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随着社会与教育形势的不断发展及生源不断减少,教育布局也相应有了较大的调整,规模办学已成为我们农村山区教育的新课题,寄宿制也随之走进了我们的生活,融入我们的教学管理中。小学寄宿制是个新生事物,如何发挥寄宿优势,促进学生素质发展呢?作为寄宿班的任课老师,经过教育实践,我总结出了一些经验。我们认为要让家长信任寄宿学校,让学生喜爱寄宿生活,必须在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等能力的基础上,在严格要求与严格管理的同时,更多地关心学生身心发展,采取有效措施,让寄宿生活“活”起来。一、注重心理疏导,消除畏难思想现在的…  相似文献   

2.
教师在传统的教学中扮演的角色是个指挥者,而学生则是演奏者.在现代教育中,这种关系远远不能适应如今的教学,如今的数学学习过程应是一个生动活泼的、富有个性的过程.这使得我们不断的思考,不断的总结,不断的变革.在课改中,我也饱尝了甘甜与艰辛,艰辛的是我们对新课程改革曾经有那么多的茫然和困惑;甘甜的是我们看到了课程改革实验给我们的数学教学注入了勃勃生机与活力,感受到了学生与教师在课改中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际文化交流的不断增加,我国的外语教育尤其是英语教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并且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目前,各农村中学也都在加强英语课教学,但成效不高,主要表现在:学生不愿学;学生不会学;学生学成了哑巴英语;两极分化十分严重.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4.
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标准也在不断地提高,这给我们新时期的学校教育也提出了新要求。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求新时期的教育要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切实做到以生为本,使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要收获知识,同时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养,使学生实现全面提高。那么,作为小学学科中的美术学科应该怎样落实新课改的要求呢?笔者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正教师在传统的教学中扮演的角色是个指挥者,而学生则是演奏者.在现代教育中,这种关系远远不能适应如今的教学,如今的数学学习过程应是一个生动活泼的、富有个性的过程.这使得我们不断的思考,不断的总结,不断的变革.在课改中,我也饱尝了甘甜与艰辛,艰辛的是我们对新课程改革曾经有那么多的茫然和困惑;甘甜的是我们看到了课程改革实验给我们的数学教学注入了勃勃生机与活力,感受到了学生与教师在课改中的变化.新的课程理念将不再强调学生对数学知识系统的认  相似文献   

6.
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标准也在不断地提高,这给我们新时期的学校教育也提出了新要求。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求新时期的教育要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切实做到以生为本,使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要收获知识,同时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养,使学生实现全面提高。那么,作为小学学科中的美术学科应该怎样落实新课改的要求呢?笔者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常规的教研工作,往往是教研员到学校听课,进行个别指点,或者组织一些听课、评课、赛课活动。这些方式固然不错,但是对于没有具体课程设置的心理健康教育来说,不过是蜻蜓点水,引不起大的涟漪,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容易被带动起来。自从从事心理健康教研工作以来,我们不断在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与引领方面进行探索、创新,  相似文献   

8.
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看来,生活就是教育,就是教育的内容,他的生活教育内容博大精深,是动态的,因生活变化而变化,因而也是全面的,由此展开的教育是有利于受教育者的终身的.在他的生活教育理论中,"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是相当的明确.第一次看见"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这句话,不禁自己嘀咕:"学校不成了多余的吗?"随着自己工作经历的增长,一点一点工作体验的积累,我越来越明白陶行知老先生这位伟大教育家箴言的内涵.  相似文献   

9.
一名高三学生以质问的口吻问教师:“您让我们爱国,可是国家为我们做了什么?”教师没有生气,而是结合教材中“国家职能”的相关内容,选择大量的时政资料,说明国家如何对人民负责,并引导学生列举他们知道和感受到的事实,进而得出结论,结果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这个例子告诉我们:提高教育的针对性,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培养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十分重要。将“八荣八耻”引人教材、引人课堂、引人学生头脑,必须在“活”与“实”上做文章。  相似文献   

10.
就像陶行知之于生活教育,晏阳初之于平民教育,黄炎培之于职业教育一样,陈鹤琴是和“活教育”联系在一起的。作为中国现代儿童教育的主要奠基者,陈鹤琴毕生投身儿童教育工作,“活教育”理论正是他积多年儿童教育实践而建构的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其内涵也已超越儿童教育的范畴,构成了陈鹤琴教育思想的主体。物非人非,时世更迭,在先生逝世二十多年后的今天,重新温习陈先生,不仅有一种穿越时空的亲切感,也感叹,对于当下的中国教育而言,陈鹤琴和他的“活教育”理论远非一句对待历史人物所惯用的“一定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所能概括。  相似文献   

