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男高音换声训练中,很多人换声区方法掌握不当,易出现高音上不去或嗓音挤压等现象。对这一系列问题要采取恰当的方法,分别对换声区和换声点进行界定,’通过换声区的训练准备与换声区的发声练习、半声唱法训练、母音转换法训练,以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声区统一。  相似文献   

2.
声乐学习中的各声区、各阶段和各环节的训练,必须严格地遵循声乐训练中的各声区步骤的训练。根据各自然环境生理条件,既有科学性的发音方法,又有与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指导,通过分声区的训练步骤,即从自然区起步在气息的支持下声音自如流畅,以及共鸣腔体的自然运用中打好声区基础,掌握好声区的手法与技术,从而进入高声区的训练,达到各声区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声区统一在歌唱中的重要性,提出了中声区是声区统一的基础环节,过渡音是声区统一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4.
向玉圭 《怀化学院学报》2006,25(11):114-115
声乐是研究歌唱方法的学科。不仅在理论上要坚持正确的导向,在实践训练过程中,更应把握发声的科学性,声区统一是歌声方法坚持的基本原则。旨在弄清声区划分的两种方法,分析常见的声区不统一的根源。一种是对声音在思想认识上存在错误,把声区与共鸣腔体孤立的、机械的搭配起来;另一种是由于声音技术的不成熟而导致的声区不统一。针对声区不统一存在的问题,做出相应的纠正办法,具体而言,男女声在训练声区统一的过程中,办法略有不同。  相似文献   

5.
问:什么是“换声区”?所谓“关闭唱法”是什么意思? 答:“换声区”是一个声乐术语。指歌唱者在自然声区以外,转换至高音区(关闭唱法——下面再讲)时的一段声区。换声区一般包括三个半音,其中第一个音称“换声  相似文献   

6.
在美声男高音演唱过程中,通常情况下过渡声区也被称作换声区,同时也有混声区之称。所谓混声是指真假两种歌唱状态混合运用,即胸腔共鸣与头腔共鸣。男高音演唱者要充分认识到,对于优美的歌唱两个声区都是必需的,而且从一个声区到另一个声区的过渡应尽可能的平滑,不露任何过渡的痕迹。消除不同声区之间的声音状态差异等的目的是要使两个声区的机理首先得到充分发展,把它们的特质充分显示出来。  相似文献   

7.
声区,格罗夫大词典把它说成是"根据发音的方法把音域分成头声区,胸声区。"其实是指由振动体本身的调节变化所产生的一种歌唱状态变化。在声乐术语中,声区的定义是指"一组同类音质的声音",是从管风琴的声区定义即"管风  相似文献   

8.
关于自然声区训练一、所谓的自然声区,就是人声最自然的音区,不用费力就能唱出来的音区。自然声区一般是由五六度、不超过八度音程组成的。这个声区最适合中学生训练,因为中学生正处于变声期(变声期一般开始于13~14岁,到17~18岁结束)。这期间的教学首先要使学生明确一些变声期的生理规律,又要切实掌握他们的心理特点。要让学生在自然声区打好基础。教师应尽量用一些声乐演唱的知识和科学方法的训练,不要过早地扩展音域,自然声区训练好了,就能顺利进行胸声区、头声区的共鸣练习,进而使学生顺利地度过变声区,使学生演唱…  相似文献   

9.
人声的音域一般可分为高、中、低三个声区,c2、#c2以上为高声区;e1、f1以下为低声区。e1,f1到c2、#c2则为中声区。一般的女学生以女高音较常见。但在刚进校时,却以中声区较好,高低声区较差,有些甚至没有高音。但是,作为声乐专业的学习者,又必须做到三个声区的声音要自然顺畅地衔接,才能在演唱时形成统一自如的歌声。三个声区都有独特的音质和音色,这是它们之间的差异。女中音、女低音声区统一的问题比较近似,女高音也同样存在声区统一的问题。无论民族唱法还是美声唱法,都必须坚持科学的演唱方法,坚持三个声区的和谐统一。概…  相似文献   

10.
声乐教学是一种抽向的教学,在声乐学习中换声区的训练对女高音尤为重要.要使换声区顺利过渡,首先确定换声区、换声点和过渡音,然后结合声乐学习者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系统地训练.  相似文献   

