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期的《新书谈片》我谈了邵燕祥的《旧信重温》,因为它别出心裁;这回又来谈一部书信集《现代作家书信集珍》(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9年6月版),也是因为它别出心裁。《旧信重温》是以邵燕祥为靶心的四面八方书札的集结,  相似文献   

2.
《街谈巷议》纵横谈微音作者简介:微音,羊城晚报《街谈巷议》专栏作家,最近结集出版了《微音集》。微音系笔名,原名许实。解放前在广东省立文理学院肄业。曾参加广东人民游击队东江纵队。先后奉命到越南堤岸从事地下工作,并在越南北部参加反法战争。回国后在北京马列...  相似文献   

3.
编辑工作一二三———我的编辑工作经验●王建辉我做编辑工作才15年,和中青年编辑年龄相仿,并没有多少资格谈这个题目。什么叫经验?《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由实践得来的知识。我毕竟干了15年的编辑工作,经验还是有一些可谈的。要说我的工作经验,我把它概括为...  相似文献   

4.
我很赞赏《经济日报》扩大版开辟以个人命名的评论专栏。国内报纸上,专人执笔的评论专栏并不罕见,如《新民晚报》上林放(赵超构)的《未晚谈》,《羊城晚报》上微音(许实)的《街谈巷议》等等;但是将作者真名实姓作为栏名,《经济日报》可能是第一家。从这一点来说,《经济日报》是作了一次比较大胆的尝试。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我想,最大的好处是有利于培养专栏作家。早在50年代,乔木同志就多次提出要培养名记者、名编辑、名评论员、名专栏作家。几十年来,名记者,名评论员倒是出了一些,名专栏作家却出得太少了。依我看,不是缺少人才,而是缺少“舞台”。比如梅兰芳,天赋再高,如果不给他舞  相似文献   

5.
《今日谈》断想马立诚《今日谈》,人民日报头版的短论专栏。篇幅虽然短小,地位却很显要,再加上它贴近生活,言之有物,鲜活泼辣,新闻性强,所以受到读者广泛好评,成了人民日报最具影响力的传统名牌栏自。《今日谈》今年15岁了。15年来,各界读者踊跃为《今日谈》...  相似文献   

6.
2005年8月15日.河北石家庄《燕赵晚报》刊登了一篇《她想带着丈夫和公公改嫁》的特别报道,它所反映的不是突发事件,而且在报道之前它内容的真实可信度及报道的时机上,都具有不确定性,是典型的非事件性新闻报道。但由于记者事先针对读者的兴奋点选取了最佳的报道角度,并且报道手段得法、后续操作得当,新闻的重大性得以彰显,加之当地省电台、省电视台及上海《新民晚报》和央视《实话实说》节目等的转载和跟进,使本新闻在记者的引导下一再升温,一时成为市民群众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截至目前,人们对1932—1935年革新时期的《申报·自由谈》一直给予很高的评价,其中特别着重谈到它在推动杂文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茅盾曾评价说:“我以为,延续两年的《申报·自由谈》的革新,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应当大书一笔。这不仅因为《自由谈》的改革是从敌人那里夺过一块有很大影响的阵地,也不只是因为《自由谈》的改革意味着左联作家们进一步突破了自设的禁锢,更大胆地运用了  相似文献   

8.
《新闻知识》编辑部来信要我谈谈深度报道。开始我不想再谈这个问题了,因为在1987年第8期《中国记者》上我曾撰文谈过这个问题,该讲的都讲了,这以后又没有什么新的见解;但是,近来看了《新闻知识》发表的几篇关于深度报道的讨论文章,其中特别是刘惠文同志《论新闻报道的分类及对“深度报道”的质疑》一文之后,觉得还有“再谈深度报道”的必要。因为,刘惠文同志在文中完全否定了深度报道,把它看成是一种“随心所欲地诡称……所  相似文献   

9.
《阳光热线》已经三岁了,我很高兴参加今天的座谈会,也感觉今天我们记协组织的这个会很有意义。这算是一个创新,新闻界今后更应该加大这方面的交流。为什么会出现《阳光热线》,刚才有的同志也谈了这个问题,它有大的背景。最近三年应该说是我们国家改革开放形势比较好的三年,  相似文献   

10.
我是《档案管理》杂志的一名忠实读,也是一名痴情投稿。说来还真与《档案管理》杂志有缘,我的第一篇专业论《谈简牍档案的管理》就发表在1991年《档案管理》杂志第6期上。是《档案管理》杂志激起了我思考、撰、投稿的勇气,当时的《档案管理》杂志编辑老师还给我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函,激励我静心思考、勤于笔耕、厚积薄发。  相似文献   

