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轰动效应是电视剧传播的最佳效果。电视剧建构的本文如果来源于集体无意识,又能够满足受众的期待视野,那么,这样的电视剧就能产生轰动效应。这就是尧斯的期待视野理论和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给电视剧的启示意义。历史证明,按准时代脉搏、关注社会热点的电视剧是电视剧产生轰动效应的根源。在电视剧的选题、交易和播出过程中,做好市场调研,把握时代脉搏,追求电视剧的最大经济效益,这是电视剧走向市场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
文学性,是电视剧创作的基础。中国有着悠久而灿烂的文字文明与文学成就,与韩国电视剧比较,中国电视剧的创作具有较强的文学性特征。而韩国电视剧剧本创作是从属于电视剧生产工业的一个环节,主要功能是设定故事框架。韩国“边写边拍”的制作模式使优秀编剧的核心作用及其影响力贯彻整个电视剧制作过程始终。通过对中韩两国电视剧剧本创作的比较,可以为电视剧产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国产电视剧海外发行量不断增加,参与全球市场竞争势在必行。这不仅可以推动我国电视剧产业结构转型,提高产业经济效益和附加值,还有助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通过分析热播韩国电视剧《太阳的后裔》成功进行海外发行的原因,结合目前国产电视剧的实际,从提升电视剧自身质量、增强电视剧海外发行能力两方面入手,提出扩大国产电视剧出口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电视剧活动包括电视剧创作实践和电视剧研究两个部分的内容。在当代中国的文化语境中,前者的繁荣和后者的滞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随着电视剧创作实践的丰富和发展,以及整体的、全面的和科学的电视剧观念的确立,电视剧研究的逻辑分类也日益在“电视剧史”、“电视剧批评”、“电视剧理论”和“电视剧学”四个部分中丰富地展开。对此,文章从宏观的角度对这四个部分的基本内容及关系,以及与之相关的方面与层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电视剧市场存在不少问题和难点,对电视剧题材和剧本的甄选越来越严苛,电视台和视频网站对优秀电视剧的抢夺达到白热化,制作公司蜂拥而上跟风抢占市场,实际完成的电视剧成品创作质量普遍不高。必须健全电视剧产业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和完善电视剧质量评估体系,促成更多优秀电视剧问世,以满足各层面受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6.
以制作、交易、播出为主要环节的电视剧产业链基本形成。电视剧市场的交易环节已经成为连接电视剧产业的枢纽。研究电视剧市场交易环节,可以发现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版权问题突出、价格体系混乱、交易支付欠佳等方面。追根溯源,电视剧市场交易过程出现的重重问题,与电视剧产业管理体制、市场运作机制、市场交易观念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研究川渝电视剧的发展对策,在矛盾分析法视角下,通过川渝电视剧的发展来分析川渝电视剧的主要衰落原因,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办法:拓展川渝电视剧题材,丰富川渝文化理念;改善川渝电视剧制作粗糙的技术硬伤;加强营销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以来,电视剧的发展,吸引了绝大多数中国普通百姓的眼球,而现当代文学作品的阅读群体出现减少现象,但这两者并不是彼此对立、可以互相取代的关系。相反,文学作品提供给了电视剧材料。同时,也规范了电视剧的叙事方式,电视剧可以看作是文学再生的载体,是将文学以另一种方式进行传播,而文学作品改编成电视剧,也给电视剧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9.
从我国电视剧的制播模式入手,可以发现我国电视剧目前的生产关系无法进一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要形成我国电视剧生产关系的相对理想形态,制作公司应该按需立项,提高编剧在生产关系链条中的地位,优化制片方与播出方的利益分成,规范电视剧版权所有关系,鼓励电视台发展自制剧,发展电视剧下游产业中的生产关系。  相似文献   

10.
电视剧已是一种半强制性的社会宰制,看电视几乎成为所有人必需的生活方式之一。虽然电视剧剧本作为一种文学体裁似乎成为问题,但电视剧的文学性无可置疑。因此,从文学理论的经典范畴之一的真实性对电视剧的覆盖和阐释,说明文学理论之于电视剧还是有所作为的。电视剧的真实性至少包括三个维度,即剧作家及导演所设想的真实性,演员表演的真实性,受众感受的真实性。生活真实并不是生活本身,而是剧作家、导演、演员及受众,根据他们各自的人生体验及对生活的了解,体悟到的生活法则,属于他们对电视剧真实性的"前理解"。所谓的"原生态电视剧",其实也是无力于艺术提炼和艺术创造的托词和结果。当下的电视剧研究有过于形而下化的倾向,亟需获得基本的价值庇护和理论支持,而文学基本理论的介入,将有利于电视剧整体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1956年,《一口菜饼子》这部只有20分钟的“直播电视小戏”开启了中国电视剧的序幕。“文革”期间。电视剧创作一片空白。改革开放30年,我国的电视剧创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产量每年不足百部增至500多部.成为世界第一电视剧生产大国和播出大国。在大众文化的诸多形式中,电视剧是中国百姓消闲娱乐的重要形式。有学者作过专门比较,一部热门电视剧一个晚上的观众就相当于全国所有舞台艺术一年的观众总和。有专家认为,一部中国电视剧的发展史,  相似文献   

