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福建省地区竞争力评价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熊焰  赵铁山 《软科学》2005,19(4):40-44,51
选取了一系列能反映地区竞争力的测度指标,构造相应的测度统计指标体系和竞争力评价模型,运用综合评价法和因子分析法,对福建省地区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以求得到福建省地区竞争力不强的症结之所在,从而提出增强福建省地区竞争力、实现经济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云模型的国际邮轮港口竞争力评价与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港口为依托的邮轮产业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其发展中的关键问题是邮轮港口的竞争力。本文在综合考虑邮轮港口的内外部条件基础上构建了国际邮轮港口竞争力评价指标,利用云模型评价法将竞争力评估指标的定性描述转换为定量测度,对欧洲的巴塞罗那港和科托尔港与中国的上海港和天津港进行了竞争力评价和比较。结果表明,上海港和天津港已经达到甚至超过欧洲二流邮轮港口的水平,但是与欧洲一流港口的差距仍然很大。进而提出了发展中国国际邮轮港口应准确定位港口功能、完善相关配套设施、提高服务水平和打造特色港口品牌等提升邮轮港口竞争力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3.
张明林  傅春 《科技管理研究》2008,28(2):105-106,112
运用定量的方法,通过构建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及模评价型,对中部六省省会城市竞争力进行测度、评价,确立了南昌市在中部省会城市发展中所处的位置,进而为增强其城市竞争力提出了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基于模糊积分的西部科技园技术创新能力测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常玉  董秋玲 《科学学研究》2005,23(Z1):292-298
科技园区技术创新能力是区域经济增长和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其强弱是衡量一个区域技术创新实力的重要尺度。针对此问题,本文在已建立的科技园区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改进模糊积分评价方法提出了基于模糊积分的科技园区技术创新能力测度与评价的综合评价方法。通过对西部5个地区的科技园区技术创新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进而为西部各地区政府构建区域创新系统、制定区域发展政策以及有效提高科技园区技术创新能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从区域投资环境的基本理论着手,以现代服务业投资环境竞争力为评价对象,构建中国省域现代服务业投资环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选取2013年现代服务业投资环境相关数据,利用因子分析法确立的评价模型,综合评价湖北省现代服务业投资环境竞争力,并对湖北省现代服务业投资环境竞争力从经济环境、产业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科技环境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虽然湖北省现代服务业投资环境竞争力排名在全国处于中上地位,与中部6省相比稍有优势,但与上海、北京、广东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根据实证结果,提出提升湖北省现代服务业投资环境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文章根据《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2010~2011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公布的有关数据,对辽宁省经济综合竞争力进行评价分析,针对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反映出的辽宁经济发展的优势与不足,提出提升辽宁经济综合竞争力水平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物流发展水平是反映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江浙沪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其物流发展水平对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文章设计了一套物流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江浙沪地区与全国物流产业竞争力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江浙沪在物流产业综合竞争力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与江苏和浙江相比,上海在人均经济和物流信息发展水平上处于领先地位,而江浙其余二级指标在全国处于前列。基于分析结果,提出了提升江浙沪地区物流产业竞争力的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区域科技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通过建立区域科技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科技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出东部地区与中部、西部在科技竞力方面存在很大的差距、地区科技竞争力与地区经济实力基本一致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选取与江苏同处长三角的浙江、珠三角的广东以及环渤海的山东作为比较对象,建立四省区域科技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综合评价模型,并对四省科技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深入剖析江苏科技业已存在的比较优势特别是尚存的劣势,进而提出提升江苏科技竞争力的对策建议:加大科技投入,为科技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增强科技产出能力,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改善科技工作环境,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挖掘科技潜力,促进科技持续发展等。  相似文献   