11.
一些读者投书本刊,称赞羊城晚报的《街谈巷议》写得好,建议本刊约请作者介绍写作经验,并开辟读者点题的栏目。这个建议很好。根据读者点的题,我们请《街谈巷议》的主要作者写了这篇文章。从本期起,本刊增设《点题篇》栏目,欢迎读者点题。  相似文献   

12.
因为工作需要,翻阅了一九三二年十二月至一九三五年十月上海《申报》的副刊《自由谈》。它使我肃然起敬,感慨良多。这个时期的《自由谈》,是经过改革,先后由黎烈文先生和张梓生先生主编的。黎张二位先生既不是共产党人,也不是“左翼作家联盟”的成员,而只是一般的进步文化人。但是,在那个年代,在蒋介石政权把中国社会“禁锢得比罐头还严密”的条件下,竟能利用《自由谈》这个舆论阵  相似文献   

13.
范炬炜 《军事记者》2004,(12):20-20
我从来最不会谈什么心得体会。这回写通讯《目击杨利伟飞天归来》得了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又要我谈体会,我仍感到不知说什么好。当了20年记,在国防科研试验领域泡了10年,一不留神得了个奖,旁人说是“厚积薄发”,我觉得最多算是“熟能生巧”。既然没有心得体会可言,就说说采写过程吧。  相似文献   

14.
一顷接2008年第5期《档案学通讯》,读到了《再谈文件档案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兼与姜龙飞先生探讨》(以下简称《再谈》)一文。说实话,这场讨论的缘起虽然在我,但又读到这样一篇《再谈》,多少还是感到了一点意外。因为我对这个话题实在没觉得还有再讨论下去的必要,也没觉得还有可讨论的空间。事实上,孙观清先生及其合作者在他们的《再谈》中虽然作出了与  相似文献   

15.
想了一下,对我来说,还真没有哪一本杂志能象《美育》这样,从创刊号到现在,一期不少。因为喜欢它,自然给予它的关注也就格外地多一些。我发现,《美育》这两年也在日新月异地变化着。姑且不谈它的文字内容,就从封面和插图来说吧,如果同它第一期封面的那幅黑白木刻相比,那现在简直有了“质的飞跃”。原来把它和《艺术世界》  相似文献   

16.
卖书     
郭沫若  一元 《出版参考》2004,(10):32-32
我平生受苦了文学的纠缠,我想丢掉它也不知道有过多少次了。小的时候便喜欢读《楚辞》、《庄子》、《史记》、《唐诗》,但在一九一三年出省的时候,我便全盘把它们丢了。一九一四年正月我初到日本来的时候,只带着一部《文选》。这是一三年的年底在北京琉璃厂的旧书店里买的。走的时候本来也想丢掉它,是我大哥劝我,没有把它丢掉。但我在日本的起初一两年,它被丢在我的箱里,没有取出来过。  相似文献   

17.
叶晶 《新闻记者》2005,(6):68-69
位于伦敦东部船坞区的Canary Wharf,高楼林立。上世纪80年代末,由于中心城区地价的大幅攀升和电脑排版技术带来的变革,许多著名的报纸撤出了泰晤士北岸的舰队街,纷纷来到这里安营扎寨,这中间包括拥有150年历史的老牌大报《每日电讯报》(The Daily Telegraph)。今年3月23日,我有幸与它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接触。  相似文献   

18.
我从1984年开始学习写稿,刚开始写稿.热情很高.写了许多稿件,竟未采用过一篇稿件。就在我灰心之时,县委宣传部的通讯干事送给我一本《新闻知识》,我看后一下子就把我吸引住了。我感到杂志上的文章很对我的胃口,对我学习写稿很有帮助。从此以后,我便和《新闻知识》交上了朋友。每期杂志一到.当即仔细阅读起来.从中汲取养分,使我掌握了一定的新闻业务知识,写作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我最喜欢读《得奖新闻采写谈》、《新闻业务讲座》、《视听天地》、《新闻采访知识》、《通讯员之友》等栏目。在《新闻知识)}的指导下,十余年来,…  相似文献   

19.
1997年我写过一篇短文《也谈“两种编辑”》,就编辑学研究中的“两种编辑”观点谈了些粗浅意见;相对于所涉问题的重要性和广泛性,拙文所谈疏漏是颇多的。随着有关研究的继续进展,以及重要工具书《辞海》“编辑”条1999年版的最新修改,拙文就更是相形见绌了。为此写了这篇“再谈”,续抒管见,希望能有助于进一步共同探讨“两种编辑”这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20.
编辑概念必须同一──答张洪玲同志叶向荣长沙张洪玲同志《从〈著作权法〉谈编辑的两重含义》一文(见《编辑之友》1996年第4期)对我的《编辑概念诸说之辩证探析》(见编辑之友》1995年第5期,一文的基本论点、论据提出了否定意见。我见了感到非常高兴,因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