12.
石艳 《鸡西大学学报》2012,12(4):109-110,112
2011年播出的电视剧《家,N次方》的台词中有很多对合作原则的违反,但并不影响交际的进行,通过从合作原则的违反角度分析电视剧《家,N次方》的经典台词,发现此原则同样适用于对电视剧台词的赏析,这部电视剧也正是通过对合作原则的违反使台词幽默经典,使电视剧作品中的人物性格更加饱满,从而更加生动地体现了电视剧主题。  相似文献   

13.
杨铠瑗 《英语广场》2020,(10):18-21
随着我国积极拓展电视剧海外营销渠道,越来越多的国产电视剧开始被海外观众所接受和喜爱。毫无疑问,电视剧的译制打破了其传播的语言障碍,大大提升了中国电视剧在国际上的知名度。而在此过程中,国产电视剧的英文译名尤其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本文就目前一些国产电视剧的英文译名,从归化和异化两个研究角度谈谈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运用的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我国电视剧领域的产业化发展及其行业管理的现状作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对电视剧产业化发展进程的脉络分析和对电视剧行业管理的模式研究,形成对我国电视剧行业现行管理模式的效能评价,最终在管理效能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公共管理理论,对电视剧行业管理如何主动适应电视剧行业的产业化水平越来越高的发展态势,主动适应并满足公民社会构建与发展的客观需要,提出可行性路径的构想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茶文化是中华文化中的一朵奇葩,随着茶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传播,继电视纪录片之后,出现了一批具有浓郁地域特色和传统民族文化内涵的反映茶文化的电视剧,丰富了茶文化在电视荧屏上的内容。通过对茶文化电视剧的分析,了解该类电视剧反映与传播茶文化的成败得失,有助于提升该类电视剧的质量,改善电视剧传播茶文化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对电视剧进行正确评价,提高电视剧评价的质量,建立合理的电视剧评价体系,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显得尤为重要。首先,结合定性与定量指标建立电视剧评价体系;其次,对模糊层次分析法进行阐述,并分析其具体应用步骤;最后,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电视剧进行评价,检验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工业是中国的经济命脉,而工业题材作品却是中国电视剧创作中的薄弱环节,在各大电视剧评选中工业题材一直处于缺席的尴尬状态。电视剧《钢铁年代》在工业题材开掘方式、人物形象塑造手法、兼顾市场接受与艺术法度的叙事策略等方面,为工业题材电视剧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构建了工业题材电视剧应有的艺术价值和美学品格。  相似文献   

18.
孙玲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2,14(2):134-136,142
通过对各种类型电视剧剧情探索与研究,认为民族精神是我国电视剧精神架构的核心。民族精神的内涵在我国不同类型电视剧中都有所体现。但随着近几年我国电视创作观念的不断更新,电视剧在民族精神的表述上发生着一系列的变化,从人性美的彰显到纪实主义的挥发,从传承历史到贴近时代特色,从爱国到爱家,这些变化使我国电视剧在民族精神的表述上不断呈现新的面貌。  相似文献   

19.
仙侠剧的热播,迎合了受众的浪漫主义期待、怀旧情怀、侠义崇拜、娱乐消遣等心理需求。近年来,中国电视剧市场涌现出一大批仙侠题材的电视剧,其热播带动了电视剧市场的繁荣。影视公司只有理解受众、尊重受众,才能制作出大众喜爱的电视剧。  相似文献   

20.
中国电视剧经过了三十年的风风雨雨,目前已形成了年产1500部左右的生产能力,虽然其中也有不少平庸甚至是粗陋之作,但优秀作品却不断出现。继1987年中国电视剧开始出口之后,国外观众对中国电视剧的需求量不断扩大,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我国电视剧生产的历史作一些回顾,以便探讨电视剧艺术的创造奥秘,进一步钻研电视剧生产的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