自我若要保持永久的生命力,就必须始终处于开掘,深化,发展的演进过程中,冰心选择的“自我”是理想的,这决定了这个理想的“自我”是以舍弃现实为代价,是以遮蔽“自我”的另一面为代价。冰心“自我”内在精神结构中三个具有本质性影响的因素-宗教情结,童年情结和才女情结。这三个情结原先是滋润其散文艺术世界的三股甘泉,此时甘泉早已凝固,代之成为牢牢束缚冰心对自我进一步挖掘,审视和选择的三条绳索。  相似文献   

2.
儒家理想人格对冰心有着巨大的精神感召力。她重视道德的价值,并以“圣人”“君子”理想人格作为自己努力的最终方向。“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一直左右着冰心人格范型的选择方向,成为决定她人生选择与写作价值取向的动力源。  相似文献   

3.
冰心小说是一种个人化的叙事文本,性别认同与儿童情结构成其小说自我言说的两个维度,体现了现代女性人格建构的鲜明特征。在中国小说现代化进程中,冰心小说的自我言说不只是一个体式的问题,还有着更为深刻丰富的文化精神与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4.
冰心是“五四”文坛上的“爱的歌者”,她以童心和母爱为主题,创作出了一批清新婉丽、情致独特的作品。然而,当今天时代的光环褪去后,再去审视冰心的作品,就会发现有一种“说教气”弥漫其中,这表现在叙事结构自觉选择两种预设模式,人物形象塑造过于简单化上。本文将从时代选择、基督教思想文化、作家的文学起点与思想局限三方面试分析之,并揭示出冰心作品在其当下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5.
仕隐矛盾是困扰苏轼人生的一大问题,也是其词中所表现的一大主题。在此二难选择中,苏轼既执著于功成身退的人生理想,又始终怀有强烈的的归隐情结,并最终以“心隐”的方法对这个心理问题进行了自我化解。  相似文献   

6.
散文是冰心成名后的主要创作样式,从“问题小说”发展到“爱的哲学”是作家探索人生的重要成果。本文以《寄小读者》为文本分析基础,从母爱、童心和自然三个方面来解读冰心散文的抒情性和典雅性。  相似文献   

7.
易卜生的三幕剧《玩偶之家》在中国的介绍始于五四前夕,由于契合了转型期中国社会的现实,“娜拉”成为一个时代的男男女女肯定自我,并与传统社会束缚决绝的代名词。然而,娜拉的形象绝不仅仅是一个贴上了某种意义标签的符号,从另一个角度解读易卜生和他笔下这一不朽的文学典型,我们也可以认为,是娜拉自己主动选择了自己的生活。俄底浦斯情结使她纠结于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到最后才在破灭的理想中选择坦然面对现实。  相似文献   

8.
本文依据冰心散文,重点探讨冰心创作中的艺术特色。文中所涉及到的大多是冰心在解放箭这一时期的散文作品,笔者主要从冰心散文的创作情感、语言艺术、意向构制三个方面来揭示冰心散文的“真、雅、新”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9.
柯亨与罗尔斯在政治哲学研究路径上有三个重大的差异:分析与综合、微观与宏观、现实与虚拟(理想)。除此之外,在研究柯亨政治哲学研究路径的时候,一定要把握他的哲学方法背后的三个“情结”,即“赖尔情结”、“马克思情结”与“基督情结”。在分析罗尔斯政治哲学研究路径时,也要关注实用主义哲学以及康德哲学对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冰心接连地写出以纪念总理为题旨的儿童文学作品,发表回忆童年和关于少数民族女孩成长的散文,并从1978年春天开始写《三寄小读者》,以天底下最珍贵的母爱来爱抚“文革”中受到创伤的童心。这是冰心“爱”的观念一个大的改变,是冰心“爱的哲学”一次深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冰心作品的主题贯串着“爱”和“美”,这取决于她幼年时期情感模式的形成,生活经历、生活环境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平和温暖的家庭环境、对大海的一片痴爱、父母的挚情至爱,形成了其情感模式的基础.这种“冰心式的爱的情结”,使她对生命、对母亲、对童真、对自然、对祖国、对人类、对和平怀有温雅真纯的感情,影响了她一生的创作.她以小说、诗歌、散文等不同的形式表现了丰富的爱的内蕴和自己高洁的人格,完善了作品主题,形成了独特的“冰心体”.  相似文献   