10.
基于未确知测度模型的高新区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全球化导致人们寻求利用本地天然优势或获得性优势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区域,以培育本地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在需要不断创造新知识的全球化经济体系中,高新区的作用日趋重要,正在成为地方经济变迁和重塑或提升竞争力的核心动力.而高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又是影响高新区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区别于一般工业园区和其它区域的本质特征.文章在综合国内外学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构建了高新区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未确知测度模型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并结合具体实例判别其技术创新能力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1.
网络环境下竞争情报多主体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立新  王俊 《情报科学》2008,26(6):860-865
网络一方面为企业提供了丰富的竞争情报源,另一方面,海量庞杂、迅速发展变化、快速扩散的网络竞争情报也给企业的情报工作带来了困扰。围绕网络环境下企业的竞争睛报评价问题,将群决策理论中的多人评价方法结合层次分析法,引入到网络环境下的竞争情报评价中,在构建竞争情报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网络环境下竞争情报多主体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2.
针对竞争情报系统评价没有体现出大数据特性的不足,结合大数据思维变化的3个方面,归纳大数据竞争情报系统应突出的特性。从竞争情报系统的构成出发,提出大数据竞争情报系统的评价思路,并从战略保障、运行状态和用户体验3个角度出发,建立了包括功能指标、技术指标和用户指标在内的大数据竞争情报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最后探讨了定量定性指标的度量方法。提出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多层次多视角的特性,为建设大数据竞争情报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竞争情报与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存在紧密关联。竞争情报可支持企业制定、选择和实施竞争战略;竞争情报作为一种产品、过程与能力,是竞争优势的来源,也可帮助企业创造和保持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国家的竞争力越来越多的取决于区域的竞争力,而区域人才创新能力已成为衡量区域竞争力的重要尺度。文章在分析区域人才创新能力的各个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包含3个模块、16个具体指标的评价体系,同时运用因子分析法和BP神经网络对我国具有代表性的10个地区进行定量分析,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定性比较。  相似文献   

15.
试论知识管理思想在企业竞争情报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杨勇 《现代情报》2006,26(1):188-190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管理和竞争情报是时代性非常强的两个概念。通过研究知识管理与竞争情报两者的关系。发现知识管理作为新时代条件下一种先进的企业管理思想,在企业构建竞争情报系统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知识管理的思想能够很好地应用于企业竞争情报系统之中。并对于切实提高企业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国家竞争力评价理论与方法:演变过程及发展趋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概述了国际竞争力研究中关于国家竞争力评价方法的种类与特点,并对各评价法的理论基础及演变过程进行了简要的评论与分析。同时,对现有的多因素综合评价法:标杆测定法、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论、IMD和WEF等进行了比较,认为只有IMD和WEF以竞争的决定因素进行的综合评价体系比较成熟。  相似文献   

17.
吴山 《现代情报》2010,30(10):160-164
本文以ISIWebofScience数据平台中所收录的竞争情报研究文献作为分析样本,利用CiteSpace知识计量工具,绘制了国际竞争情报研究的科学知识图谱——知识演化图,通过对竞争情报研究的历史脉络和研究热点的分析,发现国际竞争情报研究内容广泛、方法新颖、紧跟时代,并以网络竞争情报、跨国企业竞争情报与竞争情报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18.
刘玉国  韩杨  吴丽洋 《现代情报》2011,31(5):118-122
专利是企业获取竞争情报的重要来源之一。专利分析可以分为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定量分析是对专利相关数据的统计和计算;定性分析是对专利信息进行的一种深层次分析,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和专业性。将专利分析方法应用到企业竞争情报的获取中,可以帮助企业获得更有价值的竞争情报,更准确的掌握竞争对手的技术实力,还可以帮助企业推断竞争对手的市场策略。  相似文献   

19.
国外竞争情报软件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竞争情报活动可以分为 5个相互关联的阶段。本文介绍了国外较成熟的竞争情报软件在每个阶段所表现出的实际作用 ,以及它们是如何帮助竞争情报人员更加有效地开展竞争情报活动的。通过分析 ,得出了竞争情报软件能提高竞争情报团队的效率 ,但不能替代竞争情报团队的结论 ,并且对企业选购竞争情报软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