11.
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区域经济发展来看,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主要在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上.造成县域经济滞后的原因之一,就是西部职业教育对县域经济的贡献落后于东部.为此,本文在分析县域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贡献的关系,以及东西部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和职业教育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借鉴东部经验、完善西部职业教育,以进一步促进西部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清王朝在取得对西北地区的军事胜利以后,制定了宏大的边疆治理政策,承历代"因俗而治"的边疆管理思想,推行历代所未有的边疆民族立法之策。在少数民族居住的新疆、蒙古、青海地区,针对民族地区特点进行了有所区分的立法。清代将国家立法推及边疆地区,形成了国家法和边疆民族习惯法并存的二元结构,这种法制结构有利于清王朝对边疆的有效治理,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分析了清代在西北边疆民族地区立法的指导思想、具体立法措施,对清代边疆民族立法的作用及现实借鉴意义进行了简要评析。  相似文献   

13.
根据漯河市境内河流分布及河流接纳污废水状况 ,把漯河市流域治理划分为五个区域 ,并分别对五个区域 (沙澧河水源保护区、黑河流域、三里河流域、颍河流域、清河流域 )提出了治理规划和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14.
赵的疆域跨有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三大自然地理区域,在不同的自然区和行政区的长期影响下,形成了具有地区特征的风俗.赵地风俗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因子,在邯郸地区、中山地区、代北地区、太原上党地区的区域特征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抗战爆发后,西南地区作为整个民族复兴的大后方,其战略地位凸显。西南蛮区由于历史原因保留了大量风俗习尚,针对这一情形,国民政府制订和出台了旨在革新蛮区风俗习尚、推进汉蛮一体化进程的方针政策。西南蛮区民俗风尚改良运动具有政治与学术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16.
江苏沿海沿江地区拥有广阔的岸线,风力、水力、航运、水产、旅游等资源丰富,是江苏省发展最快且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近年来,随着沿江开发的实施和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江苏沿海沿江地区迎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沿海沿江地区要努力利用好自身优越的区位和资源优势,把握新的发展机遇,成为东部地区新的发展亮点。南通市作为江苏唯一既沿海又沿江的地区,区位优势更加明显,在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还要做足"水"的文章,力争在江苏新一轮发展中立于潮前浪尖,勇当排头兵。  相似文献   

17.
不同的耕作方式对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了不同耕作方式对稻田节肢动物群落在各生育期数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耕作区、纯化肥区、常规耕作区各种节肢动物所占比例差异较大。有机耕作区害虫的发生量最少,天敌个体总数最多,天敌对害虫控制作用也最强,纯化肥区害虫发生量较多,可天敌明显减少,天敌数量仅为有机耕作区的41.11%;常规耕作区害虫总数最多,天敌个体总数最少,天敌对害虫的控制作用最弱,表明实施有机耕作,有利于增强稻田自然天敌对害虫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边缘旅游地正逐渐成为旅游开发研究的热点之一。边缘旅游地有着特定的内涵和形成机理,并且可以按现有的资源赋存状况,划分出核心旅游地与边缘旅游地的两种关系类型。边缘旅游地开发必须紧紧依托核心旅游地,注重区域间的强弱联合。边缘旅游地开发建设的主要对策包括:凸现特色、打造品牌;形象驱动、着力宣传;政府主导、区域联动。  相似文献   

19.
针对老旧住宅小区整治难,在分析武汉市中心城区老旧住宅小区数据的基础上,阐释了老旧住宅小区物业管理长效机制内涵的三个层次:制定老旧住宅小区物业管理中长期规划、培育老旧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市场、开发老旧住宅小区公共资源。通过三个层次的建设,解决老旧住宅小区长期以来整治无序,物业管理基本靠政府兜底,物业管理资金不足三大难题。  相似文献   

20.
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和景观生态学评价方法,对武夷山世界自然遗产地的景观安全等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功能区中景观安全性最高(1级)的为核心区景观带,安全性次高(4级)为缓冲区景观带,安全性最低(5级)为实验区景观带;不同管理区景观安全性最高(1级)的为坪山区景观带,次高(2级)为大安区景观带,再次(3级)为黄坑区景观带,最低(5级)为桐木区景观带。建议加强实验区、桐木区的景观的监测、管理和发展规划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