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 毫秒
1.
高伟云 《科技通报》2012,28(3):173-176
针对高校科技期刊存在的论文抄袭、剽窃、篡改以及侵吞他人学术成果等不端行为,文章从社会经济体制、高校学术评价体系、社会监管和期刊编辑出版迟滞等方面分析了产生学术不端现象的主要成因,提出了高校科技期刊在编辑出版过程中应完善稿件审核机制、加强编辑职业道德等预防学术不端行为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2.
分析学术不端的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指出作为学术成果重要载体的科技期刊应承担起防止学术不端的责任。根据实际经验,提出防止学术不端的积极措施:建立严格的审稿程序;运用科技手段发现和识别学术不端行为。  相似文献   

3.
高校学术不端行为四维度影响机理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学术不端行为破坏了高校学术研究的有序发展,探寻其影响因子及敏感性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了个人压力、个人素质、组织制止和环境支持四个维度对成果内容型不端和社会关系型不端的影响机理。结果发现两类不端行为的影响因子及其力度有所不同,个人素质对两类学术不端行为均存在负向影响力,且影响力度均为最大,个人压力对两类学术不端行为均存在正向影响力,环境支持对社会关系型不端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力,组织制止对成果内容型不端行为有较显著的负向影响力。据此,应注重提升高校科研人员的学术诚信素质,制定可操作的学术规范,建立适度的组织惩戒和社会惩戒制度,并努力创建宽松的学术研究氛围。  相似文献   

4.
学术成果发表中不端行为的形式、成因和防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韩丽峰  徐飞 《科学学研究》2005,23(5):623-628
学术成果发表中学术不端行为的责任主体涉及到作者、评议人和编辑三个方面。文章依责任主体的不同,分类归纳了目前我国科研成果发表过程中学术不端行为的主要形式,分析了不端行为的成因,探讨了相应的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5.
基于对高校教师学术不端行为的具体表现、学术共同体的特征和善治基本要素的分析,将善治理论用于学术不端行为治理。从善治理论视角看,教师学术不端行为发生的动因主要包括:功利性的价值观导向;部分教师缺乏专业的学术研究精神、研究能力和学术规则意识;不合理的绩效考核与学术评价制度;缺乏健全的监管机制。为实现学术场域中的善治,遏制学术不端行为,应树立“善”的学术共同体愿景,加强职业生涯全过程的学术道德培养,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治理体系和严格而长效的学术研究督察机制。  相似文献   

6.
检索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1992-2020年核心期刊论文,梳理学术不端问题研究进展,分析研究热点和趋势.研究隐形学术不端行为及其特征;对学术不端及其边缘行为需采取差异化的处理措施;要辩证看待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既要继续开发使用,又要加强监管、合理参考检测结果;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需要加强体系化、规范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学术不端行为近几年在高校有不断蔓延之势,本文从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两方面分析了学术不端行为的具体表现;提出了改进科技评价体系、营造和谐宽松的学术氛围、加强学术道德教育和将科研诚信纳入科技管理工作中等构建学术不端行为防范体系。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学术出版与学术不端行为之间的关系,指出如学术期刊管理不善,会对学术不端行为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反之,则会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学术不端行为的泛滥。《农业工程学报》在防范和处理论文中学术不端行为的实践证明:学术期刊办刊人在学术出版活动中,采取一定的措施可以在出版环节有效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出现问题的处理和曝光对违规学者具有很大威慑力。最后提出:在期刊出版过程中,涉及学术不端行为的稿件的认定和处理工作极其复杂,亟待相关的法律法规出台;学术期刊编辑部及审稿专家要严格审选稿件,将核查是否存在学术不端行为作为审稿的重要内容之一;编辑部要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规范出版行为;学术出版界携手并肩,共同防范和抵制学术期刊出版违规论文,形成规范的学术出版的大环境,断绝不端学术论文出版传播的渠道,为建立良好的学术生态作出期刊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科技论文中学术不端行为的编辑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论文抄袭"为主的学术不端行为在近几年愈演愈烈,科技期刊是发布科学研究成果的主要平台,自然成为学术不端行为及其控制工作的焦点.作为科技成果传播活动"守门人"的科技期刊编辑,在规范学术道德方面有义不各辞的责任.加强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单位的工作管理、提高编辑自律意识、帮助作者准确界定抄袭行为、严格执行专家审稿制度、参考使用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等现代技术手段,是科技期刊编辑在学术不端行为控制实践操作层面上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阮云志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7):187-190
科学界定学术道德及其相关概念是学术道德研究和建设的逻辑起点。对国内关于学术道德及其相关概念如学术、学术规范、学术道德规范、学术共同体、学术失范、学术道德失范、学术不端行为、科研不端行为、学术腐败行为等研究进行了简要的述评。  相似文献   