12.
“清官情结”作为君主与人治情怀的浓缩在民众心目中依然挥之不去。但以现代社会理念来看,“清官”时代早已过去,“清官情结”早已不合时宜。“民主情结”是民主与法治理念的精髓,建构“民主情结”就是依靠人民自己,坚持依法反腐和奉行权力制约,这是我们正确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湛甘泉心学包含了丰富的实学思想,湛甘泉实学思想表现为实心与实事的合一,其实质是“治心”与“治事”合一。“治心”即“崇德”,培养人的崇高品德,使人成为有道德有理想的人。“治事”即“广业”,成就人的伟大业绩,使人成为有社会责任和历史担当的人。湛甘泉心学是做人与做事合一的实学。  相似文献   

14.
少年时能知道长大后的理想,这是一种智慧;念大学能读喜欢的专业,这是一种幸运;毕业后能做以兴趣为主导的工作,这是一种幸福。有人说“每天醒来后能去做自己喜欢的工作,是一种人生的快乐”。可是,有多少人能有能力享受这种快乐呢?理想、兴趣、专业和工作,不知道谁能如此幸福,将四者全都统一到一个方向上。有一个词叫“情结”,有一种说法叫“专业情结”,每个人的成长轨迹都不同,情结在每个人心里的分量也有差别。也许不需要太多的道理论证和主观倾向,只需要听听他们的故事,因为,生活并不是可以按照规划事先设计的……一、警察情结“还在孩提时…  相似文献   

15.
庐隐、冰心是我国现代文坛的第一代女性作家,她们都生活在一个新思潮蓬勃兴起、旧势力却未完全消退的夹缝时代,她们笔下的女性也同是这一时代的产儿,所不同的是:庐隐以“人性恶”的人生观来观察社会、人生,在现实世界里发现的只是“恨”;而冰心则崇尚泰戈尔的“爱”的哲学,用“爱”编织起理想的境界,去化解社会的一切矛盾。  相似文献   

16.
无论是冰心还是李清照,在她们的作品深处,女性意识,家愁国恨,对现实人身世界的总体理解,对自我人格的确思索,对火情世界的态度都是何其惊人的相似。她们都唱响了女性的一曲颂歌,把人生的悲欢离合演绎升华为爱的结晶——水云间“冰心体”和轻舟载愁的“易安体”:用诗人的确审美理想为本我们展示了她们独特的人格魅力,绘就了一个真、善、美的艺术世界。  相似文献   

17.
教师的自我发展需求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动力。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自我修炼、自我发展、自我成长呢?我以为必须过好“三关”。一、读书关朱永新教授在《我的教育理想》一书中说:“勤于学习,充实自我,这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基础。一个理想的教师,一个要成为大家的教师,一个想成为教  相似文献   

18.
心学教育思潮之所以能在明代中后期流行,实与王阳明、湛甘泉这两位心学巨擘所倡导的人性观及其教育宗旨密不可分。作为明代心学教育的思想引领者,王阳明和湛甘泉以各自的人性观为理论基础,提出了圣凡平等的教育主张,以及“人皆可成就尧舜一样的理想人格”的观点。二人殊途同归,均秉持人的价值是在同自身种种不良欲望的斗争中实现的,且人只有在道德化的教育生活中才能充分彰显出人之为人的价值。王阳明以“致良知”为教育宗旨,引导人形成“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的伦理价值观;湛甘泉以“随处体认天理”为教育宗旨,倡导人“随心、随意、随身、随家、随国、随天下”,到处都可以认知天理。两者皆是依据穷理尽性、圣凡平等的人性论,着力倡导学以成人的教育价值观。王阳明和湛甘泉在不断推行心学教育的实践活动中,积极探索人何以需要教育,如何学以成圣为贤,分别标举“致良知”“随处体认天理”的教育宗旨,谱写出明代心学思想华章,深刻影响着明代中晚期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学校文化的自我诊断与改造过程大致包括六个核心步骤。前三个步骤揭示了学校“实际运行中的组织”,第四步描述“理想中的组织”,第五、六两步构建出“自主选择的、可实际运行的新组织”。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后至50年代中期,许多民主作家怀着建设新中国的理想,开始转变自身思想立场继续从事文学写作,并一度取得了新政权的信任,然而“文革”的到来又彻底地打碎了他们的文学梦、“改造”梦,并迫使他们做出不同的人生精神选择。巴金、冰心、老舍正是这类作家的代表,解读他们的心路历程、精神策略,可以发现正是时代精神的制约、奴性精神的遗存、民众情结的扭结等多重因素构成了当代作家复杂的精神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