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教学设计是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而对课堂教学的过程与行为的系统规划,主要解决“教什么”和“怎样教”两个问题,它体现了教学过程科学化的要求,能综合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2.
1.教学行为的定义。教学行为是指教师“教”的行为,即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而采取的可观察的外显教学活动方式。它大体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直接指向教学内容的各种行为:二是为了使上述行为得以顺利实施而对自己和他人行为进行组织管理的行为。教学行为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意图所采取的一系列问题解决行为,  相似文献   

3.
教学策略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指难以明确或无须明确的目标)所采用的一系列问题解决行为。有效教学策略则是指能实现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系列问题解决行为。执行有效教学策略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课堂教学要求一切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角”,教师是“导演”,教学活动围绕学习活动。教学进程、速度、节...  相似文献   

4.
"目标教学"过于关注预定目标、忽视丰富的教学历程,教学行为退化为同质性、重复性实践,教室成为教师唱独角戏的场所,教学程序表现为线性态势,学生学习呈现为一种机械记忆,教师和学生丧失了教与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项目教学"是一种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其核心理念是"学生为本",教师注重蕴含问题的教学情境以及安全自由教学氛围的营造,学生学习是"思维交织"中的宁静学习,项目解决是师生与新生活的际遇、对话与互动过程。在这种对话互动过程中,师生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5.
毛玉蓉  闵先雄 《广西教育》2010,(30):111-111
有效教学是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它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关注教学效益。本文主要探讨了有效教学的准备策略。  相似文献   

6.
课程改革能否取得效果,取决于教师能否对新课程的理念有深刻的认识,更重要的是教师能否把新课程的理念和目标转化为教师最终的教学行为。对甘肃省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现状的调查研究表明:一方面,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多数教师通过课程培训和自主探索实现了教育观念的转向;另一方面,教育改革的复杂性及其教师的现实处境,使多数教师的教学行为与新课程的要求有一定距离。教师自身的变革动力是推动教师教学行为改善的内在因素,而课程实践问题的解决,为教师教学行为改善提供了外部条件。课程管理者需不断提升对于课程改革的认识,帮助教师解决课程实践问题,使教师真正成为课程变革的动力,促使教师积极主动地改善教学行为,推动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7.
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的确定与陈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设计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联系的“桥梁”,它追求教学系统的整体优化,致力于设计、利用及评价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和学习经验。“为学习设计教学”,这是罗伯特·M·加涅提出的口号,也是我们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教学设计改革的目标。作为教学准备策略的教学设计,主要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前所要处理的问题解决行为,也就是老师在制定教学方案(如教案)时所要做的工作。一般说来,它主要涉及形成教学方案所要解决的问题,具体说来,教学设计要解决这些问题:教学目标的确定与陈述,教学材料的处理与准备(包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主要教学行为…  相似文献   

8.
教学设计是指教师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系统规划自己的教学行为而形成的教学设想。具体地说教学设计要解决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高效课堂成为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目标,什么样的课堂是高效课堂?高效课堂与教师专业发展有哪些联系?在实施高效课堂中,教师应该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本文结合目前教学现状谈教师发展与教学有效性相关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新课改实验已实施数年,教师对新课改的认识有很大提高,新课改倡导的新理念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体现。然而,随着课改进一步的深入,许多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和研究。如在课堂实践中,“肢解三维目标”、与“新课标”貌合神离、课堂教学效果不佳等问题时有显现;在观念层面,“接受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传统经典理论与现代创新理论”片面左右着教学行为与评价方式,等等。这些具体问题的解决,只有通过教师自己的思考和研究,把新课改的理念内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才能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对教学目标的理解和定位决定了教师在教学中对教学内容的取舍与加工,教学重点与难点的确定,以及教法、学法的选择。通过Photoshop平面设计与制作项目课程中"电脑主题壁纸设计与制作"的教学,可以解决教学目标定位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2.
教学设计是对学生达到教学目标、表现出学业进步的条件和情境做出的精心安排,其实质是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一种事先筹划.它是教师的一次创造性工作,具有目标性、主体性、问题性等原则.不同的教学内容有不同的教学设计,其目标指向是要帮助学生解决三个问题:为什么要学、如何学、学得怎样,即立足问题情境,激发学习需求;以数学问题为载体,引领学生自主探索;通过问题解决,培植学习自信心.  相似文献   

13.
当前大学生思政课教学在学生学习认知、课堂行为状态、教师教学实施及其教学效果等方面都处于疲乏状态,其原因在于新时期大学生人格的多重复杂性、教师自身能力的有限性、教材内容过于全面与交叉重复性、授课环节的尴尬和已有方法使用的片面性导致教师在实践中难以贯彻"问题"教学。实践"问题式"教学以增强大学生思政课的实效性,必须贯穿"问题"意识与"双主体"教学理念,切实整合教材内容使之向"问题式"教学体系转化,让学生课前充分准备"问题"以弥补大班制教学时间的有限性,不断设置课堂激励目标以解决学生参与"问题"教学的情感与动力,提高教师驾驭课堂能力以达到最终解决教学"问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一、有效反思需思之有的反思的目的是解决教学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以提高教师自身业务能力。教学反思不是简单地回顾教学情况,而是教师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的理性思考。教学反思强调,教师不仅应清醒地了解自己的教学行为,而且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从理性的  相似文献   

15.
发展性学生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进展与行为变化的评价,是教学评价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信息的反馈、教学过程的调控等都有重要的作用。教师通过发展性学生评价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恰当地运用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解决发展性学生学习活动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和学生学习效率,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其核心问题是教学效益问题。通俗地说,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和学生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指定的教学目标,是教师在实现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的教学行为,是教师与学生双重价值目标的体现。  相似文献   

17.
构建基于目标的教师课堂有效教学行为评价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决定着教师的教学行为.有效的教学行为是促进学生学习进步与全面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保证.基于教学目标构建教师课堂有效教学行为评价标准,有利于规范、引导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标指师生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学目标指导具体的教学活动并使教学更有目的性。然而,通过收集并分析300多份大学综合英语课件发现教学目标的设计情况存在诸多问题,未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针对这些问题,结合教学目标设计的基本原则,提出了行为目标与文化目标相结合,预设目标与生成目标相结合,内部过程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的独特的教学目标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9.
新课标下如何搞好课堂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明确教学任务,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从课堂教学宏观上来说,这种“任务”就是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课堂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也就有了明确的教学方向,也就定下了师生要完成的学习任务。从课堂教学微观上说,这种“任务”就是围绕教学目标所设计的各个教学环节要解决的具体问题。优质的教学过程是由良好的教学环节构成的,虽然在具体实施中,由于学生情感和行为的变化教师会机智地进行调整,但这决不应影响教学环节的预设性。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有围绕教学目标而提出的具体任务, 它常以问题的形式提出来,连同教师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  相似文献   

20.
教学行为,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基于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技能与教学实践,为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应对具体教学情境与问题的诸多因素所采取的教学操作方式的总和,是教师由内在的教学能力和教师的实践智慧转化出来的活动状态,是教师认真履行工作职责而发生的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