11.
"活"是思想品德课教学法的精髓,"活"是打开思想品德课教学之门的钥匙.走进思想品德课教学,你会发现每个教师都在认真负责地上好每节课,竭力采取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全方面教育.但我们的努力并非都达到了实效,就好像有了上好的原料,不一定能做出美味佳肴一样,上了思想品德课不等于有效地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往往,学生的思想与行为依旧背道而驰.这说明我们对学生的教育仅停留在学生的语言上,没有真正落到实际行动之中.而且,有的教师凭着不是十分完备的新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处处采取他自以为是的活动化、开放化教学.殊不知,这活动是"为活动而活动",不是"真正的活动".这种开放是"所谓的开放",而不是"真正的开放".  相似文献   

12.
浅谈"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的设计与实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亦称为集群式模块课程,简称为“KH模式”。这一课程模式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经过不断的研究和摸索,已逐渐趋于完善,如何重新选择和构建课程模式,通过优化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结构和内容来实现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教育目标,是值得我们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怎样把历史课教‘活’,如何给历史注入时代的活力,让历史也有现代气息?”长久的思考和实践,使我有了一点感悟,一点收益。以“观点”为历史和现实的联结点梁启超在倡导“史学革命”时,曾狠批过封建旧史学有四大弊病,其中就有两句说到封建旧史学“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知有事实,不知有理想。”亦就是指封建旧史学记载的仅仅是过去的事实,而不去研究这些事实有什么借鉴作用,更不从纷繁的事实中摸索历史发展的规律和线索。作为资产阶级史学观的倡导者方能重视“今务”和“理想”,更何况我们从事唯物论史学教育的人民教师?虽然当…  相似文献   

14.
1914年,在开往太平洋彼岸的客轮上,坐着中国现代教育史上两位不容忽视的教育家--陶行知和陈鹤琴.当陶行知写下讴歌现代科学技术的<海风歌>时,陈鹤琴正在脑海中酝酿着弃医从教的抉择:"医生是医病的,我是要医人的.医生是与病人为伍的,我喜欢学生,学生也是喜欢我的.我还是要学教育,回去教育他们好."从此,他就与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从实现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的高度,从教育与经济、政治及整个社会的关系这一宏观的角度,从面向“世界”这一广阔的空间范畴和面向“未来”这一长远的时间范畴上,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也为我们改革和加强小学语文教学,开创小学语文教学的新局  相似文献   

16.
受科技理性(也叫工具理性)的影响,现代教育评价由于过分强调客观、统一,遇到了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其中包括教育评价的灵活多样性问题;在人文精神的感召下,现代教育评价灵活多样性问题的理论基础突出三个方面,即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后现代主义理论;现代教育评价的灵活多样性问题贯穿于教育评价的始终和方方面面,教育评价的每一道工序甚至于每道工序的每一个环节等都是提高现代教育评价灵活多样性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7.
多媒体技术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改革的一个突破口,也是构建高效语文课堂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一个教育模式的理论构想可以在实践中加以验证,也可以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教育区域板块推进发展模式"(以下简称"板块教育")正式实施以来,取得了初步成效,说明这一模式是切实可行富有生命力的.同时,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对其职能作用与价值意义也有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发展,提高全民族的基本素质是当前教育的主题,对义务教育阶段的现实情况进行重大改革,许多有利于义务教育发展的条文让我们看到了学校教育辉煌的明天,更加鼓舞了我们的工作热情和拼搏意志,重点体现在它的法规性、公益性、公平性、发展性等方面,但是我们在实施义务教育的过程中也曾发现了执行中的矛盾,这些矛盾的形成和留存原因有多方面,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可能将这些矛盾都推卸掉,也不可能将义务教育在很短的时间内发挥得淋漓尽致,十全十美.  相似文献   

20.
本期策划,涉及到一个人——圣人孔子. 我从哪里来?这不只是人生应当追问的问题,也应当是中国教育应当追问的问题。尤其是在当下,在国人日益习惯于向西看,且不断从西方拿来。各种教育思想、理念“乱花渐欲迷人眼”。让我们手足无措甚至于无所适从的时候,我们更要理性地追问:中国教育思想的根在哪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