11.
为全面了解我国科技工作者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认知状况,本文利用第三、四次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近三分之一的科技工作者认为学术不端行为普遍存在,超过八成的科技工作者对学术不端行为表示不同情和不能原谅;处罚力度不足、自律不够、体制机制等因素导致科技工作者很容易产生不端行为。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应加大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惩罚力度、实施分类评价考核办法等加强学术不端行为治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学术不端文献产生的原因及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对学术不端文献的界定和分类的基础上,阐述了学术不端文献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科学道德的缺失;科学精神的缺乏;期刊未能尽职尽责做好编辑出版工作;具体科研单位缺少有关学术不端行为处罚规定。并就此提出了学术不端文献具体防范措施:加强科学道德和科学精神的教育;期刊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提高鉴别能力;具体科研单位制定有关学术不端行为处罚规定。  相似文献   

13.
期刊主体人员防范深度学术不端行为的职责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学术论文通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软件的检测可能还会存在深度学术不端行为。通过对深度学术不端行为的原理及其演变和利益驱动下的作者行为进行分析,提出期刊出版主体人员(编辑、审稿专家、编委、主编)在期刊出版前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不同主要职责。力图发现并控制论文中的深度学术不端行为,将存在深度学术不端行为的论文阻止在出版前,防止带有学术不端行为的论文进一步传播。防范学术不端行为任重道远,只有依赖期刊的不同责任主体人员共同协作,各尽职责,层层把关,才可以把学术不端行为最小化。  相似文献   

14.
防范学术不端论文出版的立体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为了更有效地防范学术不端论文的出版,提出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立体策略。【方法】 利用逻辑推理法、举例法及综合分析法,分析学术期刊中存在的学术不端行为,从作者、责任编辑、审稿专家、主编四个维度分析不端文献出版的原因。【结果】 构建了立体防范学术不端论文出版的策略:初审前把关作者提供的基本信息;审稿时严格把关学术不端行为;加强主编监督机制;出版后建立问责制度;重视总结经验教训。【结论】 立体防范策略能够更全面地防范学术不端论文的出版。  相似文献   

15.
博士毕业生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态度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根据社会调查数据,集中分析了博士毕业生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博士生对学术不端行为持宽容态度。影响博士生态度的因素有:个人的学术能力和对学术的兴趣与其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宽容程度有负相关,而有过科研经历的人却更可能宽容学术不端行为。如果博士生周围师友的学术不端行为越频繁,则其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宽容态度越强,而上过学校组织的科研道德课程者更不可能宽容不端行为。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了严厉惩治学术不端行为、完善学术筛选和人员流动机制、改革现行科研管理评价体制和设立科研道德专门课程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会侵蚀学术风气,影响学术公平与公正,需要及时予以干预和治理。为提高学术不端行为治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概念界定、表现形式、成因及防治对策等方面展开分析探讨,提出构建系统完整的学术诚信教育、监督和奖惩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7.
学术不端行为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从学术不端行为的定义、现象、影响进行了社会透视,并从形成学术不端的根源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遏制学术不端的行为,应该重建学术评价体系,建立完备监督惩发机制、进行体制改革、加强学风和道德建设等四点意见。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学术出版与学术不端行为之间的关系,指出如学术期刊管理不善,会对学术不端行为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反之,则会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学术不端行为的泛滥.<农业工程学报>在防范和处理论文中学术不端行为的实践证明:学术期刊办刊人在学术出版活动中,采取一定的措施可以在出版环节有效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出现问题的处理和曝光对违规学者具有很大威慑力.最后提出:在期刊出版过程中,涉及学术不端行为的稿件的认定和处理工作极其复杂,亟待相关的法律法规出台;学术期刊编辑部及审稿专家要严格审选稿件,将核查是否存在学术不端行为作为审稿的重要内容之一:编辑部要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规范出版行为;学术出版界携手并肩,共同防范和抵制学术期刊出版违规论文,形成规范的学术出版的大环境,断绝不端学术论文出版传播的渠道,为建立良好的学术生态作出期刊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抵制学术不端,期刊编辑责无旁贷,为促进学术生态环境净化,提出基于互联网的深度挖掘隐性学术不端的编辑策略。【方法】论述网络时代学术不端行为特征和发展趋势,以中国知网AMLC5.0为例,在总结学术不端检测系统不足的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结果】结合网络时代学术不端行为的演变,提出以AMLC为主,辅助多种检测手段,对存疑论文进行基于网络和论文本身信息的学术不端深度挖掘;根据期刊编辑出版特点增加检测次数;构建“以人为本”“人机合一”的学术不端鉴别体系。【结论】可在学术不端末端出口处筑起一道拦截网,对期刊抵制学术不端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0.
高校的科研不再是一方净土,各种形式的学术不端行为层出不穷,引发了社会民众对学术界的"信任危机"。对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表现进行梳理,加强高校的学术道德建设、学术制度建设和健全学术监督制度,以防范